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一中心医院眩晕及平衡障碍诊疗康复研修

—为前庭医学新兵拨云见日

科大二附院孙文青眩晕诊疗团队
创建于01-25
阅读 63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作者:刘文秀  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指导老师:黄晓邦

     金秋十月,在院领导、科主任及各位同事的帮助与支持下,作为前庭医学临床一名新兵,有幸来到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前庭平衡中心,进行为期3个月的眩晕及平衡障碍诊疗康复研修学习。时间飞逝,转眼间忙碌而充实的进修旅程已经结束,我也在这段满怀期望的旅程中满载收获而归。     

     回眸短暂、紧张又充满挑战的研修生活,该院的培训形式、课程设置、进度流程等均相得益彰,带给我们很多启示,感触多多,更值得借鉴。

熟悉环境  关怀备至

     作为该院前庭平衡中心2023年第四季度进修学员中的一员,入科报到当天,见到了声名显赫的陈太生主任。陈主任首先了解每位进修人员及各自单位的工作进展、专业团队结构及软硬件支撑条件等情况,设计个性化培训方案重点。然后带领全部学员参观前庭平衡中心及门诊环境,逐一介绍目前中心所拥有的设备及可开展的检查项目,包括四种眼震视图及甩头设备(由庚、爱生、尔听美、法国Ulmer),并简要对比了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情况;还有美国的前庭自旋转检测仪(VAT)、静动态-运动拟态平衡测试康复系统、NKI旋转椅系统、耳石复位椅,国际听力的前庭诱发肌源电位(VEMP)检测等,可对前庭半规管及耳石器及平衡三联功能进行多种模式检测。

     接着,陈主任向我们介绍对接科室带教老师,本季度由黄晓邦老师负责理论学习讨论、并与温超、邓巧媚、张雪晴等教师承担常规技术规范训练指导。黄老师详细介绍了科室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及理论实践学习的进阶安排,其他老师也一直关心我们的食宿出行等问题。大家无微不至的关怀打消了我初来陌生城市的胆怯不安,让我对接下来3个月的进修生活充满信心。

转变角色  紧张充实

     经过一个星期的工作节奏适应及老师们耐心地操作指导,我们开始进入沉浸式技术训练及进阶式理论学习。

     前庭检查技术的学习一定是实践出真知,只有自己真正上手才能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最终掌握技术。从患者踏入检查室的病史采集,到每一项检查项目的具体操作、检查结果的判读、检查报告的出具都需要我们仔细研判对待。白天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可以随时请教或记录总结,结束一天繁忙的工作后会进行问题答疑及当日特殊病例讨论。这种沉浸式技术训练模式让我更快、更熟练地掌握了前庭平衡各项检查操作技术。

     进阶式理论知识学习在每天晚上下班后进行,分为基础知识--操作技术--疾病诊治三个阶段。学习形式由被动变主动、由填鸭式授课转为老师指导下的学员自主检索资料作答为主的教学模式。并轮流制作幻灯片,组会形式汇报讨论每天的专题。在黄老师带领下,每周进行4-5专题、每课2-3h的深入学习讨论,在线下或线上进行。该模式充分调动大家学习主动性,虽紧张而辛苦,但充实而更有所获。在这个主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前庭平衡系统解剖结构及生理基础、全系列前庭平衡检查技术原理-操作规范质控及临床应用、眩晕及平衡障碍疾病的国内外诊疗指南及共识等理论知识,幻灯片规范制作、演讲表达、文献查找、论文撰写等个人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升。

提纲掣领 融会贯通

     有了前期理论及实践的知识积累,进修最后一个月,陈太生主任从解剖-技术-临床-眩晕诊疗康复理念建立等新角度对现代前庭功能测评技术、现代平衡功能测评系统、前庭平衡与康复、BPPV诊疗、前庭外周眼震解码等进行了提纲挈领的深入解读,温故知新使得知识更加融会贯通,并结合目前前庭医学及眩晕诊疗康复进展提出不同角度的各种科研切入点,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

     其中BPPV的“三个三”:BPPV三要素(异位耳石、头位变化、功能存在)、眼震术语三变化(向/背地-向下方耳扭转-上跳、左右与垂直方向、水平-垂直-旋转分量)、临床诊断三阶段(裸眼观察、客观记录、精准量化);前庭功能测评核心为参量比对、前庭功能测评质控为参量稳定;前庭平衡测评三态势为静态平衡、动态平衡及运动拟态平衡等新观点令我耳目一新,印象深刻。

满载收获  任重道远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天津市一中心医院研修学习的3个月圆满结束,收获的不仅仅是近50个学习课件和视频、前庭及平衡检查技术的掌握,更是关于前庭观念的改变和思维的开阔。正如陈太生主任常说,前庭医学才刚起步,还有无数奥秘静待探索,前庭医学的发展需要我们每个前庭人的共同努力。

阅读 63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