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煨食

陈彩琼
创建于01-15
阅读 28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冬日煨食

    陈彩琼


    冬日的午后,老屋的树林里厚厚的树叶像一层厚厚的被子批在大地上,风吹过,树叶纷纷扬扬。父亲把树叶扫成堆,母亲把高高的树叶堆用砖块围起点了火,将酿制好的米酒放在火里煨,用树叶小火煨出的酒温热香甜。

    客家人有冬日酿米酒的习俗,正所谓“冬天一杯酿酒,消寒又补血”。小时候,我们家家户户都会酿米酒,是一种很纯朴的习俗,客家人热情好客,来了客人若是没有酒,再丰盛的菜肴也失去了热情的氛围。客家人的米酒饱含了浓浓的客家情,一代代人将此传承下来。

    客家米酒精选上等优质的糯米,采用清洁活性水质,选用祖传秘制的酒饼,不加任何添加剂,是纯天然的绿色饮品,酒精度也较低,营养价值高,内含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由于营养成份易于人体吸收,能刺激消化腺的分泌,增进食欲,客家人用之补气养血。小时候,我们最爱吃酒饭团,待到糯米饭蒸好后,大人们将热乎乎的饭团成一团沾上白糖,热乎乎的饭团又香又甜,围着酿酒的火堆里吃起来,暖到心里了。

    树叶煨酒的火星容易熄灭,父亲在一旁用树枝将火堆拨开,不一会儿火又旺了。我的儿子在旁边陪着外公看火,父亲索性去厨房拿来几根地瓜,将地瓜放进了火堆里:“等会儿我们就可以吃上烤地瓜了。”小娃娃一脸惊奇又兴奋:“真的吗,那我再去捡一些树叶。”白色的烟火气在树林上空升起,看着一老一小在树林里忙碌的身影。我心想着:我小时候可没这个待遇,可真羡慕这个小娃。

    我随母亲去树林里挖紫薯,母亲说:“这个紫薯是去年冬天随手种下去的,没想过会成活。前些日子,发现它居然长这么大了,想着等你们回来后挖来做薯包子吃。”薯包子是客家人的一道美食,我一时兴起,决定要亲手做这道美食。在母亲的指导下,我把薯削皮,切成块后手工磨浆,磨出的浆液是紫色的,像流动的紫藤花。我花了一个多小时才磨出半盆的紫薯浆,然后再加上面粉搅拌均匀,佐以盐巴、鱼露和香油。待到父亲将热腾腾的油锅烧好以后,我就将揉成一团的薯团放进锅里,看着白紫色的薯四周慢慢变成了金黄色,让人垂涎欲滴。炸熟后的薯包子,皮薄脆香酥,馅儿柔软润滑,沾上一点儿蜂蜜水,吃起来香甜可口,还不容易上火。

    晚饭后,我们全家围坐在一起,自从大学毕业工作后,我们兄弟姐妹难得聚在一起,大家直夸我做得薯包子好吃,这让“厨房小白”颇有成就感。夜深了,薯包子凉了,我们用小炉子取暖,把薯包子、花生、红枣、橘子、核桃、芋子放在架子上煨热。一旁的孩子们,眼睛眨巴眨巴地望着那星星点点的火星,馋着要吃架上的小食。用小火煨过的橘子,表皮入果肉,吃起来有陈皮味,可消食止咳,孩子们第一次吃上烤橘子直呼:“好甜啊,好香哦!”小火煨过的小食带着温热,保留了食物的原味,吃起来更入味。

    最美味的是煨芋子,小火煨出来的芋子,味道香浓,入口绵滑。其实,古时江南地区大户人家最流行的芋子吃法就是煨芋。袁枚在《随园食单》有言:“芋性柔腻,入荤入素俱可。或切碎作鸭羹,或煨肉,或同豆腐加酱水煨,选小芋子,入嫩鸡煨汤,妙极!”从烹饪的角度来说,煨相当于小火慢炖,用火煨食,所用的时间长,煨出来的食物所含的脂肪少,很大程度保留了食材的营养。现在人们喜欢用砂锅和瓦罐煨菜,煨食物的时候可以把油腻渗走,剩下的都是不腻人的食物精华。小火煨得三冬暖,煨出来的食物,像是带着阳光的味道。

    冬日的漫长与寒冷,是一场旷日持久的煎熬,冬日煨食的日子,冬的寂寥,冬的寒冷,冬的悠长,经过火苗的舔舐成了一道美味。家人煨坐,灯火可亲;围炉煮茶,开怀畅谈。我们用陶炉煮茶喝,聊聊工作,说说家常,寒意在一丝丝暖意中被驱散。家人的互相体贴、包容和鼓励,便是世间最温暖的港湾。冬日煨食,煨出了一个美好的季节,煨出了充满温情的人生。

阅读 28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