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教育初心

静待一树花开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语文教学总结

信丰县正平镇中心小学 袁丽红

时光飞逝,岁月如歌,转眼间,一学期忙忙碌碌地过去了,在本学期教育教学中,我本着将理论与实践,将课内与课外紧紧地融合到一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孩子们在语文学习中既学到了知识,又体验到了快乐。对于我个人而言,我也时刻本着一名教师特有的工作激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比较圆满地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现将教学方面的体会和工作总结如下: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题的主流。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兴趣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给学生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质疑,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是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理解和表达,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三、重视朗读品评感悟,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精彩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坚持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

四、加强学生习作水平,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生活本身是丰富多彩的,是作文的源泉。文章是客观生活的反映,这种反映是以人的心理为中介的,对小学生来说,则主要是内心世界的种种心理表象,表象在小学生作文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学会去“爱”。爱山,爱水,爱名胜古迹;爱父母,爱老师,爱周围的人;爱植物,爱动物,爱小物件;爱看书,爱收集,爱手工制作;还有爱种植,爱采摘,爱参观访问等等正是由于这些爱,孩子们的情感更丰富了,头脑中储存的东西更多了,他们会随笔写下精彩段落。

       同时,通过一学期的教学也暴露出了一些不足之处,如学生发展不平衡,学法指导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学成绩仍不突出,还有待提高;教学方法创新不足;对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有待提高;培优扶差工作做得不够扎实,培优目标不够明确等。接下来,我将继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更新观念,积极运用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我将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状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