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背景
升入中班后的幼儿已经非常熟悉幼儿园的各个场地,为了帮助幼儿入园后自主找到晨间活动的游戏场地,我班引发了以“我最想去的地方”为主题的投票活动,沙水池成了最受欢迎的地方,沙池的滑道、丰富的游戏材料、水池里戏水等等,都是幼儿津津乐道的话题。
沙、水和泥独特的触感与多变性,常常能为儿童带来愉悦的体验,并激发儿童探索与挑战的欲望,绝大多数儿童总是对玩沙、玩水及玩泥的游戏充满兴趣,乐此不疲,教师需要为儿童提供丰富的可与沙、水、泥(土)互动的游戏材料。
二、课程目标
1.通过铲挖、堆塑、剖面直管和支架衔接等动作,培养幼儿沙水建构的初步技能。
2.通过对水上游戏材料的操作,愿意尝试使用各种辅助材料进行游戏,探究水的浮力,享受游戏的乐趣。
3.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路径中,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探究的热情。
三、课程实施
沙水游戏初体验
游戏畅想
游戏前的讨论:你想在沙池玩什么呢?
晞晞:我想搭一座沙子城堡
以沫:我想把水池里的水运到沙池里
亦磐:我想在水池里玩游戏
教师思考:
我们开始思考并仔细观察,幼儿在沙水池的游戏中能拓展怎样的新经验?为了进一步支持幼儿的自主探索,我们选择先让幼儿自己试一试,教师则通过观察和记录逐步梳理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引水入渠初探
如何让水从水龙头处流入沙池中呢?孩子们开始思索并尝试着,他们找来蓝色的剖面直管,从水源处开始拼接摆放,一直延伸到沙池中间,并借助沙池附近的轮胎作为支架,但是在搭建过程中,发现坡面直管和轮胎衔接有难度,于是晞晞找来了一截短的软管开始衔接。
在大家共同合作渠道搭建完成,轩轩打开水龙头,可是发现第一个衔接处出现了漏水的现象,于是他拿来水壶装满水,绕过开始的地方往管子里面倒水,瑾睿和天天用手一下一下泼水,帮助水向前流动;可是还有好几处接口也出现了漏水的现象,教师指着漏水的地方请幼儿观察:“你们想一想,为什么水会漏出来?”孩子们思索了一会儿后,调节了两截坡面直管相接的地方,水就再也没漏出来了。
不一会儿,大家又发现一个问题,在地势更高的地方,坡面管里的水上不去,这可怎么办?子琛说:“水不会向高的地方流。”那如何让水流过去呢?孩子纷纷一起尝试各种办法,大家发现用手摁住可以降低其高度,水能慢慢在剖面直管里流动,看到水在坡面直管里面流动,孩子们欢呼起来。
引水入渠再探
再次游戏时,孩子发现支架先低后高水会往回流,软管处也还存在漏水,于是他们又开始商量调试,把支架调整为先高后低,并尝试用软管和透明细圆直管衔接漏水的地方,可是到达沙池的水流很小。
子琛边拿着水勺接漏下来的水边说:“我来不及接,水就流走好多。这可怎么办呢?”
以沫说:“我知道啦。”
说着他拿来了一些坡面直管,用重叠的方法将软管换成了坡面直管,瞬间水流增大了许多,孩子们看到顺流而下的水,无比的开心。
引水入渠游戏
剖面直管成功引流后,幼儿对沙水游戏兴趣高涨,想把水引到另一个大坑,于是取来些坡面直管,一起探讨挖掘路径。
第一次尝试
出现的问题:尝试在沙池中铺剖面直管时,沙子挖到旁边又会自然滑下来?
解决的办法:拿起剖面直管,将沙路挖得更深。
第二次尝试
发现问题:剖面直管衔接后,打开水龙头,发现水流过不去,这可怎么办?
解决的办法:天天拿着小铲子垫高了剖面直管,其他的小朋友也用不同的工具模仿她的方法。
在经过几次尝试通水不成功下,孩子的游戏也陷入了僵局,于是教师请他们来到水池旁,观察此处的支架搭建,引导孩子发现蕴藏在其中的奥妙。
孩子发现,同样要先高后低。于是大家便来到工具箱旁边,寻找自己需要的辅助工具,再来到沙池,将排在前面的坡面直管提高高度。
当沙路剖面直管搭建成功后,有个小朋友找来了一艘小船,放在坡面管里,让小船在水流中从上而下流动,边玩边高兴地说:“滑滑梯游乐场建好喽!”其他孩子见此,也纷纷从工具箱中找来了自己喜爱的玩具,有小船、小鸭子、小球……,自发的玩起了滑滑梯游乐场的游戏。
教师思考:
在活动过程中,老师不仅和孩子们一起了解了剖面直管的具体建构情况,还在他们经验不够充足时,借助表格进行回顾,为孩子们的探索提供了更多可能。根据孩子们在讨论中提出的解决方法,教师能及时做出肯定,鼓励幼儿积极探索,并提供操作材料,满足了孩子们尝试、验证的需要。
沙水游戏进阶
堆沙堡
引水入渠游戏成功后,引发了幼儿对沙水游戏的进一步探索,并发现用水把沙子浇灌,沙子就能定型,能创造出自己喜爱的沙堡。他们分别采取了三种方法尝试:
→倒一层水覆盖一层沙子;
→先在沙堡里放沙子然后加入水;
→用湿沙直接做沙堡。
✔三种方式堆沙堡都能成功。
教师思考:
一次关于“堆沙堡”的探究活动,孩子们不怕困难,积极探索。在尝试探究中激发兴趣,在思考总结中激发兴趣,在思考总结中积累经验,在合作中学习中解决问题。
沙水游戏延伸
造船记
沙水游戏在孩子们高涨的热情中逐步深入,在橘子成熟的季节,睿睿剥开橘皮,将橘瓣放入水池中,嘴里自言自语的说:“我的橘瓣小船...”结果发现橘瓣在慢慢往下沉,他这一现象告诉老师,并提出疑问:“为什么我的小船会沉下去?”。
于是我们探究橘子沉浮的秘密开始啦!基于前期幼儿对于沉浮有了初步的感知,因此在此次探索活动中幼儿能积极参与并思考。通过查找资料我们发现:橘子的外皮表面分布着许多微小的气孔,所以外皮的密度较小,能在水中漂浮。橘子去皮后,同时也去除了那些微小的气孔,因此橘子瓣放入水中则会下沉。
实验后,孩子们也能积极发出疑问:还有哪些物品可以漂浮在水中?
于是纷纷从活动室找到了彩带、小箱子、积木、盘子、杯子等物品放入水池中探究。
为了让孩子对于物体的沉浮探究活动能更加深入,我们邀请了在高中任教物理学科的子琛爸爸,通过生动有趣的科学实验,帮助孩子们了解:物体的沉浮不能只看一个力,要两个力相比较而言,浮力大于重力,就会浮起来。
睿睿这时提出:“我的橘瓣小船沉在了水里,我想做一艘不会沉的船”,大家纷纷表示支持。
基于孩子们对于船的构造认知较浅,经验不足,老师给他们观看了轮船、小竹筏、快艇等图片和视频,通过观看和听讲解过程中,初步了解船的主要构造及船的作用等相关知识。
造船正式开始了,孩子们也非常期待。
经过上一次对水的沉浮的探究,孩子们发现有几种材料在水中的浮力很大,认为很适合造船,如:硬纸板、泡沫板、塑料瓶、纸杯、塑料小棒等。孩子们采用不同的材料制造出了各式各样的小船,小船也在孩子们的推动下顺利的到达了彼岸。
教师思考:
孩子们与材料展开有效互动后,沙水课程实施进入到探究延伸环节。孩子是有能力的学习者,由于关注点的丰富性,他们往往会围绕这种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因此每次关于造船的讨论我都会以孩子们的已有经验为基础,包括物质与知识经验等多方面,以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四、课程小结
沙子和水是童年最珍贵的礼物,孩子们在大自然中享受很多无拘无束的自由时光,亲近自然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们喜爱沙水池,和沙水互动的过程中满足了他们的探究欲和好奇心,增加了他们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在持续探索的过程中,他们有气馁、有坚持、有学习也有求助。他们自由分组、合作,在游戏中建立起自己主导游戏的关系,不仅自己承担相应的任务,还对同伴做出恰当的回应,不仅体验与他们合作的快乐,还提升了沟通、协商和交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