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随“阅”动,“读”影随行——洛阳市东下池小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读书交流活动纪实

洛阳市东下池小学
创建于01-25
阅读 297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主题:心随“阅”动  “读”影随行

时间:2024年1月25日全天

地点:二楼多功能厅

参加人员:教体局张学争副局长

                    体卫站雷艳存老师

                    东下池小学全体教师

阅读能够开启一个人的智慧;阅读能够唤醒一个人内心深处的灵魂,习总书记告知我们要成为“大先生”,之所以为“大”既要为人师表、亦要博学多识。读书,便是我们不断成长的阶梯,始于读、发于思、成于行,不断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榜样。

环境准备篇

鲜花散发出的淡淡清香加之整齐有序的会场构成了美与氛围、和谐与安静并存的能量场。

党员分享篇

我是党员我先行

刘静飞副校长在《支持的力量》案例中说道:感受到学生间彼此的欣赏,从而获得滋养,《下雪后的早晨》这个案例满满的精神能量。充分的舒展自身、释放天性的同时朝着儿童发展的积极方向是儿童的最佳状态,是走向独立、成为完整个体的必要条件。

郭校长回应:欣赏是一种能力,教师要将自己的欣赏意识觉醒,让学生有更多的欣赏体验。《下雪后的早晨》这则案例我们都有经历,为什么这一部分没有进入到其他老师的意识层面?要觉察自身对精神状态的渴求度有多高,一个人生命状态越好,对外界的敏锐度就会越高。

黄鹤副校长分享道:其实想要成长并没有那么难,无非就是“想”与“不想”的选择题,当自身的成长愿望不断涌现时那么就会通过各种方法、各种途径开启自己这部分的智能。当这个大门一旦打开,吸收性心智此时此刻就开始不断运转,当面对问题时头脑中就会不断出现几种思考“我可以怎么做?”“我还能怎么做?”“我想要达到的效果是什么?”“我要通过什么方式达到效果?”当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有了答案,那么自己的成长也就在悄悄地发生,而且这是一种积极的、正向的、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郭校长回应:黄校长的分享具有很大的能量,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它的难度往往在头脑层面被无限放大。而当我们放弃在“做”与“不做”之间的耗能之后,着手去干,就会发现,这件事情在我们的具体施展当中,已经变得荡然无存。这个“无存”,不是事情没有了,而是我们整个身心都投入进去之后,那份焦灼感没有了。

孙瑞杰副校长以“挑食的孩子”和“调皮的孩子”为切入点,分享道:面对人和事要有积极心态,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成人给予孩子的正向强化和暗示,想让花开,就需要给花给予滋养,每个人的身上都有积极向上的力量,我们要不断地内观自己,不断地唤醒自己内心向上向好的力量,才能滋养自己,滋养孩子。

郭校长回应:在你的分享中能够看到对于孩子的看见与接纳,作为教育者的我们需要做的是唤醒、看到孩子内心最本真的力量,减少对孩子的投射,这样与孩子的相处中会少很多对抗。

何岩主任分享道:通过《我放心》《落叶》两个案例分析了有关信任、自恋的问题,看到不同年龄的孩子对环境的感知和反应是不同的。作为老师,在与学生在一起时,既是观察者也是体验者,既是支持者,也是陪伴者。对孩子们的尊重和理解,有助于营造一个安全、信任和支持性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

郭校长回应:自恋分为健康的自恋和不健康的自恋,面对督导,要觉察自己的自恋是否来自不信任他人,从而形成对外的投射。《落叶》这则案例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印证,让我们再一次发现研学的意义,孩子只有在充分的体验中,才能长见识、阔视野、增本领。

贾海燕老师分享道:看到每个孩子的不同,帮助孩子成为他自己,是我们老师存在的责任和意义所在。老师通过客观观察,了解每个孩子的成长背景,有效引导,逐渐帮着孩子树立积极的心理补偿方式,建立起对自己对他人积极正面的认知。在班级里创造给孩子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其他同伴、师长了解孩子,平等对待,看到、包容孩子,鼓励孩子在他擅长的方面表现他独有的精彩。让孩子找到归属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连接和关系。

郭校长回应:在贾老师身上能看到作为党员同志的大局意识,以及作为一名教师的教育情怀。对于学生有高度的关注,不仅关注学生的当下,还考虑着他们的未来。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张海娟老师分享道:一个人的认知方式会塑造他对外界信息的感知、理解和评价,进而决定他的行为。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个体的认知,培养正确的认知方式,以促进良好的行为。

郭校长回应:有关“说谎”,低年级大都是因为安全感不足,中高年级的发生主要是防御机制在起作用,我们可以借助讨论课探讨有关“诚信”的主题,帮助学生还原事件真相,做真正的自我。

冀雯雯老师分享道:在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如果没有感同身受,就不能真正的理解。直到看见了事实,才知道自己的错误,有时我们只愿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会以主观臆断替代事实真相。用客观、中正、纯粹的眼光看待问题,我需要拨开心中的迷雾,在一次次历练中成长。在和家长沟通时,保持清醒的头脑,感受他们的情绪,及时有效对话。保持清晰的边界是与家长较好的沟通方法。

郭校长回应: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写作业“慢”背后是否有继发性获益在作怪,从而自主选择了这个结果。同时,可以在班级开展有关孩子“学习热情”及“成为自己”的专题讨论,孩子的内在清明会助力他的一生。

李净侠老师分享道:教师站在孩子立场,适当放手,给予孩子更多的发展锻炼空间,过程中不要把成人的观念强加在儿童身上,只需要让他们在关系中充分体验、感受即可,体验即成长、感受即收获。

郭校长回应:李老师的案例诠释了真正的爱是看见、理解和接纳,还有那温柔的一推,铸就了孩子自信心的倍增。面对事件,教师的闭环思维很重要,更关键的是积极落实在实践中,付诸在行动中。

陈静老师分享道: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要多一份觉察,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支持。通过阅读不断提高自己的敏感度,提升对生命的认知,彼此滋养,共同成长。

郭校长回应:两个案例之间是有共通之处的,我们可以通过让孩子不断地尝试来提升他的自我功能。同时充分发掘他的内在动力,这样孩子们的阻抗也会少一些,我们在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时候再也会更轻松些。

张苏杭老师分享道:再次面对学生之间的矛盾,我没有情绪化地批评学生,而是帮助他们把自己的感受和诉求讲出来,提醒他们关注别人的需求,用规则交友,和学生一起复盘整件事情,接纳学生,看到学生的问题和矛盾,帮助他们在自己的困惑中获得一些经验,这是学生的一种成长,也是我自己的一种成长。

郭校长回应:通过你的分享能够看到你对学生人际交往的关怀,不过在处理事件的分寸感上还需要通过阅读书籍来提升。

教师分享篇

马颖主任分享道:通过《感觉唤醒经验》和《与儿童建构规则》两个案例,分享了自己在学科专业方面和认知儿童方面的成长。教师是学生的土壤,教师这片土壤肥沃,学生才能卓然。

郭校长回应:马颖主任的教学案例分享很细腻、很具突破性,也希望老师们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课堂上,从研究学生、研究专业入手,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刘全喜主任分享道:有人曾说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花,每一朵花的花期不同,所呈现出来的状态也就不同。通过孩子的成长,我意识到了自己在做教育的过程中要始终对孩子抱有期望并能坚持,要相信每一个生命的成长都会如期而至!

郭校长回应:从老师身上看到了一位幸福班主任的幸福时刻,接手新六年级,压力和机遇并重,从学生的一点点改进,能看出老师的持续发力,更能看出年轻教师的担当。

大队辅导员王迎辉老师分享道:通过《不同的发言场面引发的思考》和《被拒绝之后》这两个案例,体会到如果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少一些评判、指责,多一些看见、鼓励和欣赏,那么每个孩子都能在爱的环境中,变得自信而阳光。

郭校长回应:事件中分享道评价对一个人的影响至深,我们要将对人的评价转化为对事的评价,学生才有内驱力去调整自己的外在行为。讨论课上话题要中立,不以个人观点来评价,要让学生在充分讨论中形成自己的意识,从而行为发生改变。

毛晓燕老师分享道:真正看到来到自己身边的每一个孩子,体会他们带给你的一切。或许是冲突或许是力量,慢慢去体验他们给你带来的感受以及对于自己内心的滋养。从而达到彼此的成就与成长。

郭校长回应说:这一学期你的改变我们都能看到,“不允许犯错”这一点源于你对自身的严格要求,但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你的成长赋予枷锁。你可以通过培养爱好等方式滋养自己,让自己的状态更松弛一些。

朱津娇老师分享道: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做到真正的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不仅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在通过不断地观察孩子,了解孩子中,也让我更加地了解自己,拓宽了自己内在的广度和深度,充盈内心,更加包容有耐心,也收获了成长。

郭校长回应:作为一名新教师你的成长很大,这源于区域对于你成长的助力。案例中可以看出你对孩子方法的指导和鼓励,但对于规则的处理以及对于学生的欣赏再深入些会更好。

陈现莉老师分享道:两个案例分别阐述了儿童视角和儿童面对分离时的情绪。能够倾听孩子的情绪,理解孩子,看到了儿童世界的丰富多样性以及自身在探索情绪的细微变化,打开了自己认识世界的视角和对自身情绪的接纳。

郭校长回应:多进行阅读会让你内心的阻抗少一些,内隐的情绪也会得到一定的调解,对于困难和问题的接纳程度也会更高,相信你可以做出改变。

何紫晴老师分享道:学生就像一棵树,一开始的成长可能来源于成年人的肯定,需要他人浇水施肥,但是当这种外在的动力转化为内在的成就感,就会形成持续性的学习动力,甚至能向外辐射帮助其他的同学一起成长。

郭校长回应:你能够及时看到学生的困难,给予他方法,提升学生的内在价值感和效能感,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地方,希望你能够继续保持。

刘俊老师分享道:引导孩子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给予孩子实在的安慰和爱意,启发孩子建立起一套个人内在标准,并养成通达地看待这个世界的能力,就是在帮助孩子建立内在安全感。内在安全感充足的孩子,未来才能在面临更多不确定时稳妥地解决,才能开心、自由的健康成长,才能善于发现生活里的更多美好,散发出更温暖的光芒,照亮自己的同时也照亮他人。

郭校长回应:我很赞同你说的“爱与纯良是教育中最纯粹的美”这一观点,案例中你对于学生产生矛盾的处理以及你对自己的觉察,都能够让我感受到你对于学生的关心与爱护。

刘贺老师分享道:规则教育要符合儿童生理发展,看准规则养成时机,让规则最大化和身心合为一体,让规则意识占具大脑。

郭校长回应:通过你的分享能感受到你对孩子的看见,但对于行为背后的原因剖析不是很透彻。建议你可以多阅读一些书籍,来提升自己对自我的接纳和对学生的洞察。

杨静老师以《看见就是爱》为主题,分享道:就事论事不给孩子贴标签,温和耐心地指出孩子具体行为是不恰当的,让孩子明白后果,并给予建议,而不是任性、放纵地指责孩子的品质。当我们不能接纳孩子的时候,可能是因为他们撕开了自己过去的伤口。看见自己的不足,尝试与“它们”和解,更好地关照自己,才能接纳孩子本来面目,帮他释放自己的天性。因为当我们看见孩子的时候,也是跟孩子建立新的关系的时候,爱才能得以流动。

郭校长回应:你这一学期个人状态的改变很大,对于学生的看见也有了很大提升。相信你在能够看到每个孩子之后,也有足够的能力帮助他们的成长。

张鹏晖老师分享道:班级里表现优异的孩子出现了一些行为上的不妥之处。我在处理时先解决了孩子的情绪,在处理过程中也给予孩子足够的接纳。接着,张老师以《清洁区里的争吵》为线索,表明在孩子遇到问题时,老师给了孩子们足够的空间自己解决问题。接纳与放手,让老师和孩子们都能在爱与自由的环境下成长。

郭校长回应:虽然是新教师,但你对于区域的理念有充分地理解与接纳。在你身上能够看到你对学生规则的建构和班级管理的教育智慧以及充足的成长力。

王珂老师分享道:面对不同的孩子,作为一名合格的教育者应该如何引导他们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第一,与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孩子得到正确引导的机会就越大。第二,了解孩子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并且鼓励他,无论他喜欢什么,只要他认真去做就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第三,剔除人为设置的评判标准,给予更多的爱和自由。

郭校长回应:通过分享能看到你对教育有深入的理解,对孩子有真正的接纳与包容。在学生情绪问题的处理上渐渐步入正轨。但对于情绪的认知还不是很充分,可以再阅读相关的书籍帮助自己梳理这一部分。相信你会有很大的进步。

刘明星老师分享道:要允许孩子犯错误,孩子有了过失,成人一定要先冷静下来,允许孩子解释,给孩子情绪一个宣泄渠道。一些孩子调皮捣蛋其原因可能是想获得老师和同学的关注,应该多给予这类学生机会。增强学生课堂学习中的体验感,参与感,让其身心合一地进入课堂。

郭校长回应:在你身上我能看到你对于教育真正的理解,你是一个懂教育的人。作为教育者,我们需要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并允许他们在成长中犯错误。相信你对教育的认知会助力你在教育事业闯出一番成就。

李方方老师分享道:我们怎样陪伴儿童情绪成长呢?我们需要重视和关注孩子的情绪,以便使孩子发现、熟悉、发展自己的情绪世界,而不是一生滞留在自己情绪迷茫之中,压抑自己的情绪。我们需要为孩子的情绪命名,用爱陪伴孩子。

郭校长回应:处理学生问题的过程不能过于僵化,要关注学生的深层次情绪、教师的中立态度及事件的完型程度。案例中提及的破解“过强的超我打压”,关键是要有与自己当下和解的能力。

商雅琦老师分享道:在处理问题前,要有意识地觉察自己,确保自己是公平公正地处理孩子与孩子之间,或是我与孩子之间的问题,这对培养孩子的公正意识也很有帮助,也能引导孩子正确地处理问题。

郭校长回应:你的分享给人的感觉很纯粹、清澈,案例的呈现没有任何纠结。一个纯粹做事的教育人的人格状态,更能影响和带出一批热情、向上、奋进的少年。

李菁老师以《秩序养成依靠细节练就》为主题分享道:借助两个案例表达班级卫生有了很大提升,这背后透露出教师工作状态的转变能直接影响孩子的状态。对秩序感尚未养成的学生,让其多与环境中的人、事、物以及自己的内心感受产生连接,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

郭校长回应:在教育这片沃土上,教师在打造一个能量场:爱、自由、规则与平等,搭建一个更加纯净的成长平台。给予学生的爱是否拿捏得住,如何让这份爱通过合适地表达使学生更加全然、专注地建构自我,是我们目前的必修课。

王静老师分享道:通过《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做适合的事情》这则案例,自己需要和孩子平等地遵守规则,对自己的情绪、言行有觉知,关照自己的情绪,探寻情绪背后的原因。在《一次积累》案例中感受到孩子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内在力量对自己产生的滋养。

郭校长回应:对规则的建构好与否,首先能反映出教师的接纳度,其次教师是否能抓住规则的本质,而这又反映出教师的内在是否清明,读书悦纳就是一种很好的途径。

总结提升篇

张学争副局长聆听后,在总结时分享道:透过大家的分享能够感受到各位老师在这一学期的成长,大家不同的分享内容其实折射的也是我们每个人不同的精神状态。这其中没有好坏之分,都是成长状态与不同经历的展现,是我们内心的体现,也是内在需求的体现。如果你对自我的剖析足够充分,在对自己的觉察与成长方面就会有更多地提升。其实,我们的读书交流也是加强彼此认识的一个过程,让我们相互更加了解,交往更加融洽,单位的整体氛围也会更和睦友爱。同时,这也是加深我们对于学生的看见与理解的途径,以便于我们更好地为他们服务。本次读书交流也反映出我们东小这个大家庭强大的学习力,相信通过不断地阅读和实践的积累大家会有更大地进步!

体卫站雷艳存老师全程陪同,细致地记录。

郭校长在总结时分享道:回顾一天的发言,每个人站在这里的分享都呈现着自身的人格气息。就像张局所言,每个人的分享都极具价值,都有临在当下全然投入的状态。当老师在分享时,只有真正地看到自己的防御,去疗愈它,才会有真实的不断的成长。也希望我们所有的老师能够广泛地吸收、涉猎各类知识,不断扩大自己的认知范围。带着本学期的成长与不足,借助假期丰富自己的同时,也要有计划地提升孩子的能力。鸡蛋从外面打破是压力,从内部打破是成长,“无人扶我青云志,我自踏雪至山巅”与诸位共勉,只有不断地自我提升和成长才能够有内在的变化,读书便是我们成长路上的一剂良药,希望每一位老师能够在自我探索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东小的老师们将在每一次的读书活动中,不断充实和提升自己,努力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用阅读引领专业成长,真正践行“阅读生活化、学习终身化”的学习理念,最终成为更好的自己!

阅读 297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