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公园路幼儿园——小二班大树穿冬衣

7囍
2024-01-15
阅读 23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课程缘起

       随着《你好,冬天》主题活动的开展,孩子们发现了校园里植物的变化,于是他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曾曾:冬天来了,芭蕉树的叶子都黄了。

俊泽:大树的叶子都掉光了,树干冰冰的。宣宣:树干有裂缝,大树会不会冻死呀。阳阳:大树是这么过冬的。

玥玥:我们过冬可以穿厚厚的衣服过冬,给大树也穿上厚厚的衣服,这样大树就不冷了。

       在孩子们的讨论与交流中目标聚焦在大树“怎么过冬”上。     

        有了好奇心,孩子们就有了探究的动力。基于孩子们的兴趣点,我们开展了“大树穿冬衣”的班本课程活动。对于孩子来说,在大自然中引发的思考更加具体,收获的成长经验更加深刻。      

       一段关于给大树穿衣服的奇妙探索之旅就这样慢慢拉开帷幕……

教师思考:      

       幼儿对自身周围的事物现象特别的感兴趣,他们会主动观察和探索周围常见事的一些现象和变化,感知生命,亲近自然。教师应支持和鼓励幼儿大胆联想,猜测问题的答案,并设法验证。

问题一:大树穿什么过冬?

      关于给大树穿什么过冬的讨论?孩子们的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

开心:我们过冬穿厚厚的衣服,大树也可以穿厚厚的衣服过冬。

层欣:可以给大树带手套、围巾和帽子,这样大树不冷了。

曾曾:大树又不是不是人,不用穿衣服。

宣宣:对呀,我见过大树上面有绳子,大树是用绳子保暖的。

阿甘:大树冬天到底这么过冬的?

宛霖:我们可以回去问爸爸妈妈。

       于是孩们带着问题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并通过调查表的形式记录下来。

      经过亲子调查活动,孩子们得知了多种大树过冬的方法。通过自主投票选出了四种最感兴趣的方法进行尝试。

教师思考:

      大树怎么过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孩子们立刻进行讨论、调查。针对课程活动实施过程中孩子们发现问题,教师应适度放手,让他们自行去商议解决,鼓励他们做简单的计划和记录,并与他人交流分享,能更好的激发幼儿主动探究、发现的兴趣。

穿衣初体验

       根据自主投票,分成了衣服组、麻绳组、薄膜组、报纸组分头尝试为大树穿冬衣。

衣服组

      衣服组的孩子们拿着从家里收集来的废旧衣物出发了。

      虽然在教室里有讨论过给大树穿“冬衣”的方法,但是在操作中,孩子们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

铭铭:我们不会绑衣服,只能挂在大树上。

靖羽:我感觉有点难。

宣宣:我会绑鞋带,衣服我也可以绑。

层欣:我们还可以请老师帮忙。

      经过讨论后,孩子们又再次行动起来。绑好啦!大树不怕冷,可以暖暖的过冬了。

麻绳组

      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麻绳组也遇到麻绳散落一地或是打结的问题。

开心:毛线怎么老是掉下来~

俊泽:糟糕,毛线打结啦!

      孩子们对缠绕麻绳的方法进行了讨论。

宛霖:我们可以用剪刀,这样就不打结了。

阿甘:这样不能绕长长的,大树就不暖和了。

航航:我们可以几个人一起合作把打结的线解开,然后慢慢绕。

小饼干:我们找老师一起来帮忙。

      通过一起合作的方式,一边绕麻绳,一边调整打结的位置,保证麻绳有序排列。

      虽然麻绳组在操作过程中遇到了问题,但他们还是保持着一颗探究心,不轻易放弃,最终完成了为大树缠绕麻绳的任务,麻绳组都开心的拍起手来。

薄膜组

       在目睹了前两组小伙伴为“大树穿新衣”成功经验后,薄膜组信心增加了不少,迫不及待的想要试一试。

       薄膜组也遇到了和衣服组一样的问题,薄膜老往下掉、不会打结、薄膜太长了。

       于是,孩子们邀请老师来帮助,一起再行动!大树的薄膜衣完成啦!

报纸组

教师思考:

       在活动操作过程中,孩子们在失败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相互合作,一起头脑风暴,在操作、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寻找答案,体会到了合作成功的喜悦。

       周末突然降温下雨,周一户外活动时孩子们来到大树旁,可眼前的一幕让他们很难过,大树身上的衣服、麻绳、纸湿漉漉的;薄膜里装满了。孩子们通过观察发现衣服、薄膜、报纸和麻绳都不防水,还会从树上掉下去。

问题二:怎样才能找到合适大树的防水“衣服”呢?

       孩子们再一次动起小脑筋集思广益,开始团讨,怎么才能让大树牢牢地穿好衣服还防水呢?

开心:可以给大树穿雨衣,和我们一样这样就不怕被雨淋了。

思辰:可以给它放一个取暖器。

玥玥:大树和我们不一样,不用取暖器。

宣宣:我看到小区的大树穿着白色的衣服,下雨刮风衣服都还在。

靖羽:我也看到过,大树身上白白的是什么东西?

       经过讨论小朋友的想出来的办法很多,于是我们与孩子查阅了资料,从网络上查找了很多关于“刷树”的视频资料,了解到白色的是石灰水,给大树刷上白石灰不仅能保护大树不被冻伤,还能防止虫子叮咬。

问题三:给大树刷白需要什么工具材料呢?

       在了解到大树刷白的作用后,孩子们又进入到新一轮的讨论,我们需要用到什么工具呢?在哪里可以找到这些工具?

思辰:要用到罩衣和手套。

宣宣:还有刷子和桶。

曾曾:还需要口罩,石灰有味道不可以吸到肚子里。

教师:这些工具去哪里获得呢?幼儿园里有没有?

小饼干:我在美术室看到过刷子和桶。

宇航:木工坊有手套、罩衣和口罩。

       讨论过后,孩子们开始在幼儿园进行了工具收集工作。

穿衣再体验

       工具收集完成,给大树穿衣服的行动再次开始了。孩子们往桶里加入石灰和水,简单搅拌后开始给大树穿“衣服”。

       这是孩子们第一刷树,细心的宣宣发现了问题:为什么石灰水刷到大树身上一块一块的,还往下掉黏不到大树身上。

       带着问题,我们和孩子一起讨论,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原来,给大树穿衣服用的是“熟石灰”,这些像小石子状的是生石灰,生石灰变成熟石灰需要经过“熟化”的过程。于是我们开始使用熟石灰粉加水开始搅拌,在不断搅拌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石灰水变得越来越白,水桶壁的温度也越来越高。

       通过实践操作,让孩子们直观的了解到这就是生石灰的“熟化”反应,生石灰加水后会产生大量的热,冒出大量的蒸汽,看到整个“水面”沸腾起来。

教师思考:

       经过实践,孩子们发现由于对材料的认知不够,所以给大树穿上“白衣服”的行动失败了,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又有了新的想法。教师应支持和鼓励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案或解决问题,通过实践操作、帮助幼儿获得新的经验。

刷白再行动

       通过一次次的观察探索、实践,孩子们调整了方法、材料的配比,收获明显变多。孩子们再次来到户外给大树穿“冬衣”。

       可是幼儿园里的大树太多了,对于如何给所有的大树都穿上冬衣,孩子们又有了新的挑战。刷树活动中,孩子们深刻体会到了刷树的辛苦,他们认为给校园里所有的大树穿上冬衣是一件难以完成的任务。于是“怎样才能给所有的大树穿上冬衣”变成了孩子们讨论的话题。

玥玥:幼儿园有好多大树哦,我们刷不完。

宣宣:我可以一个人刷一棵树。

思辰:我们可以请老师帮忙。

曾曾:我们去邀请大二班的哥哥姐姐加入我们,这样人就多了。

       思辰和曾曾的提议得到了小朋友们的支持,于是思辰和曾曾一起去邀请老师和大二班的姐姐来帮忙。

带着哥哥姐姐和老师,孩子们又开始行动啦!

       大家分工合作、齐心协力,大树的冬装穿好了,大树可以暖暖的过冬啦!

课程收获

       本次活动基于孩子在生活发现的兴趣点,由于小班幼儿年龄的特点,生活经验、动手能力略显稚嫩。但在活动探究中,孩子们通过发现问题——思考尝试——挑战困难的一个过程,最后蜕变成收获成功。

       在大树的“冬衣”行动中,孩子们跟大树的互动让其与大自然有了更亲密的接触。从自发组队为大树穿“冬衣”,思考为大树设计衣服到用不同方法为大树穿衣。在活动的实施与推进中,孩子们学会了自主观察,积极思考与深入探究。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

阅读 23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