观察地点:教室
观察作者:徐梅
观察对象:徐梓莹、王轶、丁姝彤(中班)
故事背景:
一天,孩子们正在进行区角活动,突然徐梓莹跑过来告诉我说:“老师老师那边有一条毛毛虫。”孩子们都吓了一跳,我走过去一看,在美工区工作架下面,有一条“毛毛虫”,用扫把把它扫出来一看,是一根褐色的扭扭棒,原来是虚惊一场,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想摸一摸这根扭扭棒。王轶说:“老师,它真的很像毛毛虫,难怪徐梓莹会看错。”她们围着我讨论着扭扭棒,兴趣极大,于是,我又投放更多的扭扭棒进了美工区,一场关于扭扭棒的游戏就这样开始了。
故事实录一:
王轶把两根不同色的扭扭棒,相互缠绕在一起,对旁边的丁姝彤说:“我做了一条彩色的龙,和我们教室的那条龙一样。”丁姝彤正忙着缠绕手中的扭扭棒,抬头看了一眼没说话,继续做自己的东西,过了一会儿,她举起手中的扭扭棒,跟王轶说:我做了一条三色龙,比你的颜色多。”
故事里的儿童:
王轶在对两根扭扭棒进行缠绕时,精细动作得到了发展。刚开始发现扭扭棒像毛毛虫,充分体现了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并由此开展了“快乐扭扭棒”的活动。她联想了今年教室的龙年环创,进行了形象的升级,做了一条彩色的“龙”,这体现了她思维的联想性。善于观察生活,动手能力和执行能力都很强。丁姝彤在看见王轶的扭扭棒之后,做了一条三色龙,模仿之中带有创新,并对两人作品做了比较,“比你的颜色多”,体现她在进行作品比较时有竞争意识。
故事实录二:
徐梓莹用一根扭扭棒饶了四个小圈圈,拿到王轶面前说:“我做了一只小蝴蝶,飞呀飞,飞呀飞。”一边说着,一边把蝴蝶举着在空中绕来绕去。丁姝彤说:“你的蝴蝶要飞去采花粉啦。”王轶说:“蝴蝶要在花丛中采花粉,我们一起来做一朵花,让这只蝴蝶停在上面。”三个小女生有兴趣极了。王轶拿起扭扭棒,思考一下说:“我们应该要做花心,花瓣,还有叶子。徐梓莹,你做花瓣吧,丁姝彤,你来做花心,我来做叶子。”说完,不等另外两个小朋友回答,便自顾的做起叶子。
故事里的儿童:
徐梓莹将扭扭棒做成只蝴蝶,虽然很简单,但体现出她的创造力。丁姝彤在看到蝴蝶之后,立马联想场景,认为这只飞来飞去的蝴蝶是要去采花粉的,这是她知识和生活经验的积累,让她的想象力得到了发展。王轶具有创新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提出新的想法并快速地整理出做一朵花所需要的东西。她在游戏的过程中,能根据同伴的能力特点分配任务,初步展现出她的领导能力。
小结:
游戏是一种自发行为,具有主动性,而我们老师作为幼儿游戏的观察者,要时刻在他们的交流和行为中去寻找游戏契机,及时为他们提供游戏的机会和材料,让孩子们在生活小细节中寻找到游戏的种子。让他们在这样的游戏加持下,得到全面发展。
下一步学习的机会和可能:
幼儿进美工区角时,她们大多数数都是玩剪纸和绘画。扭扭棒是美工区常见的手工材料,但幼儿并不熟悉扭扭棒,是因为它们玩的比较少,我应该主动引导他们进行多种类的游戏。在下次区角活动前,我会提前向孩子们介绍一些区角玩的比较少的材料,比如说拓印,让孩子们知道它,熟悉它,对它好奇,从而当孩子们去和材料相互碰撞,种下新的游戏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