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分享——妙“布”可言

西安高新第七幼儿园
创建于2024-01-19
阅读 67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课程缘起

布,是孩子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无论身上的服饰还是居家的装饰品,处处可以发现布的踪迹。面对生活中的布制品,孩子总会感到好奇:“布是从哪里来的呢?”“布又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呢?"于是我们追随着孩子的兴趣,一起走进布的世界,探索布的特性和用途,和《布的世界》撞了个满怀,开始了一段精彩的“布”期而遇....

课程目标

(一)通过收集、调查等实践活动,知道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布,对布的来源、制作、加工等有初步的了解,产生对布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愿望。

(二)多种感官感知布的质地、色彩、图案和纹样等方面的特性,发现蕴含在其中的美,感受布的艺术魅力和文化气息。

(三)大胆表达自己对“布艺品”的喜爱,乐意参与制作及开展的相关活动,感受布在生活中的广泛用途。

课程脉络

寻“布”之旅

前期经验大调查

你在哪里见过布呢?生活中的布都有什么用呢?带着这些问题,孩子们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展开对布的大调查,并且把调查表带到幼儿园和小朋友们分享自己的发现。

家里和教室里的布

小朋友们在身边的各个地方找到了很多用布做的物品,有的在教室里发现窗帘、被子是布做的;有的找到抱枕、钢琴布、玩偶等,还有的兴奋地跑来跟老师说:“沙发也是用布制作的。”

探“布”之旅

布从哪里来

布是工人叔叔用机器做出来的。

布好像是棉花变出来的。

我猜布是用线一针一针缝出来的。

我觉得布是用纱线做出来的。

布从哪里来?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开始了探究,来看看布是怎么做出来的⋯

为了解答孩子的疑惑,我们通过图片和视频的形式进行讲解,告诉孩子们布从原材料来划分可以分成:棉布(原材料棉花)、毛纺布(原材料羊毛)、丝绸(原材料蚕丝)等。从加工上工艺上来分布可以分为:漂白布、染色布、印花布等。

孩子们通过学习,获得了棉布生产过程的知识经验,为进一步探究布的实践活动做好了准备。

“布”的故事我知道

    通过《布的由来》故事,孩子们知道了不同材质的布料来源不同,对布的了解又有所加深。

    阅读了《阿诗有块大花布》绘本,孩子们纷纷畅想,假如我是阿诗,我要送给小动物......

《爷爷一定有办法》这本书,主要讲了约瑟从小就和爷爷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他相信爷爷一定有办法把旧的东西变成新的东西……

 希望通过以绘本为载体开展的主题活动,孩子们能做到凡事多动脑筋、想办法,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变废为宝,体验探究的乐趣。

布的吸水性

随着对布的不断深入探索,孩子们发现不同的布特性各不相同,于是大家又有了新的疑问:棉布、纱布、麻布、呢子布、尼龙布,哪些布的吸水性好?哪些布的吸水性差呢?

一起来做个吸水实验,一探究竟吧!

在实验中,小朋友们大胆猜想不同材质布料的吸水性,并将水洒在不同材质布上的方式做实验,在观察、讨论中发现棉布的吸水性好,无纺布、尼龙布的吸水性差,进一步了解了不同材质布的特性。

布的遮光性

午睡时间,当老师把窗帘布拉上时,小朋友们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哇,窗帘拉上了,我们的教室都变得黑黑的了。”

“我房间的窗帘也是拉上的,可是早上起床后我的房间里还是亮亮的,有光照进来。”

同样都是窗帘,为什么会不太一样?    

是这块布把光挡住的吗?    

为什么它能把太阳光挡住?    

带着这些疑问,小朋友们开启了关于布的遮光性的探秘。

通过实验孩子们发现布的颜色、材质、厚度、密度对遮光性都有影响,布越薄遮光性越差,布越厚遮光性越好。

玩“布”之旅

邂逅扎染 布里生花

当艺术和文化碰撞,智慧和自然融合。且看,每一抹染料的缤纷、跳动;且听,每一寸染布的绽放密语。孩子们与温婉唯美的扎染工艺邂逅,在这项古老的东方染织技艺中演绎了深沉、典雅和飘逸。

“哇!这些布都好漂亮呀。”

“而且我发现每一块布的花纹都是不一样的呢?”

“这些花纹是染出来的吗?”

“怎么才能染出这样好看而且还很不一样的花纹呢?” 

孩子们怀揣着激动的心情,寻找自己喜欢的布,在亲身操作中感知颜料与布料碰撞后的魅力,体验染色的美,拓展自身经验,丰富审美情趣。

扎染进行时

小朋友们对于“染”布活动跃跃欲试,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初次体验颜料滴在布料上的反应。

一块布,一扎皮筋。各种的扎染材料和孩子们充满创造力的童心相互碰撞,染布的乐趣,让孩子们接连发出阵阵赞叹,感受创意扎染带来的无限美好。

00:29

制作晴天娃娃

在孩子们的巧思妙构下,将扎染变成了美丽的晴天娃娃,快来瞧瞧看吧!

布艺拼贴画

布贴画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之一,是一门就地取材,非常具有亲和力的艺术,其工序相对复杂,对大班幼儿来说是很具挑战性的,我们决定基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化繁为简,选取适合幼儿学习和创作的元素,层层递进,让幼儿感受用布拼贴的乐趣。

孩子的想象是诗意的,小手是灵巧的,在这次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幼儿手眼协调能力,也提高了幼儿审美能力,极大地激发幼儿对生活中常见材料的探索欲望。让我们一起看看小朋友们的作品展示。

00:50

小小服装设计师

老师,老师,设计衣服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呀?

我们可以先用褶皱纸,双面胶,剪刀,毛球,这些简单的材料先来动手设计一下你们喜欢的衣服款式。

好的老师,那我们开始动起来吧,我都已经想好我要做什么款式的衣服了。

 在区域活动中,孩子们化身小小服装设计师,设计出别出心裁的服装。

00:25

和布做游戏

布可以怎么玩呢?可以把布做成尾巴,可以玩丢手绢、丢沙包,听到孩子们各种各样的回答,老师们决定放开双手,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与布做游戏。“一物多玩”花样多,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来解锁更多有趣的玩法吧!

用布拔河、蒙眼抓人

丢手绢、用布传小球

“游戏是最好的学习方式”,果真,孩子们与“布”成为了朋友,并且在玩中学,学中玩的过程中收获颇多。同时,教师在无形中给予孩子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解放孩子的双手和头脑,鼓励他们大胆想象、互相合作、不断玩出新花样、新水平。

00:33

课程感悟

在《妙“布”可言》班本课程活动中,教师始终以幼儿为本,从孩子们的兴趣出发,创设轻松愉悦的氛围,通过让孩子们识布、探索布、玩与布有关的游戏,了解到“布”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随时需要,用处很大,体验了“布”带来的不同乐趣,获得了对“布”的新认知,同时为孩子们继续探究“布”埋下了兴趣的种子,让孩子们在自主游戏、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提升和成长!

01:17
阅读 67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