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流感 健康“童”行——胜小二(1)中队保健医生进课堂活动

我是梦梦
创建于2024-01-22
阅读 56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随着冬季的到来,各种病毒、细菌也簇拥而至,气候的变化会让不少孩子不适应,感冒、腹泻也成为这个时节的多发疾病。     

        为了进一步加强保健工作,培养孩子们健康生活习惯,胜小二(1)中队开展了“医生进课堂”活动,邀请尚妍熙妈妈丁大夫为大家讲解几种常见的冬季传染病和预防知识。

01预防流感我先行

        “孩子们,你知道流感和感冒的区别吗?它有哪些症状?我们要怎样预防流感呢?”

         丁大夫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利用PPT图片和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语言给孩子们讲解什么是流行性感冒以及它的传播途径与症状,预防措施:七步洗手法、正确打喷嚏的方法、均衡饮食、多参加运动增强免疫力、及时接种疫苗等。

打喷嚏小礼仪

        一声咳嗽、一个喷嚏,就有可能将病毒带到一个人的身上。在打喷嚏、咳嗽时我们要注意的礼仪有哪些?看看丁大夫教会我们什么?

        在打喷嚏或咳嗽时,最好用纸巾捂住口鼻,然后将纸巾扔进垃圾桶。

        打喷嚏或咳嗽时,通常可以用双手捂住口鼻,但是打完喷嚏之后一定要彻底洗干净双手。

        如果临时找不到手帕或纸巾,情急之下,可以用手肘衣袖来捂住口鼻,喷出或者咳嗽的飞沫虽然会附着在衣服上,但会阻断病菌的“裸奔”。

00:36

七步洗手法

        秋冬季传染病来势汹汹,最常见的传播途径除了呼吸道传播,还有手部接触传播,因此勤洗手是预防传染病最简便有效的措施之一。日常生活、工作中,人的手会不断接触到被病毒、细菌污染的物品,如果不能正确洗手,手上的病原体可以通过手和口、眼、鼻的黏膜接触进入人体。通过洗手可以简单有效地切断这一途径,保持手的清洁卫生可以有效降低感染传染病的风险。现在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七步洗手歌》吧!

         丁大夫用生动的语言、童趣的课件让孩子们知道洗手对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告诉队员们饭前便后、游戏活动后要洗手,并现场示范指导孩子们学习七步洗手法。她还告诉孩子们要把勤洗手的好习惯带给爸爸妈妈,全家总动员共同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怎样保证洗手效果?正确洗手是要使用流动的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每次洗手应揉搓20秒以上,应确保手心、手指、手背、指缝、指甲缝、手腕等处均被清洗干净。不方便洗手时,可以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进行手部清洁。

02预防流感早知道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有急起高热、乏力、全身肌肉酸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和老人多发,一般发生在冬春两季。

传染性

        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病人自潜伏期末到发病后5日内呼吸道分泌物(如鼻涕、口涎、痰液)具有传染性,病初2~3日传染性最强。

传播途径

        主要经空气或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分泌物传播。

与普通感冒的区别

        普通感冒发病缓和,多数是低热,很少高热,病人常见鼻塞、咽痛、打喷嚏,头痛、全身酸痛、疲乏无力症状轻微,并无生命之虑。流感则起病突然,典型症状为高热(>39~40℃)持续3~4天,头痛显著,常见严重的肌痛、周身不适,胸痛、咳嗽严重,疲乏虚弱症状可延续2~3周。

防范措施

1.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

2.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3.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肘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染他人。

4.增强自身抵抗力,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饮食均衡、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

5.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6.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外出要戴口罩。

7.在流感流行季节前(9-11月)接种流感疫苗可减少感染的机会或减轻流感症状。

        虽然秋冬季传染病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为孩子们的健康筑起一道坚固的屏障!

阅读 56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