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9日,林书彬老师在高一(1)班上了一堂“读写结合型作文写作研究”的研究课,课题为《读写结合型作文写作指导之抓关键词句法》。
一、导入
在导入环节,林书彬老师以学生刚写的作文材料与2023年新高考Ⅱ的作文材料做对比,引导学生思考分清读写结合型作文材料与一般的作文材料的区别,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写作。
界定完读写结合型作文之后,林书彬老师给学生展示了读写结合型作文的概念,并让学生思考,这样的作文该如何进行审题立意,从而引出本节课的重点。
二、了解定义
三、审题指导
分析完“抓关键词句法”的定义与类型后,林书彬老师以导入的全国Ⅱ卷的作文为例,教学生如何运用抓关键词句法进行审题并得出立意。
首先判断作文材料的类型,其次概括阅读材料的内容,再与作文材料进行比较,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为弱关联,最后抓住作文材料的关键词句——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有时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放松,沉淀,成长。
得出立意:安静空间是为了放松、沉淀、成长。
四、课堂训练
在这一环节中林书彬老师选择了两则读写结合型的作文材料进行训练,以此来巩固刚刚所学的知识。
首先让学生给作文材料定性——读写结合型作文材料;其次判断作文材料与阅读材料的关联性,该同学对材料的关联性的把握不是很准确,认为作文材料是由阅读材料的,所以关联性比较紧密,经过引导学生概括阅读材料的内容,再与作文材料进行比较之后,学生弄清了两则材料间并无必然的练习,所以只需抓关键词即可。
第二则材料,该同学能准确地给作文材料定性,并概括了阅读材料的内容,与写作材料进行对比,得出围绕着无必然联系的结论,在抓关键词句上也能准确地抓住材料的中心,得出较为准确的立意。
四、总结
听课老师认真做听课记录
课后研讨交流
王华老师:
设计及过程体现了课题研究的目标,对读写结合型作文材料逻辑层次进行梳理,利用追问,由此及彼,明确作文立意角度。但需要加强自主探究,分类梳理内容。
林雅老师:
本节课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对读写结合型作文材料逻辑层次进行梳理,明确立意写作。
符诗华老师:
本节课目标明确,对读写结合型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进行了很好的归纳,明确立意角度。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方法的指导。
林燕老师:
整堂课教学目标明确,可以很好地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指导和小结,既让学生了解了读写结合型作文,又让学生在审题方面有了一定的提升。
教学反思:
这是一班第一堂读写结合型作文的教学课,因为缺少前期的铺垫,所以在准备这堂课时,我加入了读写结合型作文的概念,以便学生区分其与一般材料作文,更同意抓住主要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审题和立意。
整堂课分为四个环节,第一环节是导入部分。在导入环节,我采用对比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一般材料作文与读写结合型作文材料的区别,即读写结合型作文材料一般在开头都会提及“本试卷某题提到……”的字样,判断作文材料的性质是为了有针对性地运用恰当的审题方法进行审题,从而得出写作立意。
环节二是了解定义。通过上一环节对读写结合型作文的理解后,引出如何审题的话题,给学生展示了没有必然关联的材料应当运用“抓关键词句法”的定义,紧接着调动学生的思考,常见的关键词句法有哪些类型,在学生回答的基础,我进行了总结和补充,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抓关键词句,不至于拿到材料不知如何审题。
第三环节是审题指导。这一环节以导入的材料为例,一步步引导学生如何进行审题立意,即先给作文材料定性,判断是一般作文材料还是读写结合型作文材料,然后阅读阅读材料的内容,并概括内容,与作文材料进行对比分析,判断二者之间的关联性或强或弱,最后确定二者没有必然联系后,重点研读作文材料,运用“抓关键词句法”进行审题,最后得出立意。
第四环节是课堂训练。在这一环节中选用了两道省市的高三模拟试题,让学生根据上一环节的步骤一步步对材料进行解读,从而提炼出关键词句,最后确定立意。
整堂课的内容不是很多,重难点都落实到位了,但因为第一次进行读写结合型作文的审题立意指导,所以仍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
首先是内容的编排上,因为是第一次讲解这类型的作文,再此之前并未引导学生关注,因此在进行审题立意的指导之前必须让学生了解读写结合型作文的性质特征。只有弄清它的特性,才能进一步地引导学生做深入的探究学生。所以在正式进入课堂的学习前,我引导学生对比两则材料,目的是引出这类作文的概念,再由这一概念延伸到审题上。在这一过程中花的时间相对比较少,从后面的环节来看,学生对这一类型作文的定性还不够准确。因此讲解的时候还需要深入一些。
其次是课堂训练上,需要让学生一步步进行深度材料才得出立意。在巡视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不看阅读材料,直接从作文材料着手圈画关键词句,在分析的时候也是如此。这也导致部分学生在分析材料时不够准确,立意不够突出。因此,在布置任务时还需要提醒学生按照步骤慢慢来,养成习惯之后,才不会在审题立意上出现偏差。
最后是材料的选择上,因为是第一次接触这类型的作文,所以材料应该选择相对容易,以便学生能够快速掌握这一知识点。而我在选择材料时,虽然呈现出了一定的梯度性,但是因为初次接触,所以有一则材料的分析并不是很准确,而且花的时间很多,许多学生的导学案都是空白的。这说明了选材料出现了偏差,所以还应当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材料,才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每堂课都会存在一定的不足,对这些不足的思考就是让我们做得更好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