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家长朋友:
在您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下,我校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均已圆满结束。现就放假、开学时间以及安全注意事项向各位家长告知如下:
时间安排:
放假时间:学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结束后随即放假。
收假时间:2024年2月24(正月十五)日办理入学手续,25日正式行课。
为了能让孩子度过一个快乐、安全、有意义的假期,请家长配合学校做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远离烟花爆竹
1.各位家长应严格遵守所在区域的烟花爆竹禁燃限放规定,不违规购买、存储、燃放烟花爆竹。
2.告知孩子燃放烟花爆竹的危害性,严禁孩子私自购买燃放烟花爆竹。
3.未成年人应在大人的陪同下安全燃放。
4.燃放烟花爆竹要到室外空旷场所,远离易燃可燃物,严禁在室内、草坪、树林等区域燃放,也请勿将点燃的鞭炮投放到化粪池、污水井、窖井池等危险地方。
严防冬季传染病
冬季儿童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且寒假春运期间人员流动和聚集性活动增多,请各位家长和孩子做好传染病预防工作。
1.提前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
2.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常用肥皂和流水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不随地吐痰;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水杯、餐具等物品。
3.引导孩子均衡膳食,多饮水,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提高免疫能力。
4.室内常通风,每日2~3次,每次至少30分钟。
5.外出佩戴好口罩,谨防感染。
居家安全
1.取暖及燃气安全:牢记“烤火必开窗 关窗先灭火”。冬季用火要注意通风换气,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定期检查与更换燃具连接管,防止燃气泄漏。发现漏气时,立即关闭气源,清除火种,打开门窗通风。教育孩子不要随意拨弄燃气具开关和划火点灶,防止发生意外。
2.做好家庭阳台、飘窗、楼顶平台等区域的安全防范,教育孩子不将头或身体伸出窗外,也不向外乱扔物品。
3.不留幼小孩子独自在家;教育孩子独自居家时,不给陌生人开门。
交通安全
1.冬季天气寒冷,路面湿滑,请各位家长提醒孩子外出小心慢走,避开路面浮冰和积水,以防滑倒。
2.过马路走斑马线,不着急、不猛跑,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
3.未满12周岁严禁骑自行车上路,未满16周岁严禁骑电动车上路。
4.电动车出行,请佩戴好安全头盔,减速慢行,不要反穿外衣或给电动车加装挡风被,增加事故风险。
5.开车出行,请先检查车辆情况,不酒驾,不超载,不分心驾驶,孩子坐在后排座位,4周岁以下儿童必须使用安全座椅。
6.外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请教育孩子自觉遵守乘车规范,有序上下车。
消防安全
1.培养孩子的消防安全意识,禁止孩子玩火柴、打火机、酒精等危险品。
2.教授孩子消防安全常识,让孩子认识常见的消防安全标志,掌握正确的火场逃生方法,不乘坐电梯,不贪恋财物。
3.教育孩子正确拨打“119”火警电话,报警时讲清失火地点、起火物质、火势大小、被困情况等信息,禁止谎报火警。
4.定期排查家中消防隐患,处理好易燃可燃物,外出时做到“三清三关”。
假期外出安全提醒
1.寒假期间外出旅行,请提前了解目的地天气情况,做好游玩攻略,错峰出行。
2.外出就餐选择正规,有营业执照的餐厅,不买街头无证照商贩出售的食品。
3.旅行途中,请看管好孩子和随身物品,谨防意外发生。
4.排队参加景点游玩项目时,请严格遵守景点规定,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安排。
5.假期严禁孩子去未经开发和无人看管的河湖冰面滑冰玩耍,提醒孩子外出需告知父母,去哪里、和谁去、干什么、何时归,严禁私自相邀外出玩耍。
6.教育孩子外出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与陌生人接触;遇到危险可大声呼救,寻求周围人的帮助。
网络安全
1.与孩子约定好每天的上网时长,文明上网,绿色上网。
2.寒假期间,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多发、易发,请各位家长提醒孩子注意网络安全,上网牢记“三不一多”,即: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
3.警惕网络交友,教育孩子不随意加陌生人的联系方式,更不与网友私下见面。4.提醒孩子上网不攻击、侮辱、诽谤他人,不制造和传播虚假信息;若遭受网络欺凌,应及时寻求父母帮助。
心理健康
1.利用假期多陪伴孩子,多与孩子沟通交流,聊生活、聊成长、聊兴趣爱好,真正了解孩子的精神需求,做孩子的朋友和榜样。
2.用善于发现的眼光鼓励孩子的点滴进步,给予孩子安全感、信任感和幸福感。
3.鼓励孩子广泛阅读、锻炼身体、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多参加有益身心发展的活动。
4.学会分析处理孩子的各种情绪,鼓励孩子主动表达情绪和感受,让孩子更好地去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
5.认识到孩子的独特性,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气质、情绪和需要,了解孩子的个性,认可孩子。
养成教育
1.规范作息时间:安排好作息时间,坚持早睡早起,保证有规律的学习与生活。
2.强化品德教育:请各位家长坚持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以此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3.加强交流沟通:请各位家长多与孩子进行交流,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的苦乐,加强感恩教育和励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