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概况
位置面积
流源村,一个坐落在秀美山川间的古老村落,拥有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为了记录和保存流源村的历史与文化,让后人了解并珍视这片土地,特就对流源村的位置、面积以及它们在村庄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影响的概述。
一、地理位置与面积: 流源村位于湖南省郴州市桂东县寨前镇,东临XX,西接xx,南于xx 接壤,北与xx,相连,交通便利,距离县中心19公里。其具体坐标为东经XX°XX′,北纬XX°XX′。
流源村四周环山,景色优美,气候宜人,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流源村的总面积为XX平方公里,其中包括耕地面积为XX亩的农田,山林面积为XX亩的林地,以及水域面积为XX亩的水面。村庄内已开发或规划的开发用地面积为XX亩。尽管流源村的面积不大,但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村民的辛勤与汗水,见证了他们的付出和努力。
二、面积变化: 流源村的面积在过去几十年里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历史上,由于自然灾害、战乱等原因,村子的居住面积有所减少。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流源村的面积有所增加,主要得益于土地开发和村庄扩建。这些变化为村民的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三、面积影响:流源村面积的变化对村民生活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村庄面积的增加,村民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改善,交通也更加便利。同时,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提高了土地价值,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这些变化不仅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也为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四、结论与展望: 流源村的位置和面积是村庄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当更加重视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建置沿革
建置沿革:
流源村在康熙三十年(1691年)属宜一都。
民国初期,全县设5都18乡,流源村为尚德乡,隶属一都。
民国18年(1929年),改都为区,全县划为5区20个乡,流源村隶属第二区。
民国28年(1939年),废除区设乡,全乡划为尚德乡,流源村属尚德乡。
民国29年(1940年),全县并为8个乡,与永靖乡(今寨前)合并为中和乡,流源村属中合乡。
在桂东解放的1949年6月16日,废除旧乡、保、甲制度,流源村在行政区划上暂沿旧制仍属中和乡所辖。
在1956年6月撤销区的建制后,全县划为18个乡、1个镇,流源乡开始正式设立,流源村属流源乡。
1958年9月,流源乡与寨前乡合并为红旗人民公社,流源村改为流源大队,隶属红旗人民公社。随后在11月,红旗人民公社与火炬人民公社合并为红专人民公社,流源大队属红专人民公社。
1964年11月,流源人民公社与寨前人民公社再次合并,合并为寨前人民公社,流源大队属寨前人民公社。
1984年3月,改社建乡,流源大队改为流源村,流源村成为流源乡的一部分。
2015年,原流源乡、寨前镇成建制合并设立寨前镇。流源村属寨前镇。
行政区划
1983年流源大队辖......,共xx生产队。1984年改社建乡后,各生产队消失,流流大队改为流源村, 流源村下辖……,共个村民小组。至2015年, 流源乡合并为寨前镇后,原来的xx村、xx村合并为流源村,流源村下辖………,共xx村民小组。
自然环境
流源村是一个美丽而富饶的地方,位于桂东县的南部,四面环山,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北面有巍峨的xx山,西面有连绵起伏的xx山等。这里最高点位于,海拔高达xxx米;最低点则位于流源村等下组,海拔为785米。
流源村的土地非常肥沃,大部分是含钙、钾、磷较高的红壤。这些土壤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流源村的农作物生长茁壮,五谷丰登。除了丰富的土壤资源外,流源村还蕴藏着一些矿产资源,如锡、钨、钼、砷等。这些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流源村属于湘江水系,其中最大的河流是汶江,境内长xx公里。这条河流的年径流量达到了xx万立方米,为当地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流源村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为15.4℃,1月平均气温为6.1℃,7月平均气温为24.1℃。每年生长期长达156天,无霜期年平均242天,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587小时。这样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人类居住和农作物生长。
降雨是流源村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3月至9月之间,其中6月的降雨量最多。如果降雨量过大,超过了土地的承受能力,就会引发洪涝灾害,给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在雨季期间,当地政府和村民们都会加强防汛工作,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除了洪涝灾害外,流源村还面临着其他自然灾害的威胁。例如,低温冰冻、连阴雨、冰雹、地质灾害等。这些自然灾害的发生,不仅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和损失,也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在自然灾害面前,村民团结一致,共同保护家园。
人口民族
在中国的广袤大地上,流源村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乡村,它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变迁的波澜壮阔的历史。
195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流源村已初具规模,村民们和睦地聚居在此,共有xx户人家,总人口数达到了xxx人。那时,村庄虽小,但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村民们主要以农业为生,辛勤劳作,养育着这片富饶的土地。
到了1964年,流源村的人口数量在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已经翻了一番,达到了xxx人。这十年间,流源村人口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流源村人口增长受益于国家的政策的影响。
1982年,中国进行了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流源村的人口数量再次增加,达到了xx人。这期间,中国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政策,吸引了大量人口流入城市,流源村也见证了这一历史进程。村民们纷纷离开家园,投身于国家建设的大潮中。
进入21世纪后,流源村的人口增长逐渐放缓。在2000年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中,流源村的人口数量为xx人,相比1982年仅增加了xx人。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对人口增长起到了有效的控制作用。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流源村的人口数量继续增加,达到了xx人。这期间,国家逐渐放开二孩政策,对人口结构进行了调整。流源村的年轻一代也开始回归乡村,致力于乡村的振兴与发展。
至2023年末,流源村的户籍总户数为xx户,总人口为xx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乡村的振兴,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回到乡村,为乡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经济发展
经济综述
经济综述
流源村,一个坐落在群山环抱、绿水萦绕的美丽之地,融合了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展现出一幅繁荣景色。在近年来的发展中,流源村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人文资源,不断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实现了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一、自然与人文景观的融合
流源村所在的地区,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山清水秀,土地肥沃,为农业和林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环境。村内楠竹资源丰富,为加工业和畜牧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同时,流源村还拥有众多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为村庄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契机。
二、多元产业共同发展
1. 农业与林业:流源村的农业和林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农业方面,主要种植水稻、蔬菜等作物,通过引进新品种和新技术,提高产量和质量。在林业方面,依托丰富的楠竹资源,发展竹制品加工业,生产竹笋、竹席、竹家具等产品,远销全国各地。
2. 旅游业:流源村的美丽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村庄积极开发旅游资源,修建了景区道路、观景台等基础设施,推广乡村旅游文化,提高旅游服务水平。
3. 发电业:流源村的水力和光伏发电产业迅速发展,利用当地丰富的水资源和光照资源,建设了水电站和光伏电站,为村庄提供了稳定的电力供应,同时也为周边地区输送电力。
三、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在多元产业的共同推动下,流源村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据统计,2023年流源村的生产总值达到了xx万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达到xxx万元,第二产业产值达到xx万元,第三产业产值达到xxx万元。财政总收入达到 xxx万元,公共财政支出达到xxx万元。各类存款余额达到xxx万元,农民的人均纯收入达到xxxx元。
这些数据充分表明,流源村的产业结构正在逐步优化,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同时,村庄的财政收支稳定,各类存款余额持续增长,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为流源村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农业
流源村,这里以水稻为主为主,经济作物则有甜玉米、板栗、金秋梨、水稻、蔬菜、升麻、雪莲果等,丰富多样。其中,甜玉米的种植规模和影响力在全县可谓首屈一指。这里的土壤适宜,加之科学的种植方式,使得甜玉米品质上乘,备受青睐。
随着杂交水稻良种的推广,粮食产量不断提高。回溯到1984年,农业总产值达到了xx万元,粮食播种面积达到了xx亩,粮食总产量达到了xx吨。这一年,流源村的农民们辛勤劳作,粮食丰收,生活安定。而在1996年,农业总产值再次提升,达到了xx万元,粮食总产量也依旧保持稳定。
进入21世纪后,村里的产业结构呈现多元化。同时,村里也开始种植无公害蔬菜,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全村的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到了xx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占据了xx亩,而粮食总产量也达到了xx吨。养殖业在流源村也占有重要地位,主要以养猪、养鸡、养鸭为主。
2008年,猪、沼菜(果)立体生态发展模式初具雏形,这一模式的推广不仅提高了养殖效率,也改善了环境,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到了2023年,生猪出栏量达到了xx头,羊出栏xx只,家禽出栏xx羽,粮食产量也保持稳定。
流源村的发展历程中,农业始终是村里的支柱产业。尽管科技在进步,生活方式在改变,但农业的地位并未因此而动摇。村民们通过辛勤的耕耘和科学的种植,使得粮食产量逐年提高,生活水平也随之改善。
在流源村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农业现代化的影子。杂交水稻良种的推广、无公害蔬菜的种植、立体生态发展模式的实施等,都体现了农业正在逐步向现代化迈进。
林业
流源村,竹林资源十分丰富,是全县的楠竹主产区之一。这里的山林,1971年4月,流源村的高山地带首次尝试了飞播马尾松种子。这项开创性的工作,不仅标志着流源村林业发展的新起点,更为后来的森林覆盖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到了1987年,县木材公司慧眼识珠,选择在流源村购买了xxx亩山地,创办了许家山林场。这片土地上,他们精心培育林木,推动流源村的林业经济稳步发展。时间来到了2013年,“十二五”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数据显示,流源村的林业资源丰富至极:有林地面积xxx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高达xxx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了70.7%,林木绿化率更是高达71.27%。这些数字,是对流源村林业工作的最好肯定。而在2014年,流源村并未停下发展的脚步。他们积极发展黄桃产业示范基地,新造油茶林,完成冬季造林工作,全年抚育楠竹。这些努力,使得流源村的林业产业更加多元化,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花卉苗木产业也在流源村初具规模,逐渐成为村里的又一支柱产业。与此同时,境内的主干道绿化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果,绿化里程达到了xx公里。为了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流源村还积极推进矿山复绿工作,复绿面积达到了xx余亩。
到2023年底,流源村的国家生态公益林面积已达到xxxx亩,森林覆盖率达到了xx%,林木绿化率更是高达xx%这不仅为村里的生态环境提供了保障,更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做出了贡献。
工业
在明朝时期,流源村就开始有零星的锡矿开采活动。这些矿工们凭借着对锡矿的热爱和执着,克服重重困难,不断找矿,终于在荒山野岭中发现了丰富的锡矿资源。他们用简陋的工具,辛勤地挖掘,将一块块锡矿石运下山后进行粗加工处理,为大明王朝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然而,到了清初时期,大清王朝为了保护矿产资源,禁止了锡矿的开采。这个禁令持续了很长时间。
直到民国18年(1929),江西矿工们再次发现了锡矿苗。这次发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轰动,许多投资者纷纷前来考察和投资。随着时间的推移,流源村附近的锡矿开采活动逐渐恢复。矿工们重新拿起工具,开始了新的征程。他们不仅要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还要应对各种安全风险和挑战。
与此同时,位于江西省的藤工们,在流源等地开设了藤制器具作坊。他们致力于藤艺的传承与发展,不仅传授技艺,更将这份手艺融入日常生活。这些藤制器具作坊,成为了技艺传承的重要场所。江西藤工们精心制作的藤椅,以其坚固耐用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经过岁月的洗礼,这些藤椅依旧保持着良好的状态,成为了历史的见证。
正是由于江西藤工们的坚持与努力,这份藤制品手艺得以流传至今,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如今,这些藤制器具作坊已经成为了当地的文化名片,引发了外来游客的兴趣。
此外,除了农业和林业的发展,造纸业也在境内有所进步。利用桃坪、竹坑地区丰富的嫩竹和楮皮资源,当地的手工造纸业逐渐兴起。这些手工纸以南扣纸(毛边纸)和皮棉纸为主,质量优良,深受消费者欢迎。在当时,桃坪、竹坑地区成为了县内南扣纸和皮棉纸的主要生产地。
民国20年(1931),《国民日报》报道了桂东地区的造纸业情况。报道称,桂东地区年产土纸9000担,主要产地为桃坪、竹坑,并且这些纸张销往广东等地。这也表明了当时桂东地区的造纸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现代化的造纸技术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手工造纸,但是桃坪、竹坑地区的造纸传统仍然得到了保留和发展。如今,当地的造纸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部份,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民国21年(1932),中国正处于深重的内忧外患之中,然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民生公司等矿业公司应运而生,扛起了振兴民族经济的大旗。流源锡矿,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开采活动盛极一时,成为了当时中国矿业的一颗璀璨明星。流源锡矿位于华夏大地的腹地,矿藏丰富,品质上乘。在民生公司等矿业公司的精心经营下,这里的锡矿开采规模日益扩大,产量逐年攀升。产品不仅销往国内市场,更远销海外,尤其是香港地区。
香港,作为当时中国最开放、最国际化的城市,对于各种资源和商品有着巨大的需求。流源锡矿的产品在香港市场上备受青睐,其品质和价格都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和信赖。这也为流源锡矿带来了巨大的商业机会和发展空间。然而,辉煌的背后也隐藏着危机。随着世界局势的动荡和国内政治的变迁,流源锡矿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而民生公司等矿业公司也不得不面对各种困难和压力,但他们始终坚守着初心,致力于推动民族经济的发展。如今,虽然流源锡矿已经不再是昔日的辉煌,但它在民国时期所做出的贡献和影响,依然值得我们铭记和传承。
新中国成立后,县人民政府于1951年3月接管了民生公司,这是一家历史悠久的矿业企业。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开发矿产资源,县人民政府决定成立桂东县流源锡矿,并任命了一名经验丰富的矿业专家担任矿长。在矿长的带领下,工人们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在短时间内恢复了生产。随着时间的推移,桂东县流源锡矿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当地的经济支柱之一。
随后,2008年引进针织厂和竹制品加工厂等企业,以及2011年引进流源村楠竹加工厂和砂坑村木材加工厂等企业,进一步丰富了流源地区的产业类型。值得一提的是,从2012年起,对流源矿区历史遗留含砷废渣进行综合治理,以保护环境并确保当地居民的健康。
至2014年,流源乡的楠竹加工企业已发展到4家,流源矿区复绿工程也已完工。这一系列的发展和改变,不仅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同时对环境的保护也给予了充分的重视。
2017年,流源村做出了一个具有前瞻性的决策。为了响应国家对可再生能源的倡导,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流源村决定投资240万,开展光伏发电事业。这一举措不仅彰显了流源村对环保的重视,更是对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实践。投资的光伏发电设备总功率高达1600千瓦,这意味着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这套设备能够产生足够的电力,满足流源村日常的电力需求。更为重要的是,光伏发电是一种清洁能源,其运行过程中不产生污染物。这不
仅证明了流源村的投资眼光,更为重要的是,这为流源村带来了持续的经济收益,为村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有力保障。
商贸
进入人民公社时期,我们的境内有了一个供销合作社门市部,那里经营着各种各样的日用商品。从农具到日常用品,从粮食到副食品,几乎所有的生活所需都能在那里找到。供销合作社的出现,极大地便利了居民的生活,也推动了商贸活动的发展。然而,随着供销体制的改革,原先的供销合作社门市部逐渐被个体小卖部所取代。这些小卖部散落在乡政府的附近,虽然规模不大,但商品种类丰富,价格也相对实惠。一时间,这些小卖部成为了商贸活动的新热点。
在2002年以前,流源村没有设立市场,那时,居民们想要进行买卖交易,只能前往邻近的寨前墟。商贸活动虽然简单,但却满足了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2002年,流源村设立了流源市场,这个市场面积达到了1000平方米,成为了境内最大的商贸场所。市场的墟日定为农历三、六、九,每到墟日,市场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来自各地的商贩和居民汇聚于此,进行各种商品的交易。这个市场的出现,不仅方便了居民的购物需求,也进一步推动了商贸活动的繁荣。到了
2014,境内的商贸活动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全乡有商业网点32个,从业人数达到了68人。这些商业网点遍布乡间各地,满足了不同地区居民的购物需求。无论是日常生活用品,还是特色农产品,都能在这些商业网点找到。
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许多商家开始尝试在网上销售商品。这种新型的商业模式迅速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购买商品,无需亲自前往商业网点。这为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使购物更加快捷和高效。与此同时,一些商家也意识到了电子商务的重要性。他们开始加大投入,完善自己的在线销售平台,以吸引更多的客户。在这个过程中,商家们不仅要保证商品的质量,还要提供优质的服务和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以增强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电子商务的兴起不仅改变了消费者的购物方式,也给商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旅游
桂东县农民运动讲习所
在湖南省的桂东县寨前镇流源村,有一座特殊的建筑,它既是历史的见证,也是革命的摇篮。这座建筑就是桂东县农民运动讲习所,一个孕育了无数革命火种,培养了众多农运骨干的教育圣地。
它的建筑风格简约而庄重,给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这座砖木结构的建筑,始建于民国初期,经过了数十年的风风雨雨,如今已被评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它的存在,不仅仅是建筑历史价值,更是那段波澜壮阔的农民运动历史的见证。1927年3月,在中共桂东县支部领导下,桂东县农民协会正式成立。在陈奇、李壁、扶良博及县农协会的领导下,为了更好地培养农运骨干,推动农民运动的发展,县农协决定在尚德乡流源村(今寨前镇)学校开办桂东农民运动讲习所。邓兆雄担任所长,邓定昌等人为教员,他们共同承担起了培养新一代农运领导人的重任。
讲习所招收的学生主要是16至20岁、具有高小文化的青年。每期学习时间为2个月,吸引了大量的有志青年前来报名。第一期学员共有40人,他们全都是满怀热情、怀揣着革命理想的青年。为了更好地培养这些学员,讲习所为他们提供了完备的学习和生活条件,所有的学员都吃住在讲习所内。
学习内容主要涵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以及《中山丛书》等方面的知识。教学方法注重理论结合实际,除了常规的听课、讨论、自习外,还鼓励学员们深入群众,与群众一起投入打土豪、斗劣绅的革命运动中,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讲习所自3月至5月,历时41天。这段时间虽然短暂,但对于那些学员们来说,却是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在这里,他们不仅学到了革命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找到了自己的信仰,坚定了献身革命的决心。
桂东农民运动讲习所是土地革命时期桂东县农协在培养农运骨干的教育基地。它为桂东乃至全国的农民运动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领导人才,推动了桂东农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许多学员在毕业后投身到了革命的第一线,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今,这座历经沧桑的建筑依然屹立不倒,它见证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也见证了那些为革命英勇奋斗的先烈们。它是历史的见证,也是革命的摇篮。
桂东县农民运动讲习所不仅是一座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更是一处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理想场所。
邓力群故居
在湖南省的南部,深藏于桂东县的寨前镇,有一座历经近三百年风雨的古建筑——邓力群故居。这座故居不仅是一座民居,更是历史的见证,文化的传承。
邓力群故居的建筑气势磅礴,每一块青砖、每一片瓦都透露出历史的厚重。其建筑手法细腻,无论是整体的布局还是细节的雕琢,都显现出湘南民居的典型特点。
这座民居始建于清朝乾隆27年左右,也就是公元1762年间,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这座房屋采用的是传统的砖木结构,青砖砌成的墙体坚固而厚重,给人以沉稳的感觉。
小青瓦覆盖的屋顶在岁月的洗礼下略显陈旧,却更增添了几分古朴的味道。整个建筑占地9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达到了826.8平方米。
邓力群故居坐落在一片宁静的村落中,它坐西北朝东南,呈现出一种稳重而庄严的姿态。整个建筑为三进三厅三天井的结构,有大小房屋29间。这种布局既体现了传统的家的风格,又展现了主人的尊贵地位。
走进中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精美的藻井。藻井上雕刻着复杂的图案,每一笔都透露出匠人的精湛技艺。
隔扇上则是精美的木雕,每一幅都充满了故事感。书房、卧室、厨房等功能区域分布得井井有条,彰显出一种严谨的生活态度。书房内有两座室内牌匾,这是邓力群的祖父邓干材和叔祖父邓林材考取进士后朝廷御赐所建的功德匾额。
这两座牌匾由青砖制成,分别书有“树德”、“云亭”二字,字体苍劲有力,仿佛在讲述着一段段辉煌的历史。
除了主体建筑,邓力群故居的周边环境也是别具一格。房屋前有一口鱼塘,鱼塘里的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院落内则建有小花园,园中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每到春天,整个花园都弥漫着花香。
后山则是一片茂密的竹林,为这座古朴的民居增添了几分清雅的气息。这座故居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展馆,里面展出了大量与邓力群先生有关的文物和实物摆设。
这些展品不仅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这位历史人物的事迹,也让人们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这座古建筑的魅力。
修缮工作已经完成,现在的邓力群故居已经焕然一新。它不仅是一座具有极高保存和保护价值的古建筑,更是一个集历史、文化、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景点。
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和学习,这里已经成为桂东县乃至全湖南省的文化名片。
石人寨
石人寨,又名石人仙,位于桂东县寨前镇流源村与砂坑村交界处。
相传明英宗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叶宗留发动闽浙山区流民起义,失败后,猛将石三子追打于寨,其头颅滚落至山下,吓得一天鹅和老鹰,各自飞向南北两山头。几声哀鸣,顿时风雨交加,电闪雷鸣。似见一群石三子,手执长矛,冲向山头,刽子手顷刻毙命。
雨过天晴后,山头便立起了几个大石人。石三子的头滚落山下田中,化成巨石。农民耕田每当靠近石岩,总要低声哀鸣。因此,又将田中的巨石命名为“牛哀石”。
清初,有两位道人用此巨石雕成两个菩萨,取名为“天鹅仙”和“鹰峰仙”,分别放入神鸟飞去的两个山头庙中,从此两庙香火不断。有民间传说,这石人仙是一座大慈大悲的仙观。
山上有一个数丈宽的大洞,洞的上方置放着一张神仙桌,供着仙人的雕像,每天香火旺盛。每当当地的穷苦人家苦不堪言、揭不开锅的时候,只要写一张纸条说明借粮食什么的,放在桌上,第二天去,准能挑回一担满满的稻谷或你要借的物质。待秋收后,你再还给仙人,不收半分利息。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不知解决了多少贫困人家的饥荒。到后来,一些不守信用的村民,借了稻谷,还给仙人稻壳,时间长了,仙人再也不借稻谷给村民了。
又传,这石人仙,开始的很长一段时间,仙人很安分守己,不敢越雷池半步。但时间长了,也许是仙人在山上太寂寞了。于是趁着夜色,到山下的村坊去寻找年轻貌美的村姑,做些不耻之事,经常闹得乡间绯闻流传。由于都是夜间发生,当事人并不知是何人所为,很多家中遭此厄运的不好吭声,只有打破牙齿往肚里咽。
却有一家较聪明的长者,想出了一个办法。当夜深人静,仙人再次来到这户人家欺负姑娘的时候,这姑娘不声不响地把已准备好的苎麻用细针扎在仙人的衣角上,快天亮时,仙人匆匆离开。第二天,这户人家的长者便沿着这苎麻线寻去,终于发现是山上的仙人所为。
于是,长者请了一位道力很深的道士做起了法场。经过几场法力的较量,终于感动了天府派雷神去处置。在一个狂风暴雨的晚上,一道电闪过后,巨雷滚动,排位第一的仙人的头颅被巨雷击中,当场滚落到了山下的田中,一直哀鸣不止。
此后,附近村落再也没有人家遭到仙人骚扰了。这些都是长辈们一代代流传下来的关于石人仙的传说,不足为信。1988年,原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长邓力群回故乡时,站在流源桥上,久久凝视石人仙,沉吟“梦牵三十载,弹指一挥间。近尝故乡水,遥望石人仙”。
于今,当地政府把石人仙做为了一景点,在有序地进行开发,在县文旅部门的支持下把简易的游步道搞好了。前来观光旅游的客人和摄影爱好者日益增多,不久的将来石人仙景区将会以崭新的面貌向世人开放,给当地人增加福祉。
山月整理并写作2023年12月
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是本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过去,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境内交通状况不佳,陆路交通多依赖山间小道,陡峭狭窄,行走困难。
在明清时期,开辟了步道十八盘路、曲潭路等,连接了经流源至四都、酃县等地。其中,十八盘路从县城经增口侃大、流源至芳村的一段,俗称官路,全长约10公里,是境内商人运输大米、生猪、木材等商品的主要通道。
新中国成立后,境内交通事业迎来了飞速发展。在政府的资助下,于1954年修通了流源至寨前、四都的简易公路,总长12公里。此后,又在1972年至1974年修建了连接寨前至流源至四都的县道X003线,并于近年进行了多次升级改造。到了2008年,这条公路已经改造成了柏油公路。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村道建设也逐渐展开,而到了90年代后,更是开始修建通组公路。至此,本地区的各自然村都已通上了公路。进入21世纪,随着“通畅工程”和“通达工程”的推进,村组公路的建设达到了高潮。到2008年,流源至芳村公路7.8公里的“通畅工程”已全面完成。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加快,流源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特别是公路建设,在过去几年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从2015年开始,流源村的各个自然村已经逐步完成了柏油公路的建设。到2023年,全村的主干道已经达到了x条,每条路面的宽度都达到了x米,总公路里程更是达到了xx公里。这些公路的建设不仅方便了村民的出行,也为流源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邮政通信
随着时代的进步,邮政通信在流源村经历了巨大的变革。从抗日战争胜利后的邮政信柜,到21世纪初的移动基站和互联网用户,流源村的邮政通信方式经历了从有线电话到手机,再到互联网的转变。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流源村邮政信柜设立,开始办理邮政业务。这个时期的邮政通信主要依赖于人力传递,虽然速度较慢,但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一种基本的通信方式。
进入20世纪70年代,流源村的邮政通信开始发生变化。大队开始开通有线电话,这种摇把子电话机的出现,虽然不如现代的电话便捷,但在当时已经是非常先进的技术了。人们通过这种电话可以与外界进行联系,大大提高了通信的效率和范围。
到了90年代,通信技术再次取得突破。1995年,境内程控电话开通,电话通信变得更加稳定和快速。人们不再需要摇动电话机来通话,而是可以直接拨打对方的号码进行通话。这为流源村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进入21世纪,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移动通信开始在流源地区普及。2003年,流源移动基站建成开通,村民开始使用手机。手机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人们的通信方式,人们不再被固定电话所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通话。
2005年,移动手机信号覆盖全村,这意味着无论在哪个角落,都可以接收到手机信号。这个变化极大地推动了流源地区的信息化进程,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到了2013年,流源邮政所建立,开始提供邮政、报刊发行等业务。这标志着邮政通信在流源地区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人们可以通过邮政所寄送信件、包裹等物品,大大提高了邮政服务的便利性。2014年,全村有固定电话xx户,移动电话xx户,互联网用户xx户。
随着4G网络的普及,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村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23年移动电话在流源村得到了全面普及,除幼儿和老人外,大都使用了移动电话,移动电话已成为流源村村民生活的重要一环。它早已超越了单纯的通讯工具的范畴,而成为了一个多功能的智能设备。首先,村民们可以通过移动电话的互联网功能,随时随地浏览新闻、搜索信息、观看视频等,使获取信息的渠道更为广阔。社交媒体、电子邮件、地图等功能的加入,更是丰富了村民的生活。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村民选择在手机上购物,方便快捷。微信功能也是移动电话中的一大亮点。微信不仅仅是一个社交平台,它还提供了文字、语音、视频等多种通讯方式,使人们能够方便地与朋友、家人和其他联系人保持联系。此外,微信还提供了一些实用的功能,如支付、购物、小程序等,极大地便利了村民的生活。
供电饮水
20世纪80年代前, 村民依靠煤油等照明。1981年, 流源境内第一条电网建成, 村民结束了煤油灯照明的时代。20世纪90年代以后, 水利资源得以开发利用, 流源村建成水电站xx座,总装机xxx千瓦。2014年, 流源行政村完成农网改造。
20世纪80年代前, 村民饮用水主要是小溪水或井水。90年代, 村民把泉水用塑料管引至家中。2002年始,逐步实施农村人畜安全饮水工程。2007年, 流源村安全饮水工程完工。2023年全村先后建成蓄水池xx座, 安全饮水工程实现了全覆盖。
2017年,流源村开始了太阳能发电项目,总投资额达到了240万元。这个项目旨在利用流源村的丰富太阳能资源,为村庄提供可持续的电力供应。
太阳能电站发电容量达到了xx千瓦,满足了村庄日常用电需求。流源村太阳能电站的建设,不仅改善了村庄的电力供应状况,而且环保、卫生与安全,也为流源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电站的运行不仅节省了村民的用电成本,也为村里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水利建设
境内三条小河分别在联珠桥、流源桥汇合
形成汶江, 贯穿全境,村内流域xx公里。因山高坡陡,村民拦溪筑堰以灌溉田地。清代, 建有横江山口堰。新中国成立后,大修水利设施,农田灌溉得到保障。 1966年, 与寨前一起兴建山口渠道, 长23公里,可灌溉农田3000亩。2001年, 建成山口电站水库, 库容62万立方米。2000年后,开始治理河道。2011年,完成流源村1.8公里河堤建设工程;启动流源村国土整理项目。2012年, 完成流源村农业水利渠道整治工程和流源村河堤建设工程。2014开始, 推进汶江生态河堤建设, 新修河提2公里, 对汶江3公里水系进行绿化, 在汶江流源村河道内,建设蓄水坝xx座,蓄水池xx个。同时,依法取缔关闭xx处非法采砂洗砂点,确保汶江水质清澈。
通过实施河长制、加强监管和科学监测等手段,提升了河道水质,为村民和游客创造一个更美好、更健康的生态环境。
乡村建设
在清代和民国时期,流源村庄里,村民们的房屋大多是由干打垒和茅草搭建而成。只有少数富裕的人家,才能建起青砖瓦木结构的房子。那时候,我们的生活条件还很落后,住房条件也很简陋。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村民生活也在逐渐改善。上世纪50年代,流源乡重新设立后,乡政府驻地流源村开始兴建办公用房和生活用房。这些房子虽然还是泥木结构,但已经比过去的茅草屋要坚固、舒适得多。随后,供销合作社商店、学校、卫生院等公共设施也相继新建,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利。
到了70年代,村民们开始对房屋进行改造或新建,用瓦片取代了稻草,使房屋更加耐用。虽然这个时期的房子仍然是泥木结构,但是相比以前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到了90年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开始兴建砖混结构房子。这些房子不仅更加坚固、美观,而且更加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2007年,全县第一个村民文化活动中心——流源村村民活动中心完工投入使用。这个活动中心总投资20万元,占地1.8亩,设施齐全,设有图书阅览室、老年活动室、乒乓球室、儿童娱乐场所、小卖部等,为村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2008年,流源村对山口组的房子实行了集中联建改造,村民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流源村也因此成为了全县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2009年,新建的流源村村部活动场所400平方米,为村民们提供了更好的服务和活动场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流源村对村容村貌的整治工作也更加重视。2013年,流源村在交通干道区域及村民居住集中地安装了太阳能路灯xx盏,使流源村在全县率先实现了组组装路灯的目标。这一举措不仅美化了村庄的环境,也方便了村民的夜间出行。
到了2014年,流源村庄规划编制完成,对村庄的发展进行了科学的规划和布局。同时完成了流源村老茵组新农村建设二期工程建设,对流源村山口组及X003沿线建筑物进行了立面改造,使村民的居住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村子呈现出了新的面貌。房子都被统一规划,一些房子的设计更趋向于别墅风格,不同房子都有它独特的魅力。瓷砖覆盖外墙,走进屋内,会看到宽敞明亮的客厅、卧室、厨房和卫生间,这些都是现代化的设施,为村民提供了舒适的生活环境。不仅如此,村庄更注重房子的绿化工作。在许多房子的周围,都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草,使得整个村子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那些过去矮小、阴暗、破旧的瓦房,在2023年底已经消失在村民的视线之外,他们再也不用担心下雨天房子会漏水,刮风时瓦片会掉落。村民们的住房环境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学校教育
民国时期,在流源村内只有私塾和尚德小学堂,为村民的小孩提供最基础的教育。那个时候,富裕家庭的子弟在完成小学教育后,会踏上去往衡阳、长沙等地的求学之路,继续深造。
时间推进到民国16年(1927年),尚德乡开始有了新的变化,开设了农民运动讲习所,培训那些对农民运动有兴趣和热情的骨干。虽然这和教育的关系不大,但对于当地村民来说,无疑是一次思想的觉醒和变革。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开始重视每一个地方的教育事业,这个小山村也不例外。从此,村村都有了小学,为更多的孩子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1992年12月3日,原中央书记处书记、原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邓力群与其兄弟邓建黄,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捐资5万元设立了教师奖励基金,并多次捐赠图书给流源小学。这无疑激发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也丰富了学校的图书资源。
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将上坪和桃坪的小学被并入流源中心小学,教育资源开始整合,教学设施得到了改善。
2002年至2003年,流源中学和流源中心小学合并,组建了流源九年一贯制学校,这是教育模式的一次创新和尝试。而到了2009年,流源小学教学楼的建设完成,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时间推进到2014年,流源中心小学教学综合楼建成,全乡有小学一所,在校学生262人,专职教师19人。还有一所幼儿园,有90名幼儿在园,专职教师4人。所有适龄儿童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都达到了100%。
据统计,从流源中小学校走出的学生已达xx万人,他们遍布全国各地,在不同的领域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这些优秀毕业生中,有中央、省、市、县、镇政府单位或部门的领导干部,他们以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务实的工作作风,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中央书处记原书记邓力群同志,他作为流源学校的杰出校友,为国家的繁荣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商界精英也是流源学校毕业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凭借着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不懈的努力和拼搏精神,在国内外商业舞台上崭露头角,成为了商界的佼佼者。他们的成功,不仅为个人赢得了荣誉,更为母校争光添彩。流源学校以育人为本,br
流源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在此基础上,学校的升学率逐年攀升,考入重点大学的学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据最新数据显示,至2023年上,从流源学校走出来的考入重点大学的学生人数已达xx人,再次证明了流源学校在教育领域的卓越实力。
流源村教育基金会,一个致力于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公益组织,通过集资的方式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提供教育机会。自成立以来,该基金会已成功筹集资金xx元,资助学生人数达到xx人。这些数字背后,是贫困学子因教育基金会而改变命运的孩子。他们得到了学习的机会,走出了贫困,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教育基金会的存在,不仅为孩子们创造了更好的学习条件,还为整个社会培养了优秀人才。
科学技术
在清代,流源村应用精湛的造纸技术,生产出的皮纸和南扣纸深受港澳市场的喜爱。这些纸张质地优良,柔韧、透亮,是那个时代极受欢迎的消费品。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流源村开始大力推广杂交水稻种植技术,这一举措为当地农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在接下来的世纪中,流源乡一直秉持着科技兴农的理念,积极探索、不断创新。进入21世纪后,流源乡更是将这一理念发挥到了极致。他们结合本乡实际,不仅种植传统的水稻,还积极发展了楠竹生产、水果种植,甚至养蜂、养猪等多元化的农业产业。
为了提高农业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流源村经常会举办多场技术培训班。这些培训班内容丰富,包括楠竹生产、水果种植、养蜂、养猪等各方面的技术知识。
参加培训的农民们不仅可以学到实用的农业技术,还可以通过交流、讨论,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这些培训班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技术水平,也促进了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为流源乡的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不仅如此,流源乡还积极引进先进的农业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他们引进灌溉系统、植保技术,不仅节省了人力物力,还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这些现代化的农业设备和技术,为流源乡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流源村还将积极探索新的农业模式,如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还加强了与其他地区的合作和交流,学习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农业发展水平。
文化体育
新中国成立前,村民的文体活动主要有舞龙等。流源村在新中国成立后, 设有文化站和电影队。逢年过节,开展舞龙、演戏等文艺活动。
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81年,流源村成立了山月文学社,这是该村第一个文学社团。该文学社由邓敬煌、邓焱平、陈应时等人组成,他们以极高的创作热情和文学才华,不断探索和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在短短的时间内,山月文@学社的作品连续在县文化部门的五岭杂志刊物上发表,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关注。
1984年,地、县两级将流源乡定为群众体育联系点, 以点带面, 以促进农民文化与体育运动的开展,流源村作为乡政府驻地,成为了推广群众体育运动的先行者。
随着政策的推动,流源村的体育设施逐步完善,篮球场、乒乓球台、羽毛球场等设施一应俱全,吸引了众多村民积极参与。
2018年, 由热爱文艺和关心流源村发展的村民们共同创建的流源文艺者协会,该协会自 始终坚守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弘扬社会正能量和丰富乡村文化生活的宗旨。
协会经常组织各类文艺演出活动,包括腰鼓队、舞蹈队、乐器队和舞龙队的精彩演出,不仅在本地各类活动中频频亮相,还将美妙的表演带到了更远的地方。
2023年,有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处;农家书屋1处, 藏书4.5万册。有线电视用户xx户, 卫星接收用户有xxx户;体育场1个,面积450平方米。山口广场有户外健身器材6套, 流源村村级活动中心有户外健身器材3套, 群众文体活动不断丰富。
医疗卫生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流源村的村民面临着严重的医疗困境,缺乏可靠的医疗设施和药品,大部分时间只能依赖传统的中草药来治病。那个时候,一个简单的感冒或腹泻都可能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甚至威胁生命。
然而,新中国成立后,流源村的医疗条件开始逐步改善。1953年,流源村享有了医疗、防疫和妇幼保健方面的服务,这是流源村医疗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村民们开始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障。
到了1970年,流源大队建立合作医疗站,将医疗服务推广到每个角落。这个医疗站成为了村民们寻求医疗服务的重要场所,大大提高了村民的医疗可及性。
进入1980年代,流源村的医疗设施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1981年6月, 流源村驻地增设流源公社卫生院,这是一个集医疗、预防、保健于一体的综合性医疗机构。它的建立不仅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也增强了村民们的健康保障。
进入21世纪,流源村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更加显著的进步。2023年,流源村拥有xx个村级卫生室,配备有xx张床位,以及一支专业的卫生人员队伍,包括xx名执业医师、xx名执业助理医师和xx名注册护士。这些卫生人员全年无休,为村民提供及时、专业的医疗服务。同时,流源村的医疗机构每年完成诊疗xxx人次,为众多村民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服务。
此外,流源村的医疗卫生体系还在不断地完善中。全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高达98%以上,这意味着绝大多数村民都能够享受到医疗保障。这种高参合率不仅反映了流源村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也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视和支持。
流源村的医疗卫生事业在新中国成立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村民提供了更加全面、高效的医疗服务。这种进步不仅体现在硬件设施的完善上,更体现在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和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上。在未来,我们相信流源村的医疗卫生事业将继续发展壮大,为村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流源村做出更大的贡献。
社会保障
清朝与民国时期,流源村民们的生活简单纯朴,生老病死,皆无保障。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村里的“五保户”实行了供养政策。1988年,村里试行了“五保户”承包责任制。村民们纷纷把“五保户”的生养死葬包了下来。于是,“五保户”老人们死后,他们的房屋财产和自留山,自然由承包的村民继承。责任田也由承包户延期承包3至5年。
1991年,村里对“五保户”实行了分散承包供养责任制。那时,村民或旁系亲属都愿意种好双份责任田,照顾好“五保户”的起居生活。
随着时间的推移,流源村也发生了许多变化。2008年,流源村老茵组的22户群众喜迁新居,他们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2009年,政府对群众的危房进行了改造,每户补贴了6000至10000元。那一年,农村危房改造共xx户;到了2011年,危房改造又增加了xx户。2013年,乡里的公租房正式投入使用,流源村有xx户人家搬进了公租房。
而到了2023年,流源村的乡敬老院里,住着xx位老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已达xx户,保障人数为xx人,全年支出xx万元。此外,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已达xx人。全年的社会救济总人数达到了xx人次,支出高达xx万元。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率,已经达到了xx%。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对“五保户”的供养政策,到后来的承包责任制、危房改造、公租房建设、敬老院的建立等,都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农民生活的深切关怀。
龙灯
流源村,一个拥有丰富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小村庄,每年的春节前后,这里都会举行一场热闹非凡的龙舞灯庆典活动。
这个传统已经流传了三百年,成为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相传,舞龙灯的习俗源于村民对神灵的敬畏,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驱赶邪恶,祈求平安。这一习俗代代相传,逐渐演变成今天的庆典活动。
龙灯的制作材料丰富多样,包括竹子、彩纸、绸缎和铁丝等。制作过程需要耐心和技巧,首先需要将竹子或铁丝弯成相应的形状,固定线后形成完整的骨架。随后,再糊上彩纸或绸缎等材料,以增强视觉效果。
舞龙表演的参与者来自村子的各个角落,不论年龄大小,他们都怀着一颗热爱传统、热衷于文化传承的心,积极参与到舞龙的队伍中来。
庆典活动一般在黎明时分开始,村民们手举精心制作的龙灯,依次在村中的各条街道上进行表演。
一条龙通常由九人或十一人共同舞动,他们身着黄色或红色的汉服,头戴龙头,手持龙身和龙尾,配合鼓点、音乐,展示出龙的翻滚、盘旋、跳跃等动作。
在村子的中心广场上,男女老少或坐或站,观看表演的同时交谈着,孩子们在人群中穿梭,他们的欢笑声和呼喊声与大人们的谈笑声交织在一起。
流源村的舞龙灯庆典不仅仅是一种习俗,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它见证了村民们对家乡的热爱,以及对这份独特文化遗产的珍视。
对于老人们来说,观看舞龙灯表演更是寄托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敬仰之情。这份情感代代相传,成为了流源村独特的文化符号和骄傲。
他们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默默地传承着一份无比美好的事物,这份美好源自他们的文化瑰宝。他们渴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欣赏这份瑰宝,因为这不仅是对他们付出的认可,更是对他们的文化的尊重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