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缘起
这一天,孩子们惊奇地发现,在消防通道边有许多枯树枝、枯木头,这么多的树枝可以做什么呢?经过策划、调查、拍照、讨论等,孩子们自发的成立了灯笼组、帐篷组、风铃组、小鸟家等小组,开启了一段惊奇的树枝自然建构之旅。
故事一:圆桌会议定计划
帐篷组遇到了一些麻烦:帐篷怎么总是搭不起来?大家纷纷出谋划策,于是“帐篷大调查”拉开了序幕。原来帐篷有很多种类,有的尖尖的,有的圆圆的,有的可以露营晒太阳,有的可以遮风挡雨......它有两个重要的组成:骨架和篷布。
孩子们又召开了圆桌会议,经过设计和策划,他们定下以下计划——
分析与反思:
《指南》中提到:“5-6岁幼儿能够在成人的帮助下能制定简单的调查计划并执行。”幼儿在搭建帐篷前,能够进行简单小组讨论、调查策划,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下一步实践。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事物,多方面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探索行为。
故事二:万能的周爷爷
从此,帐篷组的孩子们常常聚集在一起讨论、尝试:“两根树枝搭不起来,会倒下去的,我感觉要再多放一根”、“这儿的地太滑了,我们换一个地方”、“谁来帮我扶一下,我想要把树枝捆起来”。
可是很快,他们便发现搭建帐篷也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在搭建的过程中,孩子们又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就算把交接处绑的紧紧的,帐篷也会滑倒。一场以“怎么才能将帐篷牢牢地固定住”大讨论开始了。
经过一系列的讨论,大家一致觉得该向勤杂工周爷爷请教,看,这就是孩子们收获的制作宝典——
1.要尽量选差不多长短的树枝。
2.树枝粗的一端着地,比细的一端着地更稳定。
3.可以把着地的一端扎在泥土里。
4.三根树枝首尾相连,每一个面都是三角形会更稳定。
5.在中间架一根粗一点的木头,把周围的树枝撑住。
分析与反思:
幼儿在探究中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教师应该给予幼儿机会让他们发现常见物体的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指南》中提到,幼儿遇到困难时能一起克服,他们通过讨论实践、请教别人等途径,总结归纳了帐篷固定的方法,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
故事三:分工合作很重要
树枝有长有短,这可怎么办呢?在通过观察和比较后,孩子们发现帐篷小屋的高度在自己的胸口处时,他们搭建的最为方便。经过多次比较和实验,他们找到了比较舒适的长度:110cm。
为了更快地得到“110cm”的树枝,孩子们又分组进行——一组拿软尺仔细量着,再用笔做记号,另一组用锯子将做好记号的树枝锯开。孩子们分工合作,很快得到了一大捆树枝。
通过不断地调整角度、更换树枝,第一个帐篷骨架终于做好了!
分析与反思:
教师在幼儿的游戏过程中,给予隐形支持和引导鼓励,让幼儿在不被干扰的时光中,对充满自然元素的建构充分探索和享受,让他们在建构中感受到自然与艺术的价值意义,从点滴里感知与学习自然知识。
故事四:我的帐篷我做主
孩子们提议:枯树枝太单调了,我们一起加上装饰吧。他们又迅速组成了“艺术小分队”,用颜料、黏土等进行了艺术创作,变成一个“五彩骨架”。
这边,篷布组的孩子也在行动着。用什么做篷布呢?孩子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思考。在资源库里找来了床单、塑料桌布、保鲜膜。
通过比较、观察、实践,他们发现保鲜膜、塑料桌布容易破损,不方便操作,床单等棉布面积大,比较柔软,方便操作。
孩子们通过测量、标记、拼接、剪贴等方法,将棉布固定在骨架上,第一个完整的帐篷小屋终于成功了!
这时,艺术小分队的孩子又想到:为什么不在篷布上进行装饰呢?很快,他们找来了很多亲自然的材料,对帐篷进行了装饰,变成了一顶“会呼吸的自然帐篷”。看着漂亮的帐篷,孩子们兴奋地给它取名“兔兔屋”!有了第一个的成功,孩子们更是信心大涨,很快做好了第二个、第三个,还给它们起了名字:生命之家、树叶小屋......
后记:帐篷升级,快乐翻倍
搭建帐篷的成功,让孩子们信心百倍,大家又想起了最开始的计划——楼房。有了之前的搭帐篷经验,他们在前期策划的时候,就制定了详细的计划,每个小组都有明确的分工,不仅提前画了设计图,还通过小组讨论预设了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做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分析与反思:
在搭建过程中,孩子们依旧面临着很多问题,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而是坚持不懈地想办法,通过探索结构、调整材料等多种方式梳理思路、解决问题,逐渐朝着自己的想法迈进,打造一个个独属于孩子们自己的“隐秘之地”。
收获与感悟
户外游戏环境中开放式的资源——树枝,为幼儿带来了丰富的、多层次的体验,这正是课程游戏化背景下自然教育的体现。在搭建帐篷的过程中,幼儿通过倾听、触摸、观察、比较等方式来了解自然、体验自然、融入自然,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通过自主探索进行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促进社会发展,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并在玩乐中提高身体素质。
孩子们与树枝的建构故事孩子继续,我们期待着孩子们更精彩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