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史上,文明互动、族群融汇过程中发生的重大历史标志性事件,可谓“史不绝书”。明文载于诸多典籍,山西这片黄土地曾出现过一神秘古国。那时物阜民丰,百姓安乐,如今关于这古国,却鲜有耳闻。故事要从山西盂县境内的一座庙宇说起...,盂县城北的梁家寨乡御枣口村东有一座“仇犹观”
规模宏伟、体系完整、画栋雕梁,色彩明丽
春秋末期发生在晋国北部边境的一个事件“智伯灭仇犹”,便是史上有记载的最早发生的民族融合实例。
公元前7世纪前后,以狩猎畜牧为业、长于攻战的狄族日益强盛,不断侵入中原,并散居于现在山西省的长治、临汾等地。约在公元前569年前后,狄族中的一支——白狄,迁到今山西省盂县城东的古城坪附近定居,建立了仇犹国。因地僻路险,交通不便,加之当时晋国与仇犹国订有盟约,所以存在了一百余年。
地处太行山西侧,东西长75公里,南北宽 63公里,总面积2442平方公里(2013年)。盂县乃春秋晋大夫盂丙之邑,故城在今阳曲县东北大盂镇。
春秋战国时代,曾经遍布天下的千百方国,或者灭国,或者被兼并,渐次消失,在史书上留下国名的屈指可数。一个小小的仇犹国,而且是狄族人建立的百里之国,竟然在惜墨如金的古代史书上得以记载,仇犹国灭亡的史实,在古代史书上成了被引为亡国教训的一个典型例证。
例如,《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
并州盂县外城俗名原仇,亦名仇犹,夷狄之国也。韩子云:“智伯欲伐仇犹国,道险难不通,乃铸大钟遗之,载以广车”。仇犹大悦,除塗内之。赤章曼支谏曰:不可,此小所以事大,而今大以遗小,卒必随,不可。不听,遂内之。曼支因断毂而驰。至十九日而仇犹亡也。
《吕氏春秋》对此历史事件的记叙则较为详尽:“中山之国有厹繇(即仇犹)者,智伯欲攻之而无道也,为铸大钟,方车二轨以遗之。厹繇之君将斩岸堙溪以迎钟。赤章蔓枝谏曰:‘《诗》云:唯则定国。我胡则以得是于智伯?夫智伯之为人也贪而无信,必欲攻我而无道也,故为大钟,方车二轨以遗君。君因斩岸堙溪以迎钟,师必随之。’弗听。有顷,谏之,君曰:‘大国为欢,而子逆之,不祥。子释之。’赤章蔓枝曰:‘为人臣不忠贞,罪也;忠贞不用,远身可也。’断毂而行,至卫七日而厹繇亡。欲钟之心胜也。欲钟之心胜则安厹繇之说塞矣。凡听说,所胜不可不审也,故太上先胜。”
这里,不但描述了仇犹古国灭亡的经过,特别是进一步分析了仇犹灭亡的原因,将其归之于仇犹国君“欲钟之心胜也。欲钟之心胜则安厹繇之说塞矣。”
500年后,在太史公的《史记》中也出现了“智伯灭仇犹”的文字。不过,它已经是作为一则典故来引用。《樗里子甘茂列传第十一》载:“秦惠王卒,太子武王立,逐张仪、魏章,而以樗里子、甘茂为左右丞相。秦使甘茂攻韩,拔宜阳。使樗里子以车百乘入周。周以卒迎之,意甚敬。楚王怒,让周,以其重秦客。游腾为周说楚王曰:‘知伯之伐仇犹,遗之广车,因随之以兵,仇犹遂亡。何则?无备故也。齐桓公伐蔡,号曰诛楚,其实袭蔡。今秦,虎狼之国,使樗里子以车百乘入周,周以仇犹、蔡观焉,故使长戟居前,强弩在后, 名曰卫疾,而实囚之。且夫周岂能无忧其社稷哉!恐一旦亡国以忧大王。’楚王乃悅。”
至此可以说明,“仇犹国君因贪心而失国”,已经作为一个典型例证而被史书广泛引用。于是,那个仇犹国君,在史书上成了一个愚蠢颟顸因贪心而亡国的反面典型。他没有姓名,不知下落,更不会留下他或有的任何辩解。史书典籍上纯然一边倒的评价,绑定了这个倒霉的亡国之君。
千百年来,仇犹国语焉不详的记载,为它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加之仇犹国是游牧民族建立的国家,与其他国家相比,留下的历史遗存少之又少,更为其增添了许多神秘色彩。
传说该支狄人爱穿白衣服,故名白狄。据记载,仇犹军身着银白服饰骑于马上,勇猛善战,有“白色旋风”之称。最初,白狄尚属于原始部落时期,生产力水平较低,立国后农耕广泛推广,经济得以迅速发展。
仇犹古城墙遗址
公元前457年,晋国的实权人物智瑶率晋军出兵中山国。中山国在今天的河北正定一带,而仇犹国在中山国和晋国之间。仇犹国的壮大与强盛,对晋国形成威胁。晋国首先把这个邻居――仇犹国列入清剿名单。只是因为仇犹国山深林密,地势崎岖,路途坎坷险恶,晋国一直苦于无通往仇犹的道路而奈何不得。后晋国大臣智伯想到了以献钟为诱饵灭仇犹的妙计,得到了国君的同意。智伯随即在定襄集结重兵,并以馈赠大钟为名,出使仇犹,望仇犹国修好车道,静等佳音。
秦惠文王听后大赞“好计!”
仇犹国君得知这一消息非常高兴,立即调集人马劈山斩崖修路,准备迎接大钟。这时,一位名叫赤章曼枝的大臣怀疑有诈,向国君进谏:晋国疆土广阔,富饶强大,为什么要用大钟这样贵重的礼物来敬送我们仅有弹丸之地的小国呢?其中必有阴谋。此时仇犹国君满脑子都是大铁钟,哪能听得进逆耳忠言。时隔不久,仇犹国君看到的是随大钟开来的浩浩荡荡的晋军,但为时已晚。
为此,明代诗人陈颢曾写过一首《过仇犹有感》,诗曰:凿道曾迎智伯钟,雄藩从此霸图空。孤臣雪涕随流水,双鹤闲谭话故宫。
仇犹国灭后,当地百姓为纪念仇犹国君,也为了牢记这个悲剧,把智瑶送的大铁钟深埋于古仇犹城的西南,把这口钟永远镇在仇犹国的土地上,至今,盂县有条街名曰“钟镇街”。
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回望仇犹国短暂的百余年,盂县当地人的总结颇为客观:“作为僻处深山密林中的小国寡君,对春秋末期诸侯兼并的时代大局缺乏了解,盲目轻信又刚愎拒谏,与当时采用青铜乃至铁制工具和武器的秦晋齐楚等大国比,这个弹丸小国的灭亡是必然的。”
史实上讲,“智伯欲遗仇犹大钟”,这中间有许多值得言说的信息。如果智伯此举的目的,确实是要占领和灭亡仇犹国,他也并未倚仗武力强大,采取硬性侵略手段,而是采用了一种兵不血刃的进入与占领。在仇犹国的角度,那个国君乐于接纳大钟,是否就是贪财?只是一种想当然的猜测。
当时,仇犹国立国百年,本地国人以游牧为主,基本定居,有了部分农耕。仇犹国与晋国接壤,并且立有盟约,绝不会是闭关锁国而无任何往来。相对落后的仇犹国,会多少受到先进发达文明的种种影响。智伯要送给仇犹国的那口大钟是“青铜文明”。相对于依然停留在“陶器时代”的游牧部族,它充分体现了晋国文明的相对发达。
仇犹国君乐于接纳大钟,正是对文明的一种向往与接纳。而仇犹国的大臣赤章曼之的建言,自然有对于国族安全的考虑。可是,拒绝接受晋国的大钟,就能够保障国族的安全吗?国君没有听取这位大臣的意见,经过审时度势、缜密思考、权衡利弊之后的艰难抉择。没有能够挽救他的国家办法。实际上假如他采用别的选择,也并不能挽救他的国家。显见的历史真实是:这位国君的抉择,损失了自己的国君地位,却避免了生灵涂炭血流成河。
“智伯灭仇犹”,终于有如史书后来的记载,它真实地发生了。这一事件,在晋国而言,是对于仇犹国的一种“柔服”;在仇犹国而言,是一种介于被动与主动之间对先进文明的接纳、拥抱与皈依。这,应该是“智伯灭仇犹”这一历史真实的一体两面。
从这样的意义上说,仇犹国君并不是什么颟顸愚蠢、贪财、目光短浅、祸害国族的昏庸君主?是一位顺应潮流、明了大势、开明通达、境界高迈了不起的伟大君王。
历史学家唯一注重的应该是史实,曾经的中原王朝,宋朝最终彻底亡国,明朝最终彻底亡国。然而,无可否定的事实是,我们的中国尚在,我们的文明尚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小小的仇犹国的灭国,确实可以有更多的乃至逆向思维论说的可能。
如今的盂县,是史书所载古仇犹国的故地,除了故老相传的历史故事,还有许多有关的文物古建留存。
盂县北部梁家寨乡,有一座“仇犹观”。
县城正北的靠山,称作“高神山”。山巅建有仇犹天子庙。
明成化版《山西通志·祠庙》载:“仇犹国君庙,盂县有二。仇犹既亡国,人怜而记之。”
清光绪版《盂县志》载:“仇犹钟,在城东仇犹庙,唐贞观元年铸,音殊古。后随庙迁于高神山。”
盂县人,清光绪进士刘声骏《仇山怀古》诗曰:
仇犹之国最为古,山乃仇犹众山主。
庙祀当年开国君,历代祈风兼贺雨。
对于众多土生土长乃至不识字的当地老百姓,大家不懂什么历史,不知道什么古仇犹国,但大家千百年来祖祖辈辈祭祀着那位仇犹国君。
一位两千多年前的狄族国君,一直受到百姓的祭祀,这中间蕴含的人文意味非常浓烈。
没有政令强迫,也并非官府倡导,那是民众自发的纪念。
民众会祭祀一个暴君、会纪念一个颟顸愚蠢的国君吗?人们仅仅出于同情一位亡国之君而虔诚地纪念他吗?一个字回答【不】
那位仇犹国君,在历史的关口,没有出于一己私利绑架国人,没有强迫国人民众去牺牲去奉献,而是答应了智伯的条件,迎回大钟,迎来了和平,迎来了文明的交汇与民族的融合。
仇犹国君不惧自身被煌煌史书作任何片面的记载,他选择了他认为应该的乃至必须的选择,这样的选择,对广大民众有利,而不是有害。因之,他赢得了民众祖祖辈辈的纪念和祭祀。
与史书相对,民众有所谓口碑流传。民间传说,口碑,是另样的一部史书。在这样一种伟大的记录和传承里,仇犹国君从来不曾被误读。在这样的意义上,他,赢得了历史。
盂县【历史沿革】
夏、商时代,传说分天下为九州。按地域区划,盂属冀州。
西周初年,州治变更,盂属并州。实行分封制后,盂属晋国。春秋时期,盂仍属晋国。
战国时期,周定王十四年(公年前455年),智伯灭仇犹。赵襄了五年(公元前453年),智伯又为赵氏所灭,仇犹属赵。
秦置郡县。秦始皇十九年(公元前228年)灭赵国。置太原郡盂县,治在盂丙邑(阳曲大盂)。
汉分天下为30郡,郡上设州,郡下隶县,盂县属并州刺史部太原郡。汉以前,盂县仇犹分治,这时始将盂和仇犹全交为盂县。
三国时期,盂县属并州新兴郡。西晋,盂仍属并州新兴郡。
晋以后,盂县为汉、赵、后赵、燕、魏、后燕等国所属。
北魏建议元年(公元528年)将盂县东部并入石艾(今平定县),属乐平郡(今昔阳县);盂县西北部(兴道村以北)置抚城县,属定襄郡。
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原仇县(以城北有原仇山故名),治在今盂县城,属辽州。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原仇复名盂县,属太原郡。
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盂县西部置乌河县,治在今凌井镇。贞观元年(公元62年)将乌河县并为盂县,属河东道、太原的府太原郡。在北魏、隋唐以前,盂县西部之乌河中、上游一带为汉以前的盂县,与阳曲大盂一带为列国之盂邑,县城以东以南一带,为隋朝之原仇县(即春秋战国时代的仇犹国)。兴道以北一带为北魏之定襄郡属地,至唐初始统为盂县。
五代时期,盂县为梁、后唐、北汉所属。
宋神宗时,分天下为33路,太原避河东路,盂属太原府。
金兴定年间升为州,受绛州元帅府节制并置刺史,盂县属太原武勇军。
元代因袭金制,盂仍为州,属中书省河东山西道宣慰司冀宁路。
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降盂州为盂县,属山西省太原。
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升平定为直隶州,盂县与寿阳、昔阳均属平定,至清亡未改。
【近代变迁】
民国成立以后,废州制,山西设雁门、冀宁、河东三道,盂县属冀宁道。后道撤消。盂县直属省。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底,盂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属晋察冀边区四分区领导。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月,日军占领盂县城。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将盂县划分为盂平(山)、盂阳(曲)、寿(阳)东三个县,并将城东的二,三两个区(1939年划分的)划归平定县属晋察冀边区北岳区一专区,二分区领导。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盂县城解放(8月25日),盂阳、盂平两县的原盂县地区复归盂县。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将原划给寿东县的地区仍划归盂县,属冀晋区二专区领导。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又将原划给平定县的两个区亦归回盂县。至此,盂县辖境复原。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8月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8月属晋中一专区领导。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8月1日至20日归阳泉地区领导。后复归晋中地区。
1949年10月1日,盂县属山西省晋中地区。
1952年5月,将县东南之山底、牵牛镇以东、东村、苏家泉、大小西庄、大小河北、东西南舁、上下章召等20个村庄划归阳泉市;同年年底,又把县西部划归东西郭秋、大小方山、东西汉湖、东西黄龙头等26个村庄划归为阳曲县。盂县辖境有所变化。
【行政建制】
截至2014年,盂县辖8个镇:秀水镇、孙家庄镇、路家村镇、南娄镇、牛村镇、苌池镇、上社镇、西烟镇,6个乡:仙人乡、北下庄乡、下社乡、梁家寨乡、西潘乡、东梁乡。共有453个行政村。
【人口/民族】
截至2016年,盂县总人口307939人。盂县以汉族人口为主。
地名起源
地名是地理实体的标记,是识别不同地域的符号,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交往的工具,也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文化宝藏。
盂县历史悠久,早在四千五百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地名也就随之产生。可惜那些古老的地名,因无记载未能流传下来。据查考有记载和相传的最古老的地名要算春秋(公元前770年—475年)前期的“皋牢”。因有一个叫皋牢的部落在该地定居而得名。后赵国在该地置皋牢城。后又因地势高而曲折上下更名为“曲曲城”,一直延用至今(当地俗称为“轱辘池村”)。
春秋时期盂县称“仇犹”(国)。随着“仇犹”这一地名的确立而产生“仇犹山”(今高神山)及为保卫仇犹而战死于仇犹山前的“折将坪”(俗称“石大坪”)以及报国忠烈(自刎)献身地——“将军墓梁”,后更名为将军岭(位于傅家垴东南,其巅置有“将军墓”石刻)。晋景公三年(公元前579年)司寇屠岸贾抄杀相国赵盾家族,家臣程婴抱盾之孙赵武出逃,行至今黄安岭、和安岭。春秋末,成书的《山海经》中有“白马山”、“牧马水”(今南北河)
从战国至秦汉留传下来的地名有:
钟正(后演变为镇字)——周贞定王十三年(公元前457年)晋智伯载广车遗大钟,随以兵,仇犹亡。其钟后埋于仇犹城西南郊地下,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今县城时,将埋钟地取名“钟正街”至今。
原仇城——智伯灭仇犹后将仇犹故地改名“原仇城”,归晋。仇犹山易名原仇山。
古城坪——因是仇犹古城遗墟而名。在今水泉村,桃园和故巷之间。
故巷——因是仇犹古城旧街而名。在今县城原小东门外城墙根。
马汇——因是仇犹会马之地而名。位秀水河南岸。
两妃村——今西烟四村的古名。传系仇犹君两妃之故里得名。
原仇村——今后元吉村。据古堡西门石刻。
教场——皋牢城练兵地而名。
骆驼岩——皋牢城放牧骆驼之地而名。
又道沟——东汉刘秀在河北兵败王郎南逃时经此“迷路反复几回”(《嘉靖县志》)而得名。此地紧靠河北省平山、井陉两县。
御枣口——传东汉刘秀经此,当地人捧枣以食。刘秀登基后将榆枣口易名为“御枣口”。所谓“口”也指地处猫铺沟口且是通往五台县的要道。明、清《盂县志》均有“榆枣关”的记载。
县境地处太行山脉北端,山西省东部,境内多山谷沟壑和丘陵,700多个村落半数多是以姓氏和地形地貌而命名的。仅将全县的 村落概略分为下列类型:
(1)以姓氏命名的有孙家庄、白家庄、王家庄、高家庄、苗家庄、陈家庄、武家庄、宋家庄、韩家庄、乔家庄、崔家庄、邢家庄、闫家庄、戚家庄、肖家汇、潘家汇、梁家寨、蔡家坪、侯庄、李庄、张庄、郭村、贺村、路家村、牛家村、傅家垴、贾家峪、郑家沟、刘家坡、赵家岔、郭家坪、苏家岭、袁家梁、王家湾等120余村。
(2)以地形地貌命名的有小横沟、大横沟、青崖头、石崖只、窑子门、中岔口、岭底、坡头、沙凹、红土坡、苌池、红崖底、窄门只、车箱、磁盆水、宽坪、白石、黑石窑、黄龙头、岑峰等200余村。有典型性的是西烟镇的“四龙村”,它是以背着一条南北走向如龙的山貌与村落所处的地形而命名为黄龙头(龙王头)、黄龙凹、龙潮湾和青龙坡。
(3)以方位命名的有北庄、北坡、北社、北娄、北沟、北崖湾;东寨、东垴、东坪、东园、东坡、东山、东拦;南村、南沟、南河、南岭、南社、南流、南峪、南咀、南贝子;西村、西杜、西社、西湾、西峪、西掌、西坡、西垴、西山头;中兰、中庄、中社、中兴道、中心梁等近200村。
(4)以植物命名的有漆树、杏村、桃园、桑园、枣林沟、榆林垴、麻地沟、杨林窑、香草坪、柏石、柳沟、芦芽沟、椿树底、檀山沟、枣园、杳树坡等20余村。
(5)以动物命名的有鹿峪、马乡、熊坪、鹤山、猫铺、豹川、羊泉、鳌头、骆驼道、獐儿坪、绵羊坡、虾蟆垴、狮子坪等20余村。
(6)以神话命名的有仙人、神泉、石佛、普贤、寺坪、禅房、佛堂、泥河、石牛、神头、观音堂、罗汉堂、降香坪、狮子神、老石神等20余村。
仙人村——传说,该村有一羊工在村北越霄山牧羊,遇“二仙”对弈食桃,羊工拣桃核舔之亦成仙,故将原名贾家村更名为仙人村。
狮子神村——在东庄头乡。传说,一少女路经此地遇虎,呼救,突然跳出判断雄狮咬死老虎,女得救,狮无踪。村民立狮神庙供奉,易村名为狮子神村。
老石神村——在北下庄乡。传说,村南有一自然生成的石人,人们奉若神灵,祈佑平安,故取村名为老石神村。
寺底村——在苌池乡。昔日此地无水,一日忽见白鹿刨乱石,泉水涌出滔滔不绝。故村名曰神泉村。又因村落处于 北寨坡“当里寺”之下故俗称“寺底村”。
罗汉堂村——在梁家寨乡。传说,五台山文殊寺运送100尊铁罗汉经此遗失一尊,化人借宿未留而坐化原形,村民建崖堂置其中供奉祭祀,随即更村名为罗汉堂村。
石佛村——在王村乡。村之南山有十六国前秦(朝代)皇始(年号)(一说为北宋皇佑时)时摩崖石佛三尊,立村时取名石佛村。
观音堂村——在下曹乡。村民求观世音菩萨保佑立庙供奉,并取村名曰观音堂村。
石牛村——在北峪口乡。传说,有一神牛经此并在一巨石上留有牛蹄印,故取村名为石牛村。
(7)以人文命名的有大贤、兴道、上文、御枣口、又道沟、拦掌、和安、社乐、箭河、北韩庄、管头、店上、邀童来、关地、马中沟、石家塔、牛郎湾、王甫庄等近30村。
兴道村——北兴道原名北庄、南兴道原名靳家坪、东兴道原名白家庄。北宋皇佑年间(公元1049年至1054年)理学家程颐、程颢临盂省亲(母侯氏系上文村丹徒令侯道济之女),其间,借白家庄东北丰乐寺(建于山腰岩洞内)讲学,为弘扬此创举振兴理学,附近三村统一更名为“兴道村”。故有今之按方位分置的北、东、南、中四个兴道村。
上文村——唐名将张士贵故里。原名渴水村(因缺水面名)。后至宋、金张氏传13世就有27人登科进士,其中有五世为兄弟同科。因文人荟萃倍出故将村名改为“尚文村”,今演写为“上文村”。
管头村——原名馆头。系晋国赵简子设馆习武之地,且位蔡树岭山系今名管头梁的南端,故村名曰“馆头”,今演写为“管头村”。
箭河村——原名“箭壑”。传说,因是汉光武刘秀产矢穿贮存器之地而名。仿演写为“箭河”。
北韩庄村——名韩庄。宋赵匡胤之妃韩素梅帮里而名。后因位于东村乡韩庄(原盂县仿阳泉市)之北而更名。
拦掌村——传唐宗族李通元,号玄通,盂人称为李宾,又尊称为李长者,云游来盂陷居于拦掌村西南北寺山注释“华严经”,一日由北寺山要到双鹤山路经该村,村民拦请李长者讲学,李应之。此后村民议定将原名“冠盖村”易名为“拦长村”。后演写为拦掌村。
社乐村——在东木口乡。原名“射落”。传宋辽在此交战,辽将被箭射死落马,故名。今取“社会主义好”之意更名为“社乐”。
王甫庄村——传说为元朝东武五王府养马之地,名曰“王府庄”,后演写为“王甫庄”。
熬子坡村——传一小寡妇遗一子,母子身居坡上一窑洞,生活艰辛,但不另嫁,决心育子成龙。人们仰慕其贞节之名,取村名曰“熬子坡村”。
牛朗湾村——明代一孙氏于家历七月七日迁此定居,取村名为“牛朗湾”。
境内多山,名山众多:
藏山——因是晋相国赵氏家族被抄杀,其孤儿赵武藏匿避难15年之地而得其名。
高神山——因建有仇犹君“天子庙”和晋太子“姬于祠”而得其名。(古名仇犹山)。
李宾山——亦名北寺山,因唐宗族李通元隐居注释《华严经》并葬于该山而得其名。
水神山——因柴花公主(后周柴王之女)不愿忍受国破家亡之辱,携宫女藏身并自缢该山而得名,(山腰建有烈女祠)。
程子岩山——亦名岩凹尖。因宋代理学家程颐、程颢曾在该山岩洞之丰乐寺凌晨学而得名。
陆师嶂山——亦名西瓦尖。因“六羽士化于山之岩洞”而得名。(洞内有泉、千佛造像)。
白鹿山——神泉村北。因后燕主慕容熙与后符氏游此,并有“燕王狩于此虎伤甚众”和“白鹿跑泉”之说(《嘉靖盂县志》)而得名。
千佛山——王村沟口北。因有千佛摩崖造像而得名。
越霄山——仙人村北。因是群山之宗并以“仙人洞”称著而得名。
白马山——主峰名蚍蜉垴。因山这阴有华北罕见的大溶洞曰白马石洞(又名万花洞)和春秋末期成书的《山海经》载此山名而驰名。
十八盘顶——因有蜿蜒十八转盘旋登其巅而得名。山势十分险要原名十八盘关,是古关隘要塞,也是晋冀重要通道之一。
山灵水也秀:
秀水——川流于城南。古名“细水”,因其“源微细萦回不绝”面名,后以“山川秀丽”,由武全文倡议而更名为秀水。
龙华河——境北部。原名“龙花河”,因水源出于兴道村的龙潭,意为“龙王吐水浪花激”而得名,后因河段弯曲状若长龙(从源头至龙华口有十大转弯处),润田泽民而更名为“龙华河”。
乌河——盂县境西部。因水汇滹沱河呈青黑色而得名。(水源头出于高庄泉)
兴道泉——原名龙潭,俗名小海子。是我县最大的名泉。位于程子岩山(岩凹尖)西麓。有三个泉眼,泉水涌出后汇潴成10亩大的池潭。传说古时因龙王吐水成潭而名。后因该泉位于东兴道村北而更名为“兴道泉”。
寺平安温泉-——滹沱河北岸。“北齐济南王疾求药山中,见有鹿毛已剥落,浴于泉,毛复生。王因就浴疾旋已。”(《图经》)后挖坑砌泉,出水处水温达70摄氏度,水中含多种放射性元素,水疗可除疾健身。(山西省老干部温泉疗养院,阳泉矿务局职工疗养院等均建于此)
彭真渠——位于滹沱河北岸。因革命老前辈彭真任华北局书记期间(抗日战争时期)批示并拨粮资助建成而命名的。
【地理地貌】
盂县位于山西省东部盆地,地处太行山西侧,东经112.55°至113.49°,北纬37.57°至38.31°。东西长75公里,南北宽63公里。总面积2442平方公里(2013年)。东与河北省平山县、井陉县和平定县接壤,西临阳曲县,南连寿阳县与阳泉市郊区,北靠五台县与定襄县。
盂县境四周群山环绕,境内山脉纵横,白马山东西横亘,管头梁南北纵贯,把盂县分成东西两个盆地:盂城盆地和西烟盆地。境内最高峰为大梁山,海拔1874米。滹沱河畔最低,海拔在500米左右。
【气候概况】
盂县地理位置偏北,处太行山之巅。既有纬度地带性气候,又有明显的垂直变化。中纬度地区,距海不远,但因山脉屏障,夏季风影响不大,属于暖温带、温带大陆性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炎热,秋季凉爽多雨,冬季寒冷少雪,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8.7度,一月- 6.7度,七月22.3度,年均降雨量500~618毫米,霜冻期为9月下旬至次年4月,无霜期约150天。
【名胜概览】藏山
藏山古名盂山。坐落在太行山西麓,盂县城北18公里处长池镇藏山村东的重峦叠障中,相传春秋时晋国大夫赵朔被晋国公杀害,赵朔死前将遗腹孤儿托付给门客程婴,婴舍去已子,携赵朔的孤儿赵武潜入盂山藏匿15年之久,后人就把盂山改名为藏山,并立祠祭祀。藏山祠由文子祠、寝宫、藏孤洞、梳洗楼、八义祠、报恩祠、启忠祠组成。
千佛寺
千佛寺位于兴道村的千佛寺山下,距城三十里,寺庙原有殿堂五间,为北魏孝武帝永熙元年(公元五三二年)所建。在高丈许、宽三丈的寺内石壁上,刻有摩崖佛象一千一百余樽,大者尺余,小者寸许,为北魏、东魏、隋、唐各代所造。
寺平安温泉
寺平安温泉其水质独特,资源丰富,适应症广,疗效显著,是一个闻名海内外的医疗矿泉。它位于盂县北部,距县城北66公里处滹沱河畔的寺平安村。此处有一南北约400米、东西约200米、深约70米的温水层带,河流两岸有温水滩,古时建有浴疾亭。寺平安温泉的水温常年保持在摄氏六十度左右,水质特异,内含有钠、钙、镁等矿物质和适量放射性元素铀、镭、氡,沐浴可治疗多种疾病
龙堂瀑布
龙堂瀑布在距县城东北87公里处,梁家寨乡赵家岔村东北4公里的龙堂村。瀑布源头为山西五台县、盂县和河北省平山县三县的交界处。约莫2公里即到达瀑布边缘—黑龙池,水从高24.5米的黑龙池进入大龙池。
水出池平流12米,即泻入二龙池,高1.5米,此二池皆呈半圆形。水出二龙池再平流10米,泻入三龙池,高32米。此池呈坛形,口小腹大。溢出之水下流约7米,到山脚下积成一个大水滩,顺峪流去。
梁家寨乡御枣口村东梳洗楼
梁家寨乡御枣口村东观音阁
真武殿、梳洗楼、观音阁等庙宇就是为纪念“仇犹国”君而建。而“仇犹国”,距今已有2500余年历史。都城就在今山西盂县城东古城坪
相传,景公三年,奸臣屠岸贾以“治灵公贼之致赵盾”为借口,灭赵氏九族。程婴牺牲亲生儿子代替赵氏孤儿躲过重重搜捕、潜出国界,逃入仇犹国盂山(今藏山)洞中。景公十七年,赵氏冤情大白于天下。赵孤成人后得知国仇家恨,杀死屠岸贾,报仇雪恨,重振赵氏家门。
赵氏孤儿在此藏匿15年
仇犹国见证了滚滚历史车轮中,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悲壮,也因此增添了浓烈绚烂的一笔
古风犹存,不只是仇犹观和钟镇街
现在的盂县城内仍有仇犹古风,城北高神山,古名仇犹山;
城西北的绕城河香河,古名腥河,相传是仇犹国君爱妃的殉难地;
傅家垴村将军岭,相传仇犹将军殉国后葬于此地
将军墓
一座失落千年的古国,几段扑朔迷离的传说,残存很多未知的仇犹遗迹,
在历史长河中的悠久与沧桑
至今,盂县人谈起曾经在历史上留下一页的“仇犹国”,开玩笑地说:“我们是‘仇犹国’人的后人!要是在2500多年前,你到了我们盂县,就等于‘出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