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享冬日,不负冬“食”
———“豆”你 幸“腐”

一分园傅寅寅
创建于01-24
阅读 29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课程简介:

幼儿园一日生活皆课程,

一个游戏,一顿午餐甚至是一只小小的蚂蚁……都可能成为孩子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课程带给孩子的是什么?

让我们轻轻俯下身来,

倾听孩子的童颜趣语,

课程故事就在我们身边悄然展现。


壹、课程缘起:

在探究豆腐之前,孩子们已经花了好几个星期探究常见的食物,孩子们对各类食物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如:冰糖葫芦、奶茶、饺子等食物的形状、颜色、口感、制作的方法……在一次“你最喜欢的幼儿园美食”讨论活动中,我发现小朋友对西兰花、包菜、萝卜、菌菇等幼儿园种植园地的食物有所了解,但是对豆腐这类的食物来源不是很了解,为了帮助孩子更深入的去认识豆制品,我们班开启了课程“豆腐诞生记”。在课程推进中,引导孩子通过制作、观察、触摸、品尝等行为,去揭秘豆制品的来源,也能更深入地激发孩子对食物的兴趣。

貳:豆趣横生

01.豆的初探

孩子们陆陆续续从家里带来了黄豆,孩子们围绕着豆豆开始了讨论。

课程主题网络图

孩子们产生了很多兴趣及疑问,于是我们生成了一份问卷调查表对豆制品进行了调查。

02.豆的创想:豆豆可以制作哪些美食?(豆浆、豆腐、豆皮等这些语言在班级里沸腾起啦)

经过大家的激烈讨论,我们决定一起做豆浆和豆腐,豆子怎么变成豆浆豆腐呢?需要哪些工具?我们一起上网查了资料。

幼儿经验:豆腐是怎么来的呢?它是怎么做出来的?有的说:“豆腐在超市买的”,有的说:“豆腐是大米磨成粉做的,它俩都是白白的”,有的说:“我见过的,豆腐是豆子做的”。很多孩子都喝过豆浆、吃过豆皮和豆腐,但是很少知道豆腐的制作过程。

教师支持: 从孩子的描述中我们知道班上多数孩子不知道豆腐是怎们制作的,我们是否该组织幼儿进行一番讨论与总结呢?通过谈话我们了解孩子们都想知道豆腐是怎样制作而成的,孩子们通过视频、图片,初步了解豆腐从哪来的,对豆腐的制作流程有了一个初步直观的了解。

教师思考:这个主题活动具有全面推广的价值吗?教师准备暗自观察幼儿对于“豆腐”的课程的关注度,以此来决定此课程活动是否继续向前推进。

其中,石磨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讨论。老师,我见过这个石磨的,就在大锅灶那。

石磨来到班级,孩子心中充满了好奇,兴奋地摸一摸、看一看。

为了让制作豆腐更加顺利,我们还在集体活动中增加了绘本《豆腐》。在绘本中,孩子们对豆腐的制作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绘本里说,豆浆点了卤水变成豆花,豆花再加工就成了豆腐,是真的吗?带着疑问,我们开始制作。

幼儿经验:孩子们能结合生活经验分享自己对石磨的认识,通过观察、触摸等多种感官了解石墨的结构和原理,在探索中发现黄豆是从上方的孔放进去,转动磨盘,黄豆在磨盘中滚动碾碎,形成汁。

教师支持:教师为幼儿提供充分的观察和探索时间,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探索,当幼儿发现问题时,把问题抛给孩子,引导幼儿迁移生活经验,在操作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合作的快乐!

教师思考:石磨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多见,为了让孩子了解豆腐制作的过程,接触古法工艺,我们最先从孩子最感兴趣的石磨开始了解。

03.泡豆

泡黄豆产生泡沫的原因是因为黄豆表面含有一些蛋白质和淀粉质,在泡水的过程中溶解并不断释放气体,形成泡沫。

科学小实验:跳舞的黄豆

00:37

观察、记录黄豆的泡发变化

00:20

04.磨豆

过滤豆浆、感知豆渣

叁、煮豆浆、品尝豆浆

教育价值:

1.幼儿对黄豆变成豆浆的过程有了较深入的了解。

2.能够感知黄豆泡发的变化以及石磨出浆的惊喜。

3.品尝了自己动手劳动后的美味。

发现问题:

1.豆子不能自己从洞洞下去,需要老师抬起上扇。

豆浆煮好之后,不能出现豆皮。

2.点完卤水之后,不能出现豆花。

3.做不成豆腐。

教师反思:

1.黄豆用的太少、水放的太多。

2.为什么黄豆在石磨上扇的洞洞里下不去。

1.带着孩子一起查找资料,找出黄豆磨豆浆的配比是1:5(1份豆子、5份水),如何帮助小班的孩子理解小学六年级学习的按比例分配的问题。

老师想到了奥利奥饼干、汉堡,两块黑色的饼干加一块白色的奶油才能做出奥利奥饼干。汉堡呢?幼儿就能快速反应汉堡的构成,同理推豆浆是需要一份豆子+5份水。关注到全体幼儿的参差性质,老师为幼儿提供了大小一样的6个纸杯供幼儿操作。

2.石磨磨浆的方向应该是逆时针旋转,并不是顺时针。

什么是逆时针旋转?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逆时针旋转的呢?走马灯、紫藤茎、魔方等都会运用到逆时。

再次尝试逆时针旋转磨豆浆,豆子很快就下去,再也不需要抬上扇。

再次尝试逆时针旋转磨豆浆,豆子很快就下去,再也不需要抬上扇。

00:15

豆皮的形成:一锅豆浆最多可以出6块豆皮,第一层的豆皮蛋白质是最高的。

豆花的形成:热豆浆加入卤水、搅拌、形成豆花

00:14

用模具、做豆腐:豆花装入模具、旋转、拧紧、脱水、固定一夜、形成豆腐

00:18

咀“豆”之味

肆、课程反思:成长需要过程,支持幼儿深度体验,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经验,只有让教育回归孩子生动有趣的日常生活中,才会绽放教育的活力。在课程开展中孩子们带来很多欢乐和惊喜,让我们看到了生活中到处都是教育契机,即便是家常豆腐也蕴含着无穷的教育价值。通过《乐享冬日、不负冬食》活动的开展,豆腐的制作过程发生了很多的化学变化,从观察豆子→了解泡发豆子和干豆子的区别→了解石磨→磨豆浆→过滤豆渣→加入卤水→观察变化→去掉水分→按压等待→豆腐完成,每一条线索的迸发不仅仅是幼儿与幼儿之间的经验提升,也让我们看到了幼儿的能力。本次活动幼儿通过提问、学习、调查表、动手操作等途径了解石磨磨豆腐的制作方法,并制作豆腐美食。幼儿就是这样自发的、层层递进的开始对豆腐进行探究,他们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并在探究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习得经验与知识。在活动中我们也在不断反思如何把控幼儿已有经验和未知经验的衔接方式,如何关注每个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注重幼儿的自主学习与探索。

阅读 29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