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话里佳情 同心向未来

——永定区湖山乡里佳村教育基金会

沈水清
创建于2024-01-15
阅读 29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3年新春座谈会暨第二届换届讲话

2023年1月20日

尊敬的周际生主席、苏娟宣统委员、各位领导、各位乡亲、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在全国上下全面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之际。今天上午,我们村教育基金会召开换届大会暨第二届一次新春座谈会,这是我们村的一件喜事、大事。

    今天看到这么多领导、乡亲、同学,非常感慨、也非常激动,能代表发言既荣兴又深感惶恐,我参加过的会也不少,但面对众乡亲让我觉得格外的紧张,在座的领导阅历丰富、水平高、能力强,尤其是村里出去的大学生,学历学识都比我高,所以今天我想突出一个点,跟大家汇报一下十年来的工作和想说的心里话。

    十年来,村教育基金会在乡党委领导关心指导下,在村两委的重视和帮助下,在全村乡亲的共同努力下,在热心乡亲和亲朋的大力支持下,遵循创会章程,秉承“回馈家乡、回报社会、创造进取、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立会宗旨,不忘初心,奋勇前行,为乡村振兴建设发展贡献力量。下面,我从五个方面谈谈十年来的感悟,也是对十年来工作的一个回顾,与乡亲们共勉:

    一、高位谋划,乡亲同心筑平台

    2011年在外出优秀乡贤沈生林和部分热心乡亲的大力支持下设立了村教育基金。2017年,历经近1年时间的精心筹备,在村众乡亲的大力支持下,2018年2月村教育基金会正式成立。村教育基金会能如期创立,得益于众乡亲传承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得益于众乡亲重视人才兴村的思想认同,得益于众乡亲无私奉献的鼎力支持,在会务筹备组的共同努力下,制定出台了村教育基金会《章程》、组织机制、财务规定及成立大会相关材料达14余份。村教育基金会的成立,营造了全村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搭建了打造“教育强村、文化兴村”服务平台,也为精细化管理村教育基金会提供了有力支撑,村教育基金会做到了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有效落实,确保了专项经费有效扶持、精准奖学,为拓展会务新思路、新举措、新模式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积极奉献,乡亲捐资助圆梦

    里佳村的教育基金会是“自筹资金、自主管理、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群众性组织,经费来源仅靠热心乡亲募捐。十年来,村教育基金会严格依照《章程》和《里佳村教育基金会财务管理规定》,积极开展募捐活动,获得热心乡亲174人次献爱心,收到募捐善款达357268元。近五年来,村教育基金会积极做好资金开源工作,创收基金利息达56720万元。十年来,村教育基金会发放奖学助学人数达107人次,共发放奖学助学金达25.1余万元。截止2022年12月底,村基金会经费总计收入21.402万元,其中,上年结转17.152万元,2022年收入4.25万元(含乡亲募捐款29300元,利息收入13200元)。2022年共支出4.742万元,其中发放20名学生奖学金4.6万元、制作牌匾支出1020元(两家分会牌匾300元、爱心牌9块720元)、其它开支(代烛)400元。截止2023年1月20日止,本基金会总节余资金为16.66万元。

    自本会成立以来,村教育基金会每年对经费收支及使用情况进行盘点,每年严格落实“一报一清一审一签”制度,对年度节余款项均经本会主要班子成员4人以上签字确认,并向会班子成员公布,坚持按章办事、依规行事,做到公开透明、公平公正,严守村教育基金会经费开支公信力的“生命线”。

    三、助力教育,乡亲聚力显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十年来,里佳村两委、村教育基金会高度重视村教育事业的发展,积极开展“奖学助学”活动,用真心动真情关心关爱下一代。积极倡议众乡亲捐款捐资助学,号召乡亲为村里学子担起一份责任、奉献一份爱心、托起一份希望,得到了众多乡亲的响应和支持,全村营造了积极助学的浓厚氛围。一是奖学助学造氛围。通过组织锣鼓队入户送奖学金、燃放鞭炮、戴状元帽、合影留念、编写美篇等方式,大力宣传和表彰优秀学子,让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培养人才理念深入民心。二是走访乡亲联乡谊。十年来,本会班子成员适时与福州、厦门、漳州、龙岩、广东等地乡亲互通电话、微信,共话共商教育有关事宜。同时,结合公私外出时机,加强与在外乡亲的走访交流,进一步促进乡亲对村教育基金会的大力支持,增强了众乡亲对教育基金会凝聚力、吸引力和影响力。三是不计得失讲奉献。本会班子成员牢记建会初心,信念坚定、甘于奉献。班子成员不讲任何报酬和待遇,出钱出力,劳心伤神,把村教育基金会的事当作自己分内事,充分利用休息日和空闲时间作奉献,但大家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不在乎个人名利,热心服务、任劳任怨,成为里佳村教育基金会的“主心骨”“顶梁柱”。

    四、做强基金,乡亲目标育人才

    建会之初,村教育基金会在筹备工作上下足了功夫,广泛征求村里乡贤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多方走访了有办会经验的镇(村),吸取成功经验做法,高位谋划建会方案,确定了以“情系里佳、爱播希望”为主题,以打造“教育强村、文化兴村”为目标,出台了村教育基金会《章程》等规章制度,把“塑好品牌、扩大影响、发挥效能”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把村创建成为全乡村级教育强村的“标杆”与“样板”。一是定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化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我们村教育基金会建会所确定的创会初心,创会方向,创会目标完全符合党和国家的战略目标。十年来,实践证明,乡亲们的付出是值得的、正确的、有效的、远大的,我们的思路走得对、走得通,而且能走得稳、走得好。目前,我村大学生数量与十年前相比成五个倍数增长,我们村从原来全乡教育落后村变为先进村,广泛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全乡人民的肯定。二是广宣传。近五年来,我们通过闽西日报、县融谋体中心、《里佳教育报》等宣传平台和载体,着重传播教育文化、弘扬社会风尚、宣传教育特色、传承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在讲好里佳故事,传播里佳声音上下功夫,下力塑造“教育强村、文化兴村”教育品牌,把国之大计伟大工程做实做好做强,助力推动村教育事业、乡村振兴发展。三是重落实。1.严格账务审核。每年适时组织账务收支情况进行清算,每年对符合奖学和助学人员名单进行了反复核对,对乡亲募捐金额及时在村微信群和《里佳教育报》公布,并落实专人负责登记和收款管理,做到账目公开、公正、合理、无误,并做好及时登记和归档工作。2.做好奖学金发放。十年来,共向村里学子发放“奖学助学”达107人次,发放金额达25.1万余元。3.颁发“情系里佳、爱播希望”爱心牌匾。近五年来,为个人一届捐资达5000元以上乡亲发放“情系里佳、爱播希望”牌达28块。同时,适时跟村里乡亲开展一对一的宣传发动,鼓励乡亲捐资助学,扩大募捐善款,每年均能收到热心乡亲送来的善款。4.评选村“书香之家”。研究制定了里佳村“书香之家”评选标准准则,并通过摸底核实,经村两委、村教育基金会研究决定,评选出了村里20个家庭为“书香之家”,会后,还要组织登门授牌活动。5.编印出版《里佳教育报》。为了丰富村教育基金会的工作载体,让工作动起来、做起来、活起来,每年编印出版一期《里佳教育》报,广泛动员村里大学生积极投稿,《里佳教育》报的质量一年比一好。截止2022年共编印出版了四期,工作成效明显。6.定期召开新春座谈会。近五年来,每年召开一次新春座谈会,村两委给予大力支持,精心筹备会务工作,从下发通知、会务场地准备、制作爱心牌匾、采购学习赠品和教育宣传标语等工作,做到了专人负责、责任到人,为召开新春座谈会创造了良好条件。通过召开新春座谈会,有效总结工作和明确下步打算,建立了向乡亲征求意见建议的交流渠道,聚力为村教育基金会建言献策,为改进工作方法提供了有力支撑。7.大力推动外地分会组织成立。坚持立柱架梁,延伸工作手臂。2022年9月11日、12月28日村教育基金会福州分会、漳州分会正式成立,逐步搭建村教育基金会“大舞台”。8.如期做好班子换届工作。根据村教育基金会《章程》规定,理事会一届五年。2022年是换届年,班子换届是加强村教育基金会领导班子和提升服务力量的重要途径。换届产生的新一届领导班子,担负着团结带领全村乡亲打造“教育强村、文化兴村”总体目标,担负着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建设开好局起好步的时代重任,是推动村教育基金会各项工作的“指挥所”“战斗队”。我们贯彻“优化结构、任人为贤、热心公益、甘于奉献”的要求,坚持好中选优、优中选强,综合考虑年青化、有经历、有专长,工作突出、群众公认,注重选拔政治素质过硬、经得起考验、善于解决复杂问题、驾驭局面能力强的优秀乡贤担任本会班子的主要领导,特别是选拔能够扛起“村教育基金会”工作重任的乡亲担任会长、执行副会长及秘书长,配强村教育基金会的“火车头”。通过换届后的领导班子,新一届领导班子整体水平有较大提升,必将凝聚起奋发助力发展我们村教育事业和乡村振兴建设的强大力量。

五、持续发力,乡亲期盼勇向前回望十年,在助力村教育事业发展中,得到了众乡亲的大力支持和鼓励,众多乡亲有钱出钱、有力也力,无力点赞,都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和作出了很大努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我们村要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在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希望众乡亲持续支持村教育基金会,请大家积极融入到基金会中来,由衷欢迎村里的年青一代积极加入,特别是我们村里的大学生们更要打头阵、挑大梁,为弟弟、妹妹们带好头、做榜样。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我们村的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把“小我”融入“大我”,将“小爱”化为“大爱”,把青春献给祖国、献给家乡。我坚信,我们里佳每一位乡亲绝不会缺席,一定会聚力同向,形成打造“教育强村、文化兴村”的最强大力量。一要明晰定位。我们要有勇立时代潮头、善开风气之先、敢于争创一流的胆识魄力,要有“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久久为功的毅力决心,用守正创新的力度,弘扬改革创新精神,争当“敢为人先”的见证人和践行者。我们定位是:瞄准湖山教育“第一强村”目标,持续发力,勇毅前行,奋力打造叫得响的湖山教育“第一强村”,让里佳教育品牌名气走出永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二要拓展载体。我们要以“教育强村、文化兴村”服务教育的特色品牌为抓手,以服务村教育事业实际需求为导向,创新服务阵地,延伸服务触角,全力打造“里佳教育报”“情系里佳、爱播希望”“书香之家”“新春座谈会”等服务教育载体,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不断提升助力里佳教育事业发展,让我们村的学子们真正受益和得到鼓励,让我们村里人真正感到幸福感、获得感和荣誉感。三要真做真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做强教育事业非朝夕之事,而是恒久之功。我们村新一届教育基金会领导班子和理事仍要继续努力,要以“滴水穿石、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秉持久久为功的理念,多谋出路、多做宣传,多作实事,做到敢于担当、无私奉献、不懈推进。我们要秉持“捐款自愿、热心公益”的原则,不畏艰难,永不气馁,发挥广大乡亲的力量、资源、人脉等优势,以亲引情、以情引资、以资引智,搭建好“爱家乡、重教育、谋振兴”交流平台,积极发动更多的乡亲和乡亲企业自愿融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壮大村教育基金会力量,永续教育基金会发展。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事业兴旺、合家欢乐!谢谢大家!
阅读 29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