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涌动,抵挡不住快乐的心情。清冷冬日,冰冻不住生活的温馨。又是星期五,我们阎里小学蒲公英故事会的时间到了。
1月19日吃过午饭,孩子们早早汇聚录播室。三年级的小义工张艺宸为大家带来了绘本故事《外婆家的马》。瞧,孩子们听得入了迷!
故事发生在暑假,小男孩高兴地与妈妈去往外婆家的路上,看见地上那一根竹棍的瞬间,开始显得很错愕,但转念间就生发了以棍为马的联想。
敞开的大门,一目了然的陈设,紧簇的格局,埋下了伏笔。半幅对联凸显外婆家和顺、阳光、温馨的氛围。
外婆家的房子本来就不大,有两间房,一个小客厅,紧巴巴的,可是来过暑假的小东西又带来了一些马。
此时的小东西,从现实进入了虚幻的世界。顿时小客厅蓬荜生辉了,由原来暗淡的灰色立刻变成了暖意十足的橙色。
刚开始是五匹马。“好不好呀,外婆?我的马只需要一小块地方就可以了。”“好吧,好吧。”谁让外婆喜欢这个小东西呢!
呵呵,怎么这样?就不能轻一点儿啊?
“这可怎么睡呀?”
慢慢地就有点儿不对头了,这马怎么一天天变多了呀!“今天是十匹马。” 小东西一进屋就对外婆喊。“不行啊,地方太小了。” 外婆说。
“这马还有味道。” 外婆还是不乐意。“不要紧,我会扫干净的。” 小东西赶忙放下手里的玩具,开始打
扫。“记住,这是‘多哺哺’的地方,这是‘多皮皮’的地方。”这些外婆也懂,是小东西的幼儿园小班老师告诉说的,“多哺哺”是拉屎,“多皮皮”是撒尿。但愿这些马能懂这些规矩。
每天外婆做饭时,也是小东西最忙碌的时候,他得先洗好菜,然后得切,还要炒。“马们吃的东西没这么讲究啊,不用洗。”“不行,这是我的马,我的马跟别的马不一样。” 小东西还一遍又一遍地提醒外婆,“那些盆你千万别动啊,我是编了号的。大马用大盆,小马用小盆。
可是问题并没有到此为止,这些马竟然以每天五匹的速度增加着。小东西不会乘法,所以常常数不清他今天有多少匹马。“今天几匹马?”小东西一进门,没等外婆发问,他就先问外婆。“二十匹了啊!”外婆说,“不行了,不行了,我的小房子全让这些马占了!”
“外婆,你能不能帮下忙啊?今天是黑马过生日,我们得为它准备生日晚会。”“好吧,好吧,这应该不是很难。”
问题是事情一开了头就没完了,先是黑马过生日,改天又说红马也要过生日了,再接下来是咖啡色的马……外婆小小的屋子真要让这些马闹到天上去了。“外婆……”
早上,外婆要出门。“那个地方远吗,外婆?” “远,很远。”“那你就骑马去吧,骑那匹咖啡色的马好了。”“我不要,颠得慌。”“不会的,我告诉它说,走慢一点儿就可以了。”
“它听话吗?““还可以吧,就是走在太阳下有点儿热。”“哎呀,我忘了给你们撑把伞了!”就这样,外婆家的马还在不断地增多,已经四十五匹了呀!“外婆,你的房子真是太小啦!快看,大房子!”
“外婆,马们现在在干吗?”“宝贝,它们在做梦呢!”
“会梦到我吗?”“当然。”“还有你,外婆!”
终于有一天,小东西告诉外婆说,今天他要把这些马全都带回自己家。“哦,太好了!”喜欢安静的外婆舒了一口气,她又可以静静地坐在藤椅上看书、喝茶了。可是……外婆觉得,没有马的屋子怎么变得这么空荡荡啊?
于是外婆就拿起电话给小东西打过去:“喂,你的马们怎么样了呀?”“什么马?我现在养的是老虎哇!星期六我会把它们带到你家去的。”
绘本解读:
《外婆家的马》这个故事是一本触动童年绘本,让想象产生力量,以新视角诠释亲子关系的好作品。故事从男孩子的想象游戏入手,细腻地刻画了慈祥的外婆和调皮又可爱的小外孙形象,生活的点点滴滴都展示出祖孙之间浓浓的爱的陪伴与关怀。
邢老师接着分享了节气大寒的小知识。
“今岁雨雪晚,岁莫始大寒”晶莹的雪花装点着冬日的世界洁白无瑕染尽万物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勾勒出岁月的轮廓,明天20日我们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
节气简介
大寒三候
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就是说到大寒节气便可以孵小鸡了。而鹰隼之类的征鸟,却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
节气习俗
尾牙祭
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习俗。所谓二月二为头牙,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尾牙这一天买卖人要设宴,白斩鸡为宴席上不可缺的一道菜。
节气习俗
尾牙祭
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习俗。所谓二月二为头牙,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尾牙这一天买卖人要设宴,白斩鸡为宴席上不可缺的一道菜。
祭灶送
灶神祭灶是一项在中国汉族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传说他是负责管理各家灶火的,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
辞旧迎新
大寒节气,时常与岁末时间相重合。因此,这样的节气中,除顺应节气干农活外,还要为过年奔波,赶年集、买年货、写春联,准备各种祭祀供品,扫尘洁物,除旧布新,腌制各种腊肠、腊肉,或煎炸烹制鸡鸭鱼肉等各种年肴。
大寒美食
消寒糕
民间素有“小寒大寒,无风自寒”的说法,在一年最冷的时节,民间有吃糯米驱寒的习俗。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利于驱寒。且糯米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的功效,因此在寒冷的季节,请来一份消寒糕。北方制作年糕,仍然主要采用干磨米粉再蒸熟的古老方法。而在南方,则像磨豆浆一样,先将米水磨成米浆,再用米浆制作年糕,质地更加细滑。
八宝饭
有健脾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适用于身体虚弱、倦怠乏力等气血两虚的人群。材料:糯米100克、大米100克、赤小豆50克、薏米50克、莲子20克、枸杞子20克、桂圆肉20克、大枣50克。做法:将赤小豆、薏米、莲子用清水洗净,浸泡2小时,再加入糯米、大米等,用旺火蒸熟,加白糖适量食用。
姜枣茶
姜枣茶自古就是民间温胃祛寒的良方,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补血正气、燥湿消炎的功效,饮后能促使血管扩张,暖身驱寒,全身有温热感。姜枣茶的配方:红枣3粒、生姜2片和红糖15g。
趣味活动
除旧尘 迎新春
扫房除旧尘, 喜气来盈门,一起参与家庭扫尘活动,在劳动中体验除旧迎新的快乐。
诵古诗 吟大寒
大寒节气古诗一起欣赏吧!
二十四节气,首尾相接,周而复始。大寒,预兆着新春的开始。
寒冷有尽,花开有期。愿你坚持热爱,奔赴下一个四季!让我们继续期待下次故事会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