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谷县第二实验中学】 八年级十二班《不输在家庭教育上》——亲子沟通

第二实验中学
创建于2024-01-23
阅读 34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研究人员的研究结果也证实:“经常跟父母顶嘴的小孩,比温顺听话的乖小孩,更不容易出现嗑药、未成年喝酒等不良行为。”

所以,父母们在为孩子顶嘴生气时,不要觉得这是一种罪大恶极的行为,而应该把它当作对孩子成长的某种训练。

2~4岁,孩子会通过说“不”“才不是”等,表达自己的主观意识;7~9岁,孩子开始有了较强的独立意识,有时甚至有点不讲道理;12~17岁,青春期对个体的独立、自由追求更甚,讨厌一切束缚。很多时候,不是孩子顶嘴、叛逆、变“坏”了,而是孩子长大了。

汉堡心理学家安格利卡·法斯说:“隔代人之间的争辩,对于下一代而言,是走上成人之路的重要一步。”所以,面对这个阶段的孩子,需要父母拿出十足的耐心和宽容。

美国精神病学家杰瑞姆·布莱克曼在《101种心理防御》中,详细列出了人们遭遇不快时,保护自己、移除不快的101种方法。由此可以推断,人们唠叨实则保护了自己。

比如,投射:将自己的问题归结在别人身上;投射性指责:因为自己的问题而指责他人;敌意攻击:进入斗争状态,以掩藏自己的不愉快;置换:对一个人有某种感觉,但把它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穷思竭虑:“过度分析”和“绞尽脑汁”,试图解决问题;一种情感对另一种情感:把注意力放在一种情感上,以回避另一种情感……

心理学家周梵说:“人们总以为让对方羞耻会让对方反省。事实上,你谴责对方,就剥夺了对方改变的力量。”批评孩子时,最不能做的一件事,就是破坏孩子的自尊。

不把自己的意志、感受强行放到孩子身上。特别是对那些无理取闹的孩子,父母更该如此。要永远记住一点:与其一直告诉孩子,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不如自己就做那样的人。言传身教,永远是最高级的教育。

阅读 34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