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玩扑克牌——中班益智区观察记录

口袋的温度
阅读 30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观察时间:2024年1月23日

观察对象:程程、晨曦等

观察地点:中班活动室

观察教师:于宁宁

      扑克牌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游戏,除了搭建,还能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促进幼儿数概念的发展,而且材料有趣、可变、可操作,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激发了幼儿探究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观察实录

(一)排排队

      来到益智区,桐桐提议玩扑克牌,并提出了不一样的玩法:“这些纸牌上的颜色、图案都不一样,我们来给它们分类吧!”程程:“图案的个数也不一样,我们可以从小到大来帮它们排队。”说完,她们按纸牌的颜色、图案进行分类,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图案从小到大排列。在排列的过程中,蕊蕊、晨曦尝试排了好几次,还是存在错误,这时桐桐说:“你们先找出最小的,最小的是4个,4个后面是5个,你再把5个找出来。”在桐桐的帮助下,蕊蕊和晨曦终于排列好了。桐桐:“我们再来从大到小排队,看看谁的速度最快。”说完,她们将排列好的纸牌打乱,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排好了能够互相检查排列的是否有错误,当发现蕊蕊排错时,晨曦能够主动去帮助她。

(二)开火车

      她们玩了一会儿排序的游戏后,桐桐说:“我们来玩“开火车”的游戏吧!”蕊蕊:“什么是开火车呀?”桐桐:“就是我们每个人放一张牌,如果在上面找到和自己一样的牌就可以收回去,最后手里没有牌的就要被淘汰。”她们每人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颜色,孩子们一边摆一边观察着。轮到蕊蕊时,她放完纸牌观察了一下,并没有发现上面有与自己相同的纸牌。这时,桐桐说:“等一下,你的是6个,这个也是6个,你要拿回去。”蕊蕊拿回去后又继续放了一张纸牌,其他小朋友将纸牌接在蕊蕊的后面。很快又轮到蕊蕊放纸牌了,她放了一张有6个爱心的纸牌,然后一边拿一边对其他小朋友说:“这两张是一样的。”又被旁边的程程看到了说:“不对,你看,这个上面是6个爱心,这个上面只有5个爱心,不一样。”蕊蕊数了数发现确实不一样,她又将纸牌放了回去。在同伴多次提醒和帮助下,蕊蕊学会了一边观察一边数纸牌上图案的个数。

(三)找对子

      一段时间后,孩子们又出现了新的玩法。程程、晨曦、桐桐、蕊蕊四名幼儿拿出纸牌,她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颜色和图案,桐桐说:“我们来玩抽牌找对子的游戏吧!”晨曦:“怎么抽呀!”蕊蕊:“我知道,我抽晨曦的牌,晨曦抽桐桐的牌,桐桐抽程程的牌,程程再抽我的牌。”程程:“对,看看抽到的牌和手里的牌有没有数量一样的,一样的就可以放桌上,不一样的就抓手上继续抽。”游戏开始了,蕊蕊说:“程程,你先来抽我的牌。”程程抽了一张数量是6的纸牌,他通过目测的方法找到了相同数量的纸牌,轮到桐桐抽牌了,她从程程手里抽了一张牌,打开一看说:“我的6被晨曦抽走了,我手里没有6了。”说完,就把抽到的纸牌和自己的纸牌放在一起,游戏继续。这个游戏孩子们持续了半个小时左右,通过观察以及对幼儿游戏记录的倾听了解到他们运用了目测、接数、按群计数等计数方法,能又快又准地计算出纸牌上图案的数量。

行为分析

      多次观察可以发现,桐桐能根据纸牌花色、数量不同的特征不断创新玩法,并能清楚地讲述游戏规则,从按图案颜色进行分类,到从大到小、从小到大排序,再到迁移生活经验玩“开火车”,具有较强的数学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蕊蕊等幼儿在计数时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在数8、9、10等较大数时,有时会出现不准确的现象,但同伴之间能互相检查提醒,慢慢地她们也熟练地掌握看不受排列顺序影响正确点数的方法以及按数量的多少从大到小、从小到大排序的方法——先找出纸牌中最小的数4,接着依次找5、6、7、8、9、10,最终成功完成排序。在自主游戏中,同伴起到了关键作用,一一等幼儿对数、量及数量之间关系的敏感度提升,但只会通过一一点数的方式获得物体的数量。

利用分享环节,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游戏玩法及遇到的问题,共同讨论:你是怎样一眼看出纸牌上花色的数量?

程程:我是用手指一个一个点着数的。

桐桐:我是先看上面有多少,然后接着往下数就能知道一共有多少个。

晨曦:我先看牌上面有几个,下面有几个,合起来我就知道一共有多少个了。

支持反思

      孩子们分享了自己运用一一点数、接数等方法进行计数,接下来的自主游戏和生活活动中,老师重点引导幼儿在操作中思考“用什么方法数数可以又快又准”,并在每一次的游戏后请幼儿介绍自己的方法。同时利用一日生活各个环节,如鼓励幼儿做值日生时用自己的方法统计来园及缺勤幼儿的人数;手工前确定每桌的人数应分发的材料数量;今天谁捡的叶子最多;比比谁一把抓的花生多等,不断地帮助幼儿发展数学的关键经验。

阅读 30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