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是我们的母语,是每个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语文学习与教育,是所有人都关心、关注的大事。那么,语文应该怎么去学呢?又有哪些语文一直被误学着而我们却浑然不觉呢?为什么魅力无穷的语文在我们学来却索然无味呢?我们学语文的最终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王崧舟老师的《爱上语文》。
读《爱上语文》有感
武安市教师发展中心 郝贵芳
三周时间和伙伴们一起读完王崧洲老师的 《爱上语文》这本书,真实感觉有如沐浴春风,神清气爽;有如鲜花般芬芳馥郁,沁人心脾,还有什么词能表达我内心的喜欢呢?那就是真的爱上语文!
王崧洲老师一直是我心中的偶像,我想也是大多语文老师心中的偶像。他的课堂教学课例我看过无数遍,一次有一次的收获,真的是受益匪浅。带着敬畏之心去读王老师这本书,感觉是与王老师面对面对话,心与心的交流,真正走进文字深处,与诗人得到情感共鸣,同情共振。
正如王老师在第二讲《看不见人怎么看得见语文》中这样解读张继的“愁眠”和“钟声”,如果愁眠是烦恼,那么钟声应该是菩提。谁都不愿意沉溺在愁眠的烦恼中不能自拔,于是钟声悠扬,声声入耳;钟声空灵,宽宽如心;钟声澄净,绵绵入神。钟声在时间的无涯的荒野中悠悠回荡。在张继笔下寒山寺的夜半钟声在陆游的诗中悠悠回荡:“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在高启的诗中悠悠回荡:“几度经过忆张继,乌啼月落又钟声。”在王士禛的诗中悠悠回荡:“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一千二百多年后张继的夜半钟声在陈小奇的诗中悠悠回荡。“留恋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尘封的日子,始终是一片云烟……”一代又一代诗人从“钟声”听到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生命觉悟、心灵体验。他们都是张继的知音,唯知音才能倾听,唯知音才能共鸣,共感,共同融人。这样的解读也会把我们带入到那个回荡着悠扬钟声的时空中,和张继对话,跟钟声文化对话。这钟声已经成为精神意义上的知音。带着这样的解读去开展教学,去引领学生走进钟声这一文化意象,在孩子们心里留下一颗文化的种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文化人。
我们学语文就应该努力成为语文的知音,文化的知音,用心倾听语文的钟声,内心的钟声,成为一个更有文化底蕴的自己。真正爱上语文!
读王崧舟的《爱上语文》一书有感
见象 见人 见心
实验小学 江鑫莉
第二次打开王崧舟老师所著的《爱上语文》这本书。在我认为,这是一本值得反复拿来阅读的书,且常读常新。
语文是什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从课程性质来看: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本书中,关于语文是什么给了我们诗意的回答:语文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是但求一字的数茎须;是庄子的逍遥云游,是孔子的颠沛流离;是魏王的老骥之志,是诸葛的锦囊妙计;是君子好逑的《诗经》,是魂兮归来的《楚辞》;是执过羊鞭的《兵法》,是受过宫刑的《史记》;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是曹雪芹的梦中泪;是千古绝唱的诗词曲赋,是功垂青史的《四库全书》......语文的思想之美、人性之美、文化之美在时间的流里,历经岁月洗礼依旧熠熠生辉,留下深深的文化烙印在每个中华儿女的心里,融进血液成为我们共同的文化血脉。
语文有多美?中国古典诗词是语文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语文有多美,诗词告诉你。明月不只是明月,在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品的是思乡;在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中话的是相思;钟声可能另有深意,在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钟声”中到听钟声澄澈,绵绵入神,更是诗人内心的觉悟;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中可想风情万种,可悟空灵之美......古诗词寓意于象,将的情感表达深入人心。说“想你”不说想你,说——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这想念如江水绵长);如皓月——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说愁绪——白发三千丈......
如何解码语文之美?通过阅读这本书收获的答案是:3+3+3。第一个三为三读,即:读厚、读薄、读活。第二个三是三只眼,即:文学之言、历史之眼、哲学之眼。带三个就是需要经历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即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第二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即要有锲而不舍的建议性格和执着态度。第三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即多次周折,经理磨炼之后,豁然开朗进而取得最后的成功。
以上是通过拜读《爱上语文》这本书一点收获。希望自己、希望更多爱好读书的我们,能够在阅读中汲取营养,拓宽自我文化生命的厚度,淬炼自我精神长相。立志做一个像苏轼那样的终身阅读者和终身写作者,最终成全自己的精彩人生。
目极大江流 高情更超越
——《爱上语文》读后感
武安市光明小学 靳换琴
语文是我们的母语,是我们民族的根,是每个炎黄子孙的精神家园,是中华三千年文化的载体和结晶,没有语文我们寸岁难行,我们没理由不爱语文。
一、爱上语文从爱上古典诗词开始
在我们的语文里,最具中国特色的、最有文化含量的是流传千年的经典,在流传千年的经典中,最美丽,最有魅力的是中国古典诗词,所以爱上语文,当从爱上古典诗词开始,学语文就是学文化,学古诗更是学文化,因为,古诗承载着丰厚的中国文化,而古诗本身就是一种典型的中国文化。
二、意象是学好语文的核心秘密
古典诗词中的意象很多,貌似某种自然现象,如:明月、夕阳、大雁、黄花等,这些意象都承载着一代代诗人的相同体验、共同感受。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苏轼的明月夜,短松岗。一代代诗人的明月,一点点与思、与乡愁融为一体,塑造了我们民族与月亮独特的情感,当我们仰望明月,便不由得思念故乡,思念亲友。明月便由自然现象变成了一种意象,便有了月亮文化,通过这种特殊的密码,我们便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与苏轼,李白,杜甫产生共鸣,有了精神层面的交流。意象,是精神世界的一面镜子,最终照见的是自己的人生经历、阅历积淀、学识胸襟、生命境界。
三、用语文成全自己,超越自己
学语文要像苏轼那样,成为一名真正的级身阅读者和终身写作者,用文字记载自己的人生,思考自己的人生,学语文也会经历王国维说的三重境界: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每一重境界都是对前一个境界的超越,也正是在一轮轮超越中,我们的精神不断成长,不断超越自我,在不断超越中,我们会遇到一个个更好的自己,正是:目极大江流,高情更超越!
做文化传承的引路人
——读《爱上语文》有感
徘徊镇顺义庄学校 岳孙赵
《爱上语文》这本书是浙江杭州师范大学教授王崧舟在中央电视10台《百家讲坛》的讲稿,本书原汁原味再现了王讲授在《百家讲坛》讲授的每一集内容。十二集内容,深刻诠释了中国古诗词文化的博大精深,十二集内容,深入指导我们如何去品读中国古诗词的思想精髓,十二集内容,更倾注了王崧舟教授的呕心沥血,正如他在“自序”中所言,“每创作1万字左右的一集讲稿,至少需要100万字左右的阅读量作支撑。”,多么大的阅读量!我想都不敢想。正是由于王教授严谨的治学态度,勤奋的创作的精神,才有了《爱上语文》的横空出世。
说起语文,一篇篇传诵千年的名作,一句句朗朗上口的诗词,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更是语文中文化中的精髓。作为教师,我们该如何教好语文,传承文化,作为学生,我们该如何学好语文,习得文化,王崧舟老师从古诗词入手深入浅出、鞭辟入里的阐述,为我们如何来教授、学习中国的古诗词总结出方法,指明了方向,让我对诗词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解读和认识。
一、多元解读,传承文化。
中国的古典诗词是我们语文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古典诗词作为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究竟要要让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后人来传承什么文化?王崧舟老师说:在道川的《画》中,我们要给学生留一颗禅文化的种子,要给学生“明心见性”的体悟;在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要给学生引导我们这个民族特有的“明月文化”,多少古诗词跟明月有牵绊?曹丕的《杂诗》,曹植的《七哀诗》,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不胜枚举,自古以来诗中的明月跟思乡怀人,乡愁故园紧密相连;在张继的钟声,伯牙的琴声中我们要传承知音文化,但这种知音同样是我们教学过程中需要传承的精神层面、人生志向、自己生命的知音。在杜甫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体验诗中的“悲秋文化”的特殊意义;从李清照的词《一剪梅》中体悟“大雁”这种情感的象征、文化的符号所代表的含义;从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中,从中国的四大民间传说中,破解“水”这个文化意象的奥妙。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我们学会多元解读,要做学生文化传承的引路人、点灯者,让绵延千年的中国血脉,横亘万里的华夏根系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二、转化意象,体会意境。
学习古诗词,要学会“转化意象”,我们读诗,要先把言转化为象,再把象转化为意。如读李清照的《声声慢》,全词中李清照没有说一个“愁”,但是她用“几杯淡酒”说愁,用“晚来风急”说愁,用“雁也过”“满地黄花”说愁,用“梧桐更兼细雨”说愁——这些都是悲秋意象。通过语言意象的转化,我们自然强烈的感受到李清照的孤独、纠结、郁闷的心境。再如,我们读张志和的《渔歌子》,我们要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还原意象,把词中那些生硬的文字转化为诗人的意境,最终让学生感受到,不是白鹭在飞 ,而是诗人张志和的心在飞。张志和的什么心在飞?这就需要我们再结合张志和的背景资料去了解,从而去深入解读张志和此时的心境,此时的精神,通过转化意象走进张志和的内心世界——对自由的向往,对名利的厌恶,而白鹭就成了张志和人生理想的一个符号、一种象征。
三、学习语文,重在做人。
中国的古典诗词、经典名篇,诉说着语文的思想之美、人性之美、文化之美。一部流传千古的佳作,它有时像是滋味芳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有时又像是神秘美丽的花园,让人浮想联翩。然而我们在读文学作品时,往往读不出作品应有的深意,因此,在教学生学时,也只能照本宣科、浮于表面。学习语文,教授语文,就是学习做人,教授做人。例如学习王冕的《墨梅》要抓住有关“淡”“痕”“清”的四字词语,根据王冕的生平简介从而体会《墨梅图》的梅花真正所画的不是梅花,而是王冕内心志向和人格的写照,他不要有权有势,不要荣华富贵,不要高官厚禄,他要的是“只留清气满乾坤”。学习于谦的《石灰吟》,通过搜集于谦的生平履历,可得知这首诗不是纯粹写石灰,而是他清白心志的集中体现,是为实现这个高远志向坚持不懈、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形象展现。 郑板桥的《竹石》同样也是他本人竹化的写照,诗中的每一句话其实写的都是人格。是郑板桥人格坚毅、人格顽强、人格直面,坚守气节、坚贞不屈的生动写照。流传千古的经典古诗词正是从学做人的高度激励着一代有一代的国人,在教学中我们要引领学生真正读懂、读活乃至读化每一首经典诗词,并使之不断滋养自己和学生的人格心灵。
语文并不仅仅是一门课程,学好语文也不仅仅是做更多的习题、考更高的分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想要真正让孩子们学好语文、学到文化,在一点一滴中积累文化素养,在一词一句间感知文化的魅力,需要用“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学习语文的高远志向;“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学习语文的持之以恒的执着和毅力;”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学习语文的最高境界,无为天成,三重境界学习语文,而这三重境界往复循环,永无止境!
《爱上语文》读后感
武安市富强小学 王茹
王崧舟老师在《爱上语文》的自序中这样说:录制完最后一集《爱上语文》,我走出央视新大楼,向他深深地鞠了一躬。对于我,他不再只是一个符号、一个节目,他成了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他甚至成了我那个当下、那个时刻全部的生命,生命的全部,我在《百家讲坛》确证了那个“我”,对此,我唯有深深地感恩。
王崧舟老师对语文满怀敬畏,语文才会以最高的诚意,向他敞开全部的奥秘,像王崧舟老师这样平心静气去读书,带着“空明的觉知”去读书,才会有真正的收获、沁人心脾的喜悦。
带着敬畏,我读完了王教授的《爱上语文》。虽然只有屈指可数的十二章内容,却让我畅游在流传千年的最美丽、最有魅力、最经典的中国古典诗词中。我感慨王老师的博学众长,同时,反思自己,我们的阅读量有多少?王老师作为一个大家,他可谓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可是在写一集1万字的讲稿时,仍然需要100倍的阅读量方能形成。这也提醒着我,更要多读书,好好读书,静心读书。
从目录看,此书共十二章。从内容上看,我认为大体分为三个方面的话题:为什么要学语文?怎样学语文?学语文与学做人有何关系?第一个话题,一言以蔽之:爱上语文,天经地义。一直以来,语文都是一个空泛的概念,它的广度与深度,令讲授者与学习者都感到无从下手。王老师从语文的源头—古典诗词入手,引领读者探寻语文的秘密。怎样学语文呢?王老师倡导学语文就要精神返乡,需要转化密码,具备推敲思想和思辨意识,要用文史哲“三只眼睛”看语文。作者不仅站在理论的高度谈个人主张,还通过经典的熟悉的诗文进行讲解,由表及里,深入浅出,让读者有所思、有所悟。学语文与学做人有何关系?无论你是学生或教师,亦或是高官商贾,学语文就是学做人。在学习的过程中无论经过任何磨砺都应该本着一颗超然无我的内心,去做一个更好的自己,用语文成全自己。
作为一名执教十多年的语文老师,我深感惭愧,对照王老师对诗词的解读,我对诗的认知仅仅只停留在表面,对有些耳熟能详的诗的解析甚至有误差。我又非常庆幸,因为我尽早看到了这本书,全面、系统地了解了究竟怎样学习古诗词呢?这个“界”和“度”该怎样把握呢?王老师给出了回答,就是“以诗解诗”,以诗性、诗味来解诗,才是正道、常道。
王教授讲的最后一集是“语文学习的三重境界”。他通过三首宋词来讲授寻求学问的.过程境界:晏殊的“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柳永的“为伊消得人憔悴”;辛弃疾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很适合王崧舟本人的治学过程,他的《爱上语文》成功的足迹,就是经过大量的阅读体验,正是由于他心无旁骛、聚精会神的高度、大容量的阅读,才导向了思接干载、视通万里的语文天地。那一刻,在字里行间我似乎看见了一位学者的孜孜不倦。千百度的追寻,最终,他用语文确证了“那个我”。
在这多元、略显浮躁的时代,唯有静心沉思,坚定信念,方能学好语文;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学会语文;手不释卷,终身阅读,才能学懂语文。余生很长,做一名真正的终身阅读者吧,在学语文的这条路上让自己变得更加真诚、更加善良、更加美好!漫漫岁月,让我们在平淡的日子里寻找诗意的人生吧!
《爱上语文》读后感
光明小学 张志芳
王崧舟,全国特级教师,杭州师范大学的教授,国内语文界“诗意语文”教学的创立者。自己曾听过他讲的语文课,看过多篇他写的课堂实录,但是学到的只是皮毛,最近有幸拜读了他撰写的《爱上语文》这本书,果然是文采斐然,言无虚发,旁征博引而又清扬自如,称得上“侃侃如也”。但我以为最值得称道的,是他所切入的问题都相当精致,不落窠臼,富有新意,又发挥得融会贯通而恰到好处。这都同文化判断力相关,是真功夫,是他从教三十一年来始终专心读书和认真教书的结果,更是他勤于 总结、善于创新的丰硕成果。从这本书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下面从三方面浅谈自己的收获。
一、如何读诗
王崧舟教授告诉我们,读诗,就要读诗的思维,它是一种形象思维,感性思维,审美思维,它融化在诗的意向中,渗透在诗的情感中。
以《泊船瓜洲》为例,“明月何时照我还”,落脚点在一个“还”字,还故乡与亲朋好友团聚,他读出了一种明月文化。
由一首诗引出几首与明月相关的古诗,南北朝谢庄的《月赋》中写出这样的歌词,“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一个“共”字,将月亮作为情感的中介物,可以跨越千年,互传相思;唐朝李白的《静夜思》,把明月与思乡怀人联系在一起;宋朝的苏轼,更是写明月的高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他把明月与乡愁,明月跟故园紧紧连在一起,不离不弃。
在一代又一代诗人的笔下,塑造了我们民族对月亮的独特情感,一种明月文化。只有把古诗放在这样一个历史语境、文化语境当中,才能得到准确的解读。
二、 如何读文言文
《伯牙绝弦》这篇文言文,甚是喜欢,听过不少名师解读,自己也讲过多遍,但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悟,王教授的解读更是与众不同。
这篇文章是中国知音文化的滥觞,人们把“高山流水”作为知音的代表,但我们却不懂为什么只有高山流水才能够成为知音的标志符号。其实这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现象的背后还有文化。知音的本质,是知其音声背后的所抒发的人生志向、生命境界。伯牙的心志是什么呢?像泰山一样的志向,像江河一样的志向,伯牙志存高远,锺子期能从琴声中领略他的心声,这才是知音文化的本质所在。历代文人墨客留下很多跟知音相关的诗句,尤其喜欢清朝余鸿《黄海杂兴》中的诗句,“钟子难逢谁识我,高山流水慕知音。”正因为知音难遇,难觅,而视精神共鸣,灵魂相伴为人生最高境界的伯牙,才会以这样一种如此绝决的方式——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只有把这首诗,放在时间的长河中,放在我们这个民族对精神生活永恒的追寻中,才能找到真正的答案。
此时我才理解这一篇章的题目,“看不见人怎么看得见语文?”只有读懂了伯牙这个人,才读懂了知音文化。
三、如何写诗
一首好诗是怎样诞生的呢?具备了丰富的人生体验,到达一个特定的时空节点,以抒情言志为纲,发端于情志,成形于意向,完成于意境。
同样游庐山,有人写山,有人写景,而苏轼却注重自己的心灵感悟,貌似游庐山,而是物与心游,他的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着眼于理趣,意在禅发一种生命哲理;陆游42岁那年,在江西南昌的任上罢免官职,陆游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愤懑,失落,郁闷,如何排解呢?唯有乡情。他是心与物游,陆游的《游山西村》着眼于情趣,以戏剧的笔法入诗,意在抒发一种真挚的乡情。
读诗要读出味道,写诗也要写出意境,都需要丰富的文化积淀。
读完此书,我才明白语文,不只是教科书上的语文,它是跨越学校、跨越学科的语文,生活的外延有多宽,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宽,文化的内涵有多深,语文的内涵就有多深。
爱上语文,爱上中国的传统文化,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努力成为语文的知音,做一名文化的传承者。
《爱上语文》读后有感
武安市南关小学 张利英
第一次跟着王老师走进《爱上语文》是在《百家讲坛》的节目中,两个多星期以来带着满满的期待与激动在《爱上语文》这本书中畅游,越来越觉得,对语文充满敬畏,语文才会以最高的诚意向我们敞开她的全部奥秘。
《爱上语文》全书共有十二集,集集都让我们在探寻古诗词的意蕴中茅塞顿开,原来爱上语文天经地义,王老师对诗词别样的切入点打开了我们探索古诗词意蕴的大门。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看不见人怎么看得见语文》,千百年来,张继笔下寒山寺的钟声在众多诗句中悠悠回荡。钟声不断,那是因为文化不断。钟声已然成为同一文化语境下一代代诗人共同的生命体验,寒山寺的夜半钟声就像菩提,真真切切的勾起来人们心中被尘世蒙蔽、被功名掩埋了的一种内在的宁静和澄明。更妙的是,钟声敲醒的觉悟,张继并未一语道破。于是,钟声在时间的无涯的荒野中悠悠回荡,一代又一代诗人从中听到了属于自己的生命觉悟、心灵体验。这着实让人心中一颤。原来学语境就是精神返乡。是我们的母语给了我们这样精神底色。
知道什么叫《用“三只眼睛”看语文》吗? 所谓“三只眼睛”,即:文学的眼睛、历史的眼睛、哲学的眼睛。用三只眼睛看语文,才能真正看清语文的本来面目。当我们把岳飞的《满江红》、林升的《题临安邸 》和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首诗词放在一起,从文学的角度看,它们都属于中国古典诗词,都以鲜明丰富的文学意象来抒写强烈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从历史的角度看,他们都以“靖康耻”为情感底色,向我们描绘了那段特殊历史中诗人忧国忧民,从哲学的角度看,这是基于历史又高于历史的“莫等闲”这一哲学思考,让他们在灵魂深处贯通一起,并穿越时空,成为人类永恒的价值思辨。学语文,将文史哲合而为一。这是对中国语文传统的一种承续,也是对中国当代语文的一种重建。
最后我觉得我们要《像苏轼那样用语文成全自己》苏轼晚年写词:“若问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他讲的“功业”,是超越功利、超越分别的精神境界,诗意的人生。当世人皆以“为利而来,为利而往”为人生态度和处事哲学时,苏轼则以一种诗意的眼睛发现着生活的美、人生的美。不得不说,苏轼不仅用生命发现了天地的诗意和大美,也用文字重新确证了天地的诗意和大美。像苏轼那样用语文成全自己,就要像苏轼一样“发愤识尽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他是我们这个民族和全人类万古不朽的宝藏。
爱上语文爱上“美”
武安市银河小学 白娟丽
小时候的我对语文没有没有什么兴趣,觉得她就是读读写写背背,我从不会给语文丁点的课外时间;后来成为了一名语文老师,与语文朝夕相处,让我慢慢的走进语文,让我看到语文的妙趣横生,博大精深;这几天相继跟着王老师脚步赏析语文,越发让我感到语文之大美,尤其是经典中的古诗词,就像王老师所说的她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千百年来熠熠生辉,影响着我们的一代代。
在《爱上语文 》这本书中,王老师为我们分享了赏读诗词的妙招:学语文就要读懂我们民族的文化现象;学语文要学会知人论世;学语文要学会把文章读厚,再读薄,最终再独活;学语文要学会密码转换;学语文要学会推敲;学语文要学会思辨;学语文要学会用文学、历史、哲学的眼睛去学习.....他将诗词的魅力最大化的放大,他的讲述充满盎然的诗意和浓浓的语文味,使人读后仍有余兴。
王老师卓越的思辨能力,探索精神极其深厚的文学素养,不得不令人钦佩,他能从一个小小的点,引发各种思考,并深入探究,最终得出结论,引发读者深层地的思考。比如在《未经思辨的语文童无价值》这一章,王老师通过分析几首儿童诗,让我从“儿童诗就是写童真童趣的诗”这一误区中走了出来,以前的理解太片面了,太机械了,只是看着教参去教,缺乏自己的判读,而王老师是把诗放在大的历史背景中,结合诗人的生平等多维度去感悟,只有那样才能真正的读懂诗所要表达的真实情感。
王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诗意的课堂,不得不令人惊叹,准备百家讲坛的一次演讲稿,一万字左右的演讲稿,他要阅读约一百万字的文献资料。十二篇演讲稿,就要阅读一千两百万字的资料,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啊!再看看书中,王老师赏析《长相思》一词,就要搜集纳兰性德的的生平故事,纳兰性德的曾经写过哪些词,还要找其他人写得《长相思》、有关思乡的各种诗词、其他人如何读《长相思》.....在他的课堂中学生可以随着词的意境尽情想象,想象行军途中的场景,想象故园的美好等,他的课堂是诗意的,是有温度的,是能让人有所顿悟的。他之所以能让学生在他的引导下读活这首词,是因为他已经走进了纳兰性德的心灵深处,而这些都来源于他背后的辛勤付出,更是他严谨治学最好的见证。反思自己的古诗文课堂,仍未打破古诗文授课的壁垒,没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书本上的那几行字还是冷冰冰的,我们对诗词的理解是肤浅的,体味不到作者生命的温度,王老师这本书给了我诸多灵感的指引和教学思维的启迪。
要想学好语文,就要向苏轼一样,做终身的阅读者和终身的写作者,要想学好语文就要学做语文的知音,要想学好语文,就要爱上语文,爱上语文的思想之美,人性之美,文化之美,让我们爱上语文爱让美,做好文化的点灯者,传承者。
探索语文 爱上语文 做真正语文人
武安市北关小学 张建华
学习语文,钻研文学,探索历史,追求哲学,让精神返乡,用思辨看世事,学会做人,成全自己,在永无止境的超越中让自己变得更加真诚、更加善良、更加美好,这是王崧舟老师的《爱上语文》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收获。
学语文就是学文化,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教语文,一直都觉得语文太重要了,语文是学好其它各门学科的基础,是基础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对任何一个普通人来说语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没有语文,我们可能寸步难行;语文是三千年中华文化最重要的载体,而语文本身又是三千 中华文化最重要的结晶;语文是我们的母语,是每个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在教学时把语文读厚是基础,就是要把文章生发开去,拓展开去,扩充开去,链接开去;读薄是关键,读出核心、灵魂、精髓,大道至简,去粗取精,融会贯通;读活是最终目的,读以为己,把自己放进去,也要让自己活出来,让诗词来照亮自己,温暖自己,活出来,不在一时一地,活出来是一辈子的功夫,我要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前进!
学语文,永远是在学做人,读化每一首经典诗词,使之不断滋养自己的心灵人格,让自己变得更高尚一些,更纯粹一些,更美好一些。爱上语文课堂,悟人生之道,修心修行,细品人生百味!
领略诗词之美 传承中华文化
武安市银河小学 郝海宁
文化是一个民族最真实的性格,是一个民族骨子里流淌的血液。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诗词文化是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诗经》语言优美,意象丰富,表现了古代人们的审美追求和文化底蕴;《楚辞》炽烈、激昂、细腻、深沉;乐府诗自然朴实、富有感情;建安风骨慷慨悲凉,唐朝诗歌流派纷呈,宋代名词经久不衰......如此悠久的历史,如此绝美的文字,需要后人们破译密码,重新领略其无限风采。
那些我以为的复制,其实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孩童时期,“小时不识月,化作白玉盘”让我结识了李白眼中的月亮;少年时代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让我又一次认识了李白眼里的月亮。慢慢的“秦时明月汉时关”“明月何时照我还”“月是故乡明”“明月几时有?把酒问天。”......“月亮”这个词出现在了太多太多的诗词中,渐渐地,我不再被它感动,甚至觉得索然无味。
《爱上语文》的作者王崧舟老师告诉我们:明月并非自古以来就一直与思念相关。它本来只是一个无情的自然物,是在一代又一代才华横溢的诗人手中,一点一点与思念、与思乡融为一体的。这个缓慢的积淀过程,塑造了我们民族对月亮的独特情感,这与其他许多民族是迥异的。明月已是一种文化符号,它是长期浸润的结果,明月跟乡愁、明月跟故园总是紧紧连在一起,不离不弃。所以在亿万中华儿女心里有了一种寄托,有了一种共识。直至今日,当我们身处异地,思念家乡时也会仰头望月。不知月亮几千年来变了没有,但是炎黄子孙那颗思乡之心承续了千年之久。
那些我提出的疑问,其实是一个特殊的意境。书上写了关于岳飞《满江红》的疑问:是不是岳飞写的?提出:金国的都城在东北,荷兰山在西北,根本是相反的方向,怎么会处在对战况了如指掌的岳飞呢?这样的疑问,我也有过。可是王崧舟老师的分析让我眼界大开,只道自己的浅薄。其实岳飞词中的“贺兰山”并非专指,而是代指,“胡虏”和“匈奴”也是相同的意思。所以、如果物泥于历史之眼,而暗淡了文学之眼,我们的解读就会误入歧途、陷于僵局。
那些我体会的童趣,其实是一声含泪的同情。“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当我还在品味诗中的童趣时,王崧舟老师站在历史的角度,站在诗人的角度让我明白了孩童学种瓜的无奈与酸楚。
诗词文化身上有历史的烙印,所以我们要细细品味,把一首诗读厚,读薄,读活。读厚是要了解诗人、洞悉历史;读薄,大道至简、去粗取精;读活,把自己放进去,让自己活出来。诗词文化身上有励志的精神,所以我们要代代传承。诗不止是诗,它们往往饱含着比文字更重要的东西--精神。“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寄予的是不愿媚俗的独立人格理想;“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表现的是不怕牺牲的意愿;“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蕴含的是顽强执着的品质.....
中华民族绵延万代靠的就是精神的传承,所以我们面对强敌时,英勇无畏;面对挫折时,乐观豁达;面对困难时,主动克服。诗词文化随着口口相传、字字相传,以印入了中华儿女的头脑之中,流入了中华儿女的血液之中。
《爱上语文》这本书让我掌握了品读诗词文化的秘诀,也告诉了我如何做一名语文老师。我一定会带领学生们感受国学经典,畅游文化长河。旗在手,定当薪火相传。
学会爱语文,学会教语文
武安市富强小学 成雅丽
阅读王崧舟老师的《爱上语文》,让我意识学会爱语文、学会教语文,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的使命和责任。同时,在语文学习和课堂教学等方面也让我有了许多新的收获。
一、语文老师要教出语文的文化意蕴来。
都说生活有多宽,语文的外延都有多宽,所以要想让孩子们爱学语文,首先就应该把语文“教活”,但“教活”语文有一个前提就是不能破坏语文的文化意蕴。
比如在《泊船瓜州》这首诗中就要给孩子们渗透我们这个民族见月思乡的文化传统,而不能在没有文化背景,没有背景资料支持的情况下随意的组织课堂教学,让古诗词失去原有的韵味。
再如一年级语文书中那首叫《画》的古诗,实际上是一首偈,如果我们按画来叫的话,显然是不尊重基本事实,所以我们在教学时要给孩子们留下一个接触禅文化的机会,留下一个想进一步知道原诗的悬念,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文化自觉的意识。
二、语文老师要教会学生学诗的转化密码。
中国诗词的语言是意象的语言,而不是词汇的语言,是感觉的语言,而不是逻辑的语言。如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用“几杯淡酒”、“晚来风急”、“雁过也”、“满地黄花”、“梧桐更兼细雨”这些悲秋的意象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愁,而我们则需要透过这些意象来感受诗人的孤独,纠结,郁闷,百般聊赖。所以说学习中国古典诗词或学习中国语文的实质就是在言和意之间转换。诗人写诗需要先把意转化为象,再把象转化为言。而我们读诗要先把言转化为象,再把象转化为意,意象这个转化密码是学好语文、学好诗词的核心秘密。
三、语文老师要教给孩子们读诗的方法。
都说“读百遍,其义自见”书,实际上“书读百遍”也大有讲究,大有门道,大有奥秘的,它不仅是个数量上的问题,还是一个层次上的问题,更是一个质量上的问题。
王老师拿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告诉我们“书读百遍”得第一个层次就是要把书读厚,如:可以先读一读别人是怎么读长相思的;读一读纳兰性德还写过哪些词;读一读其他诗人写的词牌是《长相思》的词;……以这样滚雪球的方式来读,再加上对比的写作策略,就会读出词的意境来,读出有关词人、有关作词背景的各种发现来。
有了读厚这个基础后,还要把《长相思》读薄,王老师将长相思的上片最后读成一个“身”字,下片读成一个“心”字,把“身”和“心”联系起来,就会发现一种独特的审美张力——身的完整,心的破碎。我们联系纳兰的生平故事、生命特征,就会发现他的一生都活在这样一种身虽完整、心却破碎的悖论中。我们就可以通过这首词来看破纳兰的一生。当然这个读薄的过程一定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更是一个需要读者不断自我挖掘、培养语言敏感度的过程。
读词的终极目标是读活,读活就是把自己放进词中去,再让自己从词中走出来,最后让诗诗词来照亮自己,温暖自己。正如王老师说的“学语文就是学做人”。
要想让孩子们爱上语文,老师就要先学会爱语文,要想让孩子们学会语文,老师要先学会教语文。所以,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用自己的智慧去点亮孩子心中的热爱之火,让我们的每个孩子都在文化唤醒中爱上语文,学好语文,学会做人。
读《爱上语文》有感
安瑞小学 韩晓静
此前对王崧舟老师的敬仰,只是停留于“听说”的层面。听说,他是“诗意语文”的倡导者;听说,他在讲座中用“剑气合一”来谈自己在语文家园中的安身立命;听说他的《慈母情深》让课堂温暖着慈母的光辉。种种“听说”在我心中留下了王老师高大的形象。对于我,一位普通的一线语文老师有了很大的触动,强烈地感受到:
一、阅读,让生命更丰富。
王老师爱读书。要做一个好的语文老师,自己先做语文人,要播撒读书的种子,自己要先做读书人。让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爱上阅读,养成终生阅读的习惯。读《爱上语文》这本书,我发现,王老师无论是谈语文人生,还是谈语文理念,都与谈读书紧紧联系在一起。
二、阅读,让课堂更精彩。
王崧舟老师一直呼吁语文教师要细读文本,他认为文本细读是新课改背景下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对教师的备课提出的新要求,他呼唤语文教师的备课应具备新的理念、新的视野。曾几何时王崧舟老师为了教好《长相思》,读了整本《纳兰词》,了解了纳兰性德的生平,化成繁华如东流水的课程资源。只有阅读,才有底气把经典名作演绎为精彩的课堂。每一个匠心独运的教学设计,都源自正确深入的文本解读,源自扎扎实实地阅读与思考。
作为语文教师,今后的我应当,也愿以阅读的姿势伫立,以阅读的姿势守望,用阅读丰富平凡的日子,用思考照亮前行的脚步。
读完《爱上语文》很有感想。之前,他的语文课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名师讲坛》播出,已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看他上《百家讲坛》更是文采斐然,言无虚发,可谓“含英咀华”;旁征博引而又清扬自如,称得上“侃侃如也”。但我以为最值得称道的,是他所切入的问题都相当精致,不落窠臼,富有新意,又发挥得融会贯通而恰到好处。这都同文化判断力相关,是真功夫,是他从教三十一年来始终专心读书和认真教书的结果,更是他勤于总结、善于创新的丰硕成果。
王崧舟老师的《爱上语文》多涉及诗歌——诗是他的最爱。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他最崇拜孔夫子。孔子讲:“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想必王崧舟对这些话有着独到的领悟,所以他讲授诗歌深入浅出,又能举一反三,也因此他的讲课学生喜欢,像我这样的“老童生”也爱听。我想,王崧舟提出“诗意语文”这个课题,就是要让语文教学多出诗意,无论什么课文都要教出有情有趣的诗意人文,然后才能达到让学生“爱上语文”的目的,所以必须有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王崧舟老师“诗意语文”的创新,其实质意义是对语文教学常态模式的突破,很好地学习和发挥了“教文育人”、“文道统一”和“努力培养学生文化判断力”的思想理论,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王崧舟老师的最后一讲是“语文学习的三重境界”。他通过三首宋词来讲授寻求学问的过程境界:晏殊的“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柳永的“为伊消得人憔悴”;辛弃疾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老师通过《红楼梦》中香菱学诗提到了这三种境界,第一,香菱学诗的志向具有主动性。第二,香菱学诗的志向具有持续性,第三,香菱学诗的志向具有积极性,第四,香菱学诗的志向具有高远性。参照“香菱学诗”的案例,不难发现第一重境界,是对尚未确立高远志向的超越。第二重境界是对虽有志向却不能渐行的超越。第三重境界,是对渐行虽能持之以恒,却终究难以顿悟真谛的超越。一轮三重境界的循环结束,意味着新一轮三重境界的循环开始,超越,永无止境。正如尼采所说:人是应该被超越的某种东西。
“目极大江流,高情更超越”。正是在永无止境的超越中,我们让自己变得更加真诚、更加善良、更加美好!这才是我们爱上语文的最大理由。
《爱上语文》读后感
武安市南关小学 李利达
再次重温王教授的《爱上语文》,熟悉的内容再次激起了我对语文的热爱,对古诗词意境的向往,对人生的追求。王教授不仅仅讲授了语文教师如何教好古诗词,更拓宽了我们的视野,把我们引领到一个个至真至美的世界。那里的语文是纯粹的、是能启迪心智的。
首先,激发了我对古诗词教学的灵感。王教授注重对古诗背景的考究。就是用历史的眼睛去看语文,才能看清语文的本来面目。比如他把《题临安邸》《示儿》《满江红》放在一起,用历史的眼睛来看,都有一个共同的背景就是“靖康耻”。北方的金国率兵南下,攻陷北宋首都汴京,导致北宋灭亡。究其原因就是北宋朝廷的昏晕无能、软弱可欺。这一段华夏民族的耻辱史,就是这些诗词的情感底色。让学生对当时的历史背景有了了解之后,就能理解“西湖鼓舞几时休?”,就能理解“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等。用历史之眼看待诗词,必将让我们的视野变得更开阔、更高远、更美好。
其次,还要注重中国传统文化里的“意象”文化。“明月”代表“思乡”,“江枫”代表“愁绪”,“钟声”是一种菩提,“高山流水”知音的代名词等等,这些意象从一句句经典诗词里走出来,凝结在一起,成为了华夏民族的文化的根。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要立志成为文化的点灯者、传承人。
最后,我们要在语文学习中,学会做人,做苏轼那样用语文成全自己。苏轼的一生是审美的一生、诗意的一生。“乌台诗案”后的苏轼,在经历了人生一大挫折之后,依然用真挚的眼睛看待万物,正像他说的:“我的眼里无一坏人”。所以他写出了: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心境空明,精神世界丰富。
合上《爱上语文》,心情似轻松又似沉重。轻松的是读得很畅快,学到了很多知识,并且和自己的心意很契合,这种感觉很美妙。沉重的是要把学到的知识用到行到上,做到知行合一,还需要一个过程和坚持不懈的劲头。就像王教授说的:“走近自己,先从自己的知音做起”。听从内心的声音,向善向美,走好属于自己的诗意人生。
《爱上语文》读后感
实验小学 张平
冬日的暖阳透过斑驳的枝桠,越过窗户跑到书页上,在字里行间闪烁,我的思绪也随之跳跃——语文,是生命与文化的传承。轻轻合上崧舟老师的《爱上语文》。提笔记录以下随感。
从教授语文课程以来“听,说,读,写”这四个大字深深的印刻于脑海中。认为学习语文就是学习说话方式、写作技巧、分析文章。直到读了《爱上语文》这本书我才明白学语文有更深层次的内涵就是学做人学文化,就是精神返乡,就是推敲思想,是在解读文字的同时反思自己的过程。
语文,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它承载着人们的情、理、意、趣。语文不是静止的,单纯的,学习语文就是学习做人,爱上语文,就是爱上自己的过程。优秀的文学作品是用自己整个生命写成的,郑燮坚贞不屈的气概,王冕至高无上的生命格局,于谦清廉正直的品格……在他们的诗作中自然流露。欣赏古诗特色,唤醒文字魅力。在阅读崧舟老师对诗词的解读里,我内心无比的震撼、佩服、感动,但同时也倍感幸运,有幸能读到崧舟的书,有幸成为一名语文教师,有幸遇到语文并热爱语文......
斯普朗格说“将人格心灵唤醒,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日复一日地学习古诗词,读懂文字背后的故事,正是唤醒文字,唤醒诗人的人格心灵的过程,也是自我反思的过程。这,对于我们而言,是精神意义,是生命格局,更是文化传承!
我们教人学语文也用语文教育人
——阅读《爱上语文》有感
富强小学 李薇薇
叶澜先生说:“学科、书本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是育人的资源与手段,服务于育人这一根本目的。”教书与育人不是两件事,是一件事的不同方面。王崧舟教授《爱上语文》第十集中也谈到:“无论语文怎学,通过学语文做人永远是第一位的。”发挥学科育人功能,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我们作为一线教师不容忽视。
汉字是历史的眼睛,我们教语文,教的是历史风云、世态人情。通过会说话的汉字,你就给它以美感。王崧舟老师以学中国古典诗词为事例,平时教学中老师们喜欢逐字逐句地解释,好像把诗词的每一个意思搞清楚了,学习就完成了。其实,学习中国古典诗词,与其解释这些字词,不如唤醒这些字词;与其唤醒这些字词本身,不如唤醒这些字词背后的人格心灵。
王冕的《墨梅》、于谦的《石灰吟》、郑板桥的《竹石》,在我的理解及和学生赏析中,毫无疑问,落脚点“品质”,一种高贵品质。现在想来,而这种归纳仅仅是单纯的在“教书”,并没有透过作品看作者。三位诗人通过自己的整个生命去确证自己的作品,所以,我们也应该投入自己的整个生命去诠释这些经典之作。如果我们做好了这些教学工作,就是在和学生共同唤醒这些字词,唤醒这些字词背后的人格心灵,这就是将“教书”和“育人”相融相和,真正的、真实的落实“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这一目标。这一过程,必定是享受的,是追求教育美,更是对我们人格心灵接受了一次庄严的洗礼、神圣的灌顶。这些文字的背后是一道道光,照耀我们向阳而生! 读到此处,不禁联结到我们正在学习二下第三单元(识字单元),本单元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编排了《神州谣》《传统节日》《“贝”的故事》《中国美食》4篇识字课,口语交际《长大以后做什么》和《语文园地三》。
本单元的主题我们都知道在“识字”,但并不是枯燥的识字记忆,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构建并真实存在的语言情境展开学习。同一主题下,分别从歌谣、节日、汉字、美食等不同角度具化了“传统文化”的内涵,旨在引导学生练习生活,切实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因此,给予我的教学启示:和孩子们试着探索汉字背后的故事,感受汉字之美,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如,“贝”的故事,了解了“贝”字演变,贝字家族便成为了我们的生字朋友;“火”的故事,当“火”做偏旁时,在左边、在下边,“四点底”又与火什么关系?孩子们惊喜发现,烹饪方法中也藏有汉字奥秘,中国饮食文化也是这般妙趣横生。同时,孩子们掌握了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特点去猜测、探索更多一个个汉字背后的故事,我想这便是在唤醒,唤醒孩子们主动识字愿望,唤醒孩子们对中国汉字文化的喜爱!唤醒孩子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诗意语文 爱上语文
——读王崧舟《爱上语文》有感
武安市东关小学 郝朝惠
对王崧舟老师的了解始于《百家讲坛》这个节目,屏幕上的他给观众分享赏读诗词的妙招,听他讲述赏析诗词时,如何灵活运用“厚读”和“薄读”的方法,将诗词的魅力最大化的放大,他的讲述充满盎然的诗意和浓浓的语文味,使人听后仍有余兴。《爱上语文》这本书是对王崧舟老师在《百家讲坛》开课的整理汇总,翻开这本书,数次发现相较于节目,作者在书里阐述“诗意语文”概念时增添了更多新的思考,文章也更值得细细推敲。
反思自己的古诗文课堂,仍未打破古诗文授课的壁垒,没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书本上的那几行字还是冷冰冰的。虽然我也懂得只有真正读懂、读透这些精华之字,才能感受诗词带给我们穿越时空的那份情感,体味作者生命的温度,可在实践的过程中,总是缺乏一些灵感上的顿悟。当我读过《爱上语文》这本书后,王老师给了我诸多灵感的指引和教学思维的启迪。
灿若星河的诗词文化中,有许多借物喻人和托物言志的诗词歌赋,“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不要人夸好颜色,但留清气在人间”“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些诗词承载诗人们的人生理想和人生格局。学习诗词就是进一步了解作者的过程,只有当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才能读懂诗人们的伟大。
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块硬骨头,如何带领学生去体会文人穿越古今的经典情怀,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常思常实践,常实践常总结。我参与的邯郸市规划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中高年级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的研究》在通过读王教授的《爱上语文》我有了新的研究方法和创新思维,我也向大家极力推荐这本书,通过畅读《爱上语文》,我开始更加注重语文的实践,我也开始更加注重写公文的修养,语文是我们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传承文化的重要手段。同时,我也逐渐认识到,语文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更是一种诗意的生活。
爱上语文
武安市富强小学 郝丽沙
生活的外延有多宽,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宽;文化的内涵有多深,语文的内涵就有多深。学语文就是学做人。怎样学语文呢?王老师从语文的源头﹣﹣古典诗词入手,引领读者探寻语文的秘密。王老师倡导学语文就要精神返乡,需要转化密码,具备推敲思想和思辨意识,要用文史哲"三只眼睛"看语文。作者不仅站在理论的高度谈个人主张,还通过经典的熟悉的诗文进行讲解,由表及里,深入浅出,让读者有所思、有所悟。
读诗有法,但无定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一首词,读厚是基础,读薄是关键,读活是最终目的。如何读厚?首先要把这首词生发开去、扩展开去、扩充开去、链接开去,然后产生一种新的阅读期待并找到与作者相关的资料来读,接着抓住词中的一些关键意象触类旁通进一步读。维度越多,读厚的可能性就越大。而读薄就要付出这首词的核心、灵魂、精髓,就要一针见血、一语道破、一言以蔽之。但我们的最终目的是把自己放进其中,也要让自己活出来,让词来照亮自己、温暖自己。
学语文前先读懂作者,我们在学习中国古典诗词时,与其解释这些字词,不如去唤醒这些字词;与其唤醒这些字词本身,不如唤醒这些字词背后的人格心灵。正如《石灰吟》就是于谦人格心灵最典型的写照,学语文就是要体验写首诗带给我们的感动与人格心灵的唤醒。在诗中,梅就是人,人就是梅;竹就是人,人就是竹。从学做人的高度,我们才能真正读懂、读活、读化每一首经典诗词并来滋养我们。
学语文,无论是读书还是写文章,推敲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习惯。推敲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是一种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追求。关于“僧敲月下门”是用“敲”还是“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评价诗歌我们要都从诗歌整体入手,联系整首诗的语境,把握其背景、情感和意境,“知人论世,以意逆志”。
语文老师,应该是一位文化的点灯者、传承人。做一名真正的终身阅读者吧,在学语文的这条路上让自己变得更加真诚、更加善良、更加美好!
读《爱上语文》有感
实验小学 李雪
语文,不仅是一门充满人文精神的学科,更是一门充满美和智慧的学科,作为中华三千多年文化传承的载体,更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精神底色。在《爱上语文》一书中,王崧舟老师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引领我走进语文的世界,体验语文学习的魅力。这让初任语文教师的我,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对语文学习的态度、方法和价值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从中获得了很多的启示和感悟。
相信很多教师和我一样,在教学中过于注重教学知识点,而忽略了语文的自主感知性质。书中在讲解《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列举了讲授“饱经风霜”一词,两种截然不同的讲解方法,一种是熟记字典释义,另一种是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体验、猜测、想象中,进行自主感悟。半学期后的词语运用测试,结果可想而知。这让我想起在讲授《悯农》一课时,由“在夏天最热的时候,大中午,你站在外面暴晒,会是怎样的场景?”的话题展开讨论,学生们自主代入,尽情畅谈。“肯定很热,会中暑吧。”“我热的时候会出汗,晒一中午,汗肯定吧嗒吧嗒的往下流”。“很好!这么热的天干农活,汗水多到流入土里,那你会怎么对待自己种出来的粮食呢?”“肯定舍不得吃!”“就是吃也吃的很少!”“这么辛苦种出来的,肯定舍不得浪费!”“是啊,我们每餐中的每一粒粮食都是掺杂着汗水长成的,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珍惜粮食!”……他们的异口同声告诉我,他们在本节语文课学习中的获得感和满足感,在后续的所有练习中,问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几乎无人出错,因为那“珍惜粮食”四个字,是他们自己一点一滴感受得到的。这让我更加坚信,通过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让学生更加深入地参与到教学探索中,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的学习和运用语文。
作为一名低年级语文教师,也曾认为学生认识字,会组词,能造句就够了,但文中在讲解一年级课文《秋天》时,将“大雁”这一自然生物,与我们的情感意象结合起来,让学生明白文化意象的内涵,才意识到自己的教学是多么浅薄,是啊,如果孩子们感受不到课文背后所蕴含的我们这个民族独特的情感倾向和审美趣味,那我们教授语文的意义是什么呢?我们不能再因为学生的年纪小就忽略对他们文化素养、民族情感的培养。事实上,低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认知世界的关键阶段,他们如同一张白纸,等待教师去引导、去涂画。此时,正是培养他们文化素养的绝佳时机。我们应该教授他们经典诗词、寓言故事、传统习俗等,让他们自小留下一颗文化的种子,一颗语文文化的种子,然后等它生根,发芽,开花……
而这些,让我深感语文教师这一角色,在学生文化成长中的重要性。我曾盲目的认为,作为低年级语文教师,自己的知识储备足够了,但看到作者创作1万字左右的一集讲稿,至少需要100万字左右的阅读量作支撑时,深感自身的文化知识是多么的匮乏,语文学科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无论是文字的构造、语言的韵律还是文学的艺术性,都值得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和欣赏。作为教师,我们想给学生“一桶水”,就必须保证自己有“一汪活水”,唯有持续学习,加大阅读量,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才能在永无止境的超越中,让自己变得更加从容、更加美好;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更好的引导学生走进语文的世界,去发现语文的美,去感受语文的魅力!
《爱上语文》读后感
武安市富强小学 孟阳
发现语文之美!爱上语文,爱上母语!近期我读了王崧舟老师的《爱上语文》内心被深深触动。整本书一共十二个章节,每个章节一个主题,每个主题都值得我们反复去感悟品读,所以我读的很慢很慢,每读完一个章节还搜索王崧舟老师的《百家讲坛——爱上语文》来看。在第一章中王崧舟老师认为"学语文就是学文化,语文老师应该是一位文化的点灯者、传承人。"
习近平主席曾提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那么,何谓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我们的学生长此以往、坚持学习,单就古诗词来说,一首诗就是一段历史,一首诗有一首诗的文化,学下去,积淀下来,聚沙成塔,出口成章,引经据典,腹有诗书气自华,就在这"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感受"天生我材必有用"。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版)》中将"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作为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和总目标。其中"文化自信"更是重点:通过语文学习,让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仅对语文有了新的理解,还学到了不少实用的教学方法。例如,王菘舟老师提倡情境教学,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这一方法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示。
当然,学习语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正如王菘舟老师所说,语文学习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实践。我将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深化对语文的理解,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这次阅读《爱上语文》的经历,让我受益匪浅。我相信,只要我们真正爱上语文,用心去学、去实践,就一定能够领略到中华化的博大精深。
读《爱上语文》有感
安瑞小学 王苗苗
最近阅读王崧舟老师的书《爱上语文》,心灵感受到了深深地震撼:感叹于王老师的思辨能力,探索精神极其深厚的文学素养。他能从一个小小的点,引发各种思考,并深入探究,最终得出结论,引发读者深层地的思考。 《爱上语文》的阅读使我收获颇丰。
一、阅读,让生命更丰富。
王老师爱读书。有人问: “王老师,读书是不是您的业余爱好,”他说: “错了,应该把‘业余’两字去掉。读书是我的爱好,读书是我可以全身心投入的爱好。读书是跟我吃饭一样,跟我呼吸一样,在我的生活当中是非常自然的。”是啊,王老师确实是爱书之人,据他自己所说,藏书量少说也有七八千册了。在王老师从教的第二个五年,被他笑称为“孤独沉潜”的五年里,他读了大量的书。他读宗教类的书,读哲学类的书,读文学类的书,读美学类书,读“老三论”、“新三论”的书等等。
王老师的读书经历深深地触动了我。要做一个好的语文老师,自己先做语文人,要播撒读书的种子,自己要先做读书人。《语文课程标准》比较重视儿童阅读,要求在整个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应该不少于145万字;除此之外,《语文课程标准》还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试想,一个语文教师自己不爱阅读,又如何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爱上阅读,养成终生阅读的习惯呢, 读着这本书,我发现,王老师无论是谈语文人生,还是谈语文理念,都与谈读书紧紧联系在一起。这更让我明白,读书不是一时的事情,也不单单是为了教学,它更是为了终身的幸福。“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生命是一条河流,它流动,它吸纳,不断前行中壮大,不断交流中丰富,生命由此而变得开阔、深邃、美丽。
二、阅读,让课堂更精彩。
王崧舟老师一直呼吁语文教师要细读文本,他认为文本细读是新课改背景下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对教师的备课提出的新要求,他呼唤语文教师的备课应具备新的理念、新的视野,呼吁教师要细读文本。在一次讲座上,我才知道王崧舟老师为了教好《长相思》,读了整本《纳兰词》,了解了纳兰性德的生平,阅读了一万多字的鉴赏文字,然后写下了文本细读感受,化成繁华如东流水的课程资源。只有阅读,才有底气把经典名作演绎为精彩的课堂。每一个匠心独运的教学设计,都源自正确深入的文本解读,源自扎扎实实地阅读与思考。
王老师觉得文本细读就应该像朱光潜先生所说的“慢慢走(读),欣赏啊”;就像王尧先生说的“在汉语中出生入死”;如南帆先生所说“沉入词语”;要“穿行在多重话语之间”;要“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要“引发一种对语言的敏感”;要“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要“在字里行间阅读”;要“徜徉在语言之途”。当我们语文老师在细读文本时,请暂时忘记自己是老师,因为只有放下功利的目的,我们才能真正走入文本,才能穿越时空,与作者产生共鸣。一个善于细读文本的语文教师,不一定就能拥有成功的语文教学,但成功的语文教学一定要有深入的文本细读。一个真正会细读文本的语文教师一定是诗意和快乐的,因为阅读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作为语文教师,今后的我应当,也愿以阅读的姿势伫立,以阅读的姿势守望,用阅读丰富平凡的日子,用思考照亮前行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