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温度的教师,教有梦想的孩子——花官镇中心小学百篇“教育日记”挑战(第39天)

花官镇家庭教育指导中心
创建于2024-01-15
阅读 79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广饶县花官镇中心小学坚决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全国家校共育联盟学校、东营市家校共育示范学校、东营市家庭教育实践基地、东营市优秀家长学校优势作用,实施“三写”工程(家长写亲子日记、学生写成长日记、教师写教育日记),构建起家校生学习共同体,助力家长、学生、教师实现自我成长。

花官镇中心小学的老师们坚定地行走在家校社协同育人之路上,手写日记,且行且思,致力做有温度的教师。

我手写我心❤️教育日记

2024年1月15日 星期一  晴

引用一段话“倘若大环境我们不能改变,至少我们可改变家庭小环境。在卷的大环境下,一定要平衡好孩子的健康与成绩,不要亦步亦趋,要学得聪明一点。”

期末复习阶段,老师经常在家庭作业里面写“查缺补漏”这个词。

查缺补漏真的非常重要,知道哪里需要补哪里不需要,不管对孩子的学习还是对于其他方面的成长都是有质的提高的关键同时,查缺补漏又很考验家长的智慧。所以家长平时多关注孩子。对孩子充分了解,查缺补漏的时候就不手忙脚乱了,甚至平时随时可以查缺补漏。

反思我自己这一方面做的还可以,越来越能放下自己的事专心陪孩子2小时。自己的事碎片时间可以完成,早起晚睡也可以完成。孩子正在成长,时间不怎么方便打乱,按照孩子的规律,拿出孩子的时间,去助力孩子的成长。(王彩虹)

2024年1月15日 星期一  晴

今天突然接到一个家长的电话,说跟孩子制定的规矩,孩子不遵守了,她没有办法啦!问我接下来她该怎么办?这是家长经常为之困扰的。

我跟家长谈了自己的看法,首先我们必须清楚一点,规矩要得到有效执行,就需要管理者有强大的执行力,而这往往是家长最欠缺的部分。你在让孩子执行时,你有没有参与到孩子的处理事情之中去?当孩子做不到时,你有没有坚持原则?家长的吞吞吐吐让我知道她让步了。

我又对家长说,所以你首先要检视一下自己,当跟孩子讲话时,如果说出一句话,孩子马上顶嘴或争论,而学校老师说一句话,他马上就会去做,这就说明家长在孩子面前的威信、能量场没有形成。或者说,家长在孩子面前没有展现出能量和力量。指南针在地球磁场下自然指向南方,撤掉这个磁场,它会随意摆动。孩子就如同指南针,家长和孩子沟通时,如果没有让孩子处在家长的能量场中,他就会很随意。感觉自己是自由的,可以为所欲为,因为家长本身的磁场不够。比如很多孩子,遇到有点难度的题,就产生畏难情绪,绕而避之、一筹莫展,甚至有了放弃的念头。这是的孩子就跟能力不够的家长如出一辙。学习是一个动脑的过程,只有不断动脑筋思考,不断解决问题,不断让成就感带来自信心,才能提升能力。同样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与孩子一起制定了双方都同意的规矩,如果家长自己对自己要求不到位,孩子出问题时反复让步,执行力不够,孩子就会对规矩不以为然,就会违背规矩。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执行能力,所有的一切都是枉然。知难而进,水滴石穿。强大的执行力方能成就自己,成就孩子。家长听了我的话,表示赞同,也对自己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且告诉我晚上孩子回家跟孩子进行深刻的分析和检讨,希望娘俩制定的规矩能执行下去。(李桂枝)

2024年1月15日 周一 晴

假如

新的一周开始了,面临的棘手问题一如既往——周一“困难户”多。

不查不要紧,一查不出所料。还是那几个人不完成作业,还是那些理由不交作业,名单一成不变,看了让人一筹莫展;理由始终如一,听了让人啼笑皆非。看着眼前这十几个作业“困难户”,我的脑海中浪涛翻滚。

假如,我只是说假如:我们从一年级带着他们,一定不会出现这样的局面。这不是说低年级老师怎么样或是学生怎么样。我是从情感的角度来分析:但凡我们带过的学生,半年之后就很少有不做作业的了,因为他们知道老师的工作原则,作业向来不多,每天半小时就做得好好的。他们还知道,不完成作业只能一时贪欢,老师不会放任他们不闻不问。最终无论是谈心也罢,还是奖励也罢,都得把作业做完老师才会罢休。再者,老师和孩子相处的半年也是情感逐渐升华的半年,他们知道老师爱他们,知道老师对他们好,就是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微笑都成为他们完成作业的动力。

可是,假如毕竟是假如!每年必须面对新的面孔,从接手到熟悉已经过去几个月了,感情还未培养好,就到下一个学期了。正当下个学期感情日渐浓厚时就又要分班了。我曾经打过一个比方,孩子们养习惯靠的不是一朝一夕地培养,靠的是天长地久地教育与影响。长久的陪伴,才能给他们养成好的习惯,老师才会事半功倍。如今,真的有些被动。

假如,我只是假如:我还是年轻时的我,那我一定非常生气孩子们编造的不完成作业的理由我一定会把声音调到最高,胸口一定填满了怒火,然后立马和家长沟通,了解孩子不做作业的原因,叮嘱家长怎么样配合老师,帮助孩子成长。如今,这些火气被年龄和认知压下去了,浇灭了。不再生气,不再发火,不再单独联系家长。因为我知道,家长告诉我的只有这么几句:“管不了,老师他不听话你使劲揍就行。”“老师,我问了,他说做完了。”这些回复和学生们告诉我的理由一样,年年不变,次次雷同。

假如,我只是假如:我们都不去管孩子,都管不了孩子,那么孩子们的未来会是什么样的?吃饱饭应该是没问题,或许还能有不错的未来。但是,凭借多年的经验看,知识改变命运还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

假如,我只是假如:孩子们自己认识到了掩耳盗铃的危害;家长们认识到了一份付出一份收获;老师还如以前一样对他们严格;一级老师带完整个学段……

这只是美好的假如!

周玉霞

2024年1月15日 周一  晴

       忙忙碌碌的一天又结束了。昨天晚上小姑娘的妈妈问我能否班里送一个蛋糕,来补上孩子前段时间因家庭原因没给孩子过生日的遗憾。虽然我也有很多顾虑,但考虑到母亲那愧疚的心情也就答应了。蛋糕在上午第一节就送来了,一直到第四节我才有时间和全班孩子一起享受美味的蛋糕。当然我没告诉孩子蛋糕的由来,我善意的跟孩子们撒谎了,骗他们说今天是我的生日,还有和我一起过生日的小女孩。打开蛋糕盖子,让小女孩许愿,本打算吹蜡烛,但因没有点火工具就放弃了。我把蛋糕分成若干份,让小女孩和她最好的朋友分给大家,在分蛋糕的过程中,俺班孩子没有一个去偷吃,而是等大家都分到了以后才一起品尝。或许是在学校的原因,所有的孩子吃蛋糕的时候是那么小心,并且吃的那么香,纸盘子也被舔的干干净净。我敢断定,所有孩子在家绝对没有吃的这么干净过。品尝蛋糕的过程中,也有还几个孩子利用手中的彩笔快速的制作了一张贺卡并送给小姑娘。小姑娘留下了感动的泪水。或许因为某些原因孩子缺少一部分关爱 ,但在学校我会尽我最大努力去关心呵护她,愿她有一个充满快乐记忆的童年。(门冠霞)

2024年1月15日 周一 晴

今天早上,我早早地来到学校,看着孩子们自觉拿起工具清理班级卫生,很是欣慰!还有几个孩子们跑过来说:“老师,早上好!”真是一起小可爱!

回头一下子看见小越,周五因为咳嗽请假。我高兴的说:“小越越,你好了吗?”他嘴巴里一直嘀咕:老师,为什么小雨在这里了,为什么?我一想:周五放学我收拾班级卫生时,把桌子重新调整了一下,小越的后桌本来是小雨,现在调到她后面的后面,他有些不高兴。我说:你的位置找到了吗?他不理我,嘴巴里还在一直说,一会儿小雨来了,她坐到自己位置,小越一下子高兴了,原来他看错了。

时间长了,孩子们对于同桌或前后桌已经很熟悉,换一个位置对于他们来说不一定是好事 通过今天我明白了!有时候,家长会微信给我,说给孩子调桌,我告诉家长:位置调换,根据高矮个,更换频繁,对孩子成长也不利。

现在的孩子个性都很强,不要用强硬手段对待他们,温室里长大的孩子,需要慢慢来,当太阳一点点温暖到他们了,他们才会更加茁壮成长!(来梅花)

2024年1月15日 周一 天气晴

今天被我抓到了一个瞬间,谜团就解开了。明明班里打扫的很干净了,为什么垃圾桶旁边那么多纸屑呢?之前在班里更多的是关注孩子们,今天视野里突然出现了一个孩子的身影,去扔纸片,然后纸片太轻没有‘‘投篮成功’’落进桶里,而是飘悠悠的落在了旁边。这一下我明白了,得告诉孩子们要走近点儿,弯一下腰,确保纸片也好其他的垃圾也好,你得投中才行,要不就是‘‘你投篮不准’’‘‘手气不佳’’。听到我用这俩个词儿,孩子们倒来了兴致,抢着说自己一定能投中,自己手准。还是我没要求细致,才让纸片‘‘潇洒了这么久’’,现在它该乖乖往桶里去了。哈~

今天读王老师的日记,学到了四个字:知 情 意 行。有了认知,有了好的情绪,有了意愿,有了行动,我是这么理解的。其中,父母给孩子提供的最大价值就是情绪价值,因为情绪产生的一切真的很微妙。

每天分享自己的经历,每天阅读大家的经历,学习了,沉淀了,一起进步的感觉真好,感谢有这次的挑战机会,也第一次感谢自己的参加!

(郑羚)

2024年1月15日 周一 晴

今天的课有点多,加上午学和课后延时,我需要上七节课(一整天也不过九节)。怎么合理安排,才能既让学生不厌烦,还要复习有效果呢?确实需要费一番脑筋。根据实际情况,我安排了两个专项(按原文填空和笔顺)及一套练习。当然专项复习也是把具体内容细化成一个个小的部分,然后逐个突破。

“按原文填空”,对一年级孩子来说,背过不问题,成问题的是不认识字。比如最简单的《悯农》,学生在幼儿园就背过了,但是单独拿出“锄( )( )当午,汗滴( )( )( )”来填空,就不会了。为什么?因为第一个字“锄”不认识,自己顺不下来,只能空着。中高年级就不会这样考了,他们是填整个的一句,而不是其中单独的某个字,所以难度也不一样。说实话,“按原文填空”对一年级学生来说,如果识字量小,真是一个难点。

而“笔顺”也不容易,教中高年级的老师也有发现,学生的笔顺不对的太多。原因一是与原来我们老师教的不一样:比如“火”,现在第二笔是右边的“小撇”,而之前是中间的“竖撇”;原因二是之前自己描过或写过字,但没有按笔顺,只是自己“插”起来的,但也形成习惯不好改。所以只能慢慢“过筛”,易错的及反复出错的多训练吧。

总之,距离这学期结束也只有五天的时间了,发现问题、想方法解决才是关键,一步步来,总有突破的时候。(温龙欣)

2024年1月15日 晴 周一

今天晚上,我对一年来的工作进行盘点。脑海里回忆着一年来发生的一幕幕、做过的一桩桩,然后把一个个字敲到键盘上,心里想:不经意间,忙忙碌碌中,我们曾做过那么多事情,那些披星戴月归家的画面又隐隐浮上心头。

犹记得2023年暑假初的一天,学校准备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地考察材料,抽调的王新民、高本宾等老师,往特色教室里不断地搬桌椅、抬书架、摆器物,大家热得汗流浃背,只为尽快让物品就位,不出任何问题;聂娜老师往市里提交少先队材料时,撇下还在吃奶的孩子忙碌到晚上近九点才回家;董朋见老师为了不耽误明天省级爱卫运动档案迎检,晚上加班到九点多,才从学校返回广饶;2023年8月,彩虹老师准备讲家庭教育优质课,李桂枝、常亚燕老师和我全程跟踪磨课,我们联系家长多次到校试讲;同样是8月,赵秀萍老师和我多次赶往学校报告厅,指导张梓文同学准备民族团结主题故事竞讲大赛初赛,录制视频提交参评。其实,真得说不过来有多少个加班赶点的工作,我们的老师们叫则即至,干则全力以赴。

苦心人天不负,我们学校近期荣获了“山东省卫生单位”称号,申报的东营市“优秀少先大队”材料已经提交完毕,我们需要静候佳音。王彩虹老师提供的沉浸式亲子共学课获得了市级优质课一等奖的好成绩;常亚燕老师撰写的家委会建设主题案例获得市一等奖;张梓文同学最终在东营市民族故事竞讲决赛中获得二等奖,并于近期参加山东省民族团结主题竞讲比赛。

当然,优异成绩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平时的积累。 虽说“但问耕耘莫问收获”,但是,有谁会在辛劳之后不期许收获呢?唯有这种经历了辛勤的付出,不走捷径的拥有才更让人格外地欣喜。(门新花)

2024年1月15日 星期一 晴

临近期末,老师们都忙昏了头,除了着急还是着急。着急孩子不着急,着急他们不按时完成作业,更着急孩子请假无法到校。

早上接到小雨爸爸电话,说小雨今天到校。(从元旦假期以后就没去过学校)孩子到校,但中午不能在校吃午饭,我还给人家出主意:让老人永保温桶送去,来回接送太累了。心里想:随老人的吧,接就接吧,不管怎么总算来上学了。可没等热乎劲过呢,家长那边电话又打过来了。家长告诉我:孩子上了校车又开始吐,去不了了。我试探着问孩子会不会在家待时间长了,不愿意上学?家长矢口否认。作为老师我们有啥办法呢?只能硬着头皮让孩继续休息。

不知是因为“阳”的后遗症,还是因为10后的孩子体质问题。以往期末考试前一周好像不会再缺学生了,今天一问,别的班情况跟我班类似,也缺好几个。不是个例就放心了,那就彻底站在家长的角度想吧:健康第一。(程少云)

2024年1月15日,星期一,天气晴

最近是期末复习阶段,学生们的学习任务也比较重学习压力,相对于之前也有点增大,有的家长向我反映回家跟孩子说话,孩子比较烦躁,问我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就问家长回去跟孩子交流什么,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家长说见到孩子一般会问作业写完了没有。我顿时明白了这问题所在,其实并不是孩子的情绪问题,而是我们的表达出现了问题。我们的孩子不怕累,不怕苦,怕的是不被理解不被珍爱,但我们回到家看到孩子就问作业写完了没有,孩子心里可能会想你们爱的什么,是我还是我的作业?孩子无法理性表达内心的意识,只能用行为和父母对抗:顶嘴、磨蹭、坐不住、沉默不语、惹是生非。

作为家长,我们见到孩子,首先要和孩子打招呼,表达一下自己对孩子的想念,问一问孩子今天在学校累不累,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想吃什么样的饭等等,孩子往往会因为父母的理解而努力,从而去认真完成作业。(常亚燕)

2024年1月15日 星期一 晴

今天课上和孩子们沟通交流,做题讲题很顺利心情也比之前要舒畅很多。不想给他们太大压力,或许是我不想给自己太多压力,抓得越紧的时候,他们的心思跑的越快,索性换种方式放缓速度,回归课本,抓好课上的训练,练会一种题型或者学会一个题也算是收获,坚持每天进步一点点。 

今天收获了一枚惊喜,小瑞同学给我当讲题助理,负责投影的材料翻页和放大缩小调控,看得出他很乐意忙活这事儿,忙乎的时候也能看到讲哪个题了,当我提问的时候也开始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了,我故意地环顾了一周落在了他这里,点了一下说你来,回答得非常棒,我说你的做法能解决这个题并且很好用请坐,期待你下一次还能回答问题。看着他笑容满面地坐下来,心想平时我得有多忽视他,要知道他平时上课总是自己玩,一眼盯不上他就自己画个小棋盘开始下棋玩儿了,我就心底里总是盯着他做得不好的地方,先入为主了。感觉今天他变了,更应该是我的内心发生了变化,看他们的时候没有了恨铁不成钢的“恨”,更多地是转变了自己的态度,要知道我变了这个世界也就随之变了,不是别人不够好而是我们的期望值过高,不妨降低一下好胜心,让他们开开心心地享受课堂,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吧!(孙海云)

孩子总是胆小怕事儿怎么办?

案例:班里要举行元旦庆祝活动,同学们都踊跃报名参加表演,可是小宇同学却犹豫不决。放学之后,妈妈问他为什么没有报名,小宇同学有些不耐烦地说:“我不知道自己能表演什么!”“你的朗诵、唱歌、魔方都很好啊,表演哪一种不行呢?”妈妈说。“没啥好表演的,我就是不想上!”小宇说完就关上了自己的书房门。看到小宇这种遇事就胆怯的样子,妈妈心里非常的着急和无奈。妈妈知道,其实小宇还是很想表现一下自己的,可是每每机会来临之时,他却总是打退堂鼓,不敢再向前迈一步。

可能有不少爸爸妈妈对孩子身上的这种“胆小怕事”的表现有些束手无策,总盼望着孩子的胆子要是再大点该多好?其实,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不能简单的归结为“胆大”“胆小”的问题,也不能盲目逼迫孩子去做一些他们不想做的事情,而要理性的分析问题的根源,循序渐进的帮助孩子战胜自己,不断积累信心和勇气。

我觉得,首先要弄清楚孩子遇事胆怯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比如,有的孩子可能是因为性格的原因。学过心理学的都知道,人的气质类型有四种不同的表现:多血质、黏液质、胆汁质和抑郁质。如果孩子的性格特征属于黏液质或者抑郁质的类型,那么孩子很有可能就会表现出内向、敏感、忧虑、甚至是沉闷、自卑等的性格特点。我们家长一定要清楚,不同的性格类型没有优劣之分,并不是活泼热情就好,温和内敛就不好。喜欢独处和思考的孩子,他们往往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判断你能力,说不定人家就是搞科学研究的料呢!

还有的孩子原本活泼开朗,阳光大方,后来变得敏感急躁、消极懈怠了,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爸爸妈妈们一定要做好自我检视和反思了。比如,如果爸爸妈妈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总是为了一些生活琐事儿吵吵闹闹,有的甚至产生了感情裂痕,这种环境下,孩子的性格表现就极易发生变化。因为孩子不懂大人的世界,他们唯一能懂的就是来自父母的爱,就像万物感受阳光的普照一样,如果感受不到阳光照射和温暖,那么很多植物就会改变。比如我们常吃的蒜苗,享受阳光时是绿色的,而遮住阳光是则成为黄色。因此,和谐的、阳光的、向上的家庭环境,是孩子个性健康发展的土壤。

另外,父母要帮助孩子不断积累信心和勇气,逐步摆脱缺乏自信的心理状态。不要期待一次“激将法”或者一次“赶鸭子”就能使孩子发生脱胎换骨的转变,要从孩子日常生活的点滴入手,循序渐进,积累自信。比如,有的孩子喜欢画画,却不喜欢把自己的作品拿给别人看,如果我们硬是逼着他拿出来,那样会进一步曾家孩子的胆怯感。我们可以先鼓励孩子展示给父母看自己的绘画作品,而后可以鼓励他拿给自己喜欢的亲人和朋友看,再进一步展示给喜欢的老师和同学看,一直到最后鼓励孩子参加各类绘画比赛等。通过这样的过程,孩子逐步体验到赞赏的力量和成功的喜悦,内心的恐惧感和自卑感就会逐渐减弱,战胜自己就成为可能。

当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无论何时,来自于父母的肯定和鼓励,始终是孩子战胜困的最大动力。(高兆华)

编辑:花官镇中心小学家庭教育指导中心

阅读 79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