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把新桃换旧符

乌鸦
创建于01-25
阅读 8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在2024年春节来临之际,乌鲁乌齐高铁通信车间,组织干部职工一起动手写春联、写福字,提前感受浓浓的节日氛围。

      欣赏了这么多“名人”的书法大作,但是关于春联和福字的来历和寓意你又知道多少呢?


      春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桃符文化。桃符是一种用于驱邪的传统物品,通常是由桃木制成的长方形板,上面刻有或写有神仙的名字,如“神荼”和“郁垒”,它们被认为是能够驱赶邪恶之神的存在。这种习俗在汉代就已经存在,《后汉书·礼仪志》中有记载,正月一日,人们会制作桃符挂在门户上,以此来防止妖魔和鬼怪接近。

      随着时间的推移,桃符逐渐演变成为了春联。春联的内容通常是吉祥话语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如“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一副春联出现在五代十国时期后蜀末代皇帝孟昶的作品中,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公认的第一幅春联。随着纸张的使用替代了桃木,春联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从原来的桃木板转移到了红色的纸张上。

      明代初年,明太祖朱元璋推广了春联的习俗,不仅他自己带头贴春联,还鼓励官员和普通民众也都这么做。他的做法使得春联的粘贴变得更加普遍,从而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熟悉的春节传统之一。

      福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最初出现在甲骨文中,作为双手举酒祭天的象形文字。这种形态象征着巫师向祭坛献酒,以求得神主的保佑和祝福。甲骨文中的“福”字结合了“示”和“酉”(酒坛)的元素,反映了古代人们通过祭祀祈求丰收、吉祥和平安的心愿。

       随着时间的推移,“福”字的含义不断丰富和发展,现代通常指的是幸福、福气°和美好的未来。它不仅仅是一种物质上的富足,还包括精神上的愉悦和社会关系和谐。因此,人们在春节等节日期间会在家中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以此来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并寄托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关于贴“福”字的来历,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西周时期的齐国开国君主姜子牙(即姜太公)在封神时,他的老婆姬氏(另说马氏)也来讨封。姜子牙很不高兴,怎能先封自家之人,且这姬氏生来嫌贫爱富,便生气地把她封为“穷神”,并告诉她不得到有“福”字人家去。封穷神这一天正是旧岁除夕,百姓们得知此事后,纷纷在自家的门窗写上“福”字,以示驱赶“穷神”。从此,贴“福”字便成为民间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延续至今。此后又有了将“福”字倒过来贴,借“倒了”的谐音表示“福气到了”。

阅读 8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