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十三,是我父亲诞辰104周年,特写此文纪念父亲。
——题记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这婉转美妙的歌声也勾起了我父亲对我讲过的那些往事。
小时候,我最喜欢粘着父亲了,因为,他总喜欢讲好玩的故事:什么岳飞抗金,火烧赤壁,甚至还有狐狸大仙的故事,真搞不清,他怎么知道这么多东西,现在想来,当时我特别崇拜父亲!
听父亲说,我的祖父叫臧承德,生于1873年,年轻时和祖母就在高邮北门大街一人巷头开一家银匠店。当时的银匠手艺是很吃香的,再加上夫妻俩省吃俭用,日子过得还不错。
祖父兄弟五个 ,老三是女的,其他都是男的,他是老四。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到了四十多岁,祖父还没生儿女。按照当时的封建习俗,就必须由他哥的小儿子即长房次子继承,叫派继,或由他弟的大儿子即次房长子继承,叫爰继。结果双方都要继承,叫双继。成祖父老实,只好听他们兄弟俩摆布。
继承家业后,你就好好过日子呗。然而,太轻易得到的财富,就不知珍惜啊!每每父亲说到这,总是直摇头,还把我的小手紧紧握在手里。后来啊,祖父哥的大儿子和儿媳串通好,先由儿媳调戏小儿子,再由大儿子来说是捉奸。结果小儿子一吓,就跑掉躲起来了。这时大儿子就跑到我祖父家来要人,说是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我祖父又找人去找小儿子。好不容易找到了,交给大儿子,大儿子又说这是继承给你家的儿子,你要给我带养也可以,必须要交生活费、教育费,教养费,甚至结婚娶亲费都要一并算清方可。(当时算成现大洋不知多少)我祖父只好借债如数交上,这事方才了结了。对方并扬言将来还要来继承家产。
通过这一闹,再加上积劳成疾,祖母一病不起。临终前,特别关照祖父,无论花多少钱都要娶个补房。一旦有了儿子,立即就解除继承,叫毁继。于是祖父就找媒人说亲,娶了个老姑娘成亲。(就是城北医院北对门的烧茶炉的陈文的姑母)终于在1919年我祖父47岁时才生了我父亲。(我父亲与陈文是表兄弟,与赵正严是姨兄弟)。
在我父亲6岁那年,生了我姑母。在我父亲9岁那年,祖母在生第三个小孩时产后惊风,结果母子都去世了。这时的祖父己经欠了不少的外债,连我姑母都无法养活,只好将4岁的姑母送给人民路窑巷口一家开炕房的于松才家做童养媳,改名叫于秀英。同时也将全部房产典给人家开《中华楼》客栈十多年,用房租来抵债。祖父只好带着父亲背井离乡,前往湖西的闵桥塔集一带做小生意谋生。一直到1945年底才将房产收回。
一生奔波,一晃就老了,祖父这辈子,可真够苦的。
听父亲说,在1949年春,高邮刚解放不久,国民党的飞机经常到我国东南沿海一带来骚扰。古历三月初二上午,国民党飞机又来了,正好就在我家屋顶上(现北门大街城门口)丢下两颗炸弹飞走了。瞬间,我家刚收回不到四年的一大片房屋全部被炸毁,还炸死炸伤不少老百姓。在我家对过的三星池浴室北面有一个烧饼店,人家来买烧饼的,正好有一个弹片从前面这个人的裤裆里穿过,将后面这个人就给炸死了。望着被炸的这些残垣断壁,我父亲欲哭无泪。怎么办?全家人还怎么生活?(当时我妈正怀着我)。
坚强的父亲,再一次咬牙坚持!借钱重建家园。于是在四月十六日开工,当时能借的都借了,能省的就省了,能用的再重新用。有多少工钱就开多少工,没有钱就先暂停,没法。甚至于我父亲亲自爬上屋顶去钉椽子。正好当时的建筑站工会主席吉长高从此路过,得知此事,由他出面担保,先将工钱欠着,将房屋建好,有钱再还。这样才勉强将房屋砌了个外框,内粉刷一摡不弄,勉强能住人就行。终于在九月二十四,我出生这天,房屋开始砌大门口的台阶了,就算建成功了。(一直到我长大成人,我家屋内都没有内粉刷,都看到二五头的砖头砌的墙和碎木头拼接的楼地板)。现在北门大街老屋就是我祖父和父亲的全部心血啊!
(网络图片)
往事不堪回首,每次想起,都禁不住流泪。我父亲也去世多年,想想过去旧社会,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居无定所,食不饱腹!对比现在,早就废除了害人的封建制度,远离了兵荒马乱的战争炮火,人人安居乐业,新社会就是好!
如今,我也过了古稀之年,裁缝手艺早就不做了,每天8点到人民公园去跑跑,下午正常是与老友掼蛋的愉快时光,傍晚回家就陪老伴去河堤上散步,看风景;我也参加高邮镇残疾人合唱团,经常唱歌搞活动,每周一去老年大学上文史班,手机班,我会发抖音,能网上购物,手机理财等等,晚年生活井然有乐,这一切,都是我父亲没有的生活,也是父亲怎么也想不到的生活啊!
父亲,忘不了您的悉心陪伴,忘不了您走过的蹉跎岁月,我会铭记在心,珍惜眼前的点滴!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歌声不断,思念永远!
【过生日,吃长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