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公检法诈骗老年人案件特点

雷丽娟
创建于01-16
阅读 28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诈骗分子通过电话冒充公安机关工作人员,谎称被害人涉嫌违法犯罪,不配合工作将冻结其存款,添加受害人微信好友,通过视频聊天,诈骗分子身着“警服”、在有“警用标识”办公场所,以此诱骗受害人进一步相信其身份。通过编造银监会加密保管其资金理由,诱骗受害人归集个人名下资金至某张银行卡,诱导被害人下载手机远程控制软件,通过远程操控转走受害人银行卡内资金,并通过安抚受害人情绪等方式延长其报案时间,直至其发现被骗。该类诈骗的特点主要有:

    一是报案时间一般较晚。由于被害人在无感知的情况下被骗转账后经亲属提醒才发现被骗,从接到诈骗电话到报警一般间隔10天左右,多起案件报案时间为夜间,公安机关止付挽损较为困难。

    二是普遍没有预警信息给防范带来一定困难。犯罪嫌疑人为规避预警特别是资金预警,采取“专案专卡”的方式施诈,甚至借助被害人银行充当“一级卡”转移其他案件诈骗资金。

    三是诈骗分子诈骗目标精准。被骗人主要为65岁以上退休、独居老年人,部分为党员身份,均有一定存款积蓄。

    四是诈骗分子多角色转变、模拟真实场景。诈骗分子以通信公司、警察、领导、检察长等角色来欺骗受害人,在沟通过程中通过视频展示真实办公场景来提高可信度。

    五是采取远程操控受害人手机方式转账。诈骗分子诱导受害人下载具有远控功能会议软件,在操作过程中要求当事人将手机遮挡,远程操控受害人账户,通过视频通话询问当事人银行卡密码和验证码,被害人对转账操作没有意识。

    六是涉案资金转移方式新趋势。嫌疑人诱导老年人将自己名下不同银行卡的资金,向同一银行卡进行汇聚,后向无历史交易记录的陌生卡进行大额转账况。近期,出现了诱导老年人将银行卡内人民币兑换成外币,直接通过银行汇款渠道直接向境外账户进行转账的新情况。

阅读 28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