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同学们,充实而快乐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期待已久的假期模式即将开启。假期除了给我们调整休息的机会,也给了我们更多与父母相处交流的时间。假期长时间居家,大家会不会担心因为和父母的观念、想法不同,长时间共处容易产生一些小摩擦呢?
“爸爸总是说话不算话,答应我的事情做不到!”
“妈妈总是拿我和别人比,天天在我耳朵旁边唠叨别人家的孩子.....,烦死了!
“他们一定要让我承认他们说的是对的,我是错的!他们也太固执了!”
“感觉自己怎么样爸妈都不满意!永远是批评、指责、谩骂!”
“我也不想和他们发生冲突,但是就是忍不住啊,他们有些话我真的不赞同,会忍不住怼!怎么办,我控制不了自己情绪……”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523ee703166746b5b03c9ae3820f29ed.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638694993593427ba07fb6f3326a8bc8.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d3d761f9e798427fb0da3a91e8360c88.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550967e313ec4869a1ab5421409e9def.png)
看见彼此差异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eeb898ae28764075882a678b3f688e7b.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34982aec31a545fa97428118b1979d3c.png)
这些想法是不是一定程度上也说出了我们的心声?我们是不是经常与父母发生矛盾争吵,但争吵过后又会感到委屈和懊恼?之所以发生这些情况,主要是因为亲子沟通不顺畅。而这些矛盾冲突的应对和解决,不仅会影响我们和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还会影响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发展。这些现象的发生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其实是正常的,因为我们和父母之间必然存在很多方面的客观差异。
心理差异:我们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并且情绪波动较大,有时不能很好调整自己的情绪;而父母成熟、有主见,心理承受能力较强。
思维方式:我们勇于创新,有自己的想法,有时候却容易钻牛角尖,喜欢同身边人比较;而父母思想保守,考虑问题周全,喜欢同过去比较。
处事方式:我们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兴趣,喜欢冒险;而父母冷静谨慎、做事注重效率,偏向稳重。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16a2c7787406420db2c391467137d199.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366b6622aa5d4436a46cb192721a423a.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01b7ce3142cc4a588d6385f458c7a359.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3dc29b5d1b4543dfb2a8d4bfebc71fe9.png)
由此可见,由于自我因素、心理原因、或相处缺乏技巧等,我们的确容易与父母产生矛盾。假期生活中如果遇到与父母的想法不同步,有分歧矛盾时,作为子女的我们要如何与父母沟通呢?学校心理辅导室为同学们提供以下与父母沟通的秘籍。
妙招一:接纳差异,和平沟通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a7da85e698244c2ab763fc631c50e69b.png)
小时候,我们对父母有着绝对的依赖,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逐渐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我们可能渐渐地开始不认同父母,与父母时有争执。我们希望获得父母尊重,但尊重是双向的,我们也需要尊重父母。待在一起时间长了,父母可能会过多干涉我们的生活,父母会认为这是爱的表达,但如果我们因此感到了厌烦,感觉自己的空间被侵犯,我们可以用平和的方式尝试与父母沟通,真诚地告诉父母我们的想法。相信绝大多数情况下父母的出发点都是好的,如果我们能再耐心一些,态度能再端正一点,让父母也有被尊重感,那么与父母的沟通就会更为愉悦,相信父母也更愿意聆听我们的心声,理解我们的需求。请记住爱是相互的。
妙招二:仔细观察,了解父母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a7da85e698244c2ab763fc631c50e69b.png)
多和父母聊聊天,对父母会有更多的了解,我们可能会了解父母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我们也可能会了解到父母自己的成长轨迹和生活状态。不同的生活年代,不同的成长经历,自然可能有不同的教育方式。我们也可以尝试着去理解和体谅父母的局限和不足。换个角度思考问题,我们可能可以更理解父母。
妙招三:控制情绪,拓宽形式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a7da85e698244c2ab763fc631c50e69b.png)
当父母激动的时候,我们尽量试着听父母把话说完再回应。不要让情绪左右了我们的理智,更不要在冲动的情况下放狠话或者草率做决定。选择合适的时机,待理智回归以后再进行交流。同时我们也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沟通形式,例如利用“留言便签”进行互动交流;利用“简讯留言”进行情感传递;或利用“家庭对话本”搭建双方沟通的平台。当自己情绪极度不稳定的时候,也可以利用绘画、音乐等进行情绪自我疏导。
妙招四:真诚表达,有效沟通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a7da85e698244c2ab763fc631c50e69b.png)
每天找一点时间,主动和父母聊聊自己一天发生的事儿,与家人一起分享你的喜怒哀乐。在沟通中,可以试着多利用“我.....”字句代替“你......”字句,不妨试试这样的句式:“当我(看、听、想)到……我感到……因为我需要……你是否愿意……?”让家长能够明确我们的想法,理解我们的感受。
举个例子:在家学习了很长时间,刚想玩游戏放松一下,就被父母看到。
妈妈:“你怎么又玩游戏不学习!”
我:“你烦死了!不要你管我!”
相信这类对话很容易引发矛盾。我们可以尝试这么说:“妈妈,当我听到你这么说我的时候,我其实挺委屈的。你可能不知道,我已经学习了很久了。我刚刚才想放松一下,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但我也需要休息,你看我再玩十分钟可以吗?”我们清楚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和需求,也表达了对父母的理解,而父母也得到了相应的反馈。彼此的矛盾就会减弱,沟通就是有效的。我们与父母好好地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吧,坦诚并合理地表达压力和苦恼。
亲爱的同学们,勇敢地和父母说出我们的心声,告诉父母我们需要被尊重、被理解,请父母支持我们。同时与家长沟通时也要讲究艺术和智慧,让父母感到被尊重。相信大家掌握了这些与父母相处沟通的好方法,一定能度过一段温暖的亲子共处的假期时光,也可以建立和谐快乐的家庭氛围。
编辑:永德县一中心理辅导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