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课程,邂逅故事——信大二幼课程故事分享交流活动

二幼保教
创建于2024-01-20
阅读 248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一日生活皆课程。虞永平教授说:“课程就在儿童的生活中,就在儿童的行动里,就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推进幼儿园班本课程建设,提升教师课程开发与组织的能力,切实支持、引导幼儿深度学习与发展。学期末,我们开展了课程故事分享活动。

“幼”遇蔬菜

      大自然中蕴含着丰富的宝藏与知识,是小朋友认知的活课堂。本学期再次开始了新的播种和收获,小农场里的蔬菜们引发孩子的无限想象,并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在活动中,我们老师追随孩子的兴趣,去引导、支持孩子。在亲身实践和探究中,孩子自然而然获得关于各种蔬菜的认知经验,在劳动中收获深刻的生活印记,这就是生活教育的重要意义。

萝卜去哪儿了

      刘培垚老师:

      通过这次活动,小朋友们学会了等待,等待胡萝卜成熟。同时也知道了胡萝卜的种植时间在八九月份,我们要在合适的时间种植才能有所收获。

西蓝花的秘密

      韦金燕老师:

      整个课程以幼儿为中心,让孩子们在种植西蓝花的活动中发挥主人翁的作用,从讨论种什么——种植实践——观察养护,层层递进,孩子们真实地参与种植西蓝花的每一个过程。

趣事一“萝”筐

      常静玉老师:

      生活即教育,孩子们带着对萝卜的牵挂与期待,通过探一探、说一说、玩一玩、尝一尝、种一种的方式来了解萝卜,发现萝卜的秘密,在玩中学,在玩中获得经验,在兴趣中探索前进。

暗送秋“菠”

     常娟慧老师:

     《指南》 中强调了幼儿的经验来源于生活,幼儿往往会对自己身边的东西很感兴趣,通常会对自己发现的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不是教师提前给予的或者是大人事先准备好的东西。这一过程体现了孩子们种植的自主性。在种植活动中,孩子们想种什么? 怎么种?观察什么?这些都是由孩子们去决定的。

你好,紫叶生菜

      张晓贞老师:

     种植活动是一种实践性强的教育方式,它能让孩子亲身感受生命的奇妙,培养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在种植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观察、思考。随着时间推移,紫叶生菜越长越茂盛,小朋友们为此感到特别自豪,他们品尝到了自己亲手种植、照料出来的紫叶生菜,感受到了种植的喜悦和收获的快乐。

      在种植过程中,小朋友们了解了植物的生长过程,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妙,让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更多了一分,并学会了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好的事物。

菠菜来啦

     倪思靓老师:

     课程来源于生活,也来源于孩子们的问题与发现。《菠菜来啦》的课程故事也随着孩子们的讨论中诞生了。我决定带孩子一起走进菠菜的世界,让孩子在看一看、做一做、尝一尝等实践课程活动中,了解菠菜的知识,探究菠菜的奥秘,逐步喜欢菠菜和爱吃菠菜。

“青青”日常

      魏鑫怡老师:

      本班幼儿刚上幼儿园,对幼儿园的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在参观小农场时幼儿对里面哥哥姐姐种的蔬菜充满了好奇,有许许多多的问题“我们也可以种吗?什么时候可以吃到呢?”小朋友们希望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菜地,体验丰收的快乐,吃到自己亲手种出来菜。

     于是,我们的“青青”日常开始了……

神机妙“蒜”

      张曼老师:

      通过幼儿对奇怪味道的探秘、寻找。发现这个奇怪的味道来自大蒜。幼儿对大蒜产生兴趣,由此开始了对大蒜的探索之旅活动……

“幼”见乌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大一班来了几个新朋友——小乌龟,小朋友们引发出各种有意思的说法。基于此,他们一起走进了“遇见乌龟”探究之旅!

      张婷婷老师:

      可爱的小乌龟带给孩子们无限探索的机会,遇见乌龟是孩子们与动物对话的开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变成了小问号,乐于和同伴一起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孩子们在探索和分享中不断成长,我们关于小乌龟的课程不会因此结束,可爱的小乌龟将一直伴随我们,当然还有更多的秘密等着我们一起去挖掘、探索……

“幼”玩安吉

      包含老师: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通过“趣玩安吉梯”的活动,抓住孩子对搭建的经验,通过观察,发现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幼儿兴致缺缺,以及后续的拥堵现象,教师“退后”一步,以尊重和接纳的态度听从孩子的感受,请幼儿自己设计,给孩子们适当地引导,让孩子们在边讨论,边实践,边思考的过程进行探索活动。

“幼”寻冻冰

      韩玉佳老师:

      在冰雪天气中的一次偶然发现冰,让孩子打开了“冰雪大世界”的门,自觉地寻找冰,探寻冰的奥秘,提出对房檐冰锥的疑问,一起寻找答案,并跟随老师的步伐了解了水的三种形态,一起行动起来,自己的冻冰花,探讨中创造更美的冰花,在过程中孩子们感兴趣,乐意去探索,老师及时给予支持,持续带孩子挖掘更多关于“冰”的内容,让孩子的兴趣燃起来,积极参与,积极思考。

“幼”探浇水

      杨玉老师:

      这是一次基于观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课程探索。孩子们在小组式的活动中尽情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同伴共同制定分工内容,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伴,是相当难能可贵的品质。在活动中也表现出了自主发现,解决问题的优秀学习品质。

     课程故事是一种回顾、是一种反思,更是一种研究、一种分享、一种成长。相信这种以分享课程故事为契机的活动,定能帮助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育行为,提升课程创造力,让课程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文:杨玉

图:各班老师

审核:保教办


阅读 248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