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项管理】加强手机管理,守护健康成长——浔阳区三里小学落实“五项管理”之手机管理

PerfectLife
创建于01-22
阅读 146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3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和保护视力引导工作,规范学生日常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学校就进一步加强学生手机及其他电子产品管理工作特做如下规定:


一、学校手机管理制度

为切实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校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对学生手机实行专项管理,规定如下:


1.禁止将手机带入校园


学生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校园内有公用电话,班主任及任课老师也可为学生提供必要的通讯协助,解决学生与家长的通话需求。如有特殊原因需携带手机,必须由家长提出申请并按照相关程序寄存。


2.强化纪律处理

    学校将不定期通过技术手段对学生手机携带情况进行检查,对发现违规携带手机进校园的学生,将视情节给予相应纪律处分。

3.家校协同育人

  孩子在家时,家长应加强对其使用手机的监管,引导孩子合理规划上网时间,提高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养成限时使用手机、非必要不用手机的好习惯。应多和孩子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多一些高质量的陪伴时间,营造温馨祥和的家庭环境,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二、使用手机的十大危害

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过度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危害巨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一)频繁使用手机,损害身心健康

 

不少学生过度使用手机,情绪变得烦躁不安,抑郁寡欢,甚至很正常的手机没电、信号减弱等情况,也会造成他们的紧张和焦虑,这些都是手机综合症的表现。

(二)破坏校规校纪,影响教学秩序

学生一旦将手机带入学校,可能会想方设法在教室、卫生间偷偷玩手机,严重影响听课质量和睡眠。有的学生甚至利用手机在网上直接搜索作业答案,照搬照抄,丧失了学习与思考的主动性。

(三)随意结交朋友,严重影响学业

过度使用手机加速了学生社会化,结交范围迅速扩大,占用学习时间,影响学业。有些学生不仅利用手机随意结交朋友,还联系社会不良青年,埋下严重安全隐患,增加教育难度。

(四)炫耀攀比盛行,助长不良风气


手机档次高低助长学生间的攀比之风,影响班级团结,影响校园风气。没有手机的学生更是找出种种理由,要求家长为之配备,增添家庭经济负担。

(五)不良信息泛滥,不利学生成长

手机上网、QQ微信、网络游戏以及不良网页、诈骗短信、涉黄涉赌、恐怖暴力、邪教迷信等信息,让心智尚未成熟且无社会经验的学生极易上当受骗。个别学生甚至会抑郁不振、自残自杀。

(六)携带使用手机,形成安全隐患

一些学生路上走路,甚至骑车时还在玩手机,无暇注意道路、行人及车辆,极易造成安全事故; 因手机丢失而造成同学猜疑、影响关系等事件也时有发生;有的学生为了手机充电,还会私拉乱接电线,极易造成触电伤亡。

(七)过度依赖手机,亲情疏远缺失

孩子过度依赖手机,陪伴家人、做力所能及家务时间减少。家庭教育不到位,容易养成不良行为习惯,亲情逐渐疏远缺失。

(八)手机消费支出,加重家庭负担

学生使用手机已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极大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有的学生为了支付数额不低的手机通讯费用和游戏费用,甚至将偷窃的手伸向家人的钱包、伸向身边的同学,道德败坏,形成歪风邪气,甚至逐步走向违法犯罪。

(九)误入诈骗圈套,造成重大损失

诈骗分子利用手机散播隐藏诈骗企图的虚假信息,引诱涉世未深的中小学生进入圈套,造成难以挽回的经济损失。

(十)严重影响视力,造成系列危害

经常长时间手机屏幕光线刺激眼睛,对眼睛有损害。孩子会长时间的近距离的盯住手机屏幕,容易导致眼轴延长,从而造成视力下降,发生近视等。

三   给家长的建议

(一)管理自己的情绪

有时,看到孩子无节制地使用手机,作为父母,难免感到生气,甚至可能火冒三丈,此时,不妨先积极暂停一会,换个空间冷静一下,等情绪平复了,再与孩子沟通,避免把情绪直接发泄在孩子身上。很多时候,我们发脾气并不是处于教育的目的,仅仅只是发泄一下自己心中的不满和焦虑情绪。孩子学习自觉能力的形成,不是来自严厉的管束,而是来自于爱。

(二)协助孩子做好自我管理由于孩子的自我监管能力发展还不完善,作为家长要协助孩子做好自我管理,与孩子一起协商管理办法,家庭成员互相监督,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和自我管理能力,还要指导孩子正确使用手机,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建立手机使用规则,并坚定执行。

(三)做孩子的行为示范榜样

家长不要忽视自己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与孩子协商制定使用手机各种规矩的时候,我们首先就要做到,做好表率,发挥榜样的力量,科学合理地使用手机。这样家长对于孩子的劝服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居家学习期间,尽可能多陪伴孩子,借机与孩子沟通沉迷手机的弊端,从而在认知上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手机观。

(四)关注孩子心理需要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需要,不了解孩子的心理需要,强硬地拿走手机,一定会遭到强烈的反感,增加亲子矛盾。如果孩子使用手机想要满足的是放松、娱乐需求。此时,我们可以陪伴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一些让他感到有趣、放松的替代活动,例如陪孩子做一件他喜欢的事情。 

如果孩子用手机是满足社交、归属的需求。这时,家长可以关心一下孩子在现实生活中的交友是否存在困难,并与他探讨困惑所在,引导孩子找到适合的交友策略与方法,鼓励孩子在生活中积极参加社交活动,帮助孩子获得归属感与认同感。我们可以通过问孩子“玩手机时,你喜欢做什么?它给你什么感觉呢?”,以此了解孩子使用手机主要是出于哪种需要。找准需求,才能精准关怀。建立一个有温度有爱的家庭,少些否定和指责,多些接纳和倾听,孩子更愿意敞开心扉,表达他们的心声和需要。

尊敬的家长朋友,让孩子在校静心学习、潜心求知,是学校和家长共同的目标。我们真诚地希望您能理解和支持学校工作,共同为孩子营造一个优质的学习成长环境,为孩子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浔阳区三里小学

2024年1月22日

阅读 146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