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因素,能把原子弹造出来,也能把生活造出来

凤凰记
创建于2024-01-22
阅读 26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电影以审讯的方式记录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制造并发射原子弹成功的过程。


因为极高的呼声、诺兰的导演以及金球奖最佳影片和多个知名奖项的最佳影片得主而看的,3个小时的时长是分为3次碎片时间看完的。否则,一次性看下来难度还挺大的。


虽然全程叙事+非常记录片的方式呈现相对枯燥,但本着学习、科普原子弹的诞生及由来的态度来欣赏,可以接受。


原子弹的诞生再次印证了 :


1. “时势造英雄”,如果没有二战,没有德国的竞争威胁,美国政府也不会为原子弹的诞生保驾护航,加速了它的诞生;


2. “可以一起打天下,不能一起守天下”,和中国历史上太多案例相似,打仗时的功臣在战后和平时期成为政治批判的罪臣,奥本海默也不例外。同行的嫉妒+毋须有的罪名,是所有政治批判的标配,中外、古今都一样。


影片里印象深刻的:


1. "3 years, 4000 persons, 2 billions". 原子弹的成功费人、费时、费钱。


2. 男主:基里安·墨菲,很像大眼睛版的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小罗伯特·唐尼和马特·达蒙都有些中年发福,居然在剧中的造型没有看出来,还好回顾了影片介绍,否则又囫囵吞枣了。


影片看完之后的启示有什么呢?仔细想了想,只得出两点:


1. 专注、专业 + 坚持,是事业成功的基础,也是取得其它成功的必要条件。


2. 光明之前的黑暗总是漫长的,忍受孤独、迷茫的同时,还要能面对周围一切质疑、嘲讽的声音。所以,强大且积极阳光的内心非常重要。这一点不只用于造就伟大的事业,同样适用于构筑日常的生活。


总之,这部电影值得一看,剧情、演技、知识都在线。

阅读 26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