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红色管家

明月清风
创建于2024-01-18
阅读 21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记分员,是我爷爷的第一份工作。在六七十年代的农村生产队时期,记分员和生产队长、会计、保管员一样可是个很吃香的职位。负责记录工时、计算工分,并将相关信息及时交给会计核算。当个记分员也很不容易,起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贫下中农的出身成份,这个是首关;二是思想好、心正直、肯吃苦,有工作责任心;三是有文化,会用算盘。

        1961年爷爷初中毕业,或许这段初中求学经历有点离奇,但它确实存在,爷爷也不堪提起,在此就一带而过吧。爷爷初中一毕业,就积极响应毛主席“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和“兴修水利、利在千秋”的伟大号召,投入到兴修水利的宏大工程之中,在我们农村老家,叫“上服”。在肩挑人抬推车的火热工地,董兴友叫爷爷回大队一趟,说队长想让他干生产队记分员。队长董振贵说,你初中毕业了,大大小小也算是村里的文化人,别去上服了,就在村里当个记分员吧,都是革命的需要。我爷爷说,如果让我当记分员,我就把全村能下地干活的600多口劳力都写在村里十字路口的水泥墙上,我早中晚三次下地巡查,并与下地干活的村民在地头打招呼后,按照早二分、上下午各四分的分值,及时在水泥墙上记录下来,一个月一汇总,接受村民监督,坚决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在听了我爷爷如何当好一名记分员的打算后,就算顺利通过了面试。

        就这样,每当听到村里大槐树上挂了几十年的铁钟传来“铛、铛、铛”的声音,生产队长就带着他那粗壮、略带沙哑威严的喊着,“社员们请注意了,大家准备上坡了”,村民们就各自拿着家伙什上坡干活了。到了田间地头,队长就给大家分配一天的农活,通常男社员安排重点的活,女社员安排相对较轻的活,我爷爷每天就按社员的出勤情况给社员们记工分,至于社员们干了多少,干的怎么样,则不在他的职责范围内,这就是所谓的大锅饭吧!每到年底,各家各户都是按工分分红。每个家庭按人口有规定的总工分数,到年底工分满了才有粮分。假如年底家庭所得工分不及规定的总工分数,有些家庭孩子又多又有老人,劳力少的就分不到多少粮食了。不少社员辛辛苦苦一年,到最后欠生产队的比比皆是。

        正因为如此,于是就有人打起了我爷老实厚道的主意,村里有甲、乙(两位乡亲的名字在此隐去,爷爷说人都不在了,还提人家干啥)两人,找到家里怒气冲冲地说我爷爷少给他们记了一天的工分,我老奶奶和奶奶见人来势凶凶,就都劝我爷爷,给人家补记上不得了,不就是10分工吗?你或许是记错了或漏记了。爷爷则坚决不同意,说不可能记错的,这个口子绝对不能开,那不就乱套了。于是他到里屋翻出了一个小本子,他清晰地记着两个月前,甲、乙两人在某天帮邻居家盖房子的事,爷爷说还用找人来对证吗?那两人二话不说就灰溜溜的走了。

       夕拾小贝:认真是一种态度,是一种高度负责的精神,要想把工作做好、做细唯有坚持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踏踏实实、一丝不苟。公开是最好的“防腐剂”,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一种工作方式,让权利在阳光下运行,给群众一个明白,才能还自己清白。

阅读 21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