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德彪小学党支部开展“红色书籍党员读”活动

匆匆那年
创建于01-22
阅读 37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全体师生理想信念教育,培养爱党爱国情怀。德彪小学党支部立足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红色书籍党员读”活动。每周推出一期党员教师读红色书籍心得分享。阅读红色书籍,感悟红色精神,在重温历史中立根铸魂;汲取奋进力量,在学思践悟中凝聚力量;传承红色基因,在奋力前行中开拓攻坚。

本期推出德彪小学教师初海娇分享的红色书籍《青春之歌》。

教师简介

初海娇,中共党员,德彪小学教师,农安县骨干教师。

解读分享
00:00
06:07
作者简介

杨沫(1914—1995),原名杨成业,湖南湘阴县人,出生于北京。1928年考入北平温泉女中学习,阅读了大量中外文学作品。1931年因家庭破产而失学,先后当过小学老师、家庭教师和书店职员。1934年开始文学创作,发表处女作《热南山地居民生活素描》,抗战爆发后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争,做妇女、宣传工作。1943年担任《黎明报》《晋察冀日报》等报纸的编辑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任北京市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等职务。1958年,杨沫代表作《青春之歌》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杨沫还创作了《东方欲晓》(后重写为《芳菲之歌》《英华之歌》) 等长篇小说,以及中篇小说《苇塘纪事》,长篇报告文学《不是日记的日记》等。

创作背景

1932年后,作者认识了一些共产党员。他们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下,出生入死,忍饥受冻,忘我地进行斗争。《青春之歌》中的江华基本上是真人真事,只不过姓名不同而已。“一二·九”学生运动前的三四年中,作者是个失学青年,住在沙滩北京大学附近的小公寓里。那时候沙滩一带的小公寓很多,里面住了形形色色的青年人。有经常打牌嫖妓的阔少爷,也有成天钻故纸堆的老夫子。但更多的还是爱国或革命的青年,他们不一定都是北大学生,但可随便进出北大听课。当时,地下党也常在北大活动。那真是一个复杂的丰富的天地。“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军进驻华北、北.平,青年学生的抗日情绪高涨,热血沸腾。作者常听说有学生到装载着日本兵的火车前去卧轨,到南京国民政府去请愿。在这三四年中,作者常和北大学生来往,对他们的生活、思想情况和救亡活动比较了解。所以《青春之歌》中的许多人物、环境都选择了沙滩公寓和北大学生。这是由于作者比较熟悉这些人物和环境的缘故。以上可以说是作者写出《青春之歌》的第二个原因。第三个原因,也可以说是主要原因。是作者个人的生活经历,这使作者选择了林道静为小说的主人公。林道静不是作者自己,但是有作者个人的生活在内。作者的家庭和林道静出生的封建大地主家庭差不多,作者的父亲也是像林道静父亲那样的人。作者年轻时接触一些革命同志受到马列主义教育以后,就恨起自己家庭的黑暗腐朽。林道静参加革命前的生活经历基本上是作者的经历,她参加革命后的经历,是概括了许多革命者的共同经历。

内容简介

《青春之歌》是我国当代作家杨沫以亲身经历为素材创作的半自传体小说,这是一部关于知识女性的成长史,她通过描写以林道静为主要人物的一批进步青年,在那个时代背景下的青年人革命运动。该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过程中发生的九一八事变到一二九运动的爱国学生运动为背景,通过描写女主人公林道静的成长故事等的大学生为中心的一批爱国进步青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塑造了各种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反映了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知识分子的崛起和分化,表现中国的一代青年在党的领导教育下,不断更新自己,摆脱旧思想束缚的曲折成长过程。这本书不仅构筑了革命历史的经典叙事,也揭示出知识分子成长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作品鉴赏

《青春之歌》小说抓住“爱情”这一人类千古不变的主题,采用中国文学作品中“才子佳人”和“英雄美人”两种古老模式演绎了林道静和三个男人不同寻常的爱情故事。林道静同余永泽的爱情,是典型的才子配佳人,“小姐落难,公子相救”,具有强烈的罗曼蒂克色彩。卢嘉川坚毅勇敢、英俊潇洒、谈吐不凡,集革命和才气于一身,他的出现打破了林道静爱情天平的平衡。他是革命英雄,她爱屋及乌也投身革命。相对于思想落后,立志靠读书谋个好职业、过上安稳富足生活的余永泽,以国家民族安危为已任的卢嘉川愈发显得神采飞题、形象高大。他同林道静完成了“英雄美人”的结合。卢嘉川被捕牺牲后,“英雄”的角色由江华来续演。江华更加成熟稳重,他不可遏制地爱着林道静,她也没再犹豫地接受了他的爱。如果说林道静与卢嘉川的爱情是精神的结合,那么她与江华之间的爱情则更多地建立在革命和生活中相互扶持的基础之上。《青春之歌》不是一部单纯的爱情小说,作者为美好的爱情披上了革命的面纱,将真切感人的爱情置于革命斗争的宏大背景之下,以女性知识分子特有的敏感细腻向读者展示了主人公的爱情生活。

阅读 37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