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琴的人变少背后”的家庭教育心理转变

里麦叭
创建于01-22
阅读 29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近日,“学琴的和买琴的好像一夜之间凭空消失”的话题被热议,在这种现象背后或许有着更深层次的社会心理原因。丁香医生在2023年6月发布的《2023 国民健康洞察报告·家庭健康篇》将“未雨绸缪,尽力而为”提炼为年度关键词。这份基于近万人的真实调查和访谈,将后疫情时代人们追求安全感与理性的心态揭示得很充分,也恰好解释了钢琴学习不再风靡的原因。

所谓未雨绸缪,指的是对安全感的追求。疫情过后,人们的风险敏感度不同程度地增加了,这自然在消费上有所体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近年“刺客”一词,屡屡出现在热搜中。从“冰棍”刺客到文具“刺客”,虽然没有超出正常的商业行为的范畴,但也反映了人们对超出自己消费认知与安全感的抵触。而今年以来火出圈的文旅城市,大多抓住了消费者通过小额消费寻找放松与安全边界的心理,百十块钱吃一顿淄博烧烤,五十块钱趟平哈尔滨的早市……成为这些热门旅游城市出圈的“游头”。

钢琴专家建议,儿童在4-6岁学习钢琴为佳,从零基础到技术基本成型,需要4-6年的时间。钢琴学习不仅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更是一个花费不菲的过程。论价格成本,钢琴甚至可以说是最贵的乐器之一,而学费、调琴、考级也是一笔不菲且不可控的开销。经过疫情三年的影响,追求即时性、体验性消费成为人们日常消费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在“能今天享受的快乐就不会拖到明天”的当下,家长们似乎失去了培养与等待的耐心。

而从“尽力而为”中,我们则更多读到了“理性”的意味。钢琴的学习不仅过程长,也是一个很需要天赋的事情。在很多中国家长身上,让孩子学钢琴可能是头脑一热的冲动。“别的孩子都在学琴,我家孩子也不能落下”是除艺考加分外,很多小孩被安排学习钢琴的最初动因。条件好的家庭买斯坦威、日本原装雅马哈,再不济也得买卡哇伊;钢琴老师一节课800多是市面上的正常价,500元以下基本就学不出来……某种程度上,学钢琴成为家庭有文化底蕴的象征,也是家长“得体”炫耀的一部分。后疫情时代,家长们发现,如果只是为了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操,有很多性价比更高的选择,小提琴、吉他甚至葫芦丝,这些体积更小、价格更低的乐器对孩子来说,似乎试错成本要低得多。

当然,中国家长似乎不太容易放弃对孩子的“卷”。当下,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加之教育政策的加持,家长将目光投向了立竿见影的项目——体育和体能。由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与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体育金融研究中心共同撰写的《2022年大众健身行为与消费研究报告》,对1018位中小学生家长进行调研后发现:有超过60%受访家长认为“双减”政策实施后学生闲暇时间增多;有近20%的家长为孩子报班参加体育培训;有45.5%的家长表示增加了孩子在体育运动上的投入。可以想见,这部分投入的时间与金钱,很大可能是从学钢琴,或者其他乐器上转移而来。

曾经有一个说法,中国有全世界最大的琴童群体。这些琴童有多少是真正热爱钢琴、热爱音乐无从评价,但中国钢琴学习过热确是不争的事实。海顿曾经说过,当我坐在那架破旧古钢琴旁边的时候,我对最幸福的国王也不羡慕。但音乐之路远不止如此,人生之路也远不止此。“学琴的和买琴的一夜之间凭空消失”是抓人眼球的新闻,却远不能反映真实的状况。

阅读 29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