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花还似非花,印象奥赛宫

ccdai
创建于01-22
阅读 29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奥赛博物馆,位于巴黎塞纳河左岸,与卢浮宫隔河相望,1986年由奥赛火车站改建而成,主要收藏19世纪中期年至20世纪初期的著名艺术作品。奥赛博物馆包揽了许多世界顶级的绘画作品,包括了:库尔贝、雷诺阿、莫奈、马奈、德加、塞尚、高更、梵高、雷东、莫罗、博纳尔、杜米埃、马约尔等耳熟能详的知名作家的作品,其中,尤其以印象派的作品最为著名。

巴黎的博物馆最著名的有三个:卢浮宫——主要陈列古代到文艺复兴时期时期的艺术品,蓬皮杜中心——陈列现代艺术品,以及艺术上承古前启后的奥赛博物馆。

对于印象派画作,常常有雾里看花,似花非花,朦朦胧胧的感觉,其实印象派对于现代绘画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按照维基百科的说法:如果说文艺复兴运动是近代绘画的开端,确立了科学的素描造型体系,把明暗、透视、解剖等知识科学地运用到造型艺术之中;那么印象派则是现代绘画的起点,它完成了绘画中色彩造型的变革,将光与色的科学观念引入到绘画之中,革新了传统固有色观念,创立了以光源色和环境色为核心的现代写生色彩学。它为现代艺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当然,对于咱们普罗大众来说,太深奥的绘画理论难以理解,大家都说好,那就一定是好吧。

奥赛博物馆大厅

一走进奥赛博物馆,在阔达的穹顶下,就看到一排排雕塑,精美非凡。并且你会发现,奥塞博物馆至今还保留了许多火车站的成分,这个雕塑长廊就是原来火车的轨道,原来车站的金色大钟也高高地挂在这里,非常漂亮。当然,最吸引人眼球的还是大厅布置雕塑和绘画。

车站金色大钟

从雕塑开始

欧内斯特·巴里亚斯 (Ernest Barrias) 创作的《鳄鱼猎人》是 1894 年为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制作的一对令人印象深刻的青铜浮雕石膏高浮雕之一。

卡尔波的《世界四极》。这个青铜雕塑《世界四极》,由象征亚洲、欧洲、北美和非洲的四个巨人将地球托起,寓意可能是四洲团结拯救地球。创作者是让.巴蒂斯.卡尔波Jean-Baptiste Carpeaux,1827-1875),法国雕塑家和画家,在这个作品完成后就去世了。

《来自麦加拉的年轻女孩,坐着纺线》,欧内斯特·巴里亚斯(Ernest Barrias)(1841 - 1905 年)

《地狱之门》罗丹

《地狱之门》是罗丹受法国政府的委托,为法国实用美术博物馆大门设计的一件规模宏大的雕刻。《地狱之门》的构思来自但丁的“神曲”,以其中的诗句“你们进到这里,丧失一切希望”为核心进行的创作。表现了一大群痛苦挣扎的人体。整个雕塑共有186个形体,创作历时37年之久,倾注了罗丹大量的精力和心血,直到罗丹去世时还未最后完成。作品《地狱之门》的上方正中间,有一个沉思的人物坐像,称为《思想者》闻名世界。

《极光》,丹尼斯·普埃奇 (Denys Puech) 1900

这件大理石作品陈列在二楼的平台,作品能雕刻出透明感来,可见雕刻家技艺之精湛。

~~~~~~~~~~~~~~~~~~

奥赛博物馆的绘画作品

《真理》 朱尔斯·勒菲弗尔 法国 1870年

这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构思。真理被一个美丽纯真的裸体少女,一手高举着“光明”,一手紧握一根绳索,形象他说明了真理既复杂又单纯。画家以浪漫主义绘画的手法,描绘了身材修长的窈窕少女,少女纯净的眼睛凝视前方,体态匀称,曲线流畅,富于青春活力。无疑,美丽的裸体少女是真理的象征,也是艺术理想的象征。少女纯净的眼睛凝视前方,恰如其分的表现出追求真理过程中的平静和执着。这幅作品的著名在于:“经过艺术家们的进一步加工修改,成为美国自由女神像的最初的造型”。

埃朱尔斯·约瑟夫·勒菲弗尔(Jules-Joseph Lefebvre 1834-1912)法国画家。1836年3月14日出生, 1852年进入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学习。像一个典型的学术派艺术家,他以传统题材的历史和其他的叙事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后来专注于人像,特别是女性裸体画,给他带来了成功。1861年,他以历史画《普里阿摩斯死亡》赢得了著名的罗马大奖。在1855年到1898年期间,他在巴黎沙龙展出了72幅肖像画。他的许多画作都是单一的美女肖像,最著名的人体画是《真理》。

~~~~~~~~~~~~

米勒

《拾穗者》The Gleaners (1857), Jean-Francois Millet

这是描绘百姓的米勒的名作《拾穗者》。在远景中,我们可以看到收割下来高高堆起的麦子,以及热闹的收成景象。可是让米勒更加关注的是贫困的农民,默默地捡拾掉落的稻穗,只为了得到少许的粮食来填饱肚子。同时,这幅画也表达了对社会的不满,因此在当时受到了批判。但是米勒并不害怕,他依旧继续描绘农民的真实情况。

《晚钟》米勒

此画描绘了一个平凡而又耐人寻味的生活场景:一对正在田里劳动的青年农民夫妇,劳动了一天,当暮色降临大地的时候,突然远方传来了教堂里晚钟的声音,他们便站在那里,低着头,默默无语,完全沉浸在虔诚的祷告之中。这时大地一片宁静,只听得见晚钟的声音在空中回荡。 农夫与地平线交叉的形式使人联想到了庄严、神圣的“十字架”,从而,拉近了农夫、教堂与观赏者的距离并强化了教堂钟楼的“音响”感应。这外在粗陋、朴实,甚至木纳、痴呆,而内心纯净虔诚、温顺善良的农民形象,不仅体现了米勒对农民的深深理解和深厚的感情,也体现了19世纪后半叶艺术家强烈的民主意识以及现实主义的求实精神。画家本人曾强调,此画的意境主要是表现钟声。

《月光下的羊群》 米勒

《奥弗涅牧羊人》 让-弗朗索瓦·米勒 1868-1869

一位年轻的农妇坐在路堤上,一边用纺锤纺羊毛,一边放牧山羊。她穿着粗帆布连衣裙和羊毛头巾。她脚上穿着木鞋,头上戴着边缘不成形的稻草头饰。它的纺杆是用一根榛木棒制成的,上面固定着原羊毛束。牧羊人用右手拿着的纺锤将羊毛展开来纺纱。

这幅年轻的纺纱机是根据米勒 1866 年在奥弗涅和阿列逗留期间创作的一系列草图在巴比松画成的。

~~~~~~~~~~~~~~~~

居斯塔夫·库尔贝(Gustave Courbet

居斯塔夫·库尔贝(Gustave Courbet 1819-1877)是法国大名鼎鼎的画家,是现实主义大师。他生于奥尔南一个农场主家庭,早年学过法律,以后改学美术,1839年他到巴黎学画,1841年,他的父亲送他到巴黎念大学,要他学习法律,但他却立志做一名画家,创作了许多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他也是一位革命者,1871年,他参加了著名的巴黎公社起义,被选举为巴黎公社的美术委员会主席,他在巴黎公社失败后被捕入狱,出狱后流亡瑞士,在贫困和疾病中死去,终年58岁。

库尔贝的名作《画室》

画中人物代表的是影响了库尔贝画家生涯的重要人、事。画上左边是来自不同阶级的人,中间是代表学院艺术的裸体模特,右边则是库尔贝的朋友和熟人。后者主要是巴黎的社会精英,包括夏尔·波德莱尔、尚弗勒里、蒲鲁东及库尔贝的主要赞助人阿尔弗雷德·布鲁亚斯。

1855年世界博览会上库尔贝共有十一幅作品入选,但《画室》并不在其中。尽管库尔贝宣称这幅画完美地展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但当时这幅作品并不被人们所看好,只有欧仁·德拉克洛瓦等少数人对它表示赞赏。

雷雨后的峭壁 库尔贝 法国 1869年

 画家以面向生活的原则,以写生为依据,描绘了雷雨后的峭壁、海湾、小船。特别是峭壁的描绘雄伟壮观,成为整幅作品的焦点,并支撑着画面的结构。这是画家胸襟与精神的艺术映象,它坦荡、辽阔、博大,奔腾不息的奇伟景象给人以深刻印象。  


泉水 库尔贝 法国 1868年

库尔贝认为艺术必须描写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主张结束当代那种矫柔造作的艺术。这幅《泉水》就是对安格尔等所代表的学院派女性形体和裸体观念的反叛。他并未设法让模特儿摆好姿势,作出优美的动作,而是从背后画她。她靠在画面的对角线上,右手抓住树枝,左手伸进瀑布里,左腿则放在身体斜线的延伸部份,右腿往后缩。画中的女性裸体焕发着青春的气息,并有着农村妇女的结实。这种写实作风招来许多不解和批评,甚至画中维纳斯的臀部也被评为奇丑无比。当时一个评论家这样写道:“这个杜省奥南人心中维纳斯的臀部奇丑无比。”

《雪中猎人》,古斯塔夫·库尔贝 1864 年

《海浪》 库尔贝1870

(以下这幅“世界起源”不知道审查能否通过,试试吧)

世界起源 库尔贝 法国 1866年 

一提到库尔贝的名字,马上让人联想起他惊世骇俗之作:《世界的起源》。画中一位仰躺的裸女,大腿分开,头与脚都没有画出来。画家用写实的手法,以严肃、崇敬和庄重的态度去画女性生殖器,没有丝毫的轻浮和亵渎。库尔贝画女性生殖器是一个正义的举动。因为那时候绝大多数人认为世界之源来自上帝,而库尔贝偏偏说世界之源来自人类,来自女性,而且来自女性生殖器!库尔贝用女性生殖器强调世界是人的世界,不是上帝的世界。库尔贝刻意突出和歌颂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价值。库尔贝画女性生殖器也是一种哲学表达。库尔贝是个唯物主义者,他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人也是物质之一,世界的起源不是什么神奇力量推动的结果,而是物质的生产与运动。人类世界源于女性生殖器,就是物质生产与运动的过程,是真实自然的过程。库尔贝画女性生殖器是在歌颂伟大的女性。偌大的世界源自女性的一个器官,如此使人们意识到女性的伟大和永恒!  

新闻链接:法国教师因上传《世界的起源》被停权而维权 Facebook恐赔2万欧元。2015年5月21日,长达四年之久的贝萨与脸书关于《世界的起源》的诉讼,有了审理结果:贝萨获得脸书2万欧元(约14万元人民币)赔偿金,以及恢复脸书的个人帐号。事情的起因是,2011年,法国教师贝萨(Frédéric Durand-Baïssas)在脸书发布《世界的起源》(L'Origine du monde)的简介影像,但脸书认定贝萨是张贴色情影像,并封锁他的帐号。贝萨愤而向脸书提出诉讼,今年(2015年)获得初步胜利,法国高等法院开始审理他提出的补偿方案。

   日前,脸书发言人表示,库尔贝《世界的起源》现在不会触犯条款了。

~~~~~~~~~~~~~~~~~~~

马奈

马奈Adouard Manet(1832-1883)是法国印象主义画派中的著名画家,他对欧洲绘画的发展有重要贡献;尽管他从来没有参加过印象派画家的联合展览,仍被认为是印象主义画派的奠基人。马奈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人物画方面,第一个将印象主义的光和色彩带进了人物画,开创了印象主义画风。马奈早年受过学院派的六年教育,后又研究许多历代大师的作品,他的画既有传统绘画坚实的造型,又有印象主义画派明亮、鲜艳、充满光感的色彩,可以说他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画家。他的作品(尤其是肖像画)很自然地反映出了人物的性格和心理。《吹笛少年》用几乎没有影子的平面人物画法,表现人物的实在,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马奈的才气和自负感。此画明显带有日本浮世绘版画的影响。

吹笛少年 马奈 法国 1866年 布面油画 161×97cm 巴黎奥赛博物馆藏

这幅画表现的是一个皇家卫队的年轻轻骑兵正在吹短笛的情形。这个吹笛少年以右脚为重心站立,左腿向外伸展,上身自然向左倾斜,手指在乐器的孔洞上按压,悠扬的音符流泻而出,脸上神情专注,谨慎的演出。这幅画中运用三种基本色调--红色裤子、黑色上衣以及赭石色的背景。红色裤子两边的黑色边线,与黑色上衣连成一气,红、黑两色间的关系,被马奈以金黄色的衣扣和吹笛少年肩上的白色披带突显出来。赭石色的背景,是既无横面又无竖面的抽象背景,赭石色的底色,以人物为中心,渐次向外加深,使吹笛少年处于明亮的空间中。这幅1866年的作品被官方沙龙拒绝,100年后它的价值达8亿人民币,原由私人收藏,后捐赠给政府。

《带着扇子的女士》 马奈

布洛涅港的月光 马奈

 《托里的战斗》 马奈 1865

《乔治.克列孟梭》 马奈 法国 1879-1880年

这幅画的主角乔治·克列孟梭(法语:Georges Clemenceau,1841年9月28日—1929年11月24日),法国政治家、新闻记者、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理,法国近代史上少数几个最负盛名的政治家之一,他的政治生涯延续了半个多世纪,与法国多次重大政治事件紧密相连。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的胜利和凡尔赛和约的签订作出重要贡献,被当时欧洲人称为“胜利之父”。

沙滩上 马奈 1873

《白色牡丹花》,1864年 爱德华·马奈 法国

画中只有两朵整枝牡丹花,画面深色背景使轮廓朦胧的白色和粉红色的花瓣的娇弱得以烘托出来,画是画家饱蘸浓厚颜色的画笔挥洒而成的。花的周围的绿叶丰富了辅助色的组成。这幅画在画布上的花,是画家献给他的朋友、自然主义先驱、作家和艺术评论家尚弗勒里的,以表达画家对尚弗勒里为现代绘画所做出的努力的敬意。

在印象派画家中,马奈被人看作是最伟大的静物画画家,尤其是花卉画画家,他生前主要有两个时期都在画花卉,即19世纪60年代中期和他一生的最后时期,由于病重,不能画大幅画,他便转向画静物,因为这样便于找原型。他对画花卉的兴趣产生于在博物馆学习期间,而他去博物馆的目的是竭力探寻古代绘画大师的秘诀。他在他妻子的故乡——荷兰旅行期间,研究表现花、水果和珍贵餐具的17世纪弗拉芒画家们的那些表现手法十分细腻的作品。这些东西摆在一块白色的台布上或地毯上,让人想起节日大餐和与西方的礼拜有关的菜肴。静物正如传统所定义的,从未被降低为对实物的简单模仿,而总是表达隐含的哲学思想或宗教思想。很多荷兰的画中出现完全成熟的花和水果,它们在堆积的材料和颜料下坍塌了,还常常与其他凋谢的花或被虫子吞食的水果并排着。实物的短暂的美只有通过画家的画笔才能够长久保留下来,提醒人们死亡的境遇。

 1864年马奈有了丰富的参考材料,画了一系列表现牡丹的画,牡丹是他喜欢的花,但是很难画,因为它凋谢得早,花瓣雨一般地骤落。画家画了第一幅画,画中他把达到不同成熟程度的花放在一只花瓶中,这样表现牡丹从花蕾至花瓣凋谢的生命的周期。他又以同样主题画了一幅较小的画,画中只有两朵牡丹花,放在整枝剪旁,整枝剪子的出现令人想到剪下来的花是肯定要死亡的。画家选择的深色背景使轮廓朦胧的白色和粉红色的花瓣的娇弱得以烘托出来,画是用画笔挥洒而成,笔蘸的颜料多而浓,有质感。简明地放在花的周围的绿叶丰富了辅助色点的组成,把花的主题固定在画的左上角。这些数笔画在布上的花,是画家献给自然主义先驱、他的朋友、也是库尔贝的密友、作家和艺术评议家尚弗勒里的,以表达对他所作出的有利于现代绘画的斗争的敬意。 伊莎贝尔·卡恩(文)

~~~~~~~

拿着俄耳甫斯头颅的色雷斯姑娘》Orpheus (1865), Gustave Moreau 古斯塔夫莫罗

大多数象征主义的画家都会运用神话或者宗教题材来传达自己的某种观念,其中之一就是古斯塔夫莫罗。这是莫罗的杰作《拿着俄耳甫斯头颅的色雷斯姑娘》。俄耳甫斯是希腊神话中的诗人,妻子的离世让他十分悲痛。他忘记了写诗,因而触怒了女巫,被大卸八块。一位美女抱着竖琴和他的首级,他们曾一起在河上漂流。这名诡异的女子想要支配男性,在对世纪末感到不安的背景下,这是很流行的题材。一群男人在远方的山上吹奏着音乐,这幅画具有诡异的美感,只有莫罗才能塑造出这种幻想世界。

该隐在耶和华诅咒前漂流 柯尔蒙 法国 1880年

这幅《该隐》画是法国学院派画家柯尔蒙画的一幅取材于圣经、充满想像力的作品,它几乎有24英尺宽。1880年当柯尔蒙的《该隐》在艺术沙龙上首次展出时,立即以其画幅的规模和充满意志力、野性的气息引起了观众和批评家的关注。《旧约》记载亚当和夏娃有两个儿子该隐和亚伯,该隐耕种,亚伯放牧,向上帝耶和华献祭时该隐献蔬菜、谷物,亚伯献羊羔,上帝垂青亚伯的祭品,该隐因嫉恨用石头砸死了弟弟,被上帝诅咒他耕种将无收获,该隐无奈只好到处漂流。该隐担心别人杀他,上帝给他做了标记,诅咒了杀他的人,所以他虽然到处漂流,但无人杀他。这幅画为首老者就是该隐。

弗尔南.安妮.皮斯特.柯尔蒙(Fernand Anne Piestre Cormon 1845-1924),法国学院派历史画家。柯尔蒙是我国著名画家徐悲鸿和林风眠的老师,也是法国画家劳特累克和比利时画家尤金·博赫的老师。

清晨去劳作的牛 特鲁瓦永 法国 1855年

这幅1855年巴黎世博会所作之画,以其深刻的艺术内涵和精湛的光影效果名传于世。这是一首乡野田园的颂歌,亦是艺术家对劳动人民和大地的热爱。画中的动物和放牛人正朝着我们走来,被画家特意强调的光影效果定格为不朽的形象。特鲁瓦永将动物呼出的温热气息和秋日上午的氤氲空气结合在一起,让每一位欣赏者都感受到了泥干、甘草扑面而来的芬芳。

 康斯坦·特鲁瓦永是19世纪法国画家。

《阿基里.翁波埃尔》 塞尚 法国 1868年

塞尚画的这个畸形人物及背景看上去有些恐怖。张爱玲在1940年代谈到《翁波埃尔》这幅画时说:“里面也有一种奇异的,不安于现实的感觉,……人体的比例整个地错误了,腿太短,臂膊太短,而两只悠悠下垂的手却又是很长,那白削的骨节与背后的花布椅套相衬下,产生一种微妙的、文明的恐怖。”

保罗·塞尚 (Paul Cézanne 1839-1906),是法国后印象派的代表画家。他毕生追求表现形式,对运用色彩、造型有新的创造,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塞尚反对传统绘画观念中把素描和色彩割裂开来的做法,追求通过色彩表现物体的透视。他对物体体积感的追求和表现,为“立体派”开启了思路。他的早期作品着重在色彩及构图的对比上,在人物绘画方面重线条、形体及色彩,往往以厚色层及光亮色泽来绘制。在物件描绘上,他强调物件内在宁静生命。后期经毕沙罗提点,塞尚改用小笔触点色法绘画,接近印象派画家们。

《巴迪侬画室》 拉图尔 法国 1870年

这幅画表现的场景是马奈正在作画,马奈当时已经成名并引起极大争议,马奈的身旁,是作家左拉、画家莫奈、雷诺阿及他们的朋友在旁围观。这画可能也有这样的寓意:莫奈一伙开始曾受过马奈创作的影响,他们也一直把他看作朋友和老大哥。不过这幅画本身来说并不属于印象派作品。如果仔细看可以看出,马奈与他的模特儿阿斯特鲁坐在第一排,他们身后有六个人。德国画家斯歇尔德雷站在马奈的正后方,他严肃认真地注视着画家。从侧面看雷诺阿,他是惟一戴帽子的人,他正好被置于画中央的一空画框框住,仿佛瞧着放在画架上的画。而积极支持马奈的作家、艺术评论家左拉手里拿着他的夹鼻眼镜,拿的姿势很特别。左拉摆出的是正面姿势,正注视着场景外,与雷诺阿相背。右边,另一位创新画家巴齐耶的高大的侧影高出隐藏在右边尽头的梅特尔和莫奈的较模糊的面孔。热衷于音乐的梅特尔是惟一的普通业余艺术家。方丹·拉图尔的面容未出现在这幅群像画里,而在他先前的群像画《为德拉克洛瓦干杯!》里他是出现的。

《玩斗鸡的希腊年轻人》 让 莱昂 热罗姆 1846

《梦》 德塔耶 法国 1888年 布面油画

这是以梦幻手法描绘的战争情景。严阵以待的士兵们正枕戈待旦,就地休息,梦中却听到杀声震天。画家将不同的空间场景合在一幅作品之内,天空中属于梦幻的队伍,正杀声震天地冲过来,而地上的士兵却正酣然入睡。写实的油画技巧,逼真地描绘了这一场景。

爱德华·德塔耶(Edouard Detaille 1848-1912),法国军事题材画家。对服饰和武器的现实主义细节描绘使他的绘画和素描成为19世纪军事史准确的资料来源。他出生于巴黎,师从让·路易斯·欧内斯特·梅松尼。1870年他进入军队,创作了普法战争现场素描。《保卫尚皮尼》,展现了一个村庄的防御工事,是他的代表作。他还创作了《拿破仑在埃及》等一系列军事题材的作品,曾任法国一个军事主题画家的沙龙协会会长。

《收割者的报酬》 莱尔米特 法国 1882年

画家以现实主义的目光、对生活现实进行敏锐观察,捕捉到了这一富于特色的场景,栩栩如生地刻划出几个典型的农民形象。辛苦一天的农民,在等待劳动的报酬。显然,劳动是沉重的,报酬是微薄的,左侧的老者已因生活的重压变得表情麻木,中间哺乳的妇女正在接受那不合理的报酬。以写实的手法,以艺术手段鞭挞无情的社会现实。

 莱昂·奥古斯丁·莱尔米特(Leon Augustin Lhermitte 1844―1925年),出生在法国皮卡第大区的埃纳省,并在那里生活了20年。这正是他眷恋农村生活,几乎所有的作品都用来描绘农事劳作的原因。1874年在法国沙龙取得成功之前,他一直往返于法国和英国之间,靠卖画为生。1880年后,他用几张大幅描绘家乡圣佩尔山乡亲们生活和劳作的画作参展并大获成功。

《三个圣灵》夏凡纳

这是《三个圣灵》,她们分别象征着爱、荣耀和财富。陷入梦乡的旅人,被迫要选择其中一个。然而这都是幻想,等他醒来,这些就会全都消失。

莫罗擅于营造不安的氛围,而夏凡纳和他形成了鲜明对比,他擅于描绘安静而又神秘的精神世界。夏凡纳是象征主义大师,在美国也颇具声望。

《林荫路》 卢梭 法国 1849年

这是以写生为基础的风景画。画家以娴熟的技巧,描绘了繁茂复杂的林荫路。近景为逆光阴影下的几株大树,中景、远景都是阳光下闪光的绿树,林中空地充满阳光,牧人和他的牛群在悠闲地休息。画家以高度的技巧,处理树林间复杂的光、影关系,使画面显示出写实造型与外光作用的强大魅力。

亨利·卢梭(Henri Rousseau,1844-1910),法国卓有成就的伟大画家 ,也是法国后期印象派画家。出生于法国拉瓦尔,18岁从军,27岁参加德法战争,退役后任税务员,40岁退了职才开始作画。1885年他在香·埃吕西沙龙展出处女作,1886年《狂欢节之夜》参加独立派展览。 此后他平均每年都有5幅以上作品展出。他的代表作有《林中散步》、《梦》等。46岁才取得了某种成就的象征——卢浮宫临摹研究古典绘画藏品的许可证。 他的绘画完全是自学的,用他的话说“除了自然之外,我没有老师”。他的画纯真、质朴、充满孩子般的天真烂漫和童话般的幻想。现实中,亨利·卢梭生活拮据,结过两次婚,共育有九个子女,但最后只有一个女儿存活。生活的阴霾从来没有在他的画中出现,这使得他画作的灿烂更为珍贵。

《西班牙宗教裁判所场景》,加布里埃尔·费里尔 (Gabriel Ferrier) 1879 年

这幅画看着很恐怖,三个男人,一个按住女人,一个在安放柴火,一个拿着火把,这个女人大概是要被烧死。

《女仆》(圣女贞德) 弗兰克.格雷格 1906

这幅画描绘的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很有法国花木兰的味道):

1429年3月,法国瓦鲁瓦王朝控制下的奥尔良城,危在旦夕。当守军开始纷纷撤退之际,一支其貌不扬的援军开始接近被围困的城市。率领这支援军的并非什么名将猛士,而是在民间已经颇有声望的洛林圣女。她的原名是做让娜•德•阿克,后世的我们通译为贞德。

英法百年战争的历史,最终被她的出现所改写。

《小偷和驴子》 奥诺雷.杜米埃 1858-1860

《虔诚的罗伯特被逐出教会》 Jean-Paul Laurent 让.保罗.劳伦斯 1875

劳伦斯在他最著名的作品《虔诚的罗伯特二世被逐出教会》中,描绘了罗伯特二世因拒绝接受他的第二任妻子和勃艮第的远房表兄伯斯,乱伦(娶了自己的表妹)而被教皇格雷戈里五世逐出教会。教皇宣判之后,神父们离去,虚脱的君主独自面对残酷的困境,画面聚焦于从国王手上掉下的权杖和地板上还燃着的蜡烛。这种自然主义意味的画面处理方式,终结了新古典主义舞台化的传统叙事方式。

《堕落的罗马人》 托马 库蒂尔 1815-1879

《皇家街的上流圈子》James Tissot 詹姆斯.蒂索  1868

《悬崖》,安托万·沃隆 1870

《猎人和他的猎狗》康斯坦丁 特罗雍 1810-1865

《维纳斯的诞生》威廉·阿道夫·布格罗,1879年

《唐吉歌德和死驴子》 奥诺尔.杜米埃 1864

《花骑士》 乔治 罗什格罗斯 1894

这位法国艺术家所画的场景属于理查德·瓦格纳的一部歌剧《帕西法尔》,该剧改编自沃尔夫拉姆·冯·埃申巴赫创作的13世纪中世纪史诗,题为《帕西法尔》。

就在那时,他进入了花少女的花园,她们引诱了他,并为被帕西法尔击败的骑士们哀叹,因为他们是他的情人。年轻的主角让自己被周围的美丽所爱和迷惑,直到昆德里(克林斯格召唤的魔法生物)出现并带来了一系列的启示,这将改变年轻主角的命运。

罗什格罗斯(Rochegrosse)遵循画中所示的花园,使用非常柔和的调色板。天空有柔和的色调,还有花朵和人物。笔触柔和,在某些时刻,主要是风景元素,与印象派调情。

《会议》  玛丽 巴什基尔采夫 1884 女画家

《圣老楞佐的殉道》

《垛草》    巴斯蒂昂·勒帕热(法国)1878

《垛草》传承了学院派严谨的写实技巧和现实主义重客观、重典型的主题表现,同时汲取了巴比松画派重自然、重写生的绘画理念,显露出勒帕热平实、质朴的审美情趣。

《垛草》唤起了人们对遥远的十九世纪法兰西农民生活命运的无限同情。画面上是一对农民夫妇,在村边田野的树荫下休息。躺在草地上酣睡的是垛草的农夫,他用一顶旧草帽盖着脸,只露出一撮胡子。从那松弛着的破旧衣服下显露出瘦骨嶙峋的躯体,那双鞋则沾满污泥。这一切都告诉人们这个农夫的生活状况,也显示了他的劳动的辛苦。坐在旁边的是他的妻子,她是给丈夫送饭来的,现在丈夫吃完了饭,趁着晌午的片刻时分到树荫下来休息,她也就坐着歇一会儿。看上去她并不老,但从弯曲的腰背,可以看出她也是同样的疲劳困乏。生活的重担,使她过早地失去了容颜的光彩。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她的眼神和表情,她凝视着前方,但似乎什么也没看,神情麻木发呆,这种漠然的表情深刻地表现了十九世纪法国农村贫苦的生活现状和辛苦劳动对人的精神的巨大的影响,激起了观众强烈的共鸣。

~~~~~~~~~~~~~~

高更

高更的画作《餐点》。也被称为香蕉。

这幅画创作于高更到大溪地岛的最初几个月,整幅作品让人惊奇的二元构造,没有描写当地的原住民生活,反而表现出对当地的迎合以及灵感。画面前方,通过对桌上物品大量的色彩运用以及紫色阴影营造出强烈的感官印象,对人物的处理以及画面右上角的明亮处让人想起1860年左右在巴黎兴起的铜版画,同时,对画面前方白色桌布褶皱的描绘手法也会让人想起马奈和塞尚。

《美女安吉拉》 高更 

保罗·高更 Paul Gauguin (1848-1903)。 19世纪末法国后印象派画家。

高更,原本是生活优渥的股票经纪人,但是他执意发展艺术生涯,先后到法国北部的布列塔尼、普罗旺斯、法属玻里尼西亚群岛的大溪地作画,寻找心目中原始纯粹的美感。他憎恨文明,喜欢彩绘蛮荒土著的文化与生活,作品色彩鲜艳,相当具有个人独特的风格。

~~~~~~~~~~~~~~~~~~

梵高

在奥赛博物馆正好赶上”梵高的最后时刻“展览,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还是很值得的。

梵高的最后时刻展览 瓦兹河畔奥韦尔 他的最后几个月

在奥赛博物馆正好赶上”梵高的最后时刻“展览,展览前言是这样描述的:

1890年5月17日,梵高在停留一年后抵达巴黎。在他居住的圣雷米普罗旺斯的精神病院中 多次患痴呆症后自愿被拘留 5月20日,他搬到瓦兹河畔奥韦尔,一个位于巴黎以北约30公里的村庄,那里住着一位医生。忧郁症专家保罗·加歇博士。

70天的时间里,他在自信与痛苦之间疯狂地画了74幅油画和大量的素描。他还制作了他的第一幅版画。

7 月 27 日,他在田野中开枪自杀,并于 29 日死在拉武旅馆的房间里。

本次展览是第一次专门针对艺术家生命最后几个月的这段时期举办的展览。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am van Gogh,1853-1890),中文又称”凡高”,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他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1853年,梵高生于津德尔特,早期因为表达内心的悲痛,曾割断了自己的耳朵。1890年在法国瓦兹河畔因患精神病自杀身亡,年仅37岁。早年经商,后热衷于宗教,1880年以后开始学习绘画。曾在巴黎结识高更等画家。 早期作品受印象主义和新印象主义画派影响,后来受革新文艺思潮的推动和日本绘画的启发,大胆探索自由抒发内心感受的风格。代表作:《向日葵》、《夜晚的咖啡馆 》、《星月夜》、《割耳朵后的自画像》、《奥维尔的教堂》、《罗纳河上的星空》、《梵高在阿尔勒卧室》、《加歇医生》、《鸢尾花》、《乌鸦群飞的麦田》等,包含着深刻的悲剧意识以及强烈的个性和形式上的独特追求。

《自画像》 凡高 荷兰 1889年

 这幅画经常被奥赛博物馆作为广告。凡高创作过20几幅自画像,这是最后第二幅自画像,梵高把这幅自画像看作自己神志正常的标志。他在弟弟的信中说:“我希望你能看出我面孔比过去平静得多了,尽管在我自己看来我的神色比以前茫然呆滞了些。我带有另外一幅,那是我在病中试着画的,不过我觉得你会更喜欢这一幅,我在创作这幅画时有意画得简约质朴些。等你见到老毕沙罗时,把这幅画给他看看。”与梵高自己看法正相反,这面孔绝非平静,表情也绝非茫然呆滞;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坚定、专注、决不退缩。作者用旋动的冰蓝色笔触描绘出似乎在颤动的背景,背景衬托出身着中产阶级上衣和坎肩、留着桔红色头发和胡须的画面主公,同时画家的面孔又出现了我们所熟悉的气质性光彩。凡高这幅作品的目的即是暗示自己要恢复信心。

凡高让迪奥(他弟弟)把这幅画给毕沙罗看,这表明他急切地想离开医院,想回到画家群体的环境中去。在同一封信中,他还写道:“一个人毕竟不应该仅仅作画,他还必须跟人见面,必须不时地调整自己的情绪,并且通过与别人的接触给自己补充思想内容。”梵高把这幅作品看作自己身心复原和可以重新作画的标志,因此当他回到北方时,便从迪奥那里将它取走,把它带到了奥维尔。这幅作品感动了奥维尔的加歇医生,他想要一幅摹绘品。然而梵高并没有留的摹绘品,不过也许是为了让这位恩人高兴,他采用这幅作品的色调和笔法风格,为医生画了两幅肖像。

加歇医生 凡高 荷兰 1890年6月

这幅画凡高于1890年6月,也就是在自杀前一个月,为精心照顾他的加歇医生画了这幅肖像。凡高说:“我希望画一位艺术家友人的肖像,他满怀伟大的理想。我希望把我对这个人的感觉和爱慕之心画进作品里。我夸张了他的头发的金黄色,在头像后面我不画小屋的普通墙壁,而用我调配得极为丰富、极为强烈的蓝色涂出无限深远的背景。由于这种单纯的配合,使金黄色头发的头部,在这丰富的蓝色背景上发光,像星星嵌在深沉的碧空中。”他画这个像的时候,他写了一句话:“人们也许会长久地凝视它们,甚至在100年后,带着渴念追忆它。”他的话有幸被言中了,正好一百年以后,1990年5月15日另一幅《加歇医生》在纽约克里斯蒂拍卖行以8250万美元成交,创下了当时艺术品拍卖价格的世界最高纪录,这个纪录一直保持到2004年5月5日,稳坐世界最昂贵艺术品宝座长达14年之久。

加歇医生生于1828年, 死于1909年, 是一位精神科医生, 与许多印象派画家有交情, 他自己也作画, 并收集许多美术品, 尤其是印象派作品。凡高在信中记述他们初次见面的情形, 说他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印象。以加歇医生为模特儿的肖像画, 有油画两张, 版画一张。关于这一幅, 梵高认为与他在圣-雷米时期所画的自画像同调, 而弯曲螺旋式的线条, 则与阿尔时期的肖像画中单纯化色面可视为一体, 正可以表明加歇医生沉郁、心烦的情绪。背景、笔触方向、色彩的装饰与转调等等一切形体的要素, 都凝聚其间, 因而这张画成为控优越的肖像画之一。另外一幅在1990年纽约克里斯蒂拍卖行3分钟内以8250万美元的价格被日本第二大造纸商Ryoei Saito拍得,已被私人收藏。两幅画的区别就是第二幅画在桌上摆了两本黄颜色的书。

自1888年10月24日开始,梵高与高更在法国一个叫阿尔的小镇一起度过了62天。作为纯粹的艺术家,两人希望抛弃一切,给世界留下“一份新艺术的遗嘱”。然而由于性格差异,加上作画方式不同,他们共同度过的日子里充满惊心动魄。就在《阿尔的舞厅》完成后不久,梵高在与高更的争执中陷入疯狂而拔刀相向,最后又割掉了自己的耳朵(另一说梵高的耳朵被高更砍下)。《阿尔的舞厅》这幅代表多重创作风格的画作也因此多了一些戏剧色彩。

奥维尔加歇医生的花园 梵高 1890

《麦田群鸦》,或译有乌鸦的麦田、乌鸦群飞的麦田、麦田里的乌鸦,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生·梵高创作于1890年7月的一幅油画。这幅画以黑暗的天空和通往不同方向的三条路表达了梵高精神上的困扰,黑色乌鸦预示著死亡。 有时这被当做梵高在1890年7月29日自杀前绘制的最后一幅画。

圣母哀子图(仿德拉克洛瓦作品) - 文森特威廉梵高

瓦兹河畔 梵高 1890年6月下旬

展览对这幅画的注释:梵高对瓦兹河畔风景如画的景色不感兴趣。这幅典型的印象派主题的休闲、钓鱼和划船是不寻常的,艺术家似乎一直希望使其成为一幅更容易出售的画作。奇怪的是,他在信件中没有提到这种多人物构图。它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它对叶子进行了壮观的处理,呈现出强烈、非常图形和多彩的阴影,与水形成鲜明对比。

花园里的玛格丽特 凡高 荷兰 1890年

这幅《花园里的玛格丽特·加歇 Marguerite Gachet in the Garden》是凡高创作于1890年6月的一幅油画。画中的女子是加歇医生的女儿玛格丽特·加歇。花园是瓦兹河畔奥维尔花园。画家把景色的美与女孩的美描绘在一起,表达出梵高内心对美的追求。并且,梵高运用色彩关系,使效果好到极点,超越了现实美。

House at Auvers 奥维尔的房子 梵高 1890

爱德琳拉武的画像 梵高 1890

康乃馨玻璃瓶 梵高 1890

奥维尔的教堂 凡高 法国 1890年6月

这幅画是凡高晚期作品的代表作。1890年5月21日凡高来到距巴黎不远的小镇奥维尔接受加歇医生治疗,并继续创作。在奥维尔, 凡高的画以深青色、藏青色为主。他一生中对于社会的不理解所作的抗争, 对于真善美所作的追求, 还有生存中的苦恼与欢乐, 似乎都孕育在这天空的蔚蓝里。他那浓重而扭曲的笔画、所用的厚厚的颜色可以看出他十分强烈、几乎疯狂的内心感受。他写给妹妹的信中说:“这一张画与在纽南画的古塔、坟墓等习作, 似乎很相似, 只是现在所用的色彩, 或许更富于表现力、更为华丽。”凡高由纽南的教堂开始, 经过不同的时期, 最后走到奥维尔教堂, 完成了他生命和绘画的旅程。1个多月后,1890年7月29日,他自杀身亡了……

1890年7月27日,凡高如往常一样去麦田里作画。在距他住的地方数百米远的农家庭院的堆肥旁,他举起手枪向自己的胸口开枪,没打中心脏,他又摇晃着走回寝室。当天晚上,凡高叼着烟斗一言不发。第二天,凡高还与来看他的弟弟提奥谈起他对艺术的见解。到了晚上,他开始虚弱,1890年7月29日凌晨1时30分,凡高停止了呼吸……他只有37岁。

~~~~~ 1890年之前的作品~~~~~

罗纳河上的星空 凡高 荷兰 1888年

 这幅1888年作品《罗纳河上的星空Starry Night Over the Rhone》,是凡高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是在法国南部城市阿尔的罗纳河创作的。冷色迷人的深蓝短线铺满整个夜空,强而有力的笔触表达出夜的深沉神秘与无法预测,而点缀其上的微明星子,与倒映在河面上的瓦斯灯灯影相互辉映,表达出画家澎湃的内心。寥寥几笔勾勒出河岸线,着重点是天空和河面,右下角的点睛之笔动态的河面拍打停泊的小舟,一对夫妇的散步把画面直接衍生到弧形的河岸。蓝色主调抹上黄调的星光河沿岸灯火,一对男女在河畔牵手夜行,那是罗纳河最典型的浪漫之夜。

阿尔的舞厅 凡高 荷兰 1888年

这幅 《阿尔的舞厅》是梵高和高更为数不多的合作作品。它见证了两人之间的友谊,画作的主题是他们经常光顾的一家舞厅的一个节日之夜。晃眼的金黄色块,诡异的靛蓝色块,色彩纯粹,气氛热闹,强烈的反差让空间具有饱和感,烘托出一种奇特、令人不安而又充满迷幻色彩的美。画中右侧的女性形象,一下子便抓住观众的视线,传递出一种不安的情绪。透过这潜藏的不安,人们似乎可以读出画家内心的剑拔弩张。

铜花瓶中的皇冠贝母 凡高 荷兰 法国 1887年

凡高1886年来到巴黎,受到最后一次印象派联展的回响以及点描派所主张的新理论的影响,使他改变以往晦暗的描绘方式。这幅《铜花瓶上的皇冠贝母》是他尝试新画法的早期作品,表现铜制圆花瓶中茂密的花卉,是凡高作品中骤现清澈明亮色彩的证明。在其相当平面的透视中,也显示了来自日本版画的影响。这幅画作的着色方式因运用橘和蓝的对比色而使主体更加突出。蓝色的背景充满许多明亮的小笔触,显得极富活力及表现性,可以说是对点描派技法的回顾。

《加歇医生》梵高

凡高在阿尔的卧室 凡高 荷兰 1889年

这幅画是凡高最著名的作品之一。鲜明的色彩、非凡的透视效果和亲切的主题,不仅是凡高最受欢迎的作品, 也是他自己最中意的作品。阿尔是法国南部普罗旺斯一座小城,凡高是1888年9月搬入阿尔这间“黄房子”, 靠弟弟提奥供给的生活费, 把住宅布置一新。梵高的的卧室是宁静平和的象征,但这幅作品给人一种旋转的感觉,从梵高画的角度来看,所有的墙壁和装饰带有视觉冲击的感觉,给了我们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船舶机舱里的印象。奇怪的是两把椅子对着一张笨重的木制床,家具阻挡着两扇紫色的门,墙上的画给人感觉几乎随时都会掉下来,而且墙壁本身不是方形的,斜角的天花板和黄色的百叶窗显得非常困乏,整个房间似乎都拥挤到后面窗口边上狭窄的一块地方。但不管怎样,整个效果给人感觉是非常愉快的。

《自画像》梵高

这是梵高在法国南部的阿尔勒所创作的作品。身上穿着阿尔勒传统服饰的女子,是梵高投宿的旅店的老板娘。背景的涂色比较平坦,令人联想到浮世绘。据说梵高只花了一个小时就完成了这件作品。

~~~~~~~~~~~~~~

《工人的三个年龄段》莱昂.亨丽.弗雷德里克 1895

《带着竖琴飞行》亨利·马丁 1860-1943

法国后印象派画家罗德列克(Henri de Toulouse Lautrec)便纪录妓女们进行医疗检查的场景,刻划一名女性全身赤裸,但脖子仍围着丝巾,正在脱下双腿的黑色丝袜。

《Alone 孤独》Henry de Toulouse-Lautrec 1896 法国后印象派代表画家,近亲先天残疾人

~~~~~~~~~~~~~~~~~~~~~~

现代画家

苏格兰艺术家彼得·多伊格因其画作在拍卖会上拍出数百万美元的价格而成为头条新闻。事实上,他已成为欧洲最受赞誉的在世艺术家之一。

《夜行者》彼得.多依格 2019

 Two trees Peter Doig 2017

《100年前》Peter Doig 彼得.多依格 2001

   彼得.多依格 苏格兰画家

奥赛博物馆欣赏到此结束。

必应AI的解释:印象派和后印象派都是西方绘画史上的重要艺术流派。印象派是西方现实主义画家的一种风格,采取在户外阳光下直接描绘景物,追求以思维来揣摩光与色的变化,并将瞬间的光感依据自己脑海中的处理附之于画布之上。后印象派则更加注重表现画家的主观情感和内心世界,不在片面追求外光和色彩效果在画面上产生的真实感觉,而是具有更为主观化的感情因素和象征性的精神观念。两者区别在于:发展情况不同、特点不同、影响性不同;联系:后印象主义为法国美术史上继印象主义之后的美术现象。

本文照片均为手机拍摄,水平所限,文字介绍参考维基百科等网上资料。由于参观时间仓促,加上知识所限,相当多的名品遗憾错过,拍下的许多照片又一时查不到出处,希望以后有机会再补上。

分类只是按照雕塑与绘画,作家、印象派、后印象派、仍然在世的作家。

总的感觉:相比较而言,大多数卢浮宫展品、描述的是神事儿,而奥赛宫的艺术,更多强调的是人文情怀,说的是人事儿,从神到人,从宗教到科学,是欧洲文艺复兴的重要表现。

奥赛博物馆是世界上拥有印象派、后印象派馆藏最多的博物馆,只是这个信息,就值得对奥赛博物馆青睐有加、刮目相看。

本系列游记链接包括:

法瑞意向西两万六千里——22天欧洲三国自由行;

乱花渐欲迷人眼,卢浮宫掠影(1);

乱花渐欲迷人眼,卢浮宫掠影(2);

似花还似非花,印象奥赛宫;

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

梵蒂冈博物馆。

阅读 29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