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316工程评估工作,桥南镇中心小学对照《陕西省第四轮“316工程”学校高质量发展督导评价指标体系》的要求,逐项进行了自查、自评和完善工作,始终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学校发展全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学校各项工作呈现出健康积极向上的良好态势。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执行教育法律和法规。确立了“全面+特色、合格+特长”的办学思想,以“高质量、有特色、争一流”为办学目标,紧紧围绕“加强班子建设,深化学校管理,发展艺术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工作思路,与时俱进求突破,深入细致抓落实,校园文化建设逐步完善,教育教学质量日益提高,师资水平整体进步,学校的办学品味全面提升。
学校校园布局整齐、宽敞清雅。现有实验室、计算机室、图书室、阅览室、电子琴室、美术室、劳技室、多功能室、体育器材室、体育活动室、广播室、卫生室、心理咨询室、档案室、大队部等部室,充足齐全的设施,为师生学习、交流、活动构筑了良好的平台,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学校始终坚持重视师德建设,组织教师学习各项教育法规,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开展思想剖析,全体教师围绕“铸师魂、强师德、树师表”,寻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学校定期进行校本培训,专题讲座,主题研讨,课堂教学交流,一方面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校本培训制度”,强化校本培训。另一方面,实行“名师导师制”,充分发挥专家引领作用。定期派教师参加进修、培训、外出考察学习、组织竞赛等形式,努力为青年教师更快成长积极搭建平台。同时规定外出教师每次交流活动结束后都要进行总结,结合自己在共同体学校学习的经验并与学校教师进行交流,使全校教师共享外出学习的成果,真正做到“一人学习,多人受益”。
学校始终坚持把德育工作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健全“学校——班级——学生”三级德育网络,切实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自我教育,将德育落实到位。定期召开德育工作会议,研究德育工作,做到德育工作有思路、有目标、有措施、有落实、有成效。学校注重德育工作的创新,形成了全校升旗仪式,每周学生演讲,班级手抄报,黑板报评比,校园文明岗等德育常规制度。同时,还通过读书活动、征文、校园才艺展示等活动,使学生接受民族精神、理想信念、日常行为规范和文明礼貌教育,促进学生素质提高。注重班级文化建设,设计富有个性的班级宣传栏、展示栏、评比栏、图书角、卫生角等,优化班级育人氛围,潜移默化的塑造着全体师生良好的文明素养。
学校重视校园安全工作,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教师安全责任书》、《行政安全责任书》、《学生安全公约》等,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实行了安全隐患登记和报告制度,始终把安全工作作为学校的头等大事。利用班队会、大队集会进行安全讲座,开展各类安全教育,对学生进行消防、地震安全演练,通过各种形式教育学生提高自我保护、自我防范安全意识、自护自救能力及家长的监护能力。实施安全保障措施,消除隐患,将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学校认真落实中小学《体育工作条例》和《卫生工作条例》,通过早操、课间操、眼保健操、体育课、课外活动时间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学校组建了篮球队、舞蹈社团、美术社团、阅读社团、书法社团、跳绳社团及手工社团等第二课堂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艺术特长,使学生能展现特长,挖掘自身潜力,提高艺术素养。
学校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与劳动教育也常抓不懈。多次邀请桥南卫生院医师莅临我校进行中医药文化宣讲。从认识中草药,到种植,将中医药文化贯穿至日常教育教学中。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每周大扫除、每日清洁活动、劳动课上,老师带领学生学习各项劳动技能:做饭、草编、种植……国庆期间与社区协作,前往社区进行志愿者公益劳动。重阳节时,组织学生组成志愿者小队,进入孤寡老人家中,为老爷爷、老奶奶们打扫卫生、做饭、干家务……依托垃圾分类活动组织各种类型的劳动教育,让学生在劳动中汲取知识,促进成长。
桥南镇中心小学将以316工程评估工作为契机,不断改进完善各项工作,提升办学水平,促进学校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办人民满意、政府放心的学校,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更多优秀学子,为临渭教育事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