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年呐!! 值此新春佳节之际,我们推出“江村村点滴”续集,旨在让广大网友、村民、以及亲朋好友更好、更多、更详细地了解江村的古代文化遗产,全面展现江村历史风采。为进一步弘扬和挖掘传统古村落、江村——古镇文化底蕴,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收集和整理江村村历史非遗文化,恳请大家积极提供素材和大力支持。本文在编辑中因时间关系,字里行间难免有不到之处,望大家批评指正,在此,也预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喜悦连连,财运亨通、万事胜意。
江村村点滴(续集)收集、整理:郑茂庆、郑群英,编辑、插图:郑茂庆。
传说故事(6)“金头”之谜
唐代末叶,乾符五年(878年)三月,黄巢举兵反唐,攻战长安。身任仆射之职的郑玫奉旨征讨,河间之战黄巢兵败向南逃窜。传、鲁、玫三兄弟追至饶、信两州地界,郑玫中埋伏不慎被反军斩去头颅,其坐骑黑棕乌驹当即身负无头之躯的主公,星夜速回锦江报丧。全家人见状悲痛欲绝,四位夫人抱头痛哭,大夫人王氏由于体弱多病,当即背气而亡,全村闻讯举丧哀悼,事已至此,二夫人夏氏即令七子郑重主持操办后事,并立即申报朝廷,圣上闻禀,颁旨拨银厚葬,且按唐代国葬之仪,时依26个流程逐一进行,只因故者属无头之躯,召集众绅士商议,一致认定,玫公且为国拒反献身,理应完整身躯入殓,遂在停丧期间,由郑氏家族出资,用纯金铸造一个金头,镶嵌在无头尸体上,家内理料已妥,暂且不提。
遵旨厚葬,边分并行,一边集筹人力,全村踊跃报名青壮年400余人,义工投入基地建树随用;一边派人诚请清素禅师下山择地。沿途自南往北,经数日堪察到桃花湾(现严台村)富春山。视地面宽广,面积足有5-10亩之余,座东朝西,气势壮观,是块墓冢佳地,时按唐代仆射品位建造墓穴,可说天然之作,固本之地。一边摆设灵堂聘请道士施法超度亡魂,既方便附近官员前来吊唁。又方便本族子孙举丧行孝,不幸雪上加霜的丧事重生,二夫人夏氏因劳累过度,相传于期七天左右,驾鹤归西。三具灵柩同一堂,两夫人伴随玫公仙逝结行冥国,确是生前缘梦也。但怀念和哀思都寄托在江村人们的沉醉之中。据《大唐开元礼》记载,规定唐代官员丧葬期一般27天,由于下葬日期迫紧,未满丧葬期,所择吉日三棺同时出殡基地富春山-墓林坦,柩出升车,举村男女老幼披麻戴孝护送,哀声震天、声势浩荡。仪队足有两里之长,因由金头之故,为防金头被盗起见,扶墓堆九十九个,迷惑他人金头所藏之处,所称墓林坦载入郑氏宗谱,大夫人王氏,二夫人夏氏和玫公合墓同宿,三夫人王氏与四夫人江氏先后相继过世,分别葬于南北两边护山作陪。后因受玫公金头影响,招来不少盗墓者心思发财,连年来发生数拾起盗案,防不胜防,只好申报朝庭,时值昭宗即位(公元888年),新君遣派三百余劳役,肩挑背驼启用三年之久用土把九十九个堆合为一个小山,再在坟前用青石造铸华表门楼,青石横额上书“唐功臣仆射玫公暨夫人之墓”字样,供后人瞻仰。
金头的传说,皖南和赣北两地区,老少妇孺皆知,也导引不少贪欲之人进行盗墓,自唐代迄今历朝代数个,经年间数千。仍有惦记,发案百起未听有人得手,千百年都在猜谜,金头何立何从,因果只有两种解说,其一,当时未铸金头或没有下葬,只是传说没有实果;其二,早期盗墓者盗走变卖,不敢传情,隐瞒真实。但至今还有人仍然猜测不已,论谈东西。可谓是悬迷难解难以透之。(郑群英修稿)
传说故事(7)输赢都在包袱里
相传清朝乾隆年间,因江村西麓的华岩寺,寺境内有座y村祖坟,为此华岩寺所有权与y 村摊上官司。y村人直意说华岩寺所有权实属其有,而江村长老也因寺庙地处本村境内绝不亏让,两者争执不休,各执有词。后此事上报到了县老爷处,县老爷酌情断案。以略胜者判给了y村(调解协议式),y村主管绅士胜诉后,急将卷宗装入包袱内速往家赶路(过去交通不便,只能靠徒步。)行至江村时天色渐晚。于是就到江村村的女儿家过夜,随即女儿便好酒好菜招待父亲大人,等酒过三巡。女儿便问父亲官司可赢否,父亲便随口答曰:输赢都在包袱里。女儿待其父亲哼睡后,打开其父亲包袱查看官司输赢如何,并巧妙地更换了官司卷宗,尔后悄然放回原处。
翌日清晨,y村主管绅士操起包袱经直往家赶。家中获悉后大开祠堂门,全村弄酒庆贺官司获赢。酒席间那是个个把盏致贺,人人举杯相敬,气氛好不热闹之极。敬酒之余,y村好事人提议何不将胜诉卷宗给大家饱饱眼福。y村主管绅士速回家取包袱,打开诉状一看,大家惊呆,诉状竟是一份输官司。顿时主管绅士气晕倒地,直至酒席散场人们相继离去,村里长老们急忙分附将主管绅士掺扶到家。翌日,y村主管绅士闷声闷气跑到江村女儿家,立即劈头盖面地对自己女儿一顿痛骂,责怪女儿为何如此这般,让父亲在全村父老乡亲面前脸面无存。女儿面对从小对她宠爱有加的父亲,她跪诉曰:父亲大人,我调换诉状实属不该,但也确也无奈,俗语云“穿衣见父,脱衣见夫。”其父怒责:你身何出,又如何长此大?女儿默然,y村主管绅士见事已至此。也只好径直回家,待赶至y村家里时,见厅堂火桶里玩耍的小女孩,怒从心中起,气由事中生,将小女孩双手举起活活摔死在厅堂石板上。且扬言;女儿还生得!今后有女儿绝不可嫁于江村,据相传y村主管绅士摔死其小女孩的石板上,每逢天气潮湿或即将变天下雨时至今还影现出一个小孩印迹……
传说故事(8)禅茶冠园
华岩山位于江村西麓,距村两华里的西坑坞,山峦重叠,时有白云飘绕山间,似同仙人临凡,华岩寺巍峨耸立在该半山腰中,四周古木林立,气候四季温和,也是炎夏避暑最佳场所,寺东西两边各一山坳,座北向南,避风朝阳,日照充沛,土层肥沃,气候和土质均都适种茶树,所制茶品,味道甘甜,气含浓香,历代长老召集全寺和尚垦荒,将山坳植满茶树,逢季採摘鲜叶制作干茶,用来作为待客调味佳品,华岩寺僧人依仗天然之优势,选取良种之精华,作工研求之精善,因此其茶品深吸方圆各界人士前来寻味,品后回味无穷,得以赞赏,华岩寺潜心礼禅,专注茶道,所而成为首家禅茶发源地。
华岩寺原名水花庵,由一老二少三位尼姑操持,后因老尼病故,香火稀少,两位少尼难维,打算弃庵他去,幸得安徽祁门西凤寺长老,来锦江(今江村)访故,往此观山,见此有着建寺的得天独厚好场所,决意定于华庵山铸建寺庙,续继香火。
唐代肃宗执政年间,华岩寺落成,名曰白云古刹,由于寺庙造势雄伟,风景秀丽,招来不少古代知名士慕名至山观景,“少陵野老”杜甫周游江南,途经锦江进寺拜山,献茶品之,称之味醇气香,回时并求带茶入川,唐代仆射郑玫进京议事,赠此茶送于同事,赢得文武大臣们一致赞许,南宋子监主簿郑仲熊奉高宗赵构旨意,送匾(忠孝世家)于诰峰,顺来华岩寺致景,品茶叫绝,明朝当时拥有宰相之权,三部之首的郑三俊,他至此拜山观景,见势题有“山极秀丽,时有彩云腾绕。”赞誉之辞,作息之际奉茶品之,拍案连声许赞,称茶不亚于祁门,因此将该茶喝名“禅茶”。成为华岩寺异宝之一,时臊皖南浮北地域,后人尊茶致为华岩逸品。(郑群英供稿)
九、民间作坊(1)茶号
地处浮梁县东北部的江村村,东经117℃、北纬29℃,年均气温17℃,平均降水量1800毫米左右。全村拥有茶园1350余亩,地属亚热带气候、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全年无霜期约247天,适宜早、中、晚季茶叶生产,茶叶也是当地人们至今主要收入来源之一。被老百姓称之为“上午草,下午宝”更是历来老少皆宜的拳头产品。
为了丰富该产品的效益,清末秀才郑毓香为首等六人意欲兴建茶叶加工和统销之念,直至宣统元年合股创办浮北第一家茶号,号名永昌,经营两年后,郑彬生和郑汝茬二人退出永昌号(合股),两人分别自办裕兴隆(郑彬生)和福利昌(郑汝茬)两家茶号,号址设永昌号左右,三家均精制红茶,由于当时经济效益很佳。同时货源充足,货款易结。民初,德和祥(郑礼和)、恒丰祥(郑胜祖)、余庆祥(郑茂太)、同春和(郑旺祖)、仁馨昌(郑宝仁)、功政昌(郑连模)、源泰祥(郑家杰)、金兴昌(郑家杰)八家茶号相继问世。翌年鹜源人和沧溪人又在江村开办同源(鹜源人)和瑞馨昌(仓溪人)两家茶号。当时全村共发展了十三家茶号,就连附近的东祁门、兴田、峙滩等地的农户都挑红毛茶到江村各茶号来卖。每逢茶叶上市季节,各商贾店铺都已开门营业,再加上十三家茶号正忙于收购茶叶,那真是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热闹非凡。江村当时最打底茶品种就要数红茶和绿茶。(一)红茶,按照当地民间传统制作方式一般是:(1)选料,以一牙一叶,一牙二叶为主要原料,采摘大小一致,色泽鲜醇,不含杂质;(2)晒草,择晴天将所采摘的鲜叶均匀凉晒在晒垫里,待鲜叶枝杆萎凋到不易折断为限,即可收叶装桶揉捻(古时多半茶农用木制桶采用赤脚揉搓)直至鲜叶成条型状;(3)茶叶经揉搓成型后,立即采用干净台布包裹成型茶进行发酵,约至3-4小时左右,但具体时间要看茶叶老、嫩,天气冷、热,萎凋干、湿以及揉捻程度而定。发酵后成型茶变成紫铜红色,香气透发。(4)由于鲜叶经发酵茶身温度渐升,蜜度紧凑,凉晒成茶时需用手抖解使之成“直条”状。(5)经一系列工序后,半成品茶可择天气进行凉晒,晒至七、八成可直接用文火烘焙至干。(6)此时的红毛茶制成可进入出售阶段。商家收购回来红毛茶还要进行精加工,具体有毛筛、抖筛、紧门、撩筛、切断、风选、拣剔、补火、清风、拼和、装箱等工序。喝红茶可预防慢性病、强骨骼、利尿、提神和抗菌等作用,但也可能导致结石加重、儿童、孕妇、哺乳、失眠、神经衰弱和发热等疾病。(二)绿茶也叫毫锅青:(1)手工杀青,采用龙井锅(普通铁锅易可),当温度达到140℃左右(手离锅底15-20厘米感觉烫手)时,投入鲜叶200-250克左右,杀青时要炒得快,翻得匀、抖得散、捞得净。做到高温快炒,多抖少闷,经2-3分钟叶子水分大量蒸发,应将锅温降低,再炒约1分钟。等叶片失去原有光泽,叶色暗绿,揉软如绵,紧握成团,青草气消失,即为杀青适度。(2)按古时原始揉捻方式,将杀青过后草胚倒入茶盘,用双手紧握按顺时针悬转用力揉搓,反复进行,边揉边抖散,直到茶叶成条型。(3)毫青,首先将揉搓成型的茶胚倒入140℃左右的铁锅内用双手快速翻搓,且边搓边翻抖,待茶叶稍有微声,温度应逐渐下降,直到锅灶内的火柴全部退出,仅剩锅台余温将茶叶毫干,此时的茶叶表面似上了一层白霜。这才是地地道道“毫锅青”。绿茶被誉为“国饮”它不仅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消食化痰、去腻减肥、清心除烦、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止痢除湿等药理作用。但也伴有失眠、焦虑、心跳加快和轻度震颤等副作用。
民间作坊(2)水碓
水碓,是一种古老的机械加工工具,它最早起源于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时期,水碓的工作原理分为两部分,动力和舂捣。动力部分含水车、拨杆及连通轴,当水流流动时,带动水车转动,水车带动连通轴进行旋转,以此来带动连接在连通轴上面的拔杆进行转动;舂捣部分是一个连杆支架和若干个木槌组成,在木槌下方装置器皿用以装载需要加工的物品,拨杆利用旋转去拨动木槌的一端,利用杠杆原理让木槌上下敲击,以此掏碎加工器皿中的物品,在中国古代广泛运用于舂米、年糕舂粉、冶炼、造纸、中药等行业的“粉碎”环节。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水碓也陆续被江村人所用,据老者反映早在唐中叶(约公元712年左右)江、郑氏迁徙至江村,就陆陆续续采用脚碓舂米、冶炼等活动。后逐步运用上水碓。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还断缺依存的水碓有:下米碓(郑和新三公公经营);中碓(郑永祖大人家经营);上碓(郑宝仁大人家经营);以上三支水碓均在祝家庙以下。还有座落在陈村贩中人们俗称的“来发水碓”;其次是锣鼓锤对面郑林术碓(大家也雅称之林术八脚)了。历代以来江村人秉承“天人合一”的思想,“顺天时,量地利”植五谷,养六畜,农桑并举,耕织结合的生活方式。水(脚)碓,不仅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便利,还为各行各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无疑也成了古代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为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科技日益进步奠定了基础,根据水(脚)碓运作量,足可证实了当时”浮北大江村”各行各业的蓬勃发展、商贾云集、人气鼎盛,车水马龙,好一片繁华气象。除五个水碓(每个水碓至少有五支舂杆)外,各大自然村、庄户人家还配有“脚碓”,正如:叶家坞、吴家坑、西坑坞、泥家滩的小麦坞、东坑坞、葫芦山等都装有脚碓,大大缓解了五个水碓踊挤压力,也可不同程度节省资金。水碓也好,脚碓也罢,终随社会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均在上世纪八十年末因无人修膳而倒塌殆尽。
民间作坊(3)木榨油坊
我国的榨油技艺历史悠久,早在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就记载压榨取油的制作技艺,且在之后明代的《天工开物》也同样有对古法榨油步骤有祥细记载。木榨油工艺复杂,首先要经风车去杂、上锅炒料、上槽碾末、蒸锅包饼、上圈装榨、木槽打榨、纯油过滤等过程,且每道工序全靠人工操作并依靠特定的技艺不定期完成,这就是千百年来古人的智慧和经验。既然榨油技术在明代就被人们所掌握,显然江村人也相继引进这门木榨榨油技艺,那就是祝家庙(今郑福茂大门前偏河处)的油坊,名曰:“下油榨”(据说是郑主民祖辈经营);河西大樟树下油坊(郑荣新大人家经营)。其工作原理主要是古法木榨,而它的好处是纯天然,不含任何添加剂,油质纯正、口感好。它的缺点就是产量低,单次榨油需时间长,且需大量人力操作,劳动强度大。它们承载千百年来锦江河上下几华里人食用油生活重望,为当地经济繁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作出具大贡献。据先辈所反映当时油坊经营方式,是农户用油料兑换食油(比如一称菜籽6.2市斤左右食油),油坊利润和加工费从菜籽饼中获取。解放后河西樟树下“木榨油坊”由村革委会接管,直至1985年腊月份因管理不慎被大火烧毁。江村人祖祖辈辈年复一年地耕植和采集油料,不断加工、兑换食油生活着、繁衍生息着。
民间作坊(4)豆腐坊
豆腐作为中华美食的代表之一,其制作起源时间和地点一直被受人们关注,据史料记载。豆腐起源于中国汉代,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起源于中国淮南地区,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淮南市了,豆腐的制作最早可追溯到汉代(距今约2223年)淮南王刘安时期,传说王刘安在炼丹过程中,无意间将黄豆磨成浆烧开,并得到疑固的豆花,这就是最初的豆腐,后来人们在制作工艺不断创新、改进流程逐渐形成今天的豆腐。其主要制作流程:①精挑细选颗粒饱满、无病虫害、无杂质的优质大豆作原料;②浸泡,将选好的黄豆放入干净清水中浸泡,根据季节和天气情况,一般需要6-12小时直至黄豆饱满软化;③磨豆与煮浆,将浸泡好的黄豆放入石磨中磨成豆浆,同时加入适量的清水,磨豆过程应保持豆浆均匀和质量,在煮浆中要大火煮至沸腾,不断搅拌以防粘锅底,并进行过滤;④疑结与压制,将煮沸的豆浆从大锅中盛出倒入事先准备的大缸内,再加入盐卤或熟石膏,搅拌均匀,静置一段时间使豆浆疑结成豆腐脑状再进行压制。将疑结成的豆腐脑倒入铺好白细沙布的木制方型盆中,盖好压板,再逐渐加压,以挤出多余水分,促使豆腐紧实,压制时间一般只需2-3小时。⑤成形与烘干,将压制好的豆腐取出切成块状或片状,江村人不习惯于烘干豆腐。新鲜取压的豆腐即可出售。
据先辈们反映江村自清末民初以来先后有郑汉玉、郑振德、郑杏仁、王利仁、王水波、王立顺、郑枝全、倪建块、郑余庆、郑大英、潘根香等经营过豆腐坊,且他们所制作的豆腐质地细腻,口感滑嫩,倍受消费者亲睐。制作豆腐与其他行业不同,一般都得起早磨豆浆,将成品豆腐在早饭时投售市场,正如古语云:“挑水磨石,等于半夜做贼”,可谓经营豆腐坊也是一项辛苦的行业。关于豆腐的制作黄初元年(220年)正月还有一段历史故事,曹操的儿子曹丕,他耽心这个有学问又有政治志向的弟弟(曹植)会威胁自己的皇位,就想着法子要除掉他。并命其弟在七步之内要做诗一首,否则要杀掉他。果真曹植在极度悲愤中七步之内应声成诗,诗曰:“蒸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世说新语文学》记载。这也说明豆腐的制作不仅早,而且其烹饪技巧多样化,有卤、煎、煮、蒸、炒、炆等手法,是古今不可缺少美食。尤其是江村的豆腐颇有名气,锦江河上至安徽祁门附近的乡镇,下至峙滩镇等地都知晓,就连上世纪80年代在江村建大桥的工人们,至今还念念不忘当年在江村吃豆腐的味道。江村豆腐就是这样代代相传,不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