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动态19】“在芦溪,一切美滋滋”——芦溪中学创新班“家乡文化生活”实践活动成果展示暨《运用课堂观察量表优化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组活动

创建于01-16
阅读 346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家乡是什么?古代文人说家乡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那一份想念,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的那一份不舍,是“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的那一份亲近……而对于当下15岁的青少年而言,家乡是在探寻中发现,在体验中感悟。

    日前,芦溪中学创新班举行了“家乡文化生活”主题汇报展示活动,激励同学们以研究性学习为载体,融通课堂与社会实践,不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做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和创造者。课题组全员带着观察量表走进这次别开生面的课堂。

准备阶段

    为助力学生完成本次实践活动,在活动前夕的课堂教学中刘小雨老师为学生讲解访谈形式及注意事项,调查研究报告的结构及内容。同时为学生设计了学习活动资料和学习活动任务单,将研究性学习真正落到实处。

  在前期的活动准备中,同学们通过人物采访、实地考察和查阅文献等方式,深入了解家乡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芦溪美食林氏豆腐、宣风谷酒、糖画;芦溪老石桥;古城缩龙、舞龙……涉及家乡手艺人、家乡民俗活动、家乡古建筑、家乡美食等等。

05:30

各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行程访谈记录表

展示活动

品味舌尖上的宣风谷酒——钟钧利小组

“探寻芦溪的红色记忆”——谢深婷小组

讲述老石桥的前世今生——邹玉桐小组

欣赏传统舞龙的魅力——张艾语小组

访古城缩龙——李雨欣小组

勇当武功山上的特种兵——林宇杰小组

       在汇报展示中,同学们声情并茂,综合运用图片、视频、音乐等手段,增强了展示活动的趣味性,给大家带来了一场关于家乡的文化盛宴。

课后分享

谢深婷:远山如黛,静水细流。这里是芦溪,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红色之乡,流光抛转,亦磨不却那份百年前流传于此地的红色记忆。在卢德铭烈士陵园中,记载故事的相册被重新翻开,百年后的我们见证了那段血雨腥风的历史,亦深深体味到革命党人对开创新时代饱含的那份热情。岁月变迁,他们的红色精神永垂不朽,世代不息。

张艾语:通过这一次的舞龙采访,我们不仅了解了舞龙这项具有传统民俗文化特色的活动,还深刻认识到舞龙绝不仅仅是一门技艺精湛的演出。作为一份珍贵的非物质遗传,舞龙舞狮兼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它既是传统文化的瑰宝,又是当代社会交融和认可的载体。而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更应该继承并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林宇杰:这次“特种兵游在节溪乐滋滋”活动让我觉得人生这一本书我又翻了一页,给了我一次新的体验,同时让我明白在人生路上,我们要做自己的特种兵,勇于涉及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开辟出自己的特种之路!

钟昀利:谷酒是宣风入藏在心的屋里的沉甸甸的酒缸,也是宣风人来自心底的清澈纯净,没有“五粮液”的高贵,也没有红酒的优雅情调。它很糙,是老人龟裂厚实的手吊出来的;它很低廉,是家家户户都买得起的。宣风谷酒的香味在年年秋冬与人相伴,一代又一代,造酒机器从木到钢,我真正理解了大国工匠精神。不求功名,但求品质,不求富贵,但求踏实,不求人尽皆知,但求延续万代。

邹玉桐:这堂课内容丰富,不仅有多姿多彩的活动展示与独到全面的讲述,还能从同学们那种认真的神情中触摸到芦溪人对民俗文化的敬畏与热爱。阵阵洪亮的掌声是对个人努力的认可,我们共聚一堂课探索芦溪文化,让当地文化得以传承,这是件有意义的事。

李雨欣:在这次采访家乡文化的活动中,我深深地被芦溪缩龙文化的魅力所折服。锣鼓喧天,鞭炮齐鸣,金黄的龙在飞腾舞动,气势如虹。透过欧阳能辉等一代匠人的眼中,我看到了缩龙文化不朽的光辉与蓬勃的生命力,他们对于文化的坚守与传承,是我们这次活动中感受到的最大收获。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正处于新时代的我们,更应将文化继承、发扬下去,让后世的子孙们都能感受到芦缩溪缩龙文化的独特蕴味!

小结

  本次展示活动,不仅让同学们加深了对家乡文化的认知,更对未来他们能勇担大任,做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创造者充满期待和信心。

       本次活动组织者刘小雨老师说,“从刚开始回收采访记录表,到和学生实际沟通,再到确定展示人员名单,同学们给了我太多惊喜。”

       课题组主持人黄冬波老师说,“15岁的孩子能找到合适的采访主题和对象,能大胆地跟陌生人有效沟通,真不错!”

撰稿:刘小雨

供图:荣媚,肖凤,熊婉婷,杨凌

审核:黄冬波

阅读 346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