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案例】趣玩呼啦圈—颍上县实验幼儿园桃李春晖分园中一班

活动背景

《纲要》中明确指出,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呼啦圈又称健身圈,对幼儿关节的灵活性、柔韧度有很好的锻炼作用,也是幼儿园户外活动的运动器材之一。孩子们可以通过跑、跳、钻、爬、转等,能玩出各种花样,百玩不厌。一起来欣赏一下孩子们的游戏时间吧!

呼啦圈初体验

晨操结束后,小朋友们被一些凌乱的呼啦圈所吸引,几个小朋友兴奋地喊着“呼啦圈、呼啦圈…”,于是用灵活的小手拿起呼啦圈摆弄起来,他们一人一个呼啦圈,各玩各的,不时的把呼啦圈套在头上、腰上。孩子们刚刚接触呼啦圈,在自由探索呼啦圈的玩法,大多数幼儿都在拿着呼啦圈追逐跑,他们玩得不亦乐乎。

行为分析:

在自由探索中,孩子们首先想到呼啦圈可以转、可以滚,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的手部力量、跑的运动能力可以得到初步锻炼,也引发了孩子们对呼啦圈的探究热情。但是初次探索还是只停留在单一玩具的操作阶段。

支持策略:

为激发孩子们对呼啦圈玩法的探究兴趣,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让孩子能在玩中学,学中玩,引导幼儿自由讨论,我发起疑问:呼啦圈还可以怎么玩呢?于是一场关于《呼啦圈的玩法》的激烈讨论会开始啦!

探索之旅

我们的设计

孩子们化身“小小设计师”,把自己想到的呼啦圈玩法“设计”了出来,并跟小伙伴们交流了己的玩法,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热情十足。

教师所思:

 在此阶段活动中,教师的问题激活了幼儿原有经验,已有的呼啦圈跳房子的玩法出现在孩子们的脑海中,显然孩子们兴趣高涨,在支持孩子游戏意愿的同时,在今后的游戏中也要放手让孩子实施更多的想法,丰富幼儿游戏经验,培养幼儿创新意识与探索精神。    

当呼啦圈遇到跳房子

“呼啦圈,圆又圆,和我一起做游戏。转一转、跳一跳,样样都好玩!”孩子们根据“设计图”,开始尝试游戏。

双脚跳房子

双脚跳可以锻炼幼儿下肢的运动能力,促进运动发育。可以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积极进行双脚跳可以促进幼儿小脑发育,从而促进平衡力的发展。小朋友们有秩序的排成一排,挑战开始了······

交叉跳房子

单脚跳房子

单脚跳房子促进幼儿的平衡能力,发展单脚支撑的腿部力量,不断强化身体控制能力。感统失调的幼儿经常练习单脚跳,可以有效促进前庭机能的发育,对多动、好动、注意力缺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作用。

发现问题:

小朋友们有点失落,小嘴巴嘟囔着:这个动作太难了,都跳了好多次,还是站不稳……

我的办法:

小朋友分享着自己的成功经验……

解决问题:

行为分析:

单脚跳房子过程中,有的小朋友们单脚起跳腾空后,由于个体差异,部分幼儿身体东倒西歪重心不稳,很难达到平衡。

支持策略:

在部分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及时给予提示,引导幼儿自主解决问题,在观看其他小朋友玩的同时,小朋友们之间也有了一次深入分享交流,不仅帮助幼儿整合游戏经验,解决解决游戏中遇到的问题,还提高了幼儿的游戏水平。 

呼啦圈的多种玩法

发现问题: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发现游戏单一,游戏时间支撑不久。引导幼儿商量合作,探索呼啦圈新玩法。

幼儿开始自发的利用呼啦圈玩起游戏来,他们不再是简单的跳房子。会集体交流沟通探索新的游戏,两人或者多人以小组进行游戏:齐心协力、占领呼啦圈、钻山洞、渔夫捕鱼、呼啦圈运球等。

齐心协力

00:11

占领呼啦圈

00:20

钻山洞

00:16

渔夫捕鱼

00:10

呼啦圈运球

00:12

游戏思考:

《指南》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一种简单的游戏材料―呼啦圈,孩子们通过不断地尝试,不仅锻炼了身体,也激发了幼儿在游戏中积极探索、大胆创意、与人交往、发现并尝试解决问题,获得各种直接经验。   

 而教师作为游戏过程的观察者,游戏进程的支持者,及时抓住幼儿兴趣点和好奇心,看懂游戏中幼儿的游戏行为,在记录和分享中推进幼儿的深度学习,大胆表达,个体经验引发集体共鸣,回顾梳理,持续探究,快乐其中、锻炼其中、收获其中,赋予了游戏更多的意义,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