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不仅仅是一门技艺,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学习国画的过程中,我们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老师与朋友。我们互相切磋技艺,分享心得体会。这种与同好交流的过程,让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我们一起成长,一起追求艺术的真谛
初学国画时,大家面对宣纸总是感到手忙脚乱,笔触生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逐渐掌握其中的奥妙。每一笔、每一墨,都需要精心控制,这锻炼了大家的耐心和细心。每一次的练习,都是对自己心灵的触摸和洗涤
我们学会了观察自然和生活中的点滴细节。我开始注意到一花一叶的姿态,一山一水的气韵。
这些自然的元素,成为了我画中的灵感来源。我尝试用画笔去捕捉它们的美,去表达我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激
在外写生,积攒素材,用心去体会山水也是我们学习中难忘的经历
大家共度的时光短暂却美好,大家因兴趣而结识,因兴趣而互相学习
这次写生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让大家暂时脱离了课堂的约束,更加放松地相处。在自然中,大家更容易打开心扉,分享彼此的感受和想法
同学们相互协助,共同寻找最佳的写生位置,探讨绘画技巧和构图方法。这种互助合作的精神加深了同学们之间的友谊和默契
在年会上,同学们欢声笑语,一同高歌,对来年充满着期望与喜悦
大家也纷纷拿出了自己的作品在现场展示,为年会留下了更多的纪念
作为国画高级班的同学,我们深知自己肩负着传承和发扬国画艺术的重任,在过去的学习中,对长卷的绘画以及各大赛事也都有所涉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非常幸运地跟随罗老师学习,通过古今名迹,我们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知识和经验。
这幅沈周的《湖山佳趣》便是罗老师为我们执笔分享的,罗老师是一位非常有经验和才华的国画大师,他深知国画的内涵和精髓,也深知如何教授学生掌握国画的技巧和理念。他常常告诫我们,学习国画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同时也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
在罗老师的指导下,我们今年学习了国画中的一种传统艺术表现形式,称为“四尺中堂”,四尺指的是画芯的尺寸,也就是画面的主体部分,其宽度大约为四尺,而中堂,又体现了我国古代传统大宅中堂的直幅装裱,现在则是参展的重要形式之一。
四尺中堂作为国画的一种重要形式,往往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它们在构图、色彩、笔墨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艺术特点。内容上,四尺中堂可以描绘山水、花鸟、人物等各种题材,通过画家的巧妙构思和精湛技艺,展现出中国画的独特魅力和艺术感染力,对于各种风格的国画,我们都将一一涉猎和学习。
今年,我们学习了宋、元、明三个时期的名人名画。通过临摹名迹,我们不仅学到了绘画技巧,更重要的是学到了如何观察自然、感悟生活,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演变和历史的厚重感,以及如何用画笔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而且也可以通过自己的视角去创作,去感受。
这些宝贵的作品记录着我们大家这一年以来的点点滴滴,辉映着我们的努力与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