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教育?教育的目的又是什么?在与师傅共读这本《教育的目的》之前,我对教育的理解是片面的,我所认为的教育只是一方输出,一方接受,通过读了这本书和师傅陈华老师的指导下,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在我的脑海里面有了一个全新的定义。
这本由一个英国人怀特海写的书,讨论教育的目的。读了之后,感到它简直就是专门为当前的中国人写的。书中讨论的问题对中国非常有针对性。我国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普遍的问题是把人当成工具来培养,要把人塑造成建设社会主义的人才。人是为建设服务的,只不过是一种工具而已。怀特海在书中写道“我们的目标是,要塑造既有广泛的文化修养又在某个特殊方面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他们的专业知识可以给他们进步、腾飞的基础,而他们所具有的广泛的文化,使他们有哲学般深邃,又有艺术般高雅”。
我国的教育曾经非常成功。在抗战期间西南联大(由北大,清华,南开三校组成)培养出几位后来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大师,引领世界微观物理学的发展几十年。可是正如这本书中所说,“时过不久,他们已经被那些呆滞的思想完全束缚。就教育而言,填鸭式灌输式的知,呆滞的思想不仅没有什么意义,往往极其有害,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最美好的东西遭到了侵蚀。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除了某些此时候思想活跃,具有创新之外,其他时候都背上了沉重的知识包袱。”我们不能不佩服,怀特海在英国这块土地上思考的结果,还能适用于千万公里之外的中国。可见世界的历史有其共同性。
怀特海在这本书中不但详尽地讨论了教育的目的,也讨论了学习的方法。我觉得他最精辟的段话是说: 学校里教授的知识都是二手货,甚至是三手货。一切学问都是从生活中来的,是从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中归纳出来的。如何归纳,这在书本上是不讲的。学生学了别人归纳出来的二手货,未必真正懂得这些知识和原始的观察有着什么联系。而这才是学生最最需要的东西。
我认为,学习的第一目标还不是知识本身,而是学获取知识的方法。有了这个方法再学什么都不难。所以重要的是告诉学生如何观察世界,如何整理观察得到的素材,如何通过分析比较抽象出规律性的知识。或者说如何创造发明知识。我经常告诉学生,学习经济学重要的是对经济学里的规律重新发现一遍,顺着前人走过的道路再走一遍。其实,不仅仅学经济学如此,学一切学科都如此,都要重新发现遍。这样,知识才会变成你自己的东西,才会应用,而不是食古不化。
通过阅读我了解到,文化是思想的活动,是对美和人类情感的感受。零零碎的信息或知识对文化毫无帮助。如果个人仅仅是见多识广,那么他在上帝的世界里是最无用且无趣的。我们的目标是,要塑造既有广泛的文化修养又在某个特殊方面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他们的专业知识可以给他们进步、腾飞的基础,而他们所具有的广“泛的文化,使他们有哲学般深邃,又有艺术股高雅。这就是怀特海先生心中的教育。
所谓教育的节奏指的是——在学生心智发展的不同阶段,应该采取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教师应该要根据学生各个阶段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
技术教育以及它和自由教育的关系。这样一种探索,在数学教师中,这是一个讨论的热点,因为大部分的技术课程都包括数学,数学的教学也离不开技术教育。书中还提到了数学课程在教育当中的作用以及具体到把常见的教学内容一一列举出来应该如何在数学课堂中怎样达到教育的目的。
通过阅读,我才真正深刻的理解何为教育,何为教育的目的;以后我还会和师傅阅读更多的书籍,向师傅虚心学习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大量的阅读提升自身的知识素养。争取做一个学生眼中的好老师。
文字编辑: 王焕妙
图片提供: 陈华、王焕妙
审核人: 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