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秘境国度---秘鲁之行(d)
图121:对未知领域的探索追求是人类进步的永恒动力。图为我们在南极冰原上远足。
(一)我心中的旅行终极目的地---南极
1、认知南极 我对南极的认知和梦想,要大大早于马丘比丘。60年前我在北京刚上小学时,在学习小组的同学家看到《十万个为什么》,有很多关于南极北极的为什么,后来又看了阿蒙森和斯科特极地竞争的书,在我儿时的心中有了憧憬南北极的种子。转眼一个甲子过去了,我终于在2022-2023年圆了南北极之梦。
在我们居住的蓝色星球上,南极是人类最后发现、最晚踏入的大陆。从发现南极到走进南极;从挪威与英国对南极点的竞争到各先达国对南极的主权之争;从各国科考热到南极保护共识达成南极公约,人类走过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程。期间著名的探险者有最初为了验证海盗威廉.丹皮尔发现南方岛屿这一传说的英国海军军官库克;号称库克转世,最先看到南极大陆并绕行一周的沙俄海军军官别林斯高晋;比赛谁先到达极点并先后为科考探险付出生命代价的英国斯科特与挪威阿蒙森;热衷南极探险,取得重大成就却失去婚姻家庭的法国夏科特......。这些先驱们用生命之光照亮了人类探索南极之路。今天我们在高科技条件下,踏着他们的足迹走进南极,探访先驱们驻足的古老木板房和小石屋,是多么令人神往的旅程!
小Tip:南极洲(Antarctica)是围绕南极点(South Pole)的大陆,地球七个大洲和五块大陆之一,位于地球南端,四周被南冰洋所包围,由大陆、陆缘冰、岛屿组成,总面积1424.5万平方公里,全境为平均海拔2350米的大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洲。大陆几乎全被冰川覆盖,占全球现代冰被面积的90%以上。整个大陆只有2%的地方无长年冰雪覆盖,动植物能够生存。气候酷寒,极端最低气温曾达-89.2℃(1983年)。风速一般每秒17~18米,最大达每秒90米以上,为世界最冷和风暴最多、风力最大的陆地。全洲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极点附近几乎无降水,空气干燥,有“白色荒漠”之称。虽然非常干旱,却由于极寒,水分不蒸发,经过千万年点滴积淀,冰层平均厚2千米,最厚达4750米,存有全世界淡水的80%。若地球气温持续上升导致这些冰层全部融化,海平面将上升66米,全球绝大多数沿海地区都将被海水淹没。
在南极圈暖季(11月-次年3月)有连续的极昼,寒季(4月-10月)则有连续的极夜,并有绚丽的弧形极光出现。
全洲无定居居民,只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考察人员和捕鲸队。
2、南极之行的策划与实施
南极之行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旅游,不仅是路途遥远,更是兼有探险和研修性质。所以根据自己的志趣爱好、身体和经济状况、国际旅行经验和外语水平,选择适宜的南极邮轮,是南极之行的首要。去南极的交通只有邮轮或小飞机+邮轮两种,绝大多数人选择邮轮。据IAATO(国际南极旅游组织协会)统计,截至当前,运营南极的邮轮公司共有30多家。其中乘大型邮轮巡游(载客千人以上,不登陆南极)的游客约占一半,优点是航行平稳,设施和船上活动多,多国停靠上岸旅游,但由于船大,多数不是破冰船,所以不能深入冰海,只能远观。我们当然要选择登陆南极的中小邮轮(载客几十人到数百人)。在众多邮轮公司里,我们选择了颇负盛名的挪威海达路德(Hurtigruten),理由将在后面介绍。
2023年11月22日,我们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希尔顿酒店报到,开始了海达路德南极之旅。23日早晨四点乘包机飞乌斯怀亚,当日游览火地岛国家公园,傍晚登船启航,在船上生活了11天。
(二)登上南森号-从比格尔海峡到德雷克海峡
1、南森号简介 挪威邮轮南森号(MS FRIDTJOF NANSEN)是阿蒙森号(MS ROALD AMUNDSEN)的姊妹船,也是世界首批无污染混合动力极地邮轮。这两条船以极地探险英雄罗尔德.阿蒙森Roald.Amundsen ——世界上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人,和另一位探险家弗里乔夫·南森Fridtjof.Nansen,也是阿蒙森的资助人命名。2020年首航。排水量2万吨,载客500人,所有舱房都是外舱明窗。我们住在5层,房间有20平米,独立卫浴。邮轮的登陆平台开在4层甲板,配备15条极地冰水域使用的大型冲锋舟(Inflatable Explorer Landing Boats )。我选择南森号,一是因为船新先进。在登陆邮轮中吨位最大,抗颠簸性能好,最高冰级1A Super 可深入南北极海域;二是海达路德有130年探险旅游的历史,现有14条船,极地探险的实力和经验全球领先;三是我以前乘坐挪威籍大型邮轮“诺唯真逍遥号“”游加勒比,船上都是欧美乘客,体会不错;四是性价比高。相对于小船和海空联运的高价,南森号更适合工薪阶层。所以这次选择了南森号。但船上没有中文标识广播,对于外语程度较低的国人,我不建议选择海达路德邮轮自由行。这是我给想去南极的亲友们的第一个建议。
图122-123 上图 :在乳白天象的风雪中我们登上彼得曼岛,背后冰海中就是南森号。由于人在船上时无法拍摄全船,只能在登陆或冰海巡游时拍摄;下图:我们乘冲锋舟在佩诺拉水道巡航时看到冰山和浮冰包围的南森号。
2、从比达尔海峡开始南极航程
图124:启航前,我们在邮轮码头的南森号破冰船特色船艏前留影。背后是著名的奥利维亚峰Cerro Oliviea(中)和五兄弟山Mt.Five Brothers(右)
11月23日傍晚,南森号缓缓离开乌斯怀亚邮轮码头,顺着比格尔海峡向东驶去。
小Tip:比格尔海峡(Beagle Channel)又称小猎犬海峡,为南美洲南端火地岛(Tierra del Fuego)岛群中的海峡。东西向长约240公里,最窄处约5公里。北为大火地岛,南为纳瓦里诺(Navarino)、奥斯特(Hoste)等小岛。海峡东段为智利阿根廷边界,西段在智利境内。19世纪上半叶,英国皇家海军的小猎犬舰进行环球探险数次停经此地。海峡命名是为纪念达尔文(Charles Darwin)于1833∼1834年考察火地岛时所乘的英舰“小猎犬号”。
在南太平洋和南大西洋之间有三条海上通道:位于火地岛北面的麦哲伦海峡(Strait of Magellan),位于开放海面的德雷克海峡(Drake Passage),还有我们启航的比格尔海峡(Beagle Channel)。中文都是海峡,英文却有Strait、Channel和Passage三种表述。分别代表窄水道、水道和宽水道。由于巴拿马运河最宽处仅为152米,有一些巨轮无法通过,必须继续向南绕行麦哲伦海峡或比格尔海峡。
图125:南森号启航后沿比格尔海峡东行,对岸雪山就是智利共和国的纳瓦里诺(Navarino)岛。
图126:比格尔海峡联结太平洋和大西洋,以也格莱日斯灯塔 Les Eclaireurs为界,西为太平洋,东为大西洋。我在船上拍照时仍处于太平洋水域,过了也格莱日斯灯塔,就进入大西洋了。这座红白相间的灯塔是网红打卡景点,被称作世界尽头的灯塔,建于1923年。那时是南极科考、捕鲸船向南进入魔鬼海域德雷克海峡前所见的最后一座灯塔了。尽管后来智利在更南端建了若干座灯塔,但对于这座位于海峡孤岛上的两洋分界点,人们明知不是,却仍然愿意称其为世界尽头灯塔。看来人心并不都是理性的。
图127:南森号过了世界尽头灯塔继续东行,我看到对岸智利的小港市--卡沃德奥尔诺斯市Cabo de Hornos(亦称威廉姆斯港Puerto Williams),隶属于麦哲伦-智利南极大区,也是南极智利省的首府,始建于1927年,常住人口只有三千。按照智利的法规人口超过五千才能设市,所以之前威廉姆斯港一直是镇,北岸的阿根廷乌斯怀亚是世界上最南端的城市。2019年5月31日,智利破格将威廉姆斯港设为市,以取代乌斯怀亚成为世界最南的城市。但就像也格莱日斯灯塔一样,说到世界最南的城市,人们首先想到乌斯怀亚,甚至没有多少人知道卡沃德奥尔诺斯。但是读过达尔文旅行日记《小猎犬号环球航行记》的人可能记得火地岛的坞里崖(Wollya)海湾,就是现在的威廉姆斯港。小猎犬舰长费兹洛伊在此用一只珍珠纽扣买下了4个土人,并带他们回英国接受教育(途中病亡一人)。两年后的1831年底,为了将受过教育的三个土人送回故地,小猎犬号再次出发,达尔文随船展开为时五年的科学考察之旅。他出发时并不知道,日后影响深远的进化论学说将奠基于此。
图128-130:比格尔海峡东端的奇异地貌和美景。190年前达尔文在海峡航行中看到:“峰回水转,景物较前更觉壮观。北面高山,构成此地的花岗岩主轴和脊柱,高耸入云……各座山头,均有终古不化的积雪覆盖;无数泉流,自云端飞泻而下,流过密林,注入底下的溪涧” 。
3、我们在南森号的丰富生活和德雷士海峡的渡劫
比格尔海峡波澜不惊,南森号稳如平地。但出峡口不久就感觉海流涌动,小有颠簸,但我尚能参与船上的活动。进入德雷士海峡后,风力逐渐增大,船的摇摆幅度也越来越大,人难以在船上行走。虽然我也吃了防晕药,最后还是吐了。而同行的周太竟然被诱发了美尼尔综合症,要死要活。周先生一度想叫直升飞机救援。所以我给想去南极的亲友们的第二个建议就是:如果晕船晕车,最好放弃南极。因为一般去南极旅行,都绕不开德雷克海峡。除非从智利蓬塔阿雷纳斯乘小飞机去乔治王岛,再换小船登陆南极。这样飞过德雷克海峡,费用更高,且会牺牲一些景观与体验。
小Tip:德雷克海峡位于南美洲最南端和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之间,是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之间的通道,也是南美洲和南极洲的分界线。在巴拿马运河开凿之前,德雷克海峡是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重要海上通道之一。十六世纪西班牙占据南美大陆后,为了切断其他欧洲国家去亚洲的航线而封锁了麦哲伦和比格尔海峡。1577年,英国商人德雷克在躲避西班牙军舰追捕时,无意间发现了这一海峡,为英国找到了一条不需要经过麦哲伦海峡进入太平洋的新航道。从此,该海峡就以其发现者——弗朗西斯.德雷克命名。德雷克海峡是世界上最宽的海峡,东西长约300千米,南北宽达970千米;也是最深的海峡,平均水深3400米,最深处约4800米;还是海况最恶劣的海峡,由于受极地旋风的影响,一年365天,海峡风力都在8级以上。即便是万吨巨轮,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也被震颤得像一片树叶。这片终年狂风怒号的海峡,历史上曾让无数船只倾覆海底。于是,德雷克海峡被人称之为“杀人的西风带”、“暴风走廊”、“魔鬼海峡”,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死亡走廊”。从南极滑落下来的冰山漂浮在海峡中,也给航行带来了困难;最后是海水最冷的海峡,年均水温在零度上下。
图131:南森号船长率管理团队欢迎乘客的仪式。前左为船长、右为探险队长在表演;后排左一为轮机长、左二为大副、左三为报务主任、左四为客务主任、左五为厨师长。
图132:航程中,南森号每天举办与南极有关的各类科普讲座和活动。图为南极生态系统科普讲座。
图133:游客参与手工绘画活动
图134:10层的休息观景大厅是游客常去的地方。
图135:南森号有图书馆可以借阅图书。平时欧美人坐在休息室里大都手不离书。我们也被环境感染,斯文一回。
图136-137:南森号有三个餐厅两个酒吧,提供不同类型的餐饮。既使通过波涛汹涌的德雷克海峡时我呕吐了,但还是要坚持进食,以保障营养。
图138-139:南森号有配套的健身设施。上图为环绕10层甲板的200米跑道。船过德雷克海峡后,周太满血复活,恢复每日运动;下图为南森号的露天无边泳池和按摩池。泳池里是加热的海水。能在南极冰雪环境中畅游,为我们庆祝红宝石婚留下了永恒的记忆。
4、初见南极的惊艳
从理论上说,自南纬57度德雷克海峡中线向南,就是南极洲了。当然,那是南极环流和东风环流、西风环流的交汇处,风暴中心。当我们被摇晃得自顾不暇时,也没心情去甲板看风景了。从舷窗看德雷士海峡波涛汹涌,两洋茫茫,只有追逐邮轮的巨鹱和花斑鹱在搏击风雪,令我想起高尔基的“海燕”名句: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真令人肝儿颤!忙祈祷德雷克快点过去吧!无奈近千公里宽的海峡,岂能一掠而过。只能熬着,熬着......看见从南极漂来的冰山,又想到泰坦尼克号,晕船时好像想不起什么高兴事儿。待船行至南纬60度,接近南极大陆时,已是晚上21点多,变得风平浪静,而南极的夏天几乎没有黑夜。我们走上观光甲板时,对初见南极大有惊艳之感。
图140-141:上图 11月24日船上拍摄在德雷克海峡中部搏击风雪的巨鹱Giant Petrel;下图 25日在德雷克海峡南部觅食的花斑鹱Cape Petrel。
图142-143:德雷克海峡虽然凶险,却也有看点。其中冰山和观鲸必不可少。上图:德雷士海峡南部的巨大冰山和一对长须鲸。小Tip:长须鲸Fin Whale,是须鲸科里第二大的鲸,最大体重达110吨,近30米长,体态修长。同科异种的还有座头鲸、蓝鲸、布氏鲸、塞鲸和小须鲸。长须鲸浮到海面上时,人们首先看到的是喷气孔,其次就是背鳍。其喷气孔垂直而狭窄,喷出的空气及液体的高度可达6米。每次它们浮到水面时,都会喷气数次,每次在水面逗留1分半钟。在浮到水面期间,其尾部仍然会保持淹没在水中。长须鲸是经济价值最高的鲸类,人类滥捕造成濒危。国际捕鲸委员会在1976年开始禁止在南半球捕杀长须鲸。下图 座头鲸Humpback whale,比长须鲸小很多,背鳍较低,短而小,背部不像其他鲸类那样平直,而是向上弓起,形成一条优美的曲线,故得名“座头鲸”,也叫“弓背鲸”或者“驼背鲸”。尾鳍宽大,外缘呈不规则钳齿状,经常露出海面。座头鲸是有社会性的一种动物,性情十分温顺可亲,常成对活动,有伴侣感情依赖,成体之间也常以相互触摸来表达感情,如图所示,两只座头鲸正在亲昵中。
图144-145:这两张照片记录德雷士海峡的冰山形状。下图是我们在客舱睡在床上拍的,还有窗玻晕影。 冰山和浮冰不同,浮冰有冰川碎裂而成,但多数是海水冻成的海冰;冰山却是从南极冰盖或冰川分离出来的。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冰山从陆缘冰的边缘分裂出来,成为南极海域独特的风景线。据统计,南大洋的冰山大约有218300座,平均每个冰山重10万吨。这些像城堡一样的冰山令人震撼,很多具有巨大的桌面形顶,而水下的体积更大得多,所以才有了西方谚语:The tip of the iceberg(你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泰坦尼克就是撞上了冰山水下部分而沉没。现在大型Iceberg都有编号。从1978年开始,美国国家冰中心(USNIC)利用卫星技术发布南极冰山信息,对长度超过19公里的大冰山进行编号和追踪比如B-1、A-3等等。 如果一座大冰山分裂为几个冰山,分裂出来的冰山的名字和原来的冰山一样,只是在末尾加上一个字母。比如,B-1A,B-1B,等。B-15是有记录以来最大的冰山。2000年3月,B-15从罗斯冰架上分离出来。它有大约295公里长,40公里宽,比牙买加还要大。十几年过去了,B-15又分裂成几个冰山。这些冰山是随着洋流漂浮的。其中最大的一个是B-15T,长52公里,宽13公里。据说我们有可能看到B-15T。只是我的照片中,不知哪一位是这个名人。每个都很壮观。
冰山从南极冰架脱落属于自然的过程,全球变暖则加剧了南极冰盖的流失速度。落入冰海中的冰山,会随南极环流进入德雷克海峡并最终消融其中。所以德雷克海峡又称为冰川坟场。
图146:在过去的40年里,寒季南极海冰最大面积大体为1700万至1900万平方公里。暖季最小面积为200万至400万平方公里。而近几年气候变暖、南极臭氧层空洞等造成海冰面积急剧下降。去年夏天降至179万平方公里,这是自1978年有记录以来的最低值。南极环境的巨变对地球和人类都将是灾难。我们在德雷克海峡的南端看见大量浮冰正在消融中。
图147-149:令人惊艳的南极绚烂极昼-金光祥云冰海雪山,我们好像进入了日照金山的仙境。
图150:不经风雨哪来彩虹?熬过了魔鬼海域德雷士,我们进入了南极洲,享受着沐浴极昼晚霞的欢乐。
(未完待续,请看下一章(三)身入体验大美南极--冰海巡游和南极登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