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莉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博采众长启璀璨研路,群策群力谱课改新篇

——北海市高中学科集体备课能力提升研修班学习纪实(生物学科专场)

创建于01-24 阅读2562

冬意悄然,岁月轻慢,带着一身霜寒,依然去寻那烟火里的暖。为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帮助教师结合新课标要求进一步理解与把握教材,整合教学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全面推进集体备课教研改革,2024年元月,北海市高中学科集体备课能力提升研修班(生物学科专场)在北京八中北海实验学校顺利开班。 

      本次集体备课活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时间为1月13-14日,主要进行单元整体学习设计,第二阶段时间为1月22-24日,主要进行单元课时设计。

第一阶段集备

什么是大单元教学?为什么要实施大单元教学?如何实施大单元教学设计……这些问题常常萦绕在许多教师的头脑里。1月13日下午,北海市高中生物学科组中心组组长刘晓玲老师,首先为老师们解答了以上问题。刘晓玲老师引用了崔允漷教授的观点“大单元教学是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关键路径”,大单元教学的首要目的在于重塑教学观,从传统的重视知识点的教学转变为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大单元教学具备四个基本理念:核心素养为宗旨、内容聚焦大概念、教学过程重实践、学业评价促发展。刘老师建议老师们在进行大单元教学集备时要格外关注思维生成、情境创设、单元整体设计、初高中衔接这四个方面。最后,刘老师就本次集备活动的成果形式、设计模板、难度层次等作了统一要求。

 刘晓玲老师介绍大单元教学

参训教师在聆听了刘老师的介绍后,对大单元教学有了一定认识,纷纷跃跃欲试,要在备课实践中进一步体验单元教学设计。全体参训教师分为五个小组,分别负责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模块的五个单元。各小组首先深度研读分析课程标准、核心内容、基本学情,对教学单元进行整体规划,确定单元主题、明确单元学习目标、创设单元教学情境、设计结构化学习任务和活动等。

各小组讨论单元学习设计

经过了一天半的讨论,各小组已经基本完成了单元教学的整体规划,并于1月14日下午进行了分享交流。各小组从课标要求、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价值观等方面简要说明了学习设计理论基础,明确了单元学习目标和重难点,以单元导航图的形式呈现了单元整体教学思路。刘晓玲老师对各小组在一天半之内的研修成果感到惊喜,肯定了各组的优点,如《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中运用了袁隆平院士的研究历程令人印象深刻、《基因的本质与表达》和《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的单元导航图设计科学合理,同时也针对各组出现的问题给予一些改进建议。

各小组分享交流单元学习设计

当天下午的分享交流会上,还有一位特邀点评嘉宾—李文玲博士。李文玲博士目前就读于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研究方向是课程与教学论。李博士认为,各小组的单元学习设计让她收获很大,既基于教材内容,又突破教材的限制,充分贴合学生的学习经验和日常生活,有机整合单元的内容,并能基于单元目标开展学习任务。同时李博士还对下阶段集备活动的开展提出了现场展示、现场改课的建议。

李文玲博士点评各组的单元学习设计

 第二阶段集备

      1月22日研修继续进行。虽然寒潮不期而至,但老师们的研修热情不减。第二阶段集备活动中,各小组主要进行基于大单元整体规划下的课时教学设计。

各小组都紧密围绕单元整体设计的框架,分析课时内容在单元中的地位和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功能,分析学生在学习课时内容时的知识储备、能力水平和兴趣动力,确立课时学习目标和重难点,设计指向学习目标的任务或活动以及评价方式。

各小组讨论单元课时设计

1月24日上午,各小组就单元课时设计进行了分享交流。本次交流采纳了李文玲博士的建议,每个小组汇报结束后,由其他小组给予修改建议。

第一小组的许鑫滢老师、黄柳源老师和陈家程老师展示《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第1和第2课时的教学设计、导学案和课件。梁晓波老师认为本课设置了模拟实验及一系列的问题串,有效引导学生体验孟德尔的假说,亮点是通过对三种实验方案的讨论,引导学生科学思维的生成和对测交的理解。陆春玲老师认为在假说—演绎法的流程图构建中,采用挖空的形式,对于刚接触遗传学模块不久的学生是友好的。廖楠老师认为最后设置的延伸思考,既呼应导入的问题情境,又主张学以致用。

第一小组展示单元课时设计

第二小组的张海梅老师展示《受精作用》的教学设计、导学案和课件。詹源庆老师点评,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减数分裂中两对染色体的行为和数目变化,有助于学生衔接本节课的新内容; 通过创设唐氏综合症情境,分析唐氏综合症的病因,由情境引发问题;通过构建减数分裂染色体变化模型,分析配子多样性的原因以及异常配子问题,注重学生的思维生成。

第二小组展示单元课时设计

第三小组的刘彬老师展示《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的教学设计、导学案和课件。陈明琪老师认为,本课设计主线清晰,以三个问题衔接整个课程,落实次位概念的生成;通过模型演示、视频来突破遗传信息翻译过程重点,通过问题台阶引导学生突破碱基关系和mRNA和氨基酸数量关系这一难点,以表格归纳到位,发展学生科学思维。同时建议结合课本的拓展应用,让学生学以致用,尝试解释抗菌药物如何阻断遗传信息传递以达到治疗疾病。

第三小组展示单元课时设计

第四小组的彭金凤老师和王文倩老师展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第1和第2课时的教学设计、导学案和课件。廖美老师认为,本课创设太空育种情境,既激发学生兴趣,又落实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通过分析资料,引导学生归纳形成基因突变的概念、总结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以问题任务驱动,加深对基因突变概念解读,关联了前面知识(中心法则的发展)和后面的知识(生物进化)。欧阳琴老师则建议将淀粉分支酶和囊性纤维病有关内容变通为学以致用的素材,将关于基因突变的深度探究等难度较大的活动,调整到一轮复习再进行较合理。

第四小组展示单元课时设计

第五小组的廖婷老师展示《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的教学设计、导学案和课件。许鑫滢老师认为,本课呈现丰富的视频素材,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单元整体框架下,设计了三大任务和六个活动,任务和活动指向学习目标的达成,帮助学生形成重要概念;亮点是用时间轴描述生物进化的历程直观清晰,分析青藏铁路修建涵洞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引导学生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要关注自然生态的保护。

第五小组展示单元课时设计

最后,北海市高中生物学科中心组副组长廖源莉老师作总结发言、廖老师强调,设计单元课时的教学环节时,不要脱离单元整体设计思路;设计导学案时,希望高度凝练指导学习的内容,学案篇幅不宜过长,不能将课件上的内容照搬到导学案上。

齐心方有移山力,磨砺始得美玉成。本次集体备课活动的开展,为老师们提供了集思广益、整合教学智慧、提高教学能力的平台。在今后,全体生物教师们定会凝心聚力、踔厉奋发,不断蓄能,力争为学生打造更高效的课堂,以教研的力量推动课堂的变革,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撰稿:罗晓莉、陈明琪

图片:各小组提供

审核:刘晓玲

阅读 256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