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  科学协同——津南六幼幼小衔接研讨会

晨~
创建于01-14
阅读 34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天津市深入推进幼儿园和小学科学衔接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深入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有效衔接,树立科学导向,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幼儿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我园召开“幼小衔接”主题研讨会。

教师的困惑或误区

  在本学期中,老师们都使出着浑身解数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但由于自身教育观念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大家结合工作实际,就各班幼小衔接的做法、困惑及存在问题作了发言。

误区一:幼小衔接就是要多学习知识

在幼小衔接阶段,“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理念深深地扎根在大部分家长的心中。因此这些家长对幼儿在幼儿园学习的知识尤为关注。

此外,部分老师可能也会因为各种原因提前给幼儿教授小学的知识。在重视幼儿知识的增长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儿童学习品质的培养。

事实上,学习品质对儿童在学校能否取得成功尤其重要。我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学习品质体现在不同的方面,在学习态度方面聚焦于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学习兴趣与动力;在学习行为和习惯方面则关注儿童的注意力、专注力、目标性、合作性等;在学习方法层面重视儿童的观察、探究、分享与展示等。”这些学习品质的养成既是幼小衔接的关键或重要领域,也直接影响着儿童未来的学习质量与效能。

不仅如此,如果没有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及教育规律,过度追求知识的增长而给幼儿提前灌输小学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可能会导致幼儿产生挫败感和厌学心理。

误区二:幼小衔接是孩子的事情

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很多大班家长、老师都意识到了孩子角色身份的变化,因此会在孩子的角色身份转变上做很多的准备工作,但是有些家长却是没有意识到自己也从一个幼儿家长转变成了一名小学生的家长;

而部分幼儿老师在与家长进行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小衔接时,关注的也是孩子方面的准备,未能与幼儿家长在自身角色变化的准备工作上进行讲解和沟通,以至于家长未能重视起自身的角色变化,忽略了自己也要做出相应准备提前适应角色变化。

因此,在幼小衔接这个阶段中,家长在为幼儿做好相关准备的同时,自己也要做出相应的准备提前适应小学生家长的角色变化;如若一些家长忽视了自身的准备,教师也应与家长进行沟通和讲解,帮助家长明晰自己角色变化,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误区三:幼小衔接是幼儿园的事情

现如今,仍有部分家长认为,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单方面的责任。这不仅是部分家长的观念,也是当今中国幼小衔接的实然状态。

从幼儿园教师层面看来,幼儿园老师承担了绝大部分的幼小衔接工作,未能与小学建立双向衔接,共同承担起幼小衔接的重要任务。

从家长层面看来,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但对幼小衔接的内容与含义的认识还较为片面。一些家长在参与幼小衔接时,更为注重的是家长自己努力,忽视了参与幼儿园活动,这样就会使得家长无法及时获取幼小衔接活动的相关重要信息,造成家园、家校合作的脱节,也容易陷入幼小衔接的一些误区。

因此,家长和老师在幼小衔接中也应该积极与小学建立合作,三方共同构建幼小衔接活动,共同促进幼儿幼小衔接工作的有效开展。

误区四:“零起点”等于“零准备”

“零起点”教学强调小学起始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的零起点,以及课程实施的“零”起点这两方面。但“零起点”并不等于零准备。

小学是系统化学校教育的起点,有着与幼儿园教育不同的特点与要求。与幼儿园相比,孩子的角色、学习任务、学习方式以及环境等都有很大的变化。这样的大变化需要儿童在进入小学前有一个的平缓的过渡和充分的入学准备。

儿童在幼儿园接受的教育,一定程度上是为小学阶段的学习做准备的。坚持“零起点”教学,不是让我们不做任何准备,而是告诉我们如何避免一些幼小衔接的误区,如何更好地使幼儿园与小学在教育教学上实现双向衔接,如何正确地做好入学准备。

  刘园长会上着重强调,一是认真学习方案内容,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准确把握幼小衔接的尺度来调整教学计划,提高质量,加强幼儿户外锻炼的时间和强度。二是要强化家园共育,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习科学育儿方法,消除家长担忧,形成教育合力。

     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地开展幼小衔接,守住自己的教育底线,才是教育者应有的心态。人生是一场长跑,不输在起跑线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赢在终点。我们应该帮助孩子在起跑阶段打好基础、调整好心态,使他们满怀信心地一路向前。

童年很短,请珍惜和孩子一起玩游戏的美好时光吧!

编辑:杨晨

初审:杨美春

复审:曹艳

终审:刘振福

阅读 34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