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庆县第三中学2024年寒假假期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各位家长:
您好!岁末将至,敬颂冬绥。首先感谢各位家长长期以来对我校对孩子教育的关心和支持!为了让您的子女度过一个平安、文明、祥和、愉快而有意义的假期,我们诚挚地希望您承担起孩子第一监护人的责任, 落实好各项监护义务。我们郑重提醒: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监护人不得怠于履行监护职责, 否则将面临行政处罚、民事赔偿、甚至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为将孩子培养成遵法、学法、守法、用法新时代好少年。请您积极配合以下工作:
一、防一氧化碳中毒
在家烤火等,一定要提醒孩子门窗打开通风,不能在密闭环境烤炭火、生火堆,要谨防一氧化碳中毒等事情发生。
二、防范交通安全事故
教育孩子行走要专心,远离大货车盲区;乘坐公用交通工具应遵守乘车纪律,做到文明乘车;拒绝乘坐三无车辆、超载车辆。防范交通安全事故,节假日是走亲访友的高峰期,也是各类交通、意外伤害事故多发期。请家长们不要酒后驾车,督促孩子在寒假期间要遵守交通规则,不乘坐“黑车” 和超载的车船,不得无证驾驶; 不闯红灯、不逆行、不在公路、不在铁路上玩耍、严禁翻越防护栏、横穿马路到对面人行道,骑自行车和共享单车等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不得一字排开骑,学生乘车不坐副驾驶座位,特别提醒所有学生一律不得驾驶电动自行车、摩托车,家长骑行电动车、摩托车要佩戴安全头盔,落实“一盔一带”。
三、做好用电防火安全
假期间用火、用电比平时增多,加上正值严冬、风高物燥的季节,引发火灾的潜在因素增多,要慎防火灾发生:
3.遭遇起火时要镇静,根据火情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油锅起火,将锅盖立即盖上,不可用水扑救;房间起火,立刻离开房间并及时报火警。如果无法离开,用湿布捂鼻,等待救援,不可盲目跳楼。
四、加强防溺水教育管理
预防溺水不松懈,教育孩子不私自到江、河、库、塘等危险水域边游玩和游泳,避免悲剧的发生,切实让孩子做到“六不准”:1.不私自下水游泳;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3.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6.不擅自下水施救;
告诫孩子切记,同伴落水,不能手拉手施救,一定及时呼叫成年人或报警,或抛掷浮物或竹竿等,智慧救援。
五、注意饮食卫生
假期一定要注意饮食安全,防止病从口入,不暴饮暴食。
2.注意饮食卫生,不购买和食用“三无”食品(无厂家、无商标、无卫生许可证)。
3.食用水果应清洗、削皮,少喝冷饮等。
六、防拐骗教育
七、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寒假期间,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好时机,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时刻加强与孩子的情感交流,为孩子缓解精神压力,疏导心理问题,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避免斥责、打骂、简单粗暴地说教。家长要教育孩子遵守社会公德,防止暴力、欺凌行为。教育孩子多理解宽容他人、多自我激励、多微笑;教育孩子懂得感恩,管理好情绪,开心过好每一天。切记:心理健康第一位, 成长、成才都骄傲,家庭和睦是关键,情绪稳定最重要。
八、居家安全和文明用语
假期内孩子居家时间较多,要注意居家安全。
九、防范网络犯罪
假期里家长要教育孩子合理利用网络,绿色文明上网,严格落实《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相关规定, 加强监护人对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预防和干预, 做好权限管理、消费管理义务; 严禁未成年人进入网吧上网; 在家上网要适当控制时间,不要沉迷于网络游戏,不浏览和 传播反动或有害的信息, 不通过网络接触不明身份的人并私 下交往,不在网络上发表不当言论,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不在网上宣传淫秽、色情、迷信、暴力的内容。切记;网络世界形形色色,杜绝有害信息侵入很重要,上网时间要科学,家长要带头自律,全家切勿沉迷网络。
十、防性侵
防范性侵犯罪,为有效预防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违法犯罪发生,请家长或监护人在加强家庭教育保护的同时, 同子女一起学习防性侵知识, 教育孩子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了解性侵害的危害和如何预防,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时刻注意孩子身体、心理变化, 时刻掌握孩子交友交际范围,教育孩子不与陌生人网上视频、不与对方相约会面、不把家庭情况、号码、父母及自己的姓名随意告诉陌生人。不轻信别人的花言巧语,不接受陌生人给的食物和其他物品,遇到问题第一时间保护证据, 报告公安机关。切记: 自尊、自爱、自护很重要,自觉净化交际圈,家长全方位保护,全社会共同守护成长。
十一、防欺凌
1、严禁相互邀约去欺凌他人;
2、受欺凌时要及时向大人求救、一找到机会立刻逃离并及时告知家长、老师、必要时及时报警向警察叔叔求救。
十二、加强普法宣传教育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不仅承担着抚养孩子的责任,更要做好教育孩子的义务。法治作为保障社会安全有序的重要手段,知法、守法、运用法律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就显得尤为重要,家长不仅要教育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要教育孩子建立正确的法治观。寻衅滋事、聚众斗殴、盗窃、抢劫、强奸作为 未成年人主要犯罪类型,这些案件中的涉罪未成年人很多时候都存在与社会不良青年称兄道弟,在学校逞凶斗狠称王称霸的情形,父母大多对此毫不知情或一味包庇纵容, 最后导致犯罪结果发生,悔不当初。究其原因就是这些孩子不能理性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欲望,无法正确处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没有树立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法治之上,任何人都要为自己的违法行为付出相应代价的底线思维。冲动触法的代价,是家庭的破裂,终身的悔恨,无法回头的时光。切记:家庭普法是关键,父母责任很重大,孩子交友要慎重,不做沉默的羔羊,不做霸凌的恶人。
十三、冬春季传染病预防
持续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咳嗽、乏力、腹泻、味(嗅)觉减退等症状,及时到就近的医院就诊,就医过程中要佩戴好口罩,有特殊传染性病情的,就医过程中不得隐瞒,配合医生做好相应的身体检查和治疗。
十四、合理安排假期活动
指导孩子合理、科学地安排作息时间。督促孩子保质保量完成假期作业、培养孩子读书的好习惯。
鹤庆县第三中学
2024年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