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小太阳是只猫
创建于01-19
阅读 35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多年来,山西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构建现代农业格局的根本性措施,作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重要手段,统筹推进粮食安全、生态保护、产业升级,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持续提高,绿色农业和低碳农业活力旺盛。目前全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488.45万亩。

“粮食稳则天下安。”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山西日报》的文章,全面介绍了我省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既展示了成果,更提振了士气,激励着全省上下再接再厉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为我国“粮食连丰”贡献山西力量。

要藏粮于地,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从靠天收向旱涝保收转变。在中国的农业版图上,与河南等粮食主产区相比,山西无疑是个农业小省,不仅平原少,而且耕作条件大都是小块地、梯田。近年来,通过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488.45万亩,占永久基本农田的52.4%,曾经的梯田、沟壑、小片田,变成了保墒、保土、保肥、便利耕作的大片田。《山西日报》的文章介绍,在我省的永久基本农田中,目前尚有2260万亩未建高标准农田,其中,旱地面积占比50%左右,坡度在6度以上的占比32%,都是高标准农田建设中难啃的“硬骨头”。为此,各地要克服建设任务重、建设难度高、筹资压力大等困难,以更大的力度开展好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藏粮于地,让高标准农田实现旱涝保收。

要藏粮于技,强化新技术、新设施、新品种的试验推广运用,实现全省粮食从旱涝保收向高产稳产转变。农田要高产,科技是关键。通过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山西改造后的高标准农田实现了耕地面积、等级、配套“三提升”,而且让良技、良法、良机大有可为,全省各地小麦、玉米亩产实现不断提升。新征程,我们要继续藏粮于技,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通过土壤样品检测,为农户提供肥料施用的最佳比例和用量数据,并指导农民增施有机肥,促进土壤养分均衡,遏制耕地贫瘠化。同时,继续加大农业科技研究开发,针对山西地域特点,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品种,实现全省粮食的高产稳产。

要特优发展,建设绿色、智慧、生态农业,实现全省粮食从高产稳产向绿色生态转变。山西是黄河流域的农业摇篮,山多地少、地貌多元、气候多样,这种独特的资源禀赋决定了山西农业的出路在于特和优。通过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山西省农业生产已经实现了稳产高产,但距离群众增收致富还有不少工作要做。我们要在继续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同时,坚持“特”“优”战略,聚力做好“土特产”文章,优先支持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实行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管理,从而打造全国有机旱作农业特色品牌、北方现代农业发展创新高地,实现全省粮食从高产稳产向绿色生态转变,不断开创新发展阶段山西“三农”工作新局面。

农为政本,食乃民天。保障粮食供给,端牢中国饭碗,直接关系经济基本盘。1月10日,山西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扛牢稳粮保供政治责任,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新征程,让我们继续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完善落实重农抓粮政策举措,不断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推动山西省粮食向绿色生态转变,让农民群众的“钱袋子”越来越鼓,生活越来越有奔头,日子越过越红火。

阅读 35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