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木搭建——万里长城》
观察对象:大二班全体幼儿
观察班级:大二班
观察教师:唐湘婷、戴美贞
游戏描述
建构游戏对幼儿的发展具有多元价值,在幼儿园自主游戏中占有重要地位。不仅丰富了幼儿的感知经验,发展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建构技能,还让幼儿在协商、讨论的游戏氛围中,学会分享与合作,尝试开拓与创新。
近期建构游戏中,幼儿对“长城”的搭建产生了浓厚兴趣,进行了“云”观长城、分组制定计划、初建城墙壁、搭建烽火台等一系列探索与思考,通过操作多变化、多组合的积木,理解了不同材料之间的关系,提高了幼儿的空间感和对比分析能力,在搭建过程中分工合作、团结一致,建构技能、社会性均获得了发展。
“云”观长城
在《我是中国娃》的主题中,孩子对于中国古建筑印象最深的当属万里长城。“长城”对于孩子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孩子们对长城的了解大多是通过宣传片或图片的形式,其实生活中很少有孩子真正的看到长城的样子。
为了尽快建立和“长城”有关的认知经验,我们收集长城外形的图片、观看视频了解长城的基本结构(城墙、烽火台等)、来历和用途。就这样孩子们带着 “长城”的认知经验开启了“万里长城” 的自主搭建游戏。
初探“长城”
孩子们一开始没有计划,自由选择同伴,每个小朋友在搭建烽火台。
发现问题
1.搭建完后,发现只有烽火台,没有城墙。
2.每一个的烽火台都不是完整的,烽火台太多了,积木不够搭。
3.耗时虽然长,但是长城没有搭建完整。
分组制定计划
建长城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为了节约积木,孩子们用了积木和积木空隔开的方法搭建,所以,两个积木之间的距离一定要小一点,才不会塌。
孩子们自由分成五组,第一组和第五组搭建烽火台,第二、三、四组搭建城墙。小组成员共同制定搭建计划。
第一次搭建
每一组小组成员找到自己的搭建区域有序进行。用堆叠、围合、垒高、架空、搭桥、平铺等多种技能搭建。
搭建烽火台的两组成员,先平铺地板确认烽火台大小,在地板的周围围合上城墙,运用两块积木上面一块积木的堆叠方法,搭建坚固的城墙。采用架空的搭建方法,搭建多层建筑。可是烽火台并不牢固,搭着搭着就会被推倒,或者好好的突然散架。
二、三、四组的小组成员,先用长长的木板左右两边铺在地上,在采用多种堆叠方式在长城搭建城墙。搭建的过程中,戴宇辰趴在城墙的路中间,说:“我们要把长城的路搭的又宽又长。”大家觉得很有道理,原本窄窄的路变成又长又宽的大道。
廖泽林说:“我给我们的烽火台建了炮台呢!这样敌人来进攻的时候,我们就能够保护自己了。”钟景鸿说:“我给士兵们搭了很多的椅子,还有桌子,这样他们累的时候就能够休息啦。”
第二组的小朋友说:“哎呀,搭完了才发现,我们的城墙一边高一边矮,可真奇怪呀!”
三、四组的小朋友说:“我们两个组一起搭长城的路,可是路一段有城墙一段又没有,都没那么好看了。”
第一组的小朋友说:“哎呀,他们总是走动,我们的房子轻轻一推就倒了,我们都搭了四次了,还没搭成。”
发现问题
1.有的烽火台一推就倒,究竟是为什么呢?
2.长城的路内墙比外墙高,是长这样的吗?
3.长城的城墙是直直的?还是蜿蜒曲折的?怎么才能搭好呢?
孩子们对之前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并对此画出解决方案。
下面的积木数量要多,用一层比一层积木数少的方法搭建,这样下面重上面轻,就不容易倒。
搭建的时候一定要将积木排列整齐,最底下的积木是最重要的,把它搭好就行了。
搭建弯道时,所有的积木摆放方向要一样,这样搭建的弯道才会牢固。
第二次搭建
找到了方法就开始实践,支架晃动、地基不牢固。孩子们一次又一次选材替换,寻找问题,一次次调整距离加宽,更换晃动的积木,使其稳定。
外墙应该搭建高一点,才能保护我们的家园。长城的围墙很长,很难搭建,需要我们一起合作,坚持不懈才能搭建成功。
游戏分析
搭建“万里长城 ”中从平面到立体的建构(城墙、烽火台)、烽火台的地基不牢固、体现长城蜿蜒曲折。从出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再到新问题的出现再解决。
进步:烽火台从“容易倒塌”到“又大又稳”;城墙从“又直又短”到“蜿蜒曲折”;搭建技巧从只会“平铺堆叠”到采用“堆叠、围合、垒高、架空、搭桥、平铺”等多种技能搭建。
游戏反思与建议
孩子们在游戏进行中不断地调整材料,从自主地建构游戏,到角色游戏加入,游戏情节不断的深化,游戏不断地丰富、有趣,循环有序进行。
尊重幼儿游戏,就是尊重幼儿发展,在“万里长城之旅”的游戏中有建构技巧、幼儿社会性交往、科学、艺术、语言领域的发展、提升。游戏过程落实五大领域的内容,发挥游戏自主性,创造性,发挥教师专业力量,通过游戏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游戏中幼儿以积极、自主、独立的姿态进行游戏,幼儿从出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再到新问题的出现再解决诠释着游戏的意义。
图文:唐湘婷、戴美贞
编辑:唐湘婷
初审:艾霞、欧明珠
终审:刘春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