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弘扬非遗文化  传承经典文明
——实验学校四(6)班油纸伞
小组探寻日记

创建于01-21 阅读503

撑着油纸伞,

独自彷徨在悠长、

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戴望舒《雨巷》

01|纸伞承非遗

       油纸伞,源自中国,历史悠久,工艺独特。每一把油纸伞都是由匠人经过十几道繁复的工序精心制作而成。从挑选竹子,到削形,再到裁剪油纸,每一步都充满了匠心独运的艺术魅力。图案丰富多彩,有山水、花鸟,每一把油纸伞都是一件独特的艺术品。

       然而,随着现代生活的便捷,塑料伞和折叠伞的普及,油纸伞似乎渐渐被遗忘。这样的传统工艺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和传承问题…

       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近距离了解“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同学们当好非遗传承人的使命感,1月16日上午,腾冲市实验学校四(6)班油纸伞小组的10名队员怀揣着“弘扬非遗文化,传承经典文明”的梦想,来到固东镇甸苴荥阳村,在这里了解、感受、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02|妙笔绘童心

       一路欢歌笑语,半小时的车程后,同学们来到了荥阳村油纸伞非遗传承人郑传辉家中。当一把把承载着历史记忆的油纸伞展现在孩子们眼前时,孩子们既惊喜又充满了好奇,围着郑老师叽叽喳喳问个不停......

       

       腾冲的固东镇荥阳村是我国著名的油纸伞之乡,制作油纸伞的历史可追溯到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已有近300年的历史。荥阳油纸伞制作工艺极为精湛,花型美观大方,色彩鲜艳,油色光亮,产品一度远销滇西各地甚至邻邦缅甸。荥阳村用来制作油纸伞的原料很讲究,大都来自当地或者缅甸。村民用芦苇和毛竹编制纸伞、藤编等各类生产生活用品,油纸伞涂料中的天然熟坝子油和柿子水要依古法调配,荥阳纸伞的伞面,用的是界头镇买来的楮皮纸,柔韧性非常好。具有抗水耐温,挡风力强,小巧精致等特点,表现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传统民间工艺特色。活动一开始,郑老师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腾冲荥阳油纸伞的历史、文化......

    

传统手工油纸伞制作过程:

      号竹:也就是挑选竹子,做伞骨,其中的技术包括浸泡,日晒,钻空,拼接,穿线,串联等。

      上伞面:就是把裁剪好的纸粘在伞骨架上面。然后修边,定型等。

      绘花:用特制颜料于伞面描绘图案,诗句等。

     上油:在伞的内外侧均刷满熟桐油,然后将其晒干便可。

01:39

       小寒节气是制作油纸伞的最佳时机,因为此时的气温低,对于油纸的干燥和固化来说是最有利的。“一竹一纸一桐油,半生半世半浮华”,小小一把油纸伞看似简单,实际上油纸伞的结构和制作过程却非常繁琐,所有环节都需要手工完成。民间有谚语:工序七十二道半,搬进搬出不肖算。郑老师接着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油纸伞的制作工艺、色彩搭配、构图等技法,让大家充分了解这一项传统工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当郑老师介绍完后,同学们已经个个跃跃欲试,学习手工技艺,争当非遗传承人。在老师的悉心指点下,同学们化身学徒和小画家,利用各种材料施展起了魔术,他们挤出颜料,混合色彩,一支支笔尖轻点、一把把油纸伞轻盈舞动。同学们开心地绘画,自由发挥,尽情想象,水墨浸染,有的画了一簇簇风骨傲然的梅花,有的则描上了一丛丛挺拔的竹子,还有的画出一颗淡淡的幽兰......

 

       他们挥毫泼彩,妙笔生花,让一把把素色的伞面变得多彩,变成惟妙惟肖的艺术品,撑起了孩子们心中的诗情画意,使文化遗产“活”起来、“动”起来。

       看着自己独一无二的作品,大家纷纷感叹,真是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次亲身体验!同学们在收获快乐和童真的同时,也在他们的心里种下了非遗传承的种子。

      油纸伞带给同学们的不只是艺术的熏陶,更让孩子们感受到中国传统工艺的精妙,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工匠精神之美,进一步增强了他们对传统技艺的了解,让非遗文化深植于心,为推动非遗文化传承和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添了新动力。

阅读 50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