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点亮人生,好书照亮未来——新教育.营造书香班级

创建于2024-01-22
阅读 536

读书足以博采,足以长才。孩子们在阅读空间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地,从阅读中获取知识,丰厚底蕴,力争成为小小书香少年。

书香正浓,成长最美。阅读的魅力,只有靠近它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到。书山万仞志能攀,学海无涯勤可渡。让孩子们以书养性,以书启智,以书修德,一路芬芳,一路成长。

但是对于不经常阅读的学生来说,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因为自身知识匮乏、知识面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欠佳,常常无法与人进行很好地交流,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不愿与人交流,害怕与人交流,内心极度缺乏自信,自我评价低,形成内向性格。如此背景下,如何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呢?

一、率先阅读,做好引领。在学区的筹划下我们成立了润苑读书会,老师们每周都有规定的阅读书籍,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师的阅读习惯慢慢养成了,外出时书成了包包里不可或缺的东西。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就要保持大量、持续的阅读习惯,以增强阅读对学生的吸引力,这样才能做到“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

二、把握好课堂主阵地。就课内的阅读教学来说,我会抓住上课伊始的有利时机,开展课前三分钟演讲,让孩子们把前一天晚上阅读过的内容分享给同学们,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增强气氛,铺设场景,分角色朗读、组织讨论、上台表演等活动,使学生在乐中学、在乐中学。

三、激发阅读课外书籍的欲望。我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课堂教学,结合年龄特点向他们推荐好的课外读物。对于那些希望全班都去阅读的书籍,我会根据阅读指导手册上的导读课,用夸张的语气说说这本书有多酷,情节有多有趣,勾起他们阅读的欲望。

四、保证充足的阅读时间。我们班的学生每周一、三、五的早晨7点30到校后会背诵典诵读,从不例外。下午1点50到校后是孩子们的自由阅读时间,这宝贵的二十分钟是我给孩子阅读课外书籍的时间,每周三,班上都有一节阅读课,每天的作业都会完成读写绘并打卡。一般说来,每学期共读的书籍可以达到十本。

五、课内示范,授之以渔。 在课外阅读指导的初期,我常常利用课堂作适当延伸,以起到示范的作用。在阅读中,指导学生变换方法阅读,养成眼到、口到、心到的基本方法,还要学生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点、画、记。做到在读中求知,在读中求解。阅读时一般根据篇幅长短与精美程度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以利学生在课外阅读时效仿。

六、乐于分享、乐在其中。只有变换多种阅读形式才能吸引孩子们的眼球,所以我结合培训学习到的新知识,变着花样给孩子们上课,例如开展整本书的阅读、绘本阅读、群文阅读、自主阅读、小组争辩、小主持人串讲、圆桌会议等形式。但输入后我们期盼的是更多的输出,我们要想办法让学生能表达出来,于是在孩子们每读完一本书时都会举行读书分享会,让孩子们在分享中获得快乐和自信,学到的更是一种能力。

七、注重积累、读写结合。阅读量的不断积累是提高阅读能力、享受阅读乐趣之路的必由之地。除了经典篇目的记忆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阅读能力外,写作也能有效地促进阅读理解能力,二者相互结合更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我常常会安排学生写小练笔,读后感或者完成阅读指导手册上的写作训练。

孩子们一年级练习写句子!

八、取得的成效。通过孩子们在学校的表现,以及我的阅读指导,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都有或多或少的提升。1.大多数初步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阅读习惯,阅读的兴趣提高了。

2.学生在读书时,不再像以前一样泛泛而读,对文章的理解只停留在文字表面,而是能深入领会文章的内容和思想。

 3.学生写作能力提高了。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中,熏陶出一颗颗热爱文学的“种子”。

4.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据家长反映,部分孩子专注力、自律性都得到了提升。

5.2023年9月我们班级被静宁县教育局评为书香班级,为此对孩子们又是一个极大的鼓励。

        

也许,我们肉眼可见的成效真的不大,但我们愿做那慢慢爬,默默努力的蜗牛。毕竟,时光不语,我们,静待花开。我会和孩子们一起努力,在岁月中见证阅读和坚持的力量!一灯照隅,百灯照城,万灯照过。我们秉承着以阅读为底色的新教育理想,用思想的火花照亮的时光,守着一颗向阳的心,做新教育路上坚定的行者,一路向阳,让自己成为乡村教育的一束光!

阅读 53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