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实小·书香冬韵】龙“读”悟传统——二年级一班寓言成语故事 《掩耳盗铃》

媛媛
创建于2024-01-23
阅读 308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成语是我国汉语言文化宝库中的明珠,它简练概括,含义深刻,尤其是成语背后的有趣故事常常可以引人深思。为了让儿童了解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寒假我校组织了讲成语故事活动。

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一个有趣的的成语故事——《掩耳盗铃》。

推荐理由

《掩耳盗铃》出自《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揜(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闻之;悖也。”

寓意: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故事欣赏

春秋时候,晋国世家赵氏灭掉了范氏。

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院子里那口精美的上等大钟。

可是钟又大又重,挪不动。小偷决定把钟敲碎,然后分别搬回家。

可是小偷发现,砸钟的声音很大很引人注意,想来想去,小偷决定捂着耳朵偷钟。

但他没想到,砸钟的声音依旧很大,而人们在听到钟声之后,就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02:21
01:10
01:42
02:08

故事感悟

各位小朋友要尽可能理性客观地去看待事物,可不能想当然地下结论哦。就像故事里的小偷一样,他以为自己捂住耳朵就没人听到了,可其实呀,是他只站在自己的角度想问题了。

还有啊,可不能做坏事哦,做了坏事还想掩饰,这样自欺欺人的做法,骗得了自己,却骗不了别人,不管怎样掩饰总是徒劳的,最后呀总是会暴露的。

脚步到不了的地方,阅读可以到达;眼睛看不到的远方,阅读可以带你看到;自身未曾经历过的那些经历,阅读也可以带你感受。假期是大量阅读的最佳时期!拿起书吧孩子们,希望你们能在书的海洋里自在遨游!

阅读 308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