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叙事】发出怪声之后

天马行空
创建于01-14
阅读 30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卷首语:教育是一种等待的艺术,是一个“慢活儿”、“细活儿”,它需要教育工作者的爱心和耐心。

     今年秋天,在一次语文课上,我正在讲课。教室里静悄悄的,同学们都在认真地听着、思索着。正讲到关键处,突然教室里传出一声怪叫,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上课的氛围一下子没了。

     这是谁干的?太不象话了!在课堂这样故意捣乱,还有什么可说的?怎样批评都不会过份。可是,一看,出忽意料,同学们指认出发出怪声的,不是调皮生,而是平时各方面表现都较好的学生小楠。

     当时,摆在我面前的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就事论事,不论犯错误者是谁,反正你违反了纪律,就应该接受批评;二是念其平时表现较好,初犯一次,不足为奇,放放手,过去就算了。

     我没这么办。这两条办法我都没用。当时我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小楠这个反常举动,必有原因,不了解原因,乱批一通,无的放矢,不会有积极的效果。

     我冷静下来后,只说请他课后到我办公室去一下,我接着上课。

  课后,小楠来到我的办公室,因办公室人较多,我带他去了松树下。问他为什么,他才支支吾吾地说:“家里没有人喜欢我,老师也不喜欢我了。你偏听偏信,只听我父母一面之词,我就是要故意给你捣乱……”

     听到他这么说,起初我感到莫名其妙。经过反复询问,终于弄明白了,这是一个大误会。前几天我们召开家长会,小楠的妈妈找我了解小楠的情况,他误以为妈妈告他的状。之后,他又处处怀疑老师对他有偏见,才产生了这样的对立情绪。

      找到了缘由,解除了误会。接着,我又启发他分析了在课堂上违反纪律的性质和后果,向他进行了善意的批评教育。谈话进行得很顺利,问题解决到这个程度,似乎可以说结束了。但是,作为一个班主任,责任心提示我:问题远没彻底解决。“告状”的背后是什么呢?

      我反复深入到这个学生的家里了解情况。他父亲是位知识分子,“望子成龙”心切,管教孩子的方法不甚得当。再加上这个学生脾气倔犟,不服气,免不了经常遭到父母的打骂。久而久之,这个学生感到家庭不温暖,对父母产生了对立情绪和戒备心理。“告状”的误会源于此。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必然的联系。互相配合,能推动学生不断向上;否则,可能互相抵消。为此,我决定做好小楠的家庭工作,多次深入到小楠家,说服家长改变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为了使更多的家庭都能积极配合学校教育,我经常深入学生家庭,请一些教育子女得法的家长介绍自己的经验,互相交流心得。我还把有关这方面的经验或教训等印成材料送发给家长们。

  不久,小楠的家庭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家长改变了教育方法,孩子转变了对父母的感情。小楠还专门找到我,检查了他那天向我发出怪声的错误,一场小风波,真正平息了。

     这件事的处理过程使我加深了一点认识:平时表现好的学生,一旦犯了错误,也要慎重对待。认为好学生偶犯错误,“不足为奇”,可以草草了事,是不对的。认为好学生犯错误“更不应该”,必须严批、严处理,这也是不对的。我觉得,不论好学生还是差学生,对于他们所犯错误的缘由,都必须弄明白,这是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所必须掌握的原则。对于好学生的偶发性错误,尤其要做到这一点。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只有找到病因,才好对症下药。

      作为班主任,做好平时的思想教育工作更重要。我们要做到腿勤,勤到班上走一走;眼勤,勤于发现班上出现的问题;嘴勤,勤于做孩子们的思想教育工作。防范于未然,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尽量减少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一旦发生,我们要沉着冷静,遵循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遵循学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用科学的方法来处理突发事件。教育是一种等待的艺术,是一个“慢活儿”、“细活儿”,它需要教育工作者的爱心和耐心。我相信:只要辛勤耕耘,待到花期到来时,教育的百花园里定会花开满园、吐艳芬芳!

  作者简介:杨莹莹,新安县铁门镇中心小学教师,大学本科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时刻以一位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着自己,在耕耘中等待鲜花的绚丽绽放,收获属于教师的那独一份的喜悦。教育格言:让我们坚持操守,甘于宁静,静待花开。

阅读 30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