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ule1-预防老年人跌倒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不断升高 。老年跌倒的发生并不是一种意外,而是存在潜在的危险因素,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跌倒 是指突发、不自主的、非故意的体位改变,倒在地上或更低的平面上。跌倒包括以下两类:从一个平面至另一个平面的跌落;同一平面的跌倒。反复跌倒是老人开始失能的一种表现,说明老人丧失了自主活动的能力。反复跌倒是衰弱的前兆,预后不良。
老年人的跌倒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及以上老年人已突破2亿,相关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在65~69岁的老年人中,女性的跌倒发生率约为30%,男性约为13%;而80岁女性的跌倒发生率约为50%,男性约为31%。按30%的发生率估算每年将有6000多万老年人至少发生1次跌倒,严重威胁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日常生活及独立生活能力,也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跌倒的危害
1、躯体损伤:扭伤、脱臼、淤血头部外伤、骨折
2、并发症:跌倒后引起的骨折需要长期卧床,很容易引起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深静脉血栓和褥疮等并发症,严重者会导致死亡
3、功能减退:肌肉萎缩、骨质疏松
4、心理障碍:老年人跌倒会带来心理阴影和创伤
5、经济负担:家庭、社会
易发生跌倒人群
1.年龄>65岁的患者
2.曾有跌倒病史者
3.贫血或血压不稳定者
4.意识障碍、失去定向感者
5.躯体功能障碍者
6.营养不良、虚弱、头晕者
7.步态不稳者
8.视力、听力较差、缺少照顾者
01健康宣教
健康宣教是预防老年人跌倒的有效方法,有研究发 现,跌倒的发生与老年人及其照护者对跌倒预防的相关知识认知不足有关,应该加强相应的健康教
包括对老年人进行穿戴指导、使用床栏指导、起床三部曲指导(起床前平躺30秒、再慢慢坐起后保持坐姿30秒、最后慢慢站起来保持站姿30秒,如无不适方可行走);“两慢”即慢转身、慢回头 ;“三不急”即不急着站起转身、不急着过马路、不急着追赶公交车,必要时增加行走辅助工具。
02要谨遵医嘱服药
老年人经常多病共存,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有的药物可能有导致头晕、肢体无力等的副作用。老年人一定要严格按照医嘱服药,不可自己随意增减药量和种类。同时,要了解自己服用的药物是否会导致头晕、嗜睡等副作用,这类药物应尽量选择在睡觉之前服用,或者服药之后减少活动,以降低跌倒风险。
03纠正不良环境因素
减少环境中的危险因素,增加老年人对跌倒危险因素的认识,从而自觉控制和避免引起跌倒的相关因素。做到床、桌、椅的高度和摆放位置合理。地面应平坦、防滑、没有障碍物,光线应均匀、柔和、避免闪烁,楼梯走廊、厕所、浴室要安装扶手。穿合适的衣裤、低跟防滑合适的鞋。
04重视疾病的预防、治疗
对患有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精神疾病的老人,应进行早期诊断、治疗,特别注意了解他们的晕厥史,做好预防工作。注意引起视力障碍的各种原因,远视或近视者配戴好眼镜,白内障者可行白内障摘除术或晶体置换术。对有骨关节、肌肉疾病和平衡功能障碍的患者,指导进行必要的功能锻炼,保持骨关节的灵活性,防止肌肉萎缩无力和骨质疏松,要加强下肢肌肉、关节的锻炼。
05安全活动
洗澡:老年人应注意,饥饿、饱餐时不宜洗澡;洗澡水温不宜过高,一般为37℃~39℃;时间不宜过长,且运动后不宜立即洗澡;洗澡过程中如果需要变换体位,动作不宜过快,避免跌倒。
上下楼梯:要注意做到“一扶二看三踏脚”。协助老年人扶住扶手或手牵老年人,指导其看清地面再下脚,脚底要完全踏在台阶上再起步,不要同时跨过几级台阶。避免走坡度大的楼梯或者台阶。
06运动锻炼
体育锻炼能增强肌力、肌肉的柔韧性、步态的稳定性,保持平衡能力,增加灵活性、反应时间,常用的锻炼方式有太极拳、站立、行走、爬楼梯等。特别注意臀中肌的针对性训练,如侧卧蚌式、直腿上摆、手膝位小狗式等,同时加强核心肌群的训练,对于预防跌倒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服用利尿剂、泻药、镇静安眠药、降压药的患者
Module2-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我国青少年的近视率高居世界第一,高度近视的患病率逐年攀升。在很多城市高度近视导致的眼底病变已经成为首位致盲眼病。“近视”并不是戴一副眼镜就能万事大吉,随着近视度数的加深,我们的眼睛结构也在悄悄发生变化。
一、预防近视从小从早做起
儿童眼球和视力是逐步发育成熟的。新生儿的眼球较小,眼轴较短,此时双眼处于远视状态,这是生理性远视,称之为“远视储备量”。随着儿童生长发育,眼球逐渐长大,眼轴逐渐变长,远视度数逐渐降低而趋于正视。远视储备量不足指裸眼视力正常, 散瞳验光 后屈光状态虽未达到近视标准但远视度数低于相应年龄段生理值范围。远视储备量不足容易发展为近视。儿童在1~3岁幼儿期、4~6岁学龄前期、7岁之后学龄期应当定期接受屈光筛查,监测远视储备量。家长要从孩子出生就树立近视防控意识,给孩子一个健康视觉环境,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用眼习惯。
二、养成良好用眼习惯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是诱导近视形成的关键因素,儿童青少年要养成良好用眼习惯。一是读写做到“三个一”,即“一尺一拳一寸”,眼离书本一尺,胸距书桌一拳,手离笔尖一寸,不可平躺、侧躺或趴在床上看书,不可边走边看书,或者在移动的车厢内看书。二是坚持“20—20—20”原则,即近距离用眼20分钟,向20英尺外(约6米)远眺20秒以上。三是保持光线适度,白天充分利用自然光线进行照明,同时要避免阳光直射;晚上除开启台灯照明外,室内还应使用适当的背景光源。
三、分龄管控视屏时间
长时间近距离使用电子视屏类产品,易消耗儿童远视储备量,是儿童青少年近视早发、高发的重要原因。0~3岁婴幼儿不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视屏类电子产品;3~6岁幼儿尽量避免其接触和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视屏类电子产品;中小学生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屏幕单次时长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时长不宜超过1小时。使用电子屏幕学习时,屏幕中心位置应在眼睛视线下方10厘米左右,距离为电子屏幕对角线长度的4-6倍,观看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
五、每天坚持做眼保健操
眼保健操是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一种眼周围穴位按摩,可以刺激神经,放松眼部肌肉,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眼疲劳。在持续用眼后认真规范做眼保健操,可以让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减少调节滞后,改善视疲劳症状,有助于防控近视。做操时应注意清洁双手,找准穴位,力度到位,以略有酸胀感为宜。
Module3-糖尿病患者重点核心信息
1、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糖尿病也是失明、肾衰竭、心脏病发作、中风和下肢截肢的主要病因。联合国糖尿病日,由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糖尿病联盟于1991年共同发起,其宗旨是引起全球对糖尿病的警觉和醒悟。
2、糖尿病产生的危害
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脂肪、蛋白质代谢异常,长期高血糖可引起多种器官,尤其是眼、心、血管肾、神经损害或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导致残废或者过早死亡,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包括卒中、心肌梗死、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
1.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较同年龄、性别的非糖尿病人群高出2-4倍,并使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年龄提前,病情更严重;
2.糖尿病患者常伴有高血压和血脂异常:
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导致成年人群失明的主要原因;
4.糖尿病肾病是造成肾功能衰竭的常见原因之一;
5.糖尿病足严重者可导致截肢。
3、糖尿病患者的综合治疗
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和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的五项综合治疗措施;
糖尿病患者采取措施降糖、降压、调整血脂和控制体重,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控油、减盐和增加体力活动,可明显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是控制糖尿病病情的有效方法,自我血糖监测应在专业医生和/或护士的指导下开展
积极治疗糖尿病,平稳控制病情,延缓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可同正常人一样享受生活。
Module4-糖尿病患者重点核心信息
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正常人的血压随内外环境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在整体人群,血压水平随年龄逐渐升高,以收缩压更为明显,但50岁后的舒张压呈现下降趋势,脉压也随之加大。近年来,人们对心血管病多重危险因素的作用以及心、脑、肾靶器官保护的认识不断深入,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也在不断调整,认为同一血压水平的患者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不同,因此有了血压分层的概念,即发生心血管病危险度不同的患者,适宜血压水平应有不同。血压值和危险因素评估是诊断和制定高血压治疗方案的主要依据,不同患者高血压管理的目标不同,医生面对患者时在参考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其具体情况判断该患者最合适的血压范围,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推荐使用24小时长效降压药物控制血压。除评估诊室血压外,患者还应注意家庭清晨血压的监测和管理,以控制血压,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降压治疗的血压目标
1.单纯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应该控制在什么水平
一般来说,仅有血压升高(≥140/90mmHg)但未合并心脏、大脑肾脏等损害的患者,为单纯高血压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40/90mmHg以下,能耐受者可进一步降至130/80mmHg以下。
2.高血压合并心脏病患者的血压控制在什么水平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注意舒张压不宜降至70mmHg以下。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3.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控制在什么水平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控制130/80mmHg以下。如果是老年人,或者同时合并严重冠心病的患者,采取更宽松的血压控制水平,控制140/90mmH以下。
4.高血压合并肾脏病患者的血压控制在什么水平
高血压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血压控制130/80mmHg以下。80岁及以上的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宜采取更宽松的血压控制水平控制在140/90mmHg以下。
5.高血压合并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血压控制在什么水平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但合并已知严重颅内外大动脉狭窄的患者,血压的管控不宜过于严格。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恢复期患者: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高血压的危害
1. 高血压容易引起哪些心脏疾病
长期高血压容易引起心肌肥厚、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临床观察研究显示,80%~90%的急性心肌梗死和严重心律失常发生在上午6:00-10:00,其中早晨6:00-8:00是高发时段,这段时间也是心源性猝死的高发时间。
2. 近 50%的脑卒中与高血压有关
脑卒中危害十分大,一人得病全家遭殃。高血压与脑卒中关系密切,近50%的脑卒中与高血压有关。高血压既可以引起脑梗死,又可以增加脑出血的危险。血压越高,脑卒中风险越高。
收缩压每升高10mmHg,脑卒中的相对发病风险增加49%;舒张压每升高5mmHg,脑卒中的相对发病风险增加46%;收缩压每升高20mmHg或舒张压每升高10mmHg,脑卒中的死亡率翻倍。
3. 长期高血压,肾脏躺着也会中枪
我国肾脏病患者中 20% 是高血压所致。警惕夜尿增多,尿中带血、泡沫多等异常,一旦出现就要及早去医院做尿检,及时发现问题、接受治疗。
4. 高血压会造成哪些眼部损害
长期高血压可导致眼底血管损害,眼底小动脉狭窄、出血、渗出和进行性视神经乳头水肿,对视力有很大影响,严重者会失明。
如何治疗高血压
主要采用口服降压药治疗。降压药主要分为5大类,包括利尿剂、β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西药有着各自的优缺点和禁忌症,所以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选择适合自身的降压药,减少药物副作用带来的影响。除此之外,还有交感神经抑制剂、直接血管扩张剂、α1受体拮抗剂,这些曾多年用于临床并有一定的降压疗效,但因副作用较多,目前不主张单独使用,主要用于复方制剂或联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