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润假期——学共体课程改革读书分享(十)《学习共同体:走向深度学习》

创建于01-23
阅读 27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推荐书目

《学习共同体:走向深度学习》 

  陈静静  著       

推荐理由

     课堂中为什么学习困难的学生越来越多?为什么有些学生在小学和初中成绩很好,但到了高中,突然成绩下降或厌学?学生为什么没有持续的学习兴趣?为什么学生成绩很好却没有创新能力?  

     《学习共同体:走向深度学习》找到了这些问题的症结,尝试如何让学生的学习真实地发生,让那些厌学的学生重新进入学习状态,让那些追求表面成绩的学生更加自主地、持久地深度学习。

好句摘抄

     4页:所谓虚假学习就是“假装学习”,实际上根本没有真正的进入学习状态,学生采用各种伪装的方式来蒙蔽老师,进而逃避学习。虚假学习的学生往往对学习的内容缺少兴趣,没有掌握学习的方法,跟不上教师教学的节奏。但是为了避免老师的惩罚,会采用假装学习的方式来逃避。但到了考试阶段,这种虚假学习的学生就会暴露出来。

      浅表学习是一种以完成外在任务、避免惩罚为取向的学习行为,以机械记忆和反复操练为主,缺少深度思维加工,因此学习成果多以复制为主,难以迁移和深化。在小学阶段,浅表学习的学生成绩一般是比较好的,也可能是教师眼中的学优生。但是随着学年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到了初中二年级以后,开始出现学习困难和成绩下降的趋势,到了高中阶段,学习难度进一步提高,这些学生会表现出学习成绩断崖式下跌,学习状态急转直下,浅表学习的为学优生就会逐渐沦为学困生。

      11页:深度学习是基于学习者自发的、自主性的内在学习动机,并依靠对问题本身探究的内在兴趣维持的一种长期的、全身心投入的持久学习力。首先,从动机情感上来说,深度学习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令人身心愉悦充实的学习状态,学习者常常是忘我的,不知疲倦的。其次,从认知的角度上看,深度学习是思维不断深化的过程,像高阶思维阶段(分析、评价、创造)发展,学习者能够不断的自我反思与调节,因此这种的学习最终是通往自发的创造。最后,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来看,进入深度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充满信心,而且能够与他人有效的沟通合作,共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33页:从根本上说,教师要在课堂观察和分析中成为主力军,而且要将学生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这是教师向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是教师精准把握学情、反思教学、提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思维导图

朗读音频

00:00
01:22

读书感受

      在小学阶段,有很多学优生,其实是浅表学习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指以机械记忆和反复操练为主,缺少深度思维加工,因此学习成果多以复制为主,难以迁移和深化。这样的学生在小学阶段是老师眼中的优等生,到了中学,可能会出现学习成绩“断崖式下跌”。另一方面,在课堂上,作为老师的我只想着优秀,只想着按照教学设计顺顺当当地上完这节课,却忽略了学生通过自主的、协同的学习,不断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也就是“学习共同体”的内涵。

      学生真实的学习历程是缓慢而复杂的,学习是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复杂的思维和互动过程,所以教师要试图去设计促使学生深度学习和思考的导向问题,而要设计出这样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要学会观察学生、分析学生,毕竟“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学习共同体的课堂观察不同于以往的听评课。观察者从对他人的评价取向转向对自我教学实践的回溯和反观。在课后研讨时,课堂观察者并不对执教者进行评价或者提出建议和意见,只是从课堂的真实事件中进行学习和借鉴,并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进行自我的教学改进。这个过程中的权力关系是完全平等的。无论是观察者还是执教者,都是以课为例,对学生学习历程进行剖析和反思,这是促进每一位教师进行教学改进的重要机制。

      如何从课堂观察中学会发现呢?首先,我们应该意识到每一件小事都可能影响学生的心理安全。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始终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这样才能让学生放松身心,真正投入学习。其次,让学生多次触摸文本,曲折地深化他们的阅读和思考。很多孩子在课堂上可以回答出很精彩的答案,并不是老师教的。他们带着自己的已有知识,没有经过思考就得出答案,其实是靠原有的知识储备和语言知觉去回答的,是学生自身所具备的能力,而不是教学的成果。老师的作用不仅仅是让学生表现出他们的现有能力,还要通过一定的设计,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新的挑战并有所突破,这是学生课堂中的真正生长之所在。第三,学生通过同伴交流来确认、修订观点,深化学习。学生之间平等的互相学习,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观点得到倾听,同时也得到组内同学的共同协商,他们会不断升华自己的观点,并逐渐朝着一定的方向前行,即使没有达成共识,也会在协商的过程中有更多的收获。

      总之,认真细致的课堂观察,是不断地对学生的心理、阅读、思考、交流进行反刍和思考。一切答案都在教育的现场,答案就隐含在每个人对教育现场的深度观察和剖析之中。

推荐教师

孟兆霞      扎兰屯市实验小学数学教师

      教育理念: 师爱比天容万物   师德为地育群芳

待续

阅读 27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